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帅三首前奏曲作品分析

2022-11-22 11:18胡程浛白丹
黄河之声 2022年6期
关键词:前奏曲乐句和弦

胡程浛 / 白丹

一、创作背景

作曲家:张帅,在中央音乐学院担任作曲系副教授及研究生导师。早年间他的音乐风格自由多变,穿梭在各种风格之间,并且创作领域广泛,形成独具个人特征的多元化音乐风格,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是《祝你生日快乐》等。

作品:完成于1998年,该曲是中国90年代以后在世界范围内被演奏次数最多的钢琴作品之一。因频繁演出获得广泛好评,所以入选《中国钢琴肚子欧作品百年经典》乐谱系列。在2014年2月8日,由世界著名钢琴家田佳鑫在纽约林肯中心的专场音乐会上演出该曲,真正做到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舞台。

二、主题

第一首:主题材料一在乐曲的前两小节,主要有降E羽的五声音阶组成单旋律,以主音开头,属音结束。第3-4小节是在主题材料一上做模进移调至降G宫的五声音阶组成单旋律。主题材料二在第5-6小节从第5小节开始调式变为C大调,低声部是具有爵士切分节奏跳音,高声部和声是平行纯四度,半音连续级进,使得降低C大调的稳定感,音乐风格具有爵士的即兴性,也预示了全曲的基调。节奏一拍顺分型和一拍四音组合起来,中间用连音线连起来,打破原有节奏的律动感,从听觉上更加具有爵士的律动感。第6小节是第5小节的重复。这里作曲家将西方的半音阶和中国的五声调式相融合,从听觉上使得人们耳目一新的全新感受,材料一的五声调式与材料二的半音进行形式了鲜明的对比。

第二首:主题材料一在第64小节旋律采用五声音阶加半音变化辅助上行音,音程之间跨度较大且节奏采用弱起九连音,其既音响效果是具有爵士节奏的音阶,富有即兴的特征,又具有中国传统音乐中散板性质。主题材料二在第65-68小节音程上以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为主,节奏上以二者为主的切分型节奏,听觉上两种不同的和弦在和声上形成对峙的感觉,也体现出作曲家的独具特色的个人风格和前卫的乐思。主题材料三在第69-71小节旋律上采用降E五声音阶,和声上仍采用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对置,左手伴奏夹杂着八度半音进行,节奏上采用爵士音型,打破原来的强弱节奏律动。与此同时,与第一首主题材料相呼应,用中国传统调式和西方作曲技法的融合,体现的淋淋尽致。

第三首:主题材料一在120-121小节音乐织体上均采用柱式和弦,横向上看内声部蕴含着半音连续上行,但此处的亮点是采用典型的作曲技法——重音移位,是典型的爵士音乐采用的手法。主题材料二在第122-123小节,第123小节三连音开始旋律采用的是半音下行音阶,此处和第二首主题材料一相呼应,左手伴奏节奏仍是具有爵士节奏型特征。作曲家将西方作曲技法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作品中,又保留了中国的民族特色。

三首前奏曲虽然拆分来看每首前奏曲都有相对独立的音乐材料,但细细推敲三者又存在一定的联系,如第二首的主题材料和第一首主题材料都是运用中国的五声音阶和西方的爵士音乐相融合,既保留中国传统音乐的魅力,又拥有引领时代的前卫,真正做到了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再者第三首的主题材料与第二首的主题材料密切相关,均都用到西方音乐中较为代表性的半音进行,其次就是现代的爵士音乐的作曲技法,尤其是第二首和第三首中主题材料的节奏具有典型的爵士节奏的特征。由此可以看出作曲家的精密严谨的音思想,充分的将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作曲技法的完美融合,升华了这首钢琴曲的内涵。

三、旋律

第一首:第7-8小节高声部旋律采用主题材料一中的降G宫的五声调式,低声部则采取主题材料二横向上看是C大调的半音上行,纵向上看音程都是四度音程,具有中国传统音乐的特征。五声调式不仅仅在旋律中体现,和声也多采用五声调式的和声,五声调式和半音化相结合,奠定了该曲的创作理念。该段旋律中高声部采用五声调式,低声部采用C大调,左右手调式不一样,具有复调性。第23-24小节开始旋律不再是单旋律,变为八度音程,丰满了音响效果,使之变得更加有张力。左手中同时也暗藏旋律线,特别是24小节暗藏旋律线源于主题的片段。内声部使用二度音程、四度音程叠置,这样的和弦是中国作品中最喜欢使用的和弦叠置,但是节奏又是具有即兴性的爵士风格,和全曲基调保持一致。总的来说,对于第一首前奏曲的旋律,主要是结合五声音阶和半音化两点去做融合,整首曲子不断采用模进和重复的手法,旋律中不断去强调主题和五声音阶,形成起承转合的特点。旋律再不失去民族性的前提下,又拥有民族性。

第二首:第72-74小节高声部再次出现主题材料一,暗示主题材料一的重要性。其他的声部采用主题材料三,旋律均是半音化进行。此处作曲家有意慢慢逐渐淡化民族调式的特点,突出大小调式特点至第100小节。第80-81小节开始高声部大量使用三连音,增强乐曲节奏律动感,使得音乐悠扬。低声部和弦中三音强拍中使用三度,弱拍中使用四度,主音在强拍中突出稳定调式调性。第107-110小节此处左手三和弦与第80-81小节,看似相同实则它去掉了三和弦的“三音”,用五度音程代替三度音程,以及高声部旋律中主题材料一若隐若现,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的来说,对于第儿首前奏曲的旋律,主题材料一十分重要,贯穿整个第二首前奏曲,作曲家采用不同的作曲技法去再现这一主题材料,甚至最后游主题材料一减速去引入第三首前奏曲。

第三首:第122-123小节虽然从122小节开始主题旋律不在明显,但是音乐材料仍然与第一首、第二首有密切的关系。如123小节的最后两拍中就暗藏着第二首中主题材料一的旋律,并用到半音化的作曲技法进行表达出来。第157-158小节低声部由和弦织体变为单旋律,虽然仍是用的切分节奏性,作曲家刻意的将重拍上进行休止,给人有点头重脚轻的感觉,音乐材料上仍然采用半音化。高声部旋律相比起来流动性更加强一点,音乐材料中也与前两首分离不开,如仍用三连音和同音连线,使得音乐切分节奏律动更为强烈。总的来说,对于第三首旋律多以柱式和弦和发音点较为密集的八分音符为主,给人紧张、急迫的氛围感,其中运用刮奏的演奏方式,甚至最后用强有力的和弦结束整首作品,去突出这种紧张的氛围,明显区分于前两首音乐色彩。

四、节奏

对于这首前奏曲的音乐风格形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节奏,这首作品中体现的爵士风格的节奏贯穿整首作品,可以分为两大类切分节奏和拉格泰姆。拉格泰姆美国流行音乐之一,以速度较慢的2/4为主,采用切分音、附点、休止符等,盛行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

第一首:①如第1-2小节中,主题材料一旋律用五声音阶,节奏采用同音连线,形成两头发音点稀疏,中间发音点密集的节奏布局。这种节奏贯穿在第一首前奏曲中。②如第21-22小节中,就采用了典型的爵士节奏其中的一种,即拉格泰姆。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左手伴奏第一拍使用切分节奏,但是重音记号则是不规律的标记,使得节拍变得捉摸不定,富有即兴的特点,与爵士风格相一致。

第二首:主要以切分音为主,但运用的也不是特别的多,都是在其基础上变化而来的,贯穿整个第二首前奏曲中。

第三首:虽然也大量的使用切分音,但是还多次使用重音记号,改变原有的强弱规律,给人从听觉上造成一种摇摆不定的感觉。如第128-129小节中,内声部和低声部就是采用重音记号改变原有的节奏规律,给人摇摆的感觉。低声部的节奏型是第三首前奏曲的主要节奏型贯穿整个第三首乐曲中。高声部持续的十六分音符,用强音记号破坏了其规律,这种节奏处理方式,和拉格泰姆后期的作品极为相似,重音效果更加突出可比性,使得观众记忆更为深刻。

五、曲式分析

第一首:曲式结构为再现三段式曲式。第1-28小节为呈示段,分为5个乐句。第1-4小节为第一乐句,是前奏曲的主题材料。第5-12小节为第二乐句是在前四句主题材料上的展开,旋律用到五声音阶和爵士节奏型,两种不同的音乐风格杂糅在其中,奠定了其音乐风格。第13-16小节为第三乐句是将千小节主题材料进行变形,提高整个旋律音区。第17-22小节为第四乐句高声部仍然暗藏主题材料音,加入一和弦为主的内声部,力度布局也是由强减弱,与旋律走向保持一致。第23-28小节为第五乐句,此乐句在前一乐句的基础上声部进一步加厚,力度也随即到达呈示部中最强的部分。第29-43为中段,分为3个乐句。第29-32为第一乐句,出现的新的主题材料是呈示段的主题材料的片段展开,从本质上来说也是源于主题材料的。第33-39为第二乐句,是高低声部旋律交替,然后再进行扩展,节奏发音点变得密集。第40-43小节为第三乐句,慢慢的出现同步织体,旋律由单旋律也变为和弦,强有力的引入再现段。因此由此可得,中段明显具有对比性质。第44-62小节为再现段,分为3个乐句。第44-49为第一乐句,相比呈示段而言,主题从单旋律变为左右手均为和弦,声部加厚、音区提高、力度也所增强。第50-54小节为第二乐句,基本重复第一乐句。第55-62为第三乐句,整个乐句是力度变化最为复杂的一个乐曲,由强变弱再逐渐增强,直至最后音为整首乐曲最强音结束,以强收的形式结束全曲。

第二首:曲式结构为再现三段式曲式。第64小节是前奏,引出音乐的主要主题,贯穿全曲,奠定基调。第64-78小节为呈示段,分为两个乐句。第65-72为第一乐句,音乐主题材料二和三都包含在这一乐句中,结尾用前奏中的主题顺其自然的引入到第二乐句中。第73-78为第二乐句,主要是音乐材料三的展开发展。第79-100是乐曲的中段,分为四个乐句。第79-82小节为第一乐句,用主题材料二开始,也以主题材料二结束,中间使用大量的三连音,使得音乐变得悠扬婉转。第83-87小节为第二乐句,和第一乐句大致相同,但是在此基础上扩展一小节。第88-91为第三乐句,在第一乐句基础上,将大量的三连音换成四分音符,听觉上变得更为有律动感。第92-100为第四乐句,在第三乐句基础上扩展5个小节过渡到再现段。从整个中段上看,足以见得为对比性的中段。第101-113为再现段,相比呈示段,再现段规模有所减少。主要采用音乐主题材料二进行片段展开再现。第114-119为尾声,与前奏相呼应,引入下一首前奏曲。

第三首:曲式结构为再现三段式曲式。第120-152小节为呈示段,分为四个乐句。第120-125为第一乐句,从主题材料一慢慢像主题材料二过渡。第二乐句是使用主题材料二的展开,以及用到了典型的拉格泰姆节奏型,然后使用刮奏进入两小节的连接句,引出新的音乐材料。从第132-135小节为第三乐句,高、中声部采用同步织体,运用强音记号破坏节奏本身的强弱规律,低声部用到切分节奏型,空出强拍,使得整体节奏捉摸不透、摇摆不定的感觉。第136-139小节为第四乐句,在第三乐句基础上将原来的连续十六分音符改为一拍顺分型节奏进行扩展,并拉低整个低声部音域,仍然用刮奏进入13小节的扩充句。虽然呈示段是四个乐句,但实质上实用了两种主要的音乐材料,可以将其视为两个大的对比句来看。第153-187小节为该曲的中段,分为两个乐句。第153-159为第一乐句,出现新的音乐材料,节奏以一拍顺分性节奏为主,利用连音线从听觉上和切分型节奏一致。以每小节为单位,采用卡农的手法,低声部先出来,高声部紧随其后其音响效果。第160-175为第二乐句,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杂糅了所有出现过的节奏型进行综合扩展。第176-187小节为扩充句,自然连接到再现段。上述可得,该曲中段是对比性质的中段。第188-208小节为再现段,主要分为两个乐句。第188-193小节为第一乐句,从此可以看出再现段不是重复呈示段,是在其基础上扩展而成的新乐句。第194-193为第二乐句,才前一乐句的基础上规模大大的扩展。

结 语

通过对张帅这首钢琴作品的分析,更加了解其音乐风格及创作特点,明白中国传统音域也可以与西方作曲技法相融合的十分完美。中国作曲家也可以使我们本国的传统音乐的独特魅力发扬光大,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中国的民族音乐,真正做到中国音乐文化走出国门,从进世界大舞台,展现中国人的自信。■

猜你喜欢
前奏曲乐句和弦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徐昌俊手风琴独奏《两首前奏曲》和声研究
“洋苏州”与“新苏州”演奏和弦
常用的六种九和弦
一次搞懂吉他常用和弦
现代音乐中常用的吉他和弦及图表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前奏曲
板式变奏原型结构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