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松丽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贵州黔南州 550600)
当前,我国多个独立学院已进行过模块化教学实践探索,相关文献检索结果显示,模块化教学是基于独立学院现有生源素质和办学条件下最为有效的教学模式之一。该校体育教学在内容设计等环节充分引入了模块化教学理念,目前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研究及实施环节中已取得较好效果,但该小组对该校体育学科现有的模块化教学过程的长期教学跟踪观察及对教学成效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该校独立学院的体育模块化教学尚缺乏有效的教学成效监测机制和教学实践监督手段,上述两个原因导致该校体育模块化教学成效存在不足。因此,该研究基于运动负荷管理相关理论,本着提升教学成效和育人结果的目的,拟从教学成效和教学影响2个维度展开运动负荷管理手段和监测机制建设的教学探究。
从贵州大学科技学院大一、大二年级中,随机选取体育选修课4个班,进行为期3个月的运动负荷监测实验,每班35人,其中实验组2个班,对照组2个班。开展体育项目为三大球、羽毛球、乒乓球、健美操和武术,学生性别和参与的项目不对该研究造成影响。
现有文献检索结果显示,运动负荷模块化管理作为体育教学应用研究的一个新探索,该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索尚属空白,该研究框架主要借鉴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三大中文网站中物理、英语等其他学科所进行的相关应用研究,构建运动负荷管理手段和监测机制[1,2]。
该研究针对该校参与对比试验的140名学生、7名体育教师和10 名辅导员,分别在实验前、实验中和实验后进行了3 次问卷调查,以检验并及时调整运动负荷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提升监测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此次实验采用单片机、心电传感器、SD 存储卡和2.4G 无线传输模块实时监测学生心率负荷,采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肺活量、立定跳远、坐立体前屈、男子1000m 跑、女子800m 跑的专项测试成绩,评定学生运动负荷量及运动结果影响。
该小组在模块化教学理论下,每日对学生体育课上、课下的最低心率、最高心率、平均心率、生理、心理负荷量和日消耗卡路里、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及灵敏度和指定动作的准确性等主要指标进行监测,从而判断体育课上及课下学生的运动负荷量和运动结果。
体质素养基础决定个体的运动负荷承受度和动作的完成度,由于学生在中小学中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质素养基础已经基本形成,因此在高校阶段呈现较大差异。该校体育教学虽基于新课标与素质教育思想进行了主动改革和教法改进,但仍有72.5%的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上存在懒政思想,仍沿袭“一刀切”的教学思想和“教师教,学生学”的课堂组织模式,导致学生课上参与度、课堂转化率和课后主动锻炼量分别仅为82.3%、62.5%和32.4%,并未产生较好的效果。而在此次运动负荷模块化管理实验中,在实验前、实验中分别对该校体育教师和参与实验的140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模块化运动负荷管理在该校的体育教学课堂管理和影响成效2 个层面具有较大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大方面。首先,模块化运动负荷管理强调学生体质基础和运动能力水平,提升了教学和运动处方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通过课堂观察,发现在模块化运动负荷管理模式下,全部教师的课堂管理都能做到优先兼顾学生个体的身体素养基础和运动能力水平,在课上、课下的运动指导和监督中均强调了个体差异,课堂规定动作练习质量完成度和知识有效转化率约为89.5%和83.4%,较实验前分别提升了12.5%和20.1%,具有显著影响。其次,模块化运动负荷管理强调多角度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增强预设运动负荷的合理性,对学生的有效体育锻炼量与主动参与兴趣具有较高影响。在实验前,由于该校体育教学缺乏课后锻炼的有效监督手段和量化机制,抽样结果显示,该校学生课后有效锻炼平均时间仅为40min,长期坚持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占比不足32.5%,严重缺乏运动负荷管理能力。而实验中、后期的两次抽样结果显示,基于运动负荷管理理念,该校在采用定时不定期的运动负荷监测机制下,实验组在自我体能、运动习惯管理和体育运动理论与知识认知上,分别高于对照组56.8%、59.5%、45.3%和47.5%;从实验组学生的日均最低心率、最高心率、平均心率、生理与心理负荷量和日消耗卡路里、运动强度与持续时间以及随机运动项目指定动作的准确性等主要指标的监测结果来看,实验组学生的整体运动负荷量和运动负荷承受力具有显著提升。因此,在课内外的运动负荷管理意识与合理安排运动项目、频次与锻炼时间等能力上,具有显著增长趋势,实验组学生在实验中、后期保持了较高的运动参与度,并较好地提升了日均有效体育锻炼量[3,4]。
为期3 个月的实验干预结果显示,模块化教学模式对该校原有体育教学主要具有以下综合影响。对原有教学思想和教学理论认知具有较高影响度。为跟进学生身体素养基础和个体的体育能力特点进行针对化、补充性教学指导。特长化模块教育是改变“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使体育教师教学达到“教有所长”,严格根据学生的运动潜能和体质基础,围绕学生的学习意愿和运动兴趣需要,进行多项目、多形式的体育教学。模块化课程的核心是提高教师素质,增强学生体质,提升学习体育运动的技能,从而达到“学有所长,日有进步”的目的。实验结果显示,通过在体育课中实施模块式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练,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来达到体育锻炼目标,让学生体验体育课的乐趣,这不仅能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教学思想,还对提高体育教学效果具有事半功倍作用[5,6]。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由于在师资、场地和设备的制约,体育教师难以实现对学生的运动负荷管理与运动项目特征进行有机结合,教师往往在技能培养目标下,通过加大运动量与训练频次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过度疲劳,甚至造成运动损伤,从而降低学生学习兴趣的持续性,最终影响教学成效与培养结果。此外,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过高的师生比使得体育教师为教学而教学,难以兼顾学生的运动素养、身体素养、运动兴趣培养和品格教育等更深层次的素养教育,教学成效往往不足。而在此次模块化运动负荷监控实验中,该实验小组针对各位参与实验的体育教师提前进行了2个月的模块化教学理论与运动负荷监测认知系统的培训,体育教师能够针对学生性别、学生运动基础和体能水平进行个性化研究与不同阶段学生运动能力与身体素养的提升,将运动项目分解成多个教学模块,并在教学过程中实行阶段化、过程化教学,从而真正做到了教材、教法、学生能力三者之间的专业化、系统化和过程化运动负荷管理的科学性与适用性。
身体素养是个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决定了个体的运动能力、运动效率和动作完成的准确性,因此,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提升体育锻炼效果是当今体育课的重要内容。模块化教学是基于当今教育需求和育人要求而将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融合教学的一种新尝试。该校在新课标及身体素养教育要求下,积极从学校体育教学条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探索体育学科的模块化教学,并以运动负荷监控为研究课题,进行了为期3 个月的干预性教学实验。从此次干预性实验结果来看,注重模块化运动负荷监控,有利于贵州大学科技学院未来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且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主要科研贡献集中在以下3个层面。一是明确了以学生体质为基础的模块化运动负荷管理基础,保证了动作练习质量和学生体育锻炼参与频度。二是制定了特长化模块与运动技能兼容的教育模式,具有较高教学实践应用价值。三是加强了教材的专业性、系统性与学生运动负荷管理之间的联系,提高了模块化教学模式下的运动负荷监控机制的科学性。由于参与样本量与实验时效的制约,此次实验在效度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该小组将就体育模块化教学的运动负荷监控管理手段和监测机制进行深度跟踪研究与教学实践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