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桂英 岳彩顺 刘悦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山东菏泽 274000)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尤其经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人意识到健康、免疫力的重要性,而体育正是主动健康,增强免疫力最经济、最有效的方式[1]。运动要长期坚持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在健康中国视域下,体育终极目标是使各年龄段的人群都能参与全民健身、享有健康体质。当下,经过疫情的洗礼,全民健身是健康中国、和谐社会的基础和保障,是人民群众快乐生活、幸福生活的主要追求[2]。在构建人人健康的大背景下,面对学生校外体育锻炼人群较少的现象,该文旨在通过“健康中国视域下”对“疫情期”学校体育工作现状的思考,探讨研究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在全民健身战略下的使命担当、挑战和对策,以期学校体育工作面对当下凸显的不足之处,积极改革、寻求对策,落实好自身责任,让体育锻炼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继十九大报告之后,“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在抗击疫情面前,再次对体育工作赋予了时代烙下的深刻含义。如今,全民健身大觉醒和健康中国崛起已成为新时代的重要标志[3]。而实现全民健身运动,不仅取决于竞技体育的飞速发展,更取决于全民整体运动素质的提升。在“健康中国”视域下针对大众的全民健身,主要包括两大类体育:一是社会体育;二是学校体育。而学校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增强体质的主要推动力,其教育结果直接影响学生进入社会后的校外体育锻炼。因此,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水平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了社会体育的发展。鉴于此,在“健康中国”建设中必须加强学校体育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工作重点,研究学校体育的价值和功能,肩负起新时代下的育人使命,共促全民的健康。
学校体育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抓手,健康教育融入其中,能够在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运动、健康生活的观念[4]。尤其,经过“疫情期”的强化,在建设“健康中国”的当下,体育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并能够长期坚持校内外的一切体育锻炼,成为当下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提升学生健康素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方向,旨在希望学生能够真正把健康理念的抽象认识变成一种发自内心的强烈需求,在全民健身工作中发挥出强大的活力。
学生体质健康数据的“测试上报”,升学中的体育考试不断“加分”,校园里的体育课程不断“加量”等促使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作用正愈发受到各方重视,成为大中小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各校的教育实践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然而,从育人效果来看,如果单纯以分数强迫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提高体育成绩,最终学生会因考核机制消失而放弃运动。因此,引领学生与体育结缘的,不是一味地为体育“加分”“加量”,而是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的兴趣引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体育,真正学会几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发展成为终身爱好,这才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真正育人定位。
体育能够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通过自身参与,切身体会到比赛与竞争,平等与公正,成功与失败等的真实道德教育情境,是一门承载着“敬业、诚信、友善、爱国”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科,“体”只是形式和方法,“育人”才是最终目标。当下,学校体育以其独特的学科优势,在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团队协作、坚韧不拔、拼搏向上、爱国精神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5]。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因此,让体育成就更全面的育人教育,挖掘体育人文力量,显然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高校发展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应该着重探索的方向和使命。
疫情防控大背景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线上课程的普及,学生对电子产品的使用已经逐步归于常态化。当下,碎片化的信息横行充斥着学生的课外闲暇时间,致使自控力不足的学生更加沉迷于网络、手机成瘾,对视力、体质健康、心态等均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针对学校体育工作,除了完善课上授课之外,还应该积极开展校园群体活动与技能竞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习惯,引导他们主动放弃电子产品,走下网络,走向运动场,自觉选择更有意义的事情。同时,学生在校内的运动习惯养成,也有助于引导他们在校外开展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激发他们在假期也能够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缓解疲劳、释放压力,增强体质。
“健康中国”视域下学校体育工作要想更好地完成它的使命,首先必须研究影响制约学校体育工作发展的相关因素,并积极寻求对策,以便使学校体育的育人使命发挥到最佳水平。该文经过大量查阅、总结和思考,并结合我国实际,认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工作发展主要面临以下挑战。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将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构建相关学科教学与教育活动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经常性宣传教育与集中式宣传教育相结合的健康教育模式。其实早前我国体育课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于2001 年进行了最有力度的课程改革,将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课程内容也加入了与体育相关的解剖、生理、心理、营养等知识内容,旨在全面普及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然而,在我国大多数学校的现状却是“唯分数论”的理念与“唯科研论”的评价体系,共同导致学校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被边缘化[6]。这种情况致使健康教育更加边缘于体育与健康课程之外。在学校体育课程授课中,体育教师往往认为体育与健康课主要就是教授学生运动技能,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其他都是次要的。特别是中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体育成绩,提高学校升学率,上体育课仅教授、训练学生与中考相关的跑步、跳远项目,无法从内心深处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督促其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融合的相关健康教育理论知识更是无暇顾及,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
体育考试对增强体质具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但也带来了负面效应,如催生“考试体育”的现象。当下,大多体育教学仅仅围绕考试中要求的体质测试项目展开,背离了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并使其终身受益的教学主张,缺乏活力。如高考的指挥棒单一性地指向文化知识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关注,致使体育项目到了高中没有统一纳入成绩考核的评价体系,学校、学生重视程度严重不足,运动兴趣得不到有效提升,身体素质严重下滑。事实上,校外、课外体育运动项目的参与是我国学生体育锻炼中的短板,抛开体育考试,往往学生体育锻炼的主动意识并不强。
体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课是我国大中小学校针对所有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基础课程[7]。学校体育课程不仅要传授学生强身健体的运动技能,更要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体育活动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元素和强大的教育功能,但在体育教学中,大多体育授课往往忽视体育课程思政的渗透作用,导致体育教育工作者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多是采取灌输式的技能性教学,对于运动项目本身所具有的社会价值和人文内涵的阐述较少,对于趣味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也相对有限。显然,在教学中仅重视“体”的训练,而忽略“育”的功能发挥,致使传统的学校体育教学多年来形成的体育教育观缺乏课程思政教育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影响了体育课程的思政育人作用,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体系协同育人的合力。
学校体育作为中国体育事业和教育事业共同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是全民健身的基础,是中国体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健康发展将推动中国体育事业的总体发展[8]。但是,从发展格局来看,在我国多数学校,“学校体育就是学校内的体育”的基本认识和“关起校门开展体育”的惯性做法依旧主导着学校体育的发展[9],导致社会、学校和家庭在新形势下缺乏三者的有效联动,进而影响了学生的体育参与,影响了对学生终身体育观、健康观的培养。尤其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学校实行相对封闭式管理,如何有效联合社会和家庭力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群体活动与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对抗学生的网络沉迷,成为时下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健康中国”视域下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既能够推动学校体育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又能够对学生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理念,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愿,进而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早日实现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止跌回升,为体育考试分数的提高助力。而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有专业的体育教育人才,虽然体育教师从教前均接受过系统的体育专业教育,但多数教师重“技”轻“理”的思想,致使他们的健康教育知识并不丰富,无法真正应付体育课堂中的一些突发情况,因此提升体育教师健康教育水平,适时开展系列健康培训势在必行。同时,为更好地使健康教育融入课内外的体育教学,学校教务方面还应该保障体育课程中健康教育的理论课时,重视对学生健康理论知识的宣传和引领教育,加大对体育健康教育资源的投入,并注重考评监督,使其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健康素养,提高学生体质健康的目的。
建立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提高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如果仅靠体育考试的“加分”或体育课程的“加量”是十分片面的,并不能够有效督促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应强调对学生体育兴趣爱好的培养。只有学生发自内心地喜欢某项运动,并对体育锻炼产生持之以恒的兴趣,才能使已形成的运动习惯,最终不会因考核机制的消失而使学生放弃运动。因此,在平时学校体育教学工作中,教育者应提前对授课对象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授课学生兴趣需求、精心准备和设计教学内容及练习密度,并在课中注意适当引导,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欲望,才更有利于学生运动技能的学练。同时,把握时机,举办相应的运动竞赛,“以赛促练”使学生将体育运动在课余时间变成一种有意识的参与,自觉进行体育活动,进而为校外体育锻炼的坚持打下基础,为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全民健身运动助力!
以往体育的育人功能多体现在身体技能的教授方面,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引领比较肤浅,大多只停留在口头层面,并未有意识地认真落地实施,没有很好地发挥课程体系协同育人的合力。当下,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推出,使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如醍醐灌顶,如何有效加强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培养出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时下研究的热题。该文认为,首先要转变体育教师观念,提升教师育人意识,将“授技”和“育人”明确贯彻到教育者的课堂教学之中,有效完成体育相关知识和思想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其次,打造和完善体育课程思政育人实践平台,构建校内外系列学习活动、赛事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在活动中对学生做到以情感人、以事服人,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再次,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落地实施,学校应该系统谋划、充分挖掘,切实提出可行的建设方案,并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确保此项工作有序健康地推进。最后,要充分发挥各方工作的育人价值,注重加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部门间的协同与创新,形成课程思政建设育人的长效机制,切实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规范行为、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等,最终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目标。
全社会共享体育资源,让运动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健康中国视域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重点。叩开学校封闭的大门,探寻多方合作,既是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全民健身工作有效落地实施的需要。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中小学,都应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为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体育需求而作贡献[10]。尤其当下,面对一场突然来袭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和教育部等国家部门的有力指挥下,作为学校,思考如何有效阻挡病毒的侵袭,保障学生的健康,并研究“健康中国”视域下和“后疫情”时代下的学校体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学生网络沉迷现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尤其在疫情防控大背景下,很多学生都要居家完成线上学习、线上作业等,致使家长不得不给家里在读学生配备电子产品,这也使得意志薄弱的学生产生网络沉迷。因此,作为学校必须联合当地体育部门,壮大社会力量,多举办线上、线下的体育群体活动和技能竞赛,让他们完成学业的同时,拒绝网络沉迷,加强体育锻炼,养成运动爱好。疫情有效控制后,还应该多创造条件,增加学生的校外体育锻炼,如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多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深入社区、企业等,更多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与服务。另外,学校也可根据现实所需,积极引进其他外在体育资源,来校进行投资、指导与培训等,以便形成良性循环,增强学校的发展活力,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形成三者的教育合力,共同推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民健身活动的落地实施,为后疫情时代的“健康中国”建设助力!
该文紧扣时代需求,通过对“疫情期”学校体育教育的思考,探讨研究“健康中国”视域下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使命担当、挑战和对策,以期学校体育教育面对当下凸显的不足之处,积极改革、寻求对策,落实好自身责任!旨在加强学校体育教育作为全民健身运动的工作重点,加强学校体育教育的育人功能,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与健康教育科学理论体系,指导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最终,力求在“健康中国”视域下找到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正确路径,使社会、学校和家庭对体育锻炼的认识能有新的提升,使体育锻炼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为“健康中国”的实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