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黄美娟
“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幼儿园实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立足当下,融于生活,重在体验,着眼未来,沿着“认识感知,情感体验,文化认同”的教育路径,用优秀的传统文化润泽幼儿的心灵,萌发“我是中国人”的民族意识,为培养“现代中国人”奠定基础。
我园注重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创建具有“润泽心灵”教育功能的园所环境。外围墙是白色山墙镶嵌瓦格透窗,简约间透露江南建筑的小精致。围墙内绿化地生态样貌自然多元,有坡、沟、洞、泥沙地和各种质地的小路蜿蜒相连,错落设置凉亭、木桥、水车、木屋、连廊等传统木建设施,以及树屋、攀登网、滑索、跷板等现代嬉戏设施。
室内环创清新文雅,有白墙黛瓦的水乡背景展示区,廊道里用灰白色映衬幼儿稚趣的手工作品,墙面有“幸福中国节”“二十四节气”“特色民间游戏”等主题布展。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创设,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这些可见、可感的文化环境,催生了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我园提倡做“中国人”,过“幸福中国节”,充分发挥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滋养功能。每个“中国节”都有“幸福”的主题,如举园欢庆的春节、甜蜜团聚的元宵节、勇敢奋进的端午节、关爱老人的重阳节。活动形式多样,有全园性的节日活动,如“小丽小景过年啦——年货大街”混龄游戏、“娃娃演戏迎新——偶剧表演”;有亲子活动,如“元宵喜乐会——不一样的开学季”“趣玩经典老游戏,共享快乐幼时光——亲子民游会”等活动。我园还根据江南民俗文化开展节气活动,谷雨时分去茶园观采茶,清明户外踏青郊游,春分立蛋、夏至画蛋、端午编蛋网……幼儿在一年四季中感天时、认节气、识民俗,感受祖先的勤劳与智慧。
为了顺利开展节日主题活动,师幼一起策划,从前期知识了解、物质准备、环境创设,到节日体验和实践,幼儿始终得到了深刻的体验。隆重且有仪式感的时令节气活动,让幼儿体验幸福,感受魅力,激发内驱力,在精神层面认同幸福的“中国节”,有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
我园以幼儿中心,遵循幼儿的天性,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吸引幼儿参与传统文化游戏,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是畅玩传统游戏。我园开辟室内和户外民间游戏运动区域,提供丰富多样的传统民间游戏材料,如舞龙、龙舟、高跷、锣鼓等,让幼儿在畅玩民间游戏中强身健体,实现民间游戏的“润体”价值。
二是趣玩民俗游戏。“无锡小囡”游戏长廊里,教师摆放了笔墨纸砚、线布泥瓦、锅碗瓢盆等游戏材料。幼儿自主想象游戏内容、设计游戏玩法。糕团铺、布艺店、首饰行、泥人坊、中药馆等各种趣味的民俗游戏,让幼儿百玩不厌,常玩常新。
三是“慧”玩民艺游戏。我园挖掘民间偶剧表演艺术对幼儿发展的价值,设置“民间表演艺术”展示区和活动区,介绍皮影艺术,支持各年龄段幼儿开展不同层次的偶剧表演活动。
幼儿园传统文化教育植入民族精神教育和优秀品德教育,是留住文化根脉、弘扬民族精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园贴近幼儿生活,组织开展一系列“爱家乡”活动,引导幼儿真切感受家乡的美好,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例如,游无锡名胜古迹,尝无锡地方美食,看无锡现代建筑,找幸福生活场景,画无锡美景,说家乡“情”话,自编自演“无锡美”歌舞。
我园开展“礼仪小花在行动”礼仪教育,引导幼儿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例如,教师向幼儿讲述《孔融让梨》等经典美德故事,让幼儿学习中华传统美德;教师带领幼儿走进社区,为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培养幼儿尊老敬老的优良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