绿色学校建设实践探索与思考
——以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为例

2022-11-22 14:33李彩玲程文华柏根才杨士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学院文明绿色

李彩玲,程文华,柏根才,杨士军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 102442)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学校厚植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青少年生态文明教育,着力提升师生生态文明素养,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参与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牵头推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北京市属高校,在多年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良好积淀的基础上,通过一年的集中创建工作,参加了北京市教委首批绿色学校创建申报。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对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绿色学校建设势在必行。

一、绿色学校建设工作背景及意义

(一)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体现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坚持统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认为保护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1],但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如此战略高度却是首次。习近平同志指出:“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实现这一伟大梦想,就要切实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推动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全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格局[2]。

高校作为人才第一资源、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和文化第一软实力“四个第一”的重要结合点,必须率先示范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在青少年心中厚植绿色发展理念,有力促进低碳简约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有效引领带动全民树立生态文明思想,高校责无旁贷。

(二)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必经之路

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3.71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89亿人,专任教师1 792.97万人。其中,普通高校2 738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 183万人,教职工266.87万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校舍建筑面积216 469.97万m2,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面积92 034.13万m2。据统计,全国高校的能源消耗占社会总能耗的10%,大学生人均能耗是居民人均能耗的4倍,以上数据充分说明校园节能降耗的必要性及巨大潜力。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结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问题,归结到个体则是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践行。高校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资源能源消耗的大户,其拥有庞大的师生数量、巨大的校园建筑面积和教科研设施设备总量,如果不正确引导势必会造成严重浪费。因此,有效推进全面节约资源,大幅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倡导师生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工作学习生活方式,是高校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第一要务。

(三)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职业教育从1980年市场经济初期由中等职业教育为主,到2000年中职增量下滑,高等职业教育崛起,再历经10年的快速高位发展,自2011年后已经进入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阶段。

绿色发展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延伸,是注重效率、内涵、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它不再以规模扩张为主导,而是更关注内涵建设和内在的高质量发展,所以说职业教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与绿色发展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增加职业教育适应性,提高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性,职业教育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要增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战略,是区域经济良好发展的基础保障,统筹推进改革发展与绿色学校建设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3]。

二、绿色学校建设工作优势分析

(一)具备服务首都绿色发展的区位优势

“十四五”时期是北京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将深入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将更加突出绿色发展,让青山绿水蓝天成为大国首都底色。首都“三农”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要下大力气补齐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个短板,把乡村振兴作为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来抓,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作为首都唯一一所农业类职业院校,作为首都农业人才培养主阵地,首都服务“三农”的主力军,首都农业技术推广的排头兵,先天的地域优势及政策支持,为学院助力首都农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驱动力,学院将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教育资源优势,为北京推进都市型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贡献更大力量。

(二)具备传播生态文明思想的先天优势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和北京市特色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学院溯源于1957年在党中央“广大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作祖国第一代有文化的农民”号召下应运而生的“北京青年农场”。特有的历史沿革和60余年的办学历程,积淀了独具特色的农业职业教育资源及校园文化底蕴。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不断推进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及产业发展无缝对接,现有37个专业覆盖了都市型现代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人才需求,园艺技术、植物保护与检疫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等生态文明类特色专业更是直接培养绿色发展急需人才,直接服务于首都绿色可持续发展。

“在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中,珍惜生态、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等内容大为加强”是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推进的最好实践。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半个多世纪办学积淀形成的耕读文化传承,以及既有的生态文明类课程等方面的良好基础,使得学院在教育引导青少年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向社会传播生态文明思想方面具备先天优势。

(三)具备标准化绿色校园的基础优势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长期以来非常重视绿色校园规划,分步骤、分年度加强校园环境建设,经过多年积累,校园植被品种丰富,仅乔木就达204种,绿化面积达39.82万m2,绿化率达49%。先后打造了农职小香山、美农湖、海棠园、文化广场等精品主题景观,形成了“一山两湖四广场五区十六园”的特色景观格局,建成了“校中有场、场中有园、园中有校、四季有花”的绿色生态校园。校园环境建设的窗口功能、育人功能、教学功能、科普功能突显,真正达到了以“美景”促“美育”的良好效果。

2020年度学院综合能耗3 730.37 t标准煤,同比下降15.49%,单位建筑面积能耗11.49 kg标准煤,同比下降15.27%;2020年总用水量21.29万t,较30.3万t的用水指标低9万t;2020年CO2排放总量为8 621.41 t,同比下降15.61%。通过绿色校园节能减排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节约资源、环境优先的标准化绿色校园已初见成效。

三、绿色学校建设实践路径

(一)一体化设计推进绿色学校建设工作

加强顶层设计和组织管理,将绿色学校建设列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并逐年制定专项行动方案接续推进。通过完备的绿色学校建设组织机构,完善的绿色管理配套制度,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推动绿色学校建设成果持续巩固深化。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初期,专门成立院长任组长,分管院领导任副组长,各中层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绿色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绿色学校创建专项工作办公室,制定实施《节能管理办法》等9项规章制度,将7大项52小项创建任务逐条分解,明确责任人、制定路线图,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标准、统一行动,全院上下一盘棋,推进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保证了各项创建目标的高效落实。

(二)全方位深化生态文明教育

1.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让生态文明思想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学院着力优化“全覆盖”式生态文明育人体系,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核心素养纳入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专业课、通识课、选修课等多模块构建生态文明课程体系,让生态文明教育覆盖全体学生[4]。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依托涉农专业优势,相继开设“生态文明与城乡绿化美化” “节水灌溉技术”等19门生态文明类课程。在2021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将生态文明类课程列为限定选修课(16学时,1学分),通过课堂教学将绿色发展理念根植于每名学生心中。生态文明类专业更是通过专业课渗透式教学,筑牢学生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学生绿色发展技能。水环境智能监测与治理专业学生在专业课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课程实践、实习实训等教学环节深度参与环境保护,为房山区王家台村、贾峪口村、东班各庄村等进行节水灌溉设计施工,助力首都美丽乡村建设。

2.全覆盖推进绿色宣传与实践活动

推动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就是要触及灵魂深处,促进每个人从意识到行为的深刻转变。师生对绿色学校建设内涵认识不到位,环保意识不强,与宣传引导不够、实践机会不多有直接关系。要让师生从思想认识和具体行动上实现根本转变,就要通过大量的宣传,引导师生筑牢生态文明思想,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促进师生绿色生活习惯的养成[5]。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充分利用校园网、企业微信、院报、宣传栏、墙报标语等线上线下宣传媒介,推广生态文明思想和绿色生活方式,贯穿全年的线上线下宣传触达全院7 000余名师生员工,全员生态文明素养得到有效提升。依托春风环保社团、科普社团等51个师生社团平台,“打卡21天光盘行动”“塑料回收”等丰富多彩的绿色主题实践活动在校园中接续开展。全院19个基层党组织665名共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全员参加“垃圾分类桶前值守”、爱国卫生运动等创绿行动。校园中带头践行生态文明的志愿者队伍随处可见,积极参与绿色环保行动的师生比比皆是,师生员工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学习、工作、生活方式逐渐养成。

(三)探索建立绿色运行管理体系

高校应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把生态环境保护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要注重自身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践行低碳绿色运行模式。通过构建科学精细化的运维体系,推进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广泛开展再生资源利用,持续加强绿色学校建设,最大限度节能减排,降低学校运行成本的同时尽最大可能减少一切因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真正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6]。

1.构建精细化运维体系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依托智慧后勤业务平台,持续加强校园水、电、气、热等各类供排系统日常精细化管控,形成了直饮水、生活用水、中水、消防用水四路独立供水体系,教学、办公、生活、实训等区域独立供电体系。2020年建成智慧供水示范单元,系统对供水状态、水质安全以及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控,对供水过程中产生的反冲洗水进行二次利用,节水管理更加智能高效。

2.加强既有设施设备绿色改造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先后投入180万元将学生宿舍楼、办公楼、教学楼内的水龙头、便器等统一更换为绿色环保器具,浴室和开水房全部更换智能节水型热水控制器;投入275万元对浴室进行太阳能改造,年节省用电量约23万度;加装太阳能路灯,为校园内所有路灯安装智能照明控制器,实现分时段自动控制,年节省用电量约7万度。

3.因地制宜开展可再生资源利用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污水处理站日处理能力达1 200 m3,实现污水对外零排放,年节水16万t;厨余垃圾处理站年均处理量达146 t,实现了厨余垃圾零外运;将厨余垃圾制成颗粒肥,对污泥、绿化垃圾、实验动物粪便等发酵堆肥,用于校园绿化,“肥料内循环”每年减量绿色垃圾300 t,且有效改善了校园土壤结构。

4.加大能源资源效率监测力度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进一步健全了能耗水耗统计公示制度,对校园供暖、供排水、供气、供电等各个子系统能源资源消耗的运行态势进行实时监控、分析,为校园能源资源合理调配利用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实现精细化运维监管。

5.深化智慧校园建设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深挖智慧大厅、企业微信等信息平台功能,为管理和服务持续赋能,信息化应用在学院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作用突显。通过不断提高网上表单流程等轻应用搭建能力,拓展视频会议、线上直播等应用使用范围,一院四区行政办公、服务保障效率不断提升,办学成本大幅下降。仅公文无纸化一项年节约用纸达2万余张;2021年召开线上音视频会议9 000余次(含办公会议、线上教学等);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先后开发师生信息采集、离返京审批等各类表单流程40余个,累计提单超过10万次,实现了疫情防控工作全程线上完成,绿色低碳工作方式得到深入践行。

(四)开展绿色科技研究与推广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的多方位支持,高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其在研究开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伴随我国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建立健全,绿色技术创新日益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高校研发推广能力在这一重要支撑中必将画出浓墨重彩的一笔。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优势,大力开展农业节水节肥、绿色生产及无抗养殖等技术的研发与推广。仅2021年就有10项绿色科技项目顺利通过验收,推广绿色技术15项。其中,养殖废水净化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以臭氧净化技术为主导,创新构建了养殖废水湿地治理模式、养殖废水 CSFO3治理模式,与常规废水活性污泥法、AB 法废水处理工艺、氧化塘法废水处理工艺等二级处理工程相比,基建投资仅为其1/4~1/3,运行费用仅为其1/8~1/6,节省能源80%以上,废水处理效果达到或优于二级处理水平,养殖废水环境污染因子治理消减效率显著。同时,学院还特别注重学生培养,以实施“科技项目带动、科技人才支撑、大学生科技创新”三大计划为抓手,组织学生通过跟随教师下乡推广绿色科技成果,主持“双创”项目等途径,深度参与绿色科技成果研发与推广,努力提升大学生绿色科技创新能力。

(五)传播生态文明思想

“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培养生态道德和行为习惯,让天蓝地绿水清深入人心”,这一目标是高校在社会服务中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在为首都培养园林园艺、水利水电、食品安全等高职专业技术人才的同时,面向农村及社会有志青年大力开展“三农”人才培养,担负着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社会实践任务,面向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实用人才、社会人员等开展短期培训,独具农职特色的“全学段”育人模式在助力全员树立生态文明思想方面成效突显。

学院自2016年在全国率先开展高素质农民培养以来,已累计招收3 878名农村一线人员及有志于投身“三农”工作的社会青年,为首都培养了大批掌握“三农”真本领、具有“三农”真情怀,真正能扎根农村的乡村振兴人才;自2015年被北京市教委确定为北京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以来,学院先后承担城六区50所学校,80个批次,1 309个学农班级近5万名初二学生的学农教育任务,学农教育先行先试的经验做法在全国被广泛借鉴;以北京市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资源单位为平台,面向幼儿园、大中小学学生、社会人员广泛开展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生态环保等社会实践活动,累计接待7万余人次;依托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及北京市委农工委党校,开展边疆民族地区村党支部书记、农村两委(后备)干部、贫困地区扶贫干部、高素质农民等各类短期培训累计达20余万人次。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小手拉大手、村干部带群众、致富带头人引领等形式,使得绿色发展理念宣传受众人群不断扩大,学院已经成为北京传播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阵地。

四、基于绿色学校创建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几点思考

(一)师生对生态文明思想的认识需持续深化

在绿色学校创建初期,师生生态环保意识不强,对绿色学校内涵了解不透彻,大多数师生单纯地认为校园干净整洁、绿化美化到位就达到了绿色学校标准,而这些是后勤的份内职责,与自身关系不大。这突显出师生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内涵领悟不够深刻,以践行生态文明为已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力道不足,学校必须持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让师生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主动作为,做绿色发展的忠实践行者和宣传推广员。

(二)校园绿色节能技术材料应用需持续加强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先后由4所整建制学校合并组成,4所学校都是20世纪成立的,主校区于1958年建校。因建校时间较长,各校区内老旧建筑物、设备设施较多,其中绿色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材料使用不充分,造成水、电、气、原材料等资源消耗量居高不下,学院运行成本随之加大。因需要改造的面积大、资金缺口大,改造工期、施工进程直接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校园基础设施设备绿色改造难度较大,需多措并举加大绿色改造力度。另外,校内可再生能源利用手段单一,能源消耗科学化精细化管控有待提升,提高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和能源梯级利用率方面亟待加强。

(三)信息技术手段应用能力需持续提升

“十三五”期间,学院先后实施10个专项,累计投入3 300余万元用于信息化建设,一站式服务大厅及主数据中心初具规模,即时通讯服务平台覆盖全体师生。但是与现代学校治理要求相比,智慧校园建设提升空间还较大,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加强能源消耗科学、精细化管控,提升学校管理效能,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还需要持续深化。提升学院数字化和智慧化管理水平将是“十四五”期间巩固提升绿色学校建设成果迫切需要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五、结束语

进入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既要打基础、还旧账,又要开新局、上台阶,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系统性工程,绿色学校建设亦非一朝一夕完成的,也需要持续坚持、不断提升。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已将绿色学校建设工作纳入“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按照规划要求,未来五年将量化指标逐年有序推进绿色学校建设工作,保证持续发力,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十四五”期间,学院将充分发挥农业职业教育特色优势,进一步加强绿色校园建设的顶层设计及规划布局,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融入“三全育人”全过程,融入校园建设与管理全流程,持续加强智慧化校园建设,加快提升全员信息化素养,在师生员工中根植绿色发展理念,为绿色学校建设持续赋能增效,为学院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猜你喜欢
学院文明绿色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对不文明说“不”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文明歌
西行学院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