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中《请推广学校折》的主要思想与意义

2022-11-22 02:11程妙洪吴小丽
关键词:学堂人才学校

程妙洪, 吴小丽

(贵阳学院 阳明学与黔学研究院, 贵州 贵阳 550005)

戊戌变法时期, 李端棻为了推进变法维新, 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奏上《请推广学校折》。 李端棻在此折中详细阐述了当时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弊病, 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的建议。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 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标志着戊戌变法正式开始。 在诏书中, 光绪帝重点提到李端棻在折中请建京师大学堂的建议。 对李端棻《请推广学校折》一文中教育改革思想进行分析研究, 对我国当前教育发展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历史意义。

当前, 学术界对于李端棻的研究也不在少数, 其研究方向主要有二: 一是从史料的角度去研究李端棻的历史贡献。 如李娜《从晚清野史看李端棻与维新派进用之关系》[1], 主要从李端棻与维新派中梁启超、 康有为的关系入手, 分析李端棻与维新派之间的关系; 二是从李端棻教育思想及对教育贡献角度进行研究。 如黄江华、 蒋顺平等《李端棻: 近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先驱》[2], 主要分析了李端棻对于推动中国传统教育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

1 李端棻与戊戌变法

李端棻(1833年-1907年), 字芯园, 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 幼年时丧父, 由母亲何氏独自将其抚养成人, 后跟随叔父学习四书五经等典籍。 1862年, 应顺天乡试中举, 1863年, 中进士, 选庶吉士, 入翰林。 戊戌变法失败后, 因支持变法维新被充军发配新疆。 直到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才被赦免返回贵州, 回乡后, 常在贵州经世学堂聚徒讲学,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 在贵阳逝世, 享年75岁。

李端棻与维新派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虽然他是朝廷大员, 但他也非常支持变法维新。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亦记载:“李端棻屡上封事, 请开学堂定律例开懋勤殿大誓群臣诸大事, 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 一人而已。”[3]46由此可知, 李端棻在戊戌变法时期是持支持态度的, 并且经常参与并帮助梁启超和康有为等人举行维新活动。 李端棻对于梁启超有知遇之恩, 梁启超在十六岁参加科举考试时, 李端棻时任内阁学士礼典广东乡试。 梁启超当时年纪虽小, 但饱读诗书, 文章熔经铸史、 引经据典、 一气呵成, 被李端棻点为前列第八名, 后又亲自带梁启超回京参加会考, 之后还将其堂妹李蕙仙许配给梁启超。 对于李端棻的知遇之恩, 梁启超曾说道:“启超以光绪乙丑受学于贵筑李公, 旋婿公妹, 饮食教诲于公者数十年。”[4]3而梁启超对李端棻也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他们时常相聚一起谈及西学、 论及维新, 这使得李端棻的维新思想越来越坚定。 陈夔龙在《梦焦亭杂记》曾记载到: “新会孝廉乃尚书典试粤东所得士, 继之以婚姻。”[5]480梁启超还多次向李端棻大力推荐康有为, 在其面前称赞康有为其人和其变法维新思想, 李端棻也爱惜人才, 见有用之才皆欲设法保举, 为国家所用。

《周素园文集》中曾记载:“李典试广东, 拔识梁启超……遂介有为于翁同龢, 翁向光绪帝推荐。”[6]418可见, 康有为之后仕途的顺利很大程度上还是因李端棻的举荐。 《清史稿》记载:“密荐康有为及谭嗣同堪大用。”[7]12740而康有为在其著作《康南海自编年谱》中也有记载到:“上之用谭嗣同, 以其与我同为徐学士及李苾园尚书所荐, 皆吾徒也。”[8]157在举荐人才方面, 李端棻不仅推荐了康有为, 在戊戌变法之前, 光绪皇帝开经济特科, 李端棻就向光绪帝保奏了唐才常、 熊希龄、 严修、 夏曾佑等16人入试, 而这些人当时均为维新派人士。 除此之外, 李端棻也曾多次参与维新派的活动, 帮助其结交当时的官僚阶层, 更向光绪帝直接上书, 宣传变法维新的思想, 李端棻在戊戌变法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功绩是无法抹除的。

清朝末年, 各国列强虎视眈眈, 维新派成为了救国最重要的力量。 鉴于此, 李端棻就极力举荐维新的能人志士, 想方设法将人才留住, 报效国家。 而在“公车上书”之时, 李端棻也在极力帮助康有为、 梁启超等上书。 在要求变法的万言书上签名的600人之中, 贵州籍的举人就多达95人, 而仅李端棻的家乡贵阳府的签名者就多达40余人, 李家端字辈的就有4人。 为了推动变法, 李端棻连身家性命都全然不顾。

在公车上书之后, 光绪帝曾发布一道朱谕, 坦言自己是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签订的《马关条约》, 并且强调, 以后将要痛除弊病, 朝廷上下将一致实行改革。 而朝野当中的变法人士认为, 若要改革, 首要方法就是要将教育改革作为变法之根本大计。 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时, 李端棻上奏《请推广学校折》, 全称为: 《时事多艰, 需才孔亟, 请推广学校, 以励人才而资御侮折》。 这一奏折就是戊戌变法中的教育改革之指针, 之后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有名的纲领性文件。

戊戌变法进行了两项改革, 一项是政治改革, 另一项是教育改革。 政治改革虽然失败了, 但是, 教育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功, 而其成功的根本原因就是《请推广学校折》的实行。

2 《请推广学校折》指出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方案

光绪帝发布新政以图自强, 其首要的问题就在于怎样解决人才的问题, 而人才的问题就是教育的问题。 “教育盛者, 则民智而国强。 旷观五洲, 横览数十国, 凡其国之强与不强, 恒视其国之教育为比例。”[9]272发展教育是强国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李端棻更明确指出:“夫以中国民众数万万, 其为士者十数万, 而人才乏绝至于如是, 非天之不生才也, 教之之道未尽也。”[10]292李端棻在《请推广学校折》中也详细指出了教育多个方面的问题, 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2.1 指出的问题

李瑞棻《请推广学校折》中明确指出:“窃臣闻国于天地, 必有与立, 言人才之多寡, 系国家之强弱也。”[10]292李端棻认为, 真正缺乏经世致用人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1 教学内容的偏差

自洋务运动以来, 设立同文馆, 学习西方, 但是各馆还只是在学习西方的文化、 语言等, 没有真正落在实处。 新式学堂只是学习西方的语言和文字, 多是涉及文化一类, 而对于治国理政之道, 大多是没有涉及到的, 这也导致学生不能更好地了解西学真正的内涵, 不能学以致用。

2.1.2 学业广而不精

在当时的学馆内, 学习专业性的内容都是一概而论、 统一学习, 这导致学生的学业不能致精。 李端棻认为, 对于专业性强的领域, 如果不是终身去研究, 只是所有人在一起讨论学习, 是不能致精的。 这也指出了所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 只有专, 才能精。

2.1.3 重理论轻实践

“诸学或非试验测绘不能精, 或非游历察勘不能确, 今之诸馆, 未备图器, 未遣游历。”[10]292如果不重游历、 实践, 学问则终不能长久。 若只是在纸堆中去求索, 则终身都不得成就。 只有从实践和理论两处同时着手, 才能真正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

2.1.4 读书只求登科

“利禄之路, 不出斯途, 俊慧子弟, 率从事帖括以取富贵, 及既得科第, 遂与学绝, 终为弃材。”[10]293大多人把读书变成了求荣华富贵的方式, 而不是真正为了专研技术、 学问。 一个人的目标如何是衡量他是否能将此事做好的最重要的因素, 若一心只为利禄虚名, 则其绝不会一心一意地将学问作为其毕生追求的目标。

2.1.5 培养人才数量有限

新式的学堂, 大都设在京师, 而且数量较少, 在培养人才方面远远不够。 “今十八行省只有数馆, 每馆生徒衹有数十。”[10]293另外, 其他偏远地区想要来学习的学生又不能到此学习, 大多原因有二: 一是路途太远太偏, 行而不能至; 二是培养的人才数量有限, 来的太多已经容不下, 被迫返回。

李端棻提出了以上导致教育出现问题的五个主要原因, 并且据此认为, 这就是新式学堂之所以设立了二十多年, 国家还是不能从中收获真正人才的原因。

2.2 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问题, 李端棻提出了“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方案。

2.2.1 “一经”

“一经”指的是京师, 即省府县各地开设学堂体制。 府、 县学处于这三级体系当中最基础但也是最核心的地位。 只有将府、 县学的教育基础打好了, 才能有接下来的省学和京师之学。 按照李端棻的分析可知, 府、 县学办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选拔学生务必要广。 无论贫穷富贵, 只要年12至20, 凡欲学者皆可以入学; 第二, 课程内容要丰富。 要求以3年为期, 课程规范, 内容丰富, 以技艺和学术基础为主, 广泛涉猎中外文化知识; 第三, 课程以基础为主。 府、 县学主要以夯实学术基础为主, 不仅要广泛涉猎, 还要简明、 平易。

省学是三级体系中承上启下的部分, 也是技艺和学术的提升期。 要入省学是有一定条件的, 年25以下者, 需举人以上才可以入学。 按照李端棻的分析, 学生入省学须符合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第一, 必须经过选拔考核。 入省学的学生需要有一定学业基础, 需处于举人以上者才可入学。 第二, 课程学业要精。 因为省学设置的课程必须是有一定基础以后方可学习。 第三, 要掌握一定的技能。 省学设置的课程已开始涉及具体技艺及学术思想, 所以, 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才可以深入学习。

京师学堂是人才培养选拔的最后一关, 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根据李端棻的分析, 京师学堂办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严控入学学生的资格。 学生只有符合两个要求其中之一, 才可获得进入京师学堂的资格。 一是贡监以上并且年30以下, 二是当时京官, 其他人等不准入学堂学习。 第二, 要求学生入学之后择一业而精。 京师学堂设置的课程和省学的课程类似, 学生需要选择一门专业进行深入学习, 专研自己所选的领域。 第三, 保证学生毕业后的荣誉。 学生学业功成后, 只要是为国家工作, 都可享受其他官员一样的荣誉和待遇, 以保证形成尚学之风。

2.2.2 “五纬”

第一, 设立藏书楼。 李端棻指出:“好学之士, 半属寒跛, 购书既苦无力, 借书又难其人。”[8]157对于学习, 书籍无疑是最好的学习工具。 在清朝开国之后, 康熙、 乾隆等“特命人于江南专设文宗、 文汇、 文澜三大藏书阁, 备庋祕籍, 恣人借覩”[11]405。 而对于好学之士, 大都寒苦, 无力购买书籍, 至少没有办法仅凭一人之力就能购置所有相关的书籍经典。 设立藏书楼不仅方便了学生学习查阅, 更能保留珍藏古今中外所有的珍贵资料, 对于专业及学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 创立仪器院。 李端棻认为创立仪器院的首要原因在于“格致实学, 咸藉试验。 无远视之镜, 不足言天学; 无测绘之仪, 不足言地学; 不多见矿质, 不足言矿学; 不习睹汽机, 不足言工程之学。 其余诸学, 率皆类是”[10]295。 此等仪器皆耗费不小, 如果仅凭学生一人之力, 是不能购进的, 没有这些仪器设备, 专业也无从谈起。

第三, 开设译书局。 李端棻认为开设译书局的主要目的在于“今与西人交涉, 而不能尽知其情伪, 此见弱之道也。 欲求知彼, 首在译书”[10]295。 近代, 面对西方的强势文化, 如果要发展进步, 就必须抛却成见, 吸收各家所长, 达到知己知彼。 李端棻对译书局的功能也作了详细的介绍, 分别从西方的政治、 时局、 教育、 工商等方面进行了翻译, 并且在译书局中以廉价发售, 让学者增广见闻, 开拓才智。

第四, 广立报馆。 “知今而不知古, 则为俗士; 知古而不知今, 则为腐儒。”[10]295这是李端棻认为必须设立报馆的原因。 设立报馆还必须达到一个标准, 就是能让民众参与到国家乃至世界的格局动态之中, 便于激发国民的团结意识和民族意识。 广设报馆, 利用新闻的力量, 便于打破全国的消息闭塞, 是对全国信息的壅弊开出的一剂良方。

第五, 选派游历。 自洋务运动以来, 也有学生被选中派遣, 游历各国, 但是收效甚微。 李端棻认为导致其结果的主要原因是: 之前选派游历的都是职官, 而并非学生, 在国内没有经过学习训练, 在国外也不知如何学习, 所以, 游历是完全没有作用的。 但是, 若将学堂中的学生选派游历, 两者的弊病都可以避免。 对于游历的方式, 李端棻分为两种, 一是游历各国, 主要探查各国的学校、 工厂等; 二是游历各省, 主要察验各地的矿质、 商务等方面。

李端棻“一经五纬”的教育改革方案, 是震铄古今、 光耀千秋的。 其提出的是一个体系化的新式学堂教育, 为我们近代以来的教育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在维新时期, 除了第四项没有采纳, 其余方案都被光绪皇帝所批准, 并令立即着手准备。

3 《请推广学校折》的教育意义

李端棻认为, 国家之强弱, 根本还是在于人才之多寡。 在光绪帝降诏招揽人才之时, 也仅有束身自好之辈, 罕有经国济世之才。 在中国广大的民众中, 为士者有十数万, 但是, 人才却严重缺乏, 这是教育方面出现问题的体现。 李端棻所奏的《请推广学校折》不仅指出了当时教育的弊病, 而且对现当代教育也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3.1 教育的器与道

李端棻认为, 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器的层面, 还应该从道的层面入手。 如京师设同文馆、 实学馆、 方言馆、 武备学堂、 自强学堂等, 都只是在学习西语西文, 并未涉及治国之道、 富强之原。 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才, 培养人才的目的在于强国兴邦, 教育的一切内容都应是与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相关的, 而不是为了教育而教育, 为了学习而学习。 换言之, 人才的选拔不是对于知识的选拔, 而是对于人才能力的选拔。 这个知识就是李端棻所说的器, 而能力是指人才各方面的综合能力, 是道。 只有以人才能力的高低作为选拔评判的标准, 才能最大化的培养人才, 使用人才。 反思现当代的教育体系, 这些还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3.2 实践与理论并重

李端棻提出“诸学或非试验测绘不能精, 或非游历察勘不能确”, 正是强调实践在教育当中的重要地位, 教育的实践性分两个层面: 一个是教的层面。 对于教师而言, 更应注重教学方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以实践来加深理论的学习, 以理论作为实践的基础。 教师如何去教, 决定了学生该如何去学, 教学方式的改变和创新根本在于教师的改变和创新。 另一个是学的层面。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将目光仅停留在课本之上, 课本终究是为实际操作所作的说明和阐释, 只有深入实践, 才能更清楚地接触到事物的真理。

3.3 学术环境的改善

李端棻认为, 影响教育成果的因素有很多, 其中主要因素有: 个人因素与教育体系因素。 教育方式、 教育内容、 教育评价等都是教育体系因素, 而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 学习态度等都是个人自身因素。 学术环境因素, 既是外部因素也是个人因素, 既是外部环境的存在, 又与个人息息相关。 李端棻认为, 学者“率从事帖括以取富贵, 及既得科第, 遂与学绝, 终为弃材”。 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 虽然过了百年, 但是, 这种学术弊病不见其减, 却反见其增。 在现当代的学术环境中, 很多学者都是抱着追名逐利的心态去做学术, 等到功成名就之时, 学术这个“登云梯”自然也就被抛弃了。 李端棻在《请推广学校折》中, 虽然指出了这个问题, 但是, 在五纬当中却没有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因为问题的根源实际上就是教育体系和教育评价的问题, 只有将教育的根本性问题解决了, 学术环境自然就会水到渠成地发生改变。

4 《请推广学校折》的时代意义

《请推广学校折》不仅对维新变法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对近现代教育发展更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4.1 对维新变法的意义

4.1.1 助改革、 促教育

晚清时期, 改革无疑是一条充满荆棘、 障碍重重的道路, 而教育的改革是整个变法当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李端棻的《请推广学校折》不仅助力于改革, 更对教育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正如《剑桥中国晚清史》中所评价此折:“这个建议为朝廷所接受……教育改革之风席卷全国, 最后体现在百日维新期间修改考试制度和建立全国的学校体系的全面努力中。”[12]383

4.1.2 废科举、 兴学校

科举制度的条例已然不适用于近代人才的选拔。 李端棻首倡新式学堂, 代表着废除封建的科举制度, 兴举科学的新式教育制度。 在光绪帝发布的《明定国是》诏书中明确规定:“京师大学堂为各行省之倡, 尤应首先举。”另外还下令:“将各府厅州县现有之大小书院, 一律改为兼习中学西学之学校。”

4.1.3 选人才、 强国家

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效率地选拔人才, 而选拔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制度。 若要天下大治, 其关键在于人才。 人才的兴盛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强弱, 而人才主要由学校来培养, 所以, 这体现出了学校的重要性。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人才是提升国家实力的根源, 是弘扬国家精神的命脉, 是创造国家文化的基础。

4.2 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李端棻在奏折中明确提出: 将学堂分为三级体制, 分别是京师大学堂、 省学学堂、 府县学学堂, 形成了国家基本的教育体制结构, 在课程、 师资、 经费等方面也进行了阐述。 在戊戌变法时期, 光绪帝曾下诏将省会定为高等学堂, 府厅定为中学堂, 州县定为小学堂, 在全国就形成了大学、 中学、 小学的教育体制, 对完善教育体制结构有积极促进作用。

李端棻充军新疆后, 1901年, 因其年老多病, 被赦返回故乡贵阳。 李端棻回到家乡, 仍不遗余力地传播着西方新学, 对近代贵州和地方教育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907年, 虽然李端棻已年近古稀, 但仍然让人搀扶着巡视贵阳的学堂, 并竭力资助学堂建设及学生求学。

李端棻的教育改革思想, 在中国近代教育转型发展中具有开近代教育之先河的重大作用。 自李端棻上《请推广学校折》之后, 他的教育思想备受人们关注, 尤其是京师大学堂的建立, 更直接推动了近现代教育的发展, 为我国教育发展体系奠定了基础。 同时, 也让人们认识到只有在良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之中, 才能为国家培养出身心健康、 品学兼优的各类人才。

5 结 语

李端棻对教育的远见, 超越了当时的时代, 他深知教育的重要性, 更深知教育非一朝一夕之事。 李端棻的教育思想中, 处处透露着他对中国教育发展的独到见解与深刻内涵。 《请推广学校折》是李端棻教育思想成熟的标志, 对我国现当代的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学堂人才学校
人才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学校推介
毛遂自荐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