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创新
——基于G校“一工一坊”美育共建共享品牌分析

2022-11-22 14:33张璐璐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共青团美育育人

张璐璐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广东 广州 510665)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他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做好农业农村农民工作,实现农民美好生活而制定的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急需科技人才、科学技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共同作用。高校作为培养人才、促进科学技术文化发展和服务社会的机构,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要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等群团组织的优势和力量,凝聚乡村振兴强大合力[2]。高校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其有助于凝聚青年力量和发挥青年师生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主体性和自觉性。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要紧密围绕党和国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和党的历代领导人“三农”思想,结合现实和实践,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模式,找准促进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本文基于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的理论维度、党的历代领导人“三农”思想的历史维度和推动乡村振兴实践的现实维度,以G校共青团“一工一坊”美育共建共享品牌为例,探索分析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模式。

一、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理论根基

高校共青团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主体性和自觉性作用,要从遵循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的理论维度和承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三农”思想的历史维度出发,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践。

(一)理论维度:遵循深厚的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

共享是基于马克思主义的共享发展理念下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并且共同占有社会生产资料、物质财富和发展成果等方面的社会生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的出发点是为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农民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立足现实的“人”,从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出发,阐述共享本质、内涵和旨归。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等著作中阐释了共享的主体是社会的全体成员,共享的本质内涵是最终致力于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自由全面发展。正如他们指出:“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地和有计划地利用生产力……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3]共享的价值旨归是为了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人类的自由解放,从必然王国转向自由王国。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4]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实施“以人民为中心”的乡村振兴战略,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实现农民美好生活。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为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和重要保证。高校共青团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紧跟时代步伐,围绕“实现农民全面发展和农民美好生活”的价值旨归,探索共享产业实施、共享文化建设和共享生态发展对策。

(二)历史维度:承继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系统阐释了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地位,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5]毛泽东通过土地革命、减租减息等探索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以此提升农民的积极性,推进革命。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通过农业合作化,推进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推动农村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使中国农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把调动农民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和发展乡镇企业,确保维护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坚持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他反复强调乡村振兴的重点在于产业,基石在于人才。为此,高校共青团要高度重视推进乡村振兴,在实践育人的过程中要以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为指引,结合学校专业学科特色,打造强有力的青年人才工作队伍,推动科技下乡工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效推进乡村的振兴与发展。

(三)现实维度: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者认为要关注现实的实践方式。实践指的是人类能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特有对象性活动[6]。国家高度重视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出台一系列推进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要实施质量兴农战略,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塑造美丽乡村新风貌等方面的实践探索[7]。团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共青团要激励青年踊跃投身乡村振兴行动,大力培养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积极支持产业资源流向农业农村。高校共青团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高校共青团组织紧密结合实际,围绕党和国家出台的关于服务乡村振兴系列政策要求,探索组织青年师生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如清华大学在全国首次创建乡村振兴工作站模式,组织青年学生驻点农村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实践,助力当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西南大学实施“乡村振兴助推工程”,通过“聚焦特色产业、教育帮扶、挖掘和转化民族文化”的方式精准帮扶云南省昌宁县的农村。高校共青团组织要高度重视乡村振兴的实践,发挥组织凝聚力,鼓励青年师生参与的自觉能动性,通过志愿服务、返乡创业等方式主动投身乡村振兴实践。

二、G校共青团“一工一坊”美育共建共享品牌的实践探索

G校共青团紧密围绕学校办学定位,运用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结合现实维度,探索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创建了“一工一坊”美育共建共享品牌。“一工一坊”美育共建共享品牌是G校共青团依托学校非遗传承大师工坊,按照校园文体艺术节活动要求,通过创建潮绣、粤绣、蓝染等非遗传承主题的系列子工坊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特色品牌。G校共青团通过打造“一工一坊”美育共建共享品牌,形成“环境营造、资源共享、机制保障、美育服务”的有效经验方式,构建共建共享的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一)聚焦环境营造,强化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自觉意识

环境育人是高校实现共享育人的重要方式。共享育人包括显性育人和隐性育人两种基本形态,二者相互统一。其中显性育人以传统课堂形式为主,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育学生。隐性育人是通过营造育人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高校共青团急需以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为指引,注重显性育人和隐性育人的统一性,通过联动美育服务乡村振兴主体力量,完善保障设施和打造工作队伍,营造显隐性特征的共享育人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人才培育,提升青年大学生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自觉意识。其一,联动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G校共青团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强化团组织建设,设立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社团、基层团支部,组建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团队,营造显性特征的共享育人环境,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其二,完善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设施保障。G校共青团加大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经费投入,建立专项发展基金,强化场地保障,在偏远农村地区建立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共享基地,营造隐性特征的共享育人氛围,为开展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系列活动提供设施场所。其三,打造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队伍。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联动二级学院共青团干部、政工干部队伍,以及学校艺术类学科专任教师、创新创业专家等力量建立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队伍,向农村地区提供丰富多彩的美育共享服务。

(二)聚焦机制保障,确保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规范推进

G校共青团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三农”思想和国家系列政策,结合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要求,建立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协同服务机制和实践行动机制,保障高校共青团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规范发展。一是完善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协同服务机制。G校共青团发挥学校艺术类专业学科优势,依托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课程共享平台和实践共享平台,联动学校多部门,设立美育共享联动中心和服务中心,协同开展美育服务乡村振兴活动。二是完善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行动机制。G校共青团围绕“挑战杯·创青春”创新创业大赛,孵化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同时结合暑期“三下乡”“益苗计划(广东省志愿服务项目)”“美育浸润计划”等品牌活动,组织青年师生精准对接乡村儿童开展乡村儿童美育计划、研学、志愿者等主题实践活动,形成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行动机制。如《三七创作·国漆品牌的弘扬者》项目在2020年的“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评国赛铜奖、省赛金奖,《“原上草”乡村儿童美育计划》获评省赛金奖。上述项目均获得了企业的支持,进一步推动了美育服务乡村振兴实践。

(三)聚焦美育服务,助力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深入开展

志愿服务是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青年志愿者“弘扬奉献、友爱、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坚持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以青春梦想、用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8]G校共青团围绕现实维度,秉持志愿服务理念,创新美育服务方式,促进乡村振兴的持续发展。一是创新多维人才美育服务方式。G校共青团组织青年专业教师、青年大学生、青年毕业生群体开展少数民族农村地区非遗传承等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师生帮助乡村设计农产品包装,利用VI设计技术推广清远连南瑶绣、潮州刺绣等具有民族特色的产品,助力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二是创新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育人方式。G校共青团构建“美育服务+实践”的育人方式,依托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社团和团支部,引导社团和团支部组建美育宣讲团、教学团、科研团和双创团,开展支持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等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系列活动,实现美育资源共享。

(四)聚焦资源共享,提升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能力

推进乡村振兴旨在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发展成果由农民共享。G校共青团秉持共享理念,结合学校扶贫点的特色与发展状况,打造美育资源共享平台,提升自身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能力。一是创设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课程共享平台。G校共青团结合现实实践,围绕第二课堂制度要求,联动学校美术学院共青团、非遗传承大师工坊,研发系列非遗创新再设计特色共享实践课程,如传承乡村地区文化技艺课程、农产品文创包装、产业孵化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等,助力乡村非遗手工技艺的“活态传承”,共享课程面向参与乡村振兴的师生、农民等主体,拓展服务乡村振兴的范围。二是创设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化平台。G校共青团推进“数字化+”美育服务模式,建设以美育服务乡村振兴为实践主题的网络翻转课堂,将课程免费提供高校青年师生、农民等群体。开展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成果展,线上展示师生等参与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促进第二课堂实现从 “线下方式”向“多元互动”方式转变。

三、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创新

G校共青团在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打造“一工一坊”美育共建共享品牌,形成美育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对当前高校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是指作为活动主体的高校共青团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实施可供复制的典型经验的行为方式。高校共青团急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模式,创建品牌特色,推动乡村全面发展。

(一)构建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共建共享”模式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人民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由人民共享。在“共同的联合体”中,全体社会成员共享物质和精神的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落实共享发展是一门大学问,要做好顶层设计到‘最后一公里’落地的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效。”[9]他反复强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0]。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落实共享发展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抓手和重要行动,要以人民为中心为内在要求。新时代高校共青团要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共享理论,打造助力乡村振兴的“共建共享”模式。如G校共青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共享理论,秉持共享发展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理念,通过大力营造优质美育共享环境等方式,形成“共建共享”模式,有效推进农村全面发展。高校共青团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打造“共建共享”模式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优化共享育人环境,增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自觉意识。通过落实好组织保障、设施保障和队伍保障,优化共享育人环境,激发青年学生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如建立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团支部和社团,在农村地区建立乡村振兴服务基地。其二,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开设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第二课堂。高校共青团组织师生通过“三下乡”等活动深入乡村地区挖掘乡村文化资源,形成多元的文化素质教育平台,打造丰富多彩、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二课堂。其三,打造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推进乡村振兴项目技术成果转化。高校共青团结合“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鼓励师生发挥自身专业特色,围绕乡村振兴主题,实施相关项目,促进技术成果转化,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二)构建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协同联动”模式

乡村振兴的推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系统内部具有众多元素,各要素之间相互协同配合,形成拉动效应,实现最大的集体效应。因此,高校共青团要加强协同联动,让乡村振兴行动实现“同频共振”。一是师生主体协同。在参与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青年教师、专家、学者与学生形成协同推力,共同致力于乡村的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二是组织部门协同。高校共青团汇集多元主体力量,联动二级学院共青团、学生工作部等部门,激励青年教师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社会服务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鼓励大学生通过志愿服务、返乡创业等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形成协同效应。三是服务方式协同。高校共青团积极拓宽乡村振兴服务方式和渠道,多方齐抓共管,组建工作队伍,共同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解决乡村发展问题。如G校共青团整合校内外优势资源,依托学校大师工坊,联动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师、二级学院共青团干部等力量,建立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工作队伍,推进美育服务乡村振兴。

(三)构建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模式

高校共青团是凝聚青年大学生的组织,要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志愿服务”模式,鼓励青年学生发扬志愿服务精神,扎根和服务农村。一是增强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认同感。认同是个体或群体在认知、感情、心理、价值和行动等方面的趋同。高校共青团通过志愿服务实践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在认知、价值、行动等方面的认同感。二是激发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性是指大学生主体通过志愿服务活动形式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表现的内在自觉性、自为性、能动性等特征。高校共青团要建立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主体性生发机制,进一步激发青年志愿乡村振兴的自主性。三是提升青年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力度。实践是人类主体活动的创造过程。高校共青团要结合现实实践,建立实践机制,组织动员广大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引导青年学生通过“三下乡”等实践形式助力乡村振兴。如G校共青团组织结合学校视觉传达设计和产品设计的专业特色,鼓励师生围绕农村特色,开展设计和推广农产品包装等美育服务乡村振兴活动。

(四)构建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智慧架构”模式

新时代,网络信息高速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成为未来各领域改革的趋势。为确保乡村振兴的推进,高校共青团应进行复合性选择,积极创建信息化、网络化的实践场域,探寻网络化、智能化的驱动模式。如G校共青团开设美育服务乡村振兴主题的网络翻转课堂,开展线上“数字”成果展等,打造美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化平台。为构建服务乡村振兴的“智慧架构”模式,高校共青团要推进“网络资源共享驱动”和“智能技术驱动”。其一,推进“网络资源共享驱动”。乡村振兴的推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众多的元素和变量,离不开信息技术的运用。高校共青团在服务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可借助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活动等方式助力乡村振兴,达成共建共享。其二,推进“智能技术驱动”。高校共青团借助新技术推助乡村振兴,充分发挥智能驱动下的资源优势。如推广智能化的乡村产业和农业,研发以服务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智能化网络课堂等。开发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化软件,优化智能和网络模式的点线面状态,形成“智慧架构”模式,有效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四、结语

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高校共青团在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过程中要遵循马克思主义共享理论的理论维度和承继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三农”思想的历史维度,结合现实维度,围绕学校办学定位和学校发展目标,持续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实践,创新高校共青团服务乡村振兴的“共建共享”“协同联动”“志愿服务”“智慧架构”模式,形成特色品牌,引导青年师生提升参与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助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共青团美育育人
“以美会友,以美育人”:2022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美育研讨会召开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论公民美育
第二课:共青团的创立之时代背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最勇敢的决定最美丽的少年
“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名单(共三百五十七人)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