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旸坤
《渭水情》是琵琶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任鸿翔先生所作的一首典型的文曲。这首曲子具有严谨结构、明确层次、强烈的对比、柔美旋律而广为流传。《渭水情》以秦腔牌子曲《永寿庵》为素材,地域性特征明显。我国琵琶曲风格范围十分广泛,不同地区的戏曲、歌舞等都会对琵琶曲的音乐风格产生影响。地域性风格特征明显的琵琶曲都是作者采用地方音乐元素进行再创作,用最能表现地域性特色的旋律、节奏或者演奏技巧来展现。
我国国土广袤,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气温气候都不一样,导致每个地方的文化和习俗也不尽相同。秦腔流行于我国的西北地区,众所周知,西北地区深居中国内陆,面积广,气候干旱少雨,交通闭塞,因此当地居民的通讯很不方便,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只能通过隔空大声叫喊来相互交流。喊出来的语调抑扬顿挫,语速也时快时慢,从而体现音乐的韵律,形成了秦腔特有的或高亢激昂或婉转低诉的音乐风格。
秦腔唱腔,由板式和彩腔两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均由“苦音”和“欢音”(又称花音)两种声腔体系构成。秦腔区别于其他剧种最具有特色的一种唱腔就是苦音腔。苦音有两个特性音降“Si”和升“Fa”,这就导致欢音和苦音的风格迥异。《渭水情》慢板部分就是在苦音的基调上构成的。
秦腔乐队早期的伴奏乐器种类较少,比较单一,每个伴奏人员可能要演奏好几个不同的乐器,这就导致秦腔乐队的表现力十分有限。随着时代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增长,欣赏能力也有显著提高,扩充乐队也就成了指日可待的事情。在这个背景下,琵琶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乐器,以丰富的表现力、独特的音色和多样的演奏技巧被率先引用到秦腔乐队中,在秦腔乐队里经常担任独奏或者领奏角色。
前文提到过秦腔的欢音和苦音,已经了解到苦音主干音有降“Si”和升“Fa”,但是这两个音跟十二平均律里的降“Si”和升“Fa”的音高略有不同,秦腔里的这两个音——微降“Si”和微升“Fa”,如果把握不准确,就无法完美展现秦腔特有的韵味。琵琶虽然是按十二平均律组成,但是想要演奏这两个特殊的音,就必须借助左手的推拉弦和揉弦来完成。想要弹出微降“Si”的音,就要在降“Si”的品位上往外稍微拉弦并加上揉弦,同理,想要弹出微升“Fa”的音,就要在升“Fa”的品位上往外稍微拉弦并揉弦。
第一首具有秦腔风韵的琵琶曲是阎惠昌先生于1980年所作的《思乡曲》。1984 年任鸿翔先生创作了《渭水情》,其主旋律是改编于秦腔曲牌《永寿庵》,这也是最典型的带有秦腔音乐风格的曲子。还有赵季平先生创作的琵琶协奏曲《祝福》,主旋律是改编于秦腔曲牌《祭灵》。还有很多琵琶曲也借鉴了秦腔音乐,让人一听就能很快分辨出来,这对于那些没怎么听过秦腔的听众们是一个了解秦腔的好机会,笔者也是通过《渭水情》才大概了解的秦腔音乐。
《渭水情》熟练运用秦腔音乐风格,前半部分慢板用苦音呈示主题,以长轮为主,运用的大量的推拉弦、吟揉弦、打带音等技巧,既而转入快板,运用了扫弦、分弹、快夹弹等手法,表现出了当地人们的豁达爽朗。最后是再现主题,更饱含深情。所以在演奏这首曲子时,一定要对曲子的背景、表达的情感加以体会,还要拥有熟练的技法,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诠释这首曲子,才能更好地打动人心。
1、慢板处理
《渭水情》的慢板是改编于秦腔牌子曲《永寿庵》,主要借鉴的是苦音,故滑音推拉揉等左手技法充满乐曲慢板。
第一小节起始,在右手挑轮配以升Fa 到So 的滑音,在演奏这个音时,需要先将升Fa 这个音拉出去再滑向So,这样才有秦腔的感觉。然后第二小节是一个动机,在曲中出现多次,演奏这个小节也要掌握好推拉弦和揉弦,要从La 的品位往外拉到Do 的音高,然后边揉弦边回到La 的音,弹的时候可以突出音头,然后弱下来再渐强,强弱对比再加上大幅度拉弦揉弦,这就会带给人揪心的感觉,体现了秦腔音乐风格。
在慢板部分还有一种情况是音在其他品位完成,例如这一小节,“Fa”音可以在“Mi”的品位上通过拉弦得到,并且这样紧跟着后面的“Mi”可以用下滑音演奏就很自然,在演奏这个下滑音时左手一定要用力揉弦。还有这一小节,里面的“Mi”的音是在“Re”的品位上往外拉弦得到的,此外还要注意这个降“Si”的音要稍微偏高一点,手指大幅度吟弦。
2、快板处理
大跳是西北音乐的特点,技法则采用扫、拂、挑与轮指交替运用的传统方法,四二拍、四三拍互相交替,重复性地出现,使得音乐如行云流水一般。快板的结尾是散板,让人回味无穷,也为下面的乐段做了铺垫。
通过铿锵有力的扫弦和节奏紧密的十六分音符来表现乐曲快板,情绪高昂,表现出西北人豪迈粗犷。扫弦触弦不易过深,四弦如一弦,四声如一声,这两小节就是如此,扫弦的音是重音。并且这段节奏很快,经常会出现一快就乱的现象,听上去慌慌张张,因此在练习的时候要慢练,各方面扎实以后再追求速度,力求在快板中能从容不迫。
快板中有很多十六分音符,作者一开始采用凤点头的技法,后来转变成扫弦,这是为了突出层次感,弹的时候也要按照谱面上标记的力度记号来演奏,一开始是中强,后来扫弦部分过渡到强,最后是很强,在演奏很强部分时,要注意突出附点,不可处理成八分音符,在弹完最后一个扫弦后可以加一个捂弦,让音乐戛然而止,迎来后面力度是弱的降“Si”,左手同样要大幅度吟弦,要抱有很大的激情,才能把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现的酣畅淋漓。
1、秦腔元素的运用
(1)曲牌的运用
为了突出秦腔的韵味,作者在《永寿庵》的基础上做了一些小改变,加入了大量的推拉音和滑音,作者将琵琶的技法和自己的改编结合起来,更加丰富了作品中的秦腔音韵。
(2)板式的运用
《渭水情》板式与秦腔板腔音乐结构一样,也即打板节奏从慢到略快、快、极快、结束以前的渐慢、最终结束的过程。慢板柔美,快板激昂,转变自然,衔接得当。
(3)调式调性的运用
《渭水情》慢板以秦腔“苦音”为元素,快板以“欢音”为元素。正调慢板运用左手推拉揉吟等技巧,成功营造出幽怨苍凉之感,如泣如诉。大量运用使用得当的苦音等,就抓住了秦腔的乐曲风格。
2、《渭水情》演奏技巧体现的秦腔音乐
在琵琶中要想将秦腔唱腔旋律器乐化,需要通过琵琶繁杂的演奏技巧、特别是左手的一系列演奏手法来诠释秦腔艺术中的声腔韵味。在《渭水情》里就大量运用了左手的各种技巧,接下来重点归整了两个常用的典型的技法。
(1)滑音
滑音为装饰音,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上滑音是先用手指按在品位上,等右指弹弦后,再把弦推或拉到所需要的音高上。下滑音是手指按品后,先把弦推或拉到所需要的音高上,然后右指弹弦同时左指放弦还原。《渭水情》慢板部分大量使用滑音,在前文慢板部分已经介绍过了。还有一处是揺指部分,这是在三弦上进行的,其中第二小节的降“Si”到“Do”音,本来是大二度,但是在演奏的时候可以多往下滑几个品,从降“Si”滑到“Fa”的音,再往上滑至“La”音,完成大跨度滑音。
(2)重压
在演奏中为进一步展现出地域风格特点,作者在曲中经常使用重压技巧。重压一般跟着揉弦一起,重压增加了左手的吟揉力度,是体现秦腔音乐风格韵律所特有的一种演奏技法。这段旋律作曲家对秦腔中的两个特性音都做了吟音处理,在揉弦的同时配合重压,效果会更好。一般同音的处理,在演奏力度上要做出变化。降“Si”的重压要从弱渐强,手指的幅度也会随之增加,情绪从悲到激情,饱含深情。
《渭水情》被群众喜爱,这和它的创作特点是紧密相连的。这首曲子将平湖派与秦韵的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平湖派兼顾武文曲,他巧妙地将平湖派演奏技巧和秦腔糅合在一起,这是乐曲最重要的一个创作特点。
其次,这首乐曲感情丰富、深厚。写一首曲子不难,但是想要打动听众很难;演奏一首曲子不难,但能弹到观众心里,引起共鸣很难。这首曲子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更有作者对渭水、对故乡大地的无限眷恋。
最后,《渭水情》整首曲子结构严谨,调式鲜明,曲式结构层次分明,合理运用琵琶左手多种技法,描绘出一幅辽阔的八百里秦川大地和川流不息的渭水美景,表现出作者内心丰富的情感。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艺术上的地域性,构成形形色色艺术风貌。地域的不同,其音乐风格也有差别,是不断发展的,是一个长期积累有机融合的过程。作曲家选择这些具明显地域民族色彩的元素进行创作,不仅仅对琵琶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更对琵琶音乐艺术风格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地方民间音乐是中国音乐历史有机的一部分,内容来源丰富,一样是中华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音乐的流行是对地方民间音乐的一个不小的威胁,流行音乐通过多媒体传播的非常迅速,所谓流行音乐天下知,民间音乐无人问。大众更倾向于通俗易懂的音乐,很少人愿意去了解民间音乐,面对一些咿呀不懂的音乐、有的年轻人甚至还会有排斥心理。这么一来,对地方民间音乐是一个不小的冲击,有的民间音乐可能还会面临失传的局面。
因此,既要古为今用,又要符合现代音乐发展趋势只有以下几种途径:多和现代音乐结合,加入民间音乐元素;多借用新型自媒体形式传播;加大对传统音乐传播途径,培养人们尊重传统文化的意识等。琵琶和秦腔音乐元素的结合就是做到了第一点,一部分人了解琵琶,一部分人了解秦腔,而把秦腔元素运用到琵琶作品里,就可以让人们既欣赏了琵琶又了解了秦腔,既丰富了琵琶的风格又发扬了秦腔音乐。
当代琵琶作品风格越来越多变,如包含新疆元素《送我一支玫瑰花》《春蚕》,融入秦腔元素的《渭水情》《祝福》,还有贵州音乐《山之舞》等,这都充分体现着当代琵琶作品正向多元化趋势发展,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
赵季平先生创作的《祝福》也是借用了秦腔音乐元素,结合琵琶的各种技巧,将祥林嫂的悲惨表现得淋漓尽致,瞬间就能抓住人心。《祝福》的音乐朴实,富于歌唱性,借鉴秦腔音乐将祥林嫂悲惨遭遇深刻描绘,并且注重现代创作手法与民族传统音乐结合,将音乐和人的情感相统一。《祝福》的主部旋律片段,这就是运用了秦腔的苦音,特性音使用频繁,再结合琵琶的滑音、揉弦,营造出凄苦的氛围。作曲家以陕西文化为基础,再结合现代音乐的特点,创作出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琵琶作品,展现了民族精神风貌。
琵琶在秦腔音乐的演奏中有其独特的价值,无论是清脆的音色还是丰富的技法,都能把秦腔音乐完美展现,古调新弹,会让传统的音乐更加新颖。现今多元化世界,音乐符合当下文化,发展不会落后,将不同的音乐文化结合是为了创造更高级别的音乐行为,而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琵琶作为我国弹拨乐器的首座,更是要挑起多元化音乐发展的重任。
在演奏秦腔风格作品《渭水情》时,除了对左右手技巧的熟练运用,还需要通过对谱面信息的挖掘秦腔风韵,这是我们要不断深入学习体会的。掌握秦腔的音乐表现本质,把秦腔音乐的旋律结构以及对秦腔韵味的处理,才能用琵琶展现出其独特的风格特征。同样,对于其他风格的作品,演奏者除了要加强演奏技巧的训练,更要把握作品的背景,多了解作品的地域性文化,加强领悟能力,才能真正演奏出“地方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