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塘颖 钱海林
(浙江省余姚中学, 浙江 宁波 315400)
教科书插图主要有示意图、景观图、分布图、统计图表等,与文字互相支撑,承载着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载体。同时,插图又具有文字所不具备的解释说明功能,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科书中纳入了更多承载着丰富知识的多样化的插图。充分挖掘教科书插图的隐含意义,促进插图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成为一线地理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是地理学科的关键能力之一,是解决探究问题的基础。地理图像承载着大量地理信息,借助地理图像解决地理问题的关键是会读图、读懂图。教科书插图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是编写者精挑细选的结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图像教学,充分挖掘插图中的显性和隐性信息,是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学生地理思维的重要突破口。
下图是人教版必修《地理1》(以下简称“必修1”)第三章“水循环”这一节活动案例“认识砂田影响的水循环环节”的插图(见图1),教科书以宁夏砂田为案例,引导学生对比分析砂田与裸田蒸发量差异(必修1图3.4)和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差异(必修1图3.5),理解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
图1 必修1图3.3“宁夏砂田景观”
为了让学生全面认识砂田与水循环的关系,理解宁夏砂田种植的来龙去脉,笔者在教科书提供的3个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如下尝试。
结合必修1图3.4和必修1图3.5,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1)比较砂田和裸田蒸发量大小并说明原因。
(2)比较未种植前砂田和裸田含水量大小并指出两者差异最大的深度。
(3)说明砂田和裸田土壤含水量差距与深度的关系。
在问题推进过程中,笔者补充了一幅示意图(见图2),学生观察图中箭头,识别箭头表示的水循环环节,通过箭头粗细的变化直观感受到砂石覆盖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如可以增加地表粗糙程度,削减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等。此时,教师追问学生:“从图中看,裸田的地表径流更多一些,那为什么还要铺设砂砾?”进一步打开学生思路——裸田的蒸发更旺盛,即砂砾覆盖能阻碍土壤表层与大气的直接接触,减少蒸发,表层土壤水分含量较多。
图2 砂砾覆盖和裸田对比示意图
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主题。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人类是如何利用、改造区域条件的,人类调试后又是如何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是地理学关心的话题。
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到砂田是干旱地区有效的保护性耕作方法,笔者设计了以下问题。
(4)砂砾层对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有哪些改善作用?
此时,学生不仅需要基于水循环角度总结砂砾覆盖与水分的关系——抑制蒸发、增加下渗、蓄水保墒,还要尝试构建其与其他地理要素的联系,这离不开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认识和区域特征的把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图1宁夏砂田景观中的地表现象,补充宁夏地区的降水资料图,帮助学生梳理宁夏所在的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进而得出砂砾覆盖能增加土壤昼夜温差、减少风沙对地表侵蚀的作用的结论。
依据空间尺度分析地理事象是地理学研究、学习的重要思想与方法。有时候在对同一地理事象进行观察、研究时,需要跨越不同的空间等级,实现空间尺度之间的转换才能获得更准确的认识和结论。
基于宁夏砂田对水循环的影响,笔者设计了以下两个问题,对学生进行了适时的追问。
(5)宁夏地区水量收支达到平衡了吗?
(6)这与水循环能够维持全球水量平衡的结论是否矛盾?
降水是自然界水循环水量平衡中的收入项,径流和蒸发为支出项,多年平均降水量等于径流与蒸发之和,即水量收支平衡。我国西北地区由于终年降水少,区域中水资源收入量少,土壤蒸发旺盛,水量支出远大于收入。对于问题6,从尺度的角度分析,这看似矛盾的现象并不“矛盾”。就全球尺度而言,水循环基本维持着动态平衡,但在特定区域常常表现出非平衡特征,当收入量远大于支出量时,容易产生洪涝,反之,则容易出现干旱。思维冲突的过程就是思考的过程,辨析对话的过程其实就是渗透“尺度”思想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尺度意识的培育,教会学生有层次地、关联地、综合地认识世界。
选择能够联系教学目标和关键问题的适切素材是一线地理教师备课中的难点,因为现实生活中很难找到适用于地理问题式教学的贯穿全过程的情境。因此,不妨从教科书插图中找寻灵感。教科书中每一幅插图的选择都反映了编写者的意图,并与教科书中的文字相互呼应。但有些插图之间相互独立,往往不能系统地呈现地理知识。对此,笔者认为,可以把教科书中有关联的插图进行调整、重组,将同一层次不同维度的图片信息有机整合,加强插图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借助经典情境案例和问题链推进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把握地理事象的来龙去脉,还有助于揭示地理事物的变化规律,促进学生深度学习。
在人教版必修《地理2》(以下简称“必修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这一节中,区位因素涵盖自然和人文多个方面,且在不断变化,教科书配了大量精美的插图加以辅助说明,但有些零散。笔者以“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分析”为例来建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的概念内涵。将教科书中“三江平原种植的水稻”“广东深圳郊区的蔬菜种植”“山东省寿光市蔬菜高科技示范园”“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的小麦” 等插图进行有机整合,通过设计“东北平原为什么能种水稻”“东北平原为什么能种大面积水稻”“东北平原为什么要种大面积水稻”三个有梯度的问题组成问题链,串联起学习内容(见表1)。
表1 “东北地区的水稻种植分析”教学片断
(续上表)
“情境”是信息载体,是思维阶梯,也是问题源地。理解是建立在背景之上的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需要全面的事实性知识支撑的,即背景知识对于知识理解、问题解决、创造性学习是不可缺少的。[1]通过还原插图背后的事实性知识,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插图进行整合重组,“化零为整”,搭建了推进情境教学的学习支架,成为了学生不断扩大和更新背景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有效载体。
人的智力活动基于外部感知刺激,深层次理解知识要求学生借助多种感官配合作用来整体感知学习对象,以期在不断的感知过程中获取知识。[2]因此在使用教科书插图时应根据插图特点合理创设教学活动,比如绘制地理插图,对插图的内容、形式甚至功能进行再设计和利用,深化知识的直观性和实践性。
笔者在公开讲授必修2“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这一节的内容时,授课对象是地理基础较薄弱的美术班学生。在突破“交通运输布局的原则”这一难点时,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绘画特长,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对教科书中的插图进行了重绘。重绘的底图来自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自然地理基础》(以下简称“选必1”)图2.25“某山区公路走向示意”,笔者将其前置,并作了适当修改(见图3),构建新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化解对知识难点的困惑与迷茫。
图3 “二次开发”后的新情境示意图
问题情境:B村为A县的国家级贫困村,也是革命老区。当地虽有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旅游资源,但因交通不便,难以将资源优势转为经济优势。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县政府拟规划布局A、B间的交通线路。
提出问题:请你结合所学所知,画出交通线,并说说你的布局理由。
学生在观察、动手绘制路线并表达新作品设计理由的过程中激活了重组、整合知识的能力。重绘插图既可以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检测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对提高学生解决新问题需要的判断、综合、论证等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教师在对话评价中要鼓励学生创作、质疑,并对学生所绘制的插图给予具体的肯定、赞赏。
下图是其中一位学生的作品(见图4),听课教师这样点评道:“这个男孩子一开始表达时有些羞涩,但当授课教师赞许他绘制这幅插图的用心,引导他不断发现自我时,他的腰板挺得很直,侃侃而谈,自信自然地表达出内心的想法,他也因此得到快乐而有意义的学习体验。”
图4 某位学生设计的AB间的交通线路图
以地理图像为背景、以问题为导向、以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是一线地理教师追求的教学理念。如何立足教科书插图,充分挖掘插图的隐含意义,优化插图的内容呈现,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会继续关注和研究,让教科书插图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