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物流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研究
——以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为例

2022-11-22 14:33冯志强李福宝谢宝玲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现代化物流农业

冯志强,吴 昊,李福宝,谢宝玲

(沈阳工业大学 化工装备学院,辽宁 辽阳 110003)

2020年,我国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十三五”预定计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1]。2021年是我国借势乡村振兴良好开局迈向“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起步之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要素在于农村,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是党和国家重大任务。总结脱贫攻坚的重要经验,农村物流无疑是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力量之一。目前,我国农村物流具有较为强劲的发展势头,仅2021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物流的业务量已经达到200亿件[2],但冷静地分析,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起步较晚,农村物流市场加快扩容的同时,尚存短板,需要精准解决以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发展。

一、农村物流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动态演进的历史过程。从新中国“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的四个现代化,到新时期“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再到新时代“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五位一体的现代化,我国现代化的内涵逐渐丰富,目标不断提高[3]。学术界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主要围绕两方面展开论述。一是认为其含有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双重内涵,是农业现代化的延伸。二是指农业、农村和农民的现代化,即“三农”的现代化。学者魏后凯认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包括农村产业现代化、农村生态现代化、农村文化现代化、乡村治理现代化和农民生活现代化“五位一体”的有机整体[4]。

农业农村现代化,绝不是农业现代化与农村现代化的简单叠加,也不仅仅体现“三农”的现代化内涵。可以说,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其必要的农业基础和农资保障均需要农业现代化提供;而土地、人工及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空间载体,又需要农村现代化的支撑。因此,只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同城市现代化并驾齐驱,才能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我国农村物流起步较晚,目前国内学者们普遍认为农村物流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城市物流而言,即为满足农村地区人们生产生活和经济活动等需求而提供的一系列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运输、配送及信息管理等综合性物流服务活动,这是为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需求提供必要的计划、组织、协调、管控的全套物流服务过程。由于受农村地域环境、生产生活规律的影响,农村物流呈现季节性、分散性、复杂性、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征。

2020年,全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进城乡物流发展”“推动物流与农业融合”。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多次强调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将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足见国家对农村物流行业的重视和肯定,足见农村物流对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进而对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意义。

(一)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基础

农业农村现代化,包含农村产业的现代化。发展农村地区生产力,建设和完善农村地区市场体系是农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其中既需要农业生产资料的供给,又需要农产品的流通,而这些均离不开农村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事实证明,农村物流为脱贫攻坚战役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它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措施。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能够有效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而这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5],是农资产品“走进来”和“卖出去”的重要保障,其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基础支撑。

(二)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将提升农村地区居民生活水平

多年来,国家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尤其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国家一系列的政策和举措大幅度地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升了农村居民生活水平,这其中不乏农村物流的巨大作用。2021年8月2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农村寄递物流是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的重要渠道之一,对满足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6]。确实,农产品“出村进城”和消费品“下乡进村”均得益于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其促进了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不断减少城乡差距,提升了农村地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将降低社会全物流成本

农村物流是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供给的“末端环节”,同时又是农产品输出的 “初始关卡”。然而农村地区却受到供应链长、环节多、基础弱、涉及面广等多种现实因素影响,这对全社会物流链的成本造成较大影响。而现代农业在完成从生计农业向商品农业的转型发展中,农村物流的健康发展成为降低农民融入市场成本的直接方法,是实现农业产业链条各个环节无缝对接的高效通道,是更大范围内合理有效配置资源的关键措施,也是有效降低各环节交易成本的重要手段。

二、农村物流现存问题分析——以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为例

(一) 农村物流装备技术落后,物流增值水平较低

随着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各乡镇的“村村通”、硬化路面等硬性指标已全部完成。各地区村内巷路财政“一事一议”已基本落实完成,仅有少部分村落内部道路没有全部硬化,但根据国家要求也将很快全部完成。农村的交通设施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善,但仍存在运输条件差、公路总量不足、通达深度不够、运输场站和仓储设备缺失、流通加工技术水平低等问题。

以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为例,随着京沈客专、喀赤高铁的建成通车,喀左县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已经成为辽西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是“京、津、冀、蒙”现代物流的承接地。喀左县拥有养殖大户4 000户,肉类总量每年可达3万t,此外,该县还是小杂粮、果品和蔬菜生产基地,农产品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喀左县的大型仓储设施数量十分有限。喀左县十二德堡镇小米经销农户多以自家闲置房间作为仓房,空间不足且环境较差,虽然少部分地区创建了农业合作社,但缺少仓储规范标准要求,仓储设施条件简陋,空间有限。十二德堡镇拥有近300户的养牛大户,需要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冷鲜储存和运输设备,但该镇专业的低温冷链运输车辆远远不足。由于我国现有的冷链运输车辆的技术水平有限,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运输成本。据中国科学院院士周远曾介绍:发达国家冷链流通率基本达到85%以上,而目前我国只有19%;我国预冷果蔬占比一般为10%,而发达国家高达95%~100%。受制于较低的冷链运输水平,我国每年仅果蔬一项的损失就达上千亿元[7]。

(二)农村物流信息化水平低,无法高效整合资源

农村物流在专业化运输工具、现代化仓储设施、网络化物流信息等支撑平台的推广和运用方面存在很大问题,突出表现为:传递物流信息的时效滞后、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射频识别技术(RFID)和电子数据交换(EDI)等技术在农村物流中的应用有限,物流资源无法高效整合,类似众包等新型物流的普及率很低等。虽然近些年国家邮政局、农业农村部都建立了大数据信息系统,但农村地域的网络信息平台建设情况令人堪忧。

在辽宁省喀左县,虽然网络已经覆盖全县,但是未能完全建立农村物流网络信息化平台,仅在几个较大型的乡镇设有农村物流网络信息化平台,但是功能不健全、信息不安全、服务不周全,有的网络平台没有对应的网络监管和营运服务人员,甚至曾发生过多起盗窃、“调包”、侵占、隐匿快件等违法犯罪案件。现有的物流网络信息化平台的信息不健全,利用率较低,无法开展高质量跟踪等高端增值业务。

一方面,部分地区缺少对农村物流信息化网络化的综合宣传。实地调研发现,辽宁省喀左县的一些村镇,驻村干部为小米销售大户义务搭建了电商平台,并对接物流公司,但当地农村居民和农产品经营户对于采用专业物流完成农资的运输产生迷茫甚至质疑。很多农产品经营户仍然坚持选择传统的配送运输方式,家庭出车装卸货品、运输等,这大大降低了农村物流的传播、普及和提升效率。另一方面,由于农村物流信息化程度低,进一步导致农村物流资源的整合性差和利用率低,这对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村市场化和现代化建设都造成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农村物流经营主体混乱,缺乏统一规范管理

在农村交通较为发达便利的地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程度较高,其农村物流发展良好,而越是偏远地区或者尚未开发的农村地区,越是急需农村物流经营主体开发和植入。然而受开发成本较高和对市场预测不足等因素影响,农村物流的发展水平不高,较低的物流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也反作用于农业农村发展,使双方发展陷入两难的境地。还有些地区确实存在第三方物流企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但是也存在个体运输、农户自营的摊贩物流,形成低效率的物流主体组织形式。

2016年,辽宁省喀左县有物流企业37家,随着“互联网+农村+精准扶贫”的发展,电子商务企业逐年增多。目前喀左县拥有电子商务企业90余家,其他网络营销店铺300多家。然而截至2020年,喀左县物流企业数量并未增多,反而减少,尚存多家物流公司为抢占市场,出现降低服务水平、压价竞争的混乱局面。由于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机制和执行机构,农村物流市场准入门槛低,很多喀左县的乡镇物流网点变成了兼职机构。尤其在各镇的物流点,仅有几个乡镇设有物流运输寄递的专业性网点或站点,其余物流点被合并到小型超市中,属于镇中心小超市兼营的副业。由于缺乏专业性的物流服务人员,物流运转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令人堪忧。同时,由于缺乏对现代物流优惠政策的宣传,存在大量小型农户自营摊贩物流的形式,造成农村物流的非专业性、分散性、临时性和弱组织性,减慢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

(四)农村物流缺少合理规划,缺乏专业技能人才

由于缺乏全面部署和长远规划,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同地区之间甚至是相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权责重叠或分段管理的漏洞,与农村物流息息相关的各个部门,如邮政、供销、电商等系统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相互之间的横向联系减少,使得物流设施设备难以得到充分利用[8]。

如辽宁省喀左县,虽然政府积极引进大型电商平台,也建立起了具备2 000 m2功能区和3 000 m2冷鲜仓储区的县级服务中心,但只适合大型企业或已成一定规模的大型农产品经销商和中间商及较大规模的股份专业合作社入驻使用。在近几年的大型电商展示会中,也会聚集省内外尤其是当地的特色产品入驻主体功能区进行展示,但能够留在县里签订长线合约的厂家很少。很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生产经销户离县区的主体功能区和冷鲜仓储区的距离较远。农村物流仓储区和中转枢纽的缺失和配备的不完善,是农村物流缺少合理规划的明显问题。

物流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专业性人才来完成农业农村产业信息、农村流通市场实时信息、网络平台共享信息的搜集、整理、对接等工作。

在辽宁省喀左县,农村物流从业人员不足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喀左县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还不足1 800人,尤其缺少全职的物流业高技能型人才。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流动性较大。该地区原属于辽宁省重度贫困地区,虽然目前已经全面脱贫,但当地的经济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难以留住高水平技能型物流人员。上述多方面因素造成农村物流无法有效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三、农村物流助推农村现代化的路径

(一)配备优化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技术装备

首先,在村村通的基础上,应统筹规划配备农村物流枢纽站点,构建村、乡、县三级物流节点的农村物流全覆盖格局。按照村、乡、县三级网络构架和客运站、交管站、农村物流点等“一中心、数园区、多节点、全辐射”的功能模式,加快三级农村物流中心建设。其次,深入调研,对物流承载量大的重点地区增加农村物流运输设备的数量,因地制宜推广应用经济实用型农村物流运输车辆。再次,出台先进适用的设备采购政策,回收或销毁存在安全隐患、能耗排放高的老旧车辆并取缔卫生不合格的仓储场所,提升运输存储的安全性、卫生性和经济性。最后,联合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加大科研力度,研制冷链运输的关键技术与设备,鼓励物流营运主体配备先进适用的冷链运输设备,合理统筹、调度相关运输和存储设备,逐渐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二)完善维护体系平台建设,提升网络信息水平

首先,要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物流县镇级信息共享平台。这里所指的信息平台,不是指单纯的物流企业和交通运输信息,而是包括农产品和农用物资的经销企业、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业主散户和中介媒体结构等在内的信息系统,打造农业、供销、邮政管理的综合性资源整合共享信息平台,融媒体信息平台等,实现四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客流)的交互和共享,以达到多机构、多系统、多信息的高效联动。摸排统计与农村物流相关的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物流服务对象等信息,形成系统化的信息共享模式。

其次,要合理布局和改造升级农村物流信息的服务功能。一是统一规范现存的村邮站、乡村信息服务站和快递网点,保障信息的统一、准确、及时。二是推动“末端环节”和“初始关卡”信息流程化和标准化,保障物流设备规范标准,实现物流信息同步、即时、精准。

最后,在农村物流中推广使用射频识别信息技术,监控、追踪与反馈物流全过程。针对快递物件丢失、被盗取等事件,亟需配备完善的射频识别设备,更新升级网络和物流网点的监控设备,强化人员服务管理,精准核实取件人员信息,让农村物流过程透明化并能够可追溯,吸引农村居民积极运用现代技术完成物资配送业务。

(三)实施经营主体规范管理,推广先进运作模式

针对农村物流主体混杂、弱小、分散、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鼓励支持经营状态良好的大型知名物流企业,延展农村物流业务领域。要建章立制,对农村物流经营主体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引导分散、弱小、物流成本较高的合作社和农户逐步融入社会物流体系中。同时,支持当地的农村物流骨干企业以品牌为纽带,采用特许加盟等多种方式,整合小微农村物流经营户,改善农村物流市场主体过散、过弱的局面[9]。要迎合市场需求和面对现实风险,创新物流运作模式。一方面,鼓励农业主散户加盟农村营销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便能够享受合作社和龙头企业提供的技术指导,解决自行运输农产品物流成本高的难题。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行业协会等农村物流中介组织将散户纳入到组织规模大、物流量高的综合性市场经济活动中去,实现农批对接、农户对接、农超对接、直供直销的新型运作模式。亦可在信息化程度较高地区开展众包物流等新型运作模式。在偏远地区和交通不便的区域,要借助互联网优势,开发引入众包物流,实现村镇快件不落地,资源共享,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速度,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四)强化政策保障合理布局,培养引进专业人才

首先,各级政府及基层组织要充分认识农村物流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巨大作用,要勇于承担责任,合理规划农村物流网络布局。其次,要形成地区内部与外部双向合作机制,逐步形成联合交通运输、邮政管理、电子商务、农业生产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农村物流协调发展合作工作机制,既要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又要形成合作体系,打破沟通瓶颈,实现顺畅高效运作。再次,要克服困难,严格落实国家及地方的“绿色通道”等政策。一方面,政府要设定专项农村物流资金,支持农村物流运行和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要为农村物流健康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农村欠发达地区要重视聚焦各金融和保险机构,将有关物流方面的政策深入传达到当地物流企业和农户,积极拓展金融咨询和保险险种,为当地农村物流发展提供资金和政策保障。最后,高等院校要积极培养物流专业性技能型人才,引导他们到农村基层工作,发挥自身的优势专长,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亦可采用“软性引进、线上人才”等形式,灵活引进人才,推动农村物流人才一体化发展。

猜你喜欢
现代化物流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物流线上的毒品追踪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韩国智慧物流,为了物流产业的革新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新古典主义”“现实主义”与十七年文学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