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中林
(台山开放大学,广东台山,529200)
近年来,随着我国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开放大学作为发展继续教育、推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主导力量,其办学定位发生了转变,从原来以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1]。开放大学原来的教育管理机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和师资团队等都是围绕学历继续教育设计的,在办学任务多元化的转型过程中,开放大学将面临着政策、体制、观念、体系、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包括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转变给开放大学的转型带来了挑战[2]。
随着我国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不断深入,非学历继续教育作为继续教育的核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也出现了实践与理论脱节的情况,理论研究还缺乏深度与广度,开放大学在实践工作中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3]。在继续教育发展方面,开放大学有独特的优势和具有成为继续教育主体部分的能力,但同样也需要探索开发优质继续教育资源、建构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实现路径[4]。
作为开放大学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基层开放大学,在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过程中,同样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性的问题,需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加以解决。本文在此以台山开放大学(以下简称“台山开大”)开展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项目为例,从教学建设与改革角度,介绍项目开展的实践经验与学校今后开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的思路。
2020年,在台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台山开大成功开展了台山市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项目,参训退役军人学习满意度较高,学校也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加2020年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的学员共171人,参训人员籍贯均为广东台山,原来服役于陆军、海军、空军、特种部队等军种,分布于祖国的四面八方。学员参军前背景各不相同,有社会青年、在校大学生、农村先进青年等。按广东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全封闭培训要求,培训采用全封闭培训方式,培训期七天,学校要提供包吃、包住等基本条件。学校尽其所能,按每10人一桌安排饮食,按招待所标准每4人一个宿舍安排住宿,让退役军人培训期间吃得放心、住得舒心、学有所得。为了丰富学员全封闭培训期间的业余生活,学校完善了部分娱乐场所,开放了乒乓球室、桌球室、健身房、娱乐室、羽毛球馆、篮球场,并安排专职人员全程服务,学校后勤管理服务质量得到台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和退役军人们的充分肯定。
为解决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问题,学校与台山市就业创业服务中心联合72家大中型企业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现场签订就业创业意向的159人,就业创业意向率高达93%,为退役军人顺利走向社会夯实了基础。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得到江门市、台山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高度评价。
本次培训的指定教材为《2020年广东省退役士兵教育培训和就业创业服务指南》。这本培训教材的内容由教育培训政策、就业创业扶持、相关政策文件、广东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系统、“仁军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五大部分组成,这些内容仅为军人相关的就业创业的政策和解读、以及有关服务申请流程,主要还是属于政策理论方面的学习。
台山开大根据培训需要,新设置了实用性的内容,包括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情况介绍、职业素养与提升、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电子简历制作、当地银行对创业就业的支持措施、地方中小微企业双创基地情况与政策优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台山经济社会发展、红色精神传承等。为此,台山开大特意聘请了几位有部队从军、工作、生活经历的专家共同组建培训师资团队,并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教研培训活动。
根据全封闭培训的要求,培训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形式。为了增加教学效果,根据培训课程的特点,增设了分组讨论、经历分享、就业创业大讨论、优秀学员经验介绍等互动教学环节,增进了学员之间的互动,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培训期间,没有一名学员请假、迟到或早退,没有一名学员在上课期间打瞌睡,学员上课期间积极发言,分组讨论气氛活跃,个人经历分享精彩纷呈,整个培训得到社会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本项目属于非学历培训项目,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培训场所、制度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了几个有待解决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
近几年,台山开大在积极地转型,加挂了社区学院、老年大学牌子,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29人。所有教师除了承担国家开放大学、广东开放大学开放教育的课程教学和学习支持服务工作之外,还承担了台山市社区学院、台山老年大学的线上线下教学活动,教师们已经没有多余的时间精力来承担非学历培训业务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由于过去广播电视大学主要开展学历教育,教师习惯于学历教育的教学,很少有机会参加本专业的实践培训活动,对产业行业的发展缺乏深入了解,对非学历培训缺乏工作经验,严重缺乏具有非学历培训指导资格的双师型教师。
学校聘请了有部队从军、工作、生活经历的专家授课,他们的行业经验给学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但是在授课方法、课堂管理、培训效果等方面不是很理想。有的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撑。本校教师讲授了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授课能力强,课堂教学效果好,但是缺乏台山本土的实践经验,教学理论与就业创业实践有点脱节。
2.教学资源缺乏
本项目培训的目的是帮助退役士兵夯实思想政治基础,树立正确择业观,了解就业形势,掌握求职技巧,顺利转变角色,尽快融入社会。在课程体系方面,涉及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政策介绍、经济社会形势分析、就业创业指导、心理引导、求职技巧指导、服务项目指引等内容,是一项综合性的非学历培训项目。但教材内容偏重政策性的理论介绍,职业技能培养方面不足,缺乏具有可借鉴性和实用性的内容,更缺乏实践教学方面的内容,与当地经济产业发展缺乏联系。
3.培训场所有限
由于学校一直以来是以远程开放教育为主,对学校场地要求不是很高,这个时候开展大规模的面授培训遇到了场地方面的困难。按照要求,学校要包吃(每10人一桌)、包住(每4人一个宿舍,并按照招待所标准来配置)、包学、包业余活动。由于台山开大培训场地有限,该项目给学校的场地安排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学校在课室、设备升级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文体活动中心投入近28万元,宿舍升级改造投入近27万元,计算机机房升级改造投入近11万元,生活设施增添投入近12万元,给学校经费带来了很大的短期压力。
4.管理制度滞后
非学历培训要求有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保障,但学校管理制度方面建设滞后。学校从事学历教育多年,在学历教育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相对健全的学历教育管理制度。但是在非学历培训方面,因为接触的时间短,经验不足,导致非学历培训缺乏相应的管理制度。在项目开展初期,学校在业务操作流程、管理方法、制度建设等方面存在随意性,没有形成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没有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造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面。学校管理制度滞后与管理能力的不足,制约了今后学校非学历继续教育业务的开展。
2014年全省基层开放大学更名挂牌以来,许多地县级开放大学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当地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得到了长足发展[5]。有些市县开放大学在开放大学转型发展过程当中主动作为,积极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与合作,加挂了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或乡村振兴学院的牌子,在非学历培训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2019年东莞开放大学与惠来开放大学、2020年台山开大相继开展了退役军人的适应性培训,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些市县开放大学加挂了乡村振兴学院的牌子,云浮开放大学、茂名开放大学、阳江开放大学阳西教学点都加挂了乡村振兴学院的牌子,对接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及时与政府部门联合开展乡村振兴业务合作,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应。根据网上统计,截止2021年7月初的数据,全省有42所市县开放大学设立了老年大学,并开展了老年非学历教育课程。有45所市县开放大学加挂了社区大学(社区学院)的牌子。基层开放大学通过与当地政府部门合作,充分发挥了基层开放大学作为当地非学历继续教育重要平台的作用,从而推动了终身教育体系构建与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开放大学办学业务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的转型过程当中,由于办学业务多元化的转型,对开放大学的管理机制、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开放大学并没有做好开展非学历教育转型的准备。
1.办学体系优势有待发挥
目前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办学优势在非学历教育方面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很多基层开放大学在拓展非学历培训时,往往是各自为政,有时甚至是单枪匹马,没有利用体系办学的优势。全省开放大学体系非学历教育的管理机制缺乏,没有构建起一个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开展非学历教育的管理机制,这就导致了一些培训项目无法覆盖全省各地。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只有东莞开放大学、惠来开放大学、台山开大申请承办了当地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而实际上全省市县开放大学均可以承接该培训项目,全省终身教育平台的优势没有能够发挥出来。
近几年全省市县开放大学几乎同时加挂社区大学(社区学院)、老年大学(老年学院)的牌子,在当地引起了很大反响[6],但体系的非学历教育没有形成开放教育那样的自上而下的统一的管理体制,统一管理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信息沟通受阻,资源共享难以实现,办学体系整体效益无法发挥。
广东开放大学的体系建设目前更多在于办学条件和开放教育建设方面,能够为市县开放大学拓展非学历培训的服务不多,比如在政策环境、智慧教学云平台、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培训、校企合作等方面,均为各地各自建设与开展,办学体系的资源无法共享。
2.教学内容脱节
非学历培训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具有很强的职业性与实用性的需求导向,强调实践性教学。开放大学目前开展非学历培训,课程内容与教学往往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明确的市场定位,课程设计缺乏实用性和与产业的对接,重理论、轻技能培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环节往往偏离学员的实际需要。教师习惯于原来学历教育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落后,很多非学历培训偏重理论而缺乏实践环节,导致非学历培训教学内容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7]。以本次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为例,就业创业方面的技能训练培训不足,课程内容缺乏退役军人成功就业创业的案例教学,也没有组织参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和当地产业园区以及开展一定的交流,实践教学与技能培训存在着明显不足。
3.教学方法单一
目前非学历培训采用面授教学的方法,当参训学员人数较多时,有可能出现学校培训场地不太充足的情况,给面授教学安排带来困难。近两年因疫情防控需要,大规模集中面授会给学校带来一定的管理压力。参训学员学历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单一的面授教学无法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有些学员希望有课程录播回放来复习课程内容,通过温习来巩固学习效果,集中面授教学却无法做到教学情景回放。这需要增加多媒体课室与教育技术的应用,但外聘教师的网络教学水平与服务能力差异很大,教学缺乏后续的网络答疑等支持服务。
4.师资团队建设滞后
很多基层开放大学还没有组建专门的非学历培训师资队伍,目前师资队伍主要来源于本校教师、行业专家、行政领导,聘请随意性较大,也缺乏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本校教师在专业理论知识和网络教学方面具有比较扎实的基础,但缺乏专业与职业方面的实践经验。行业专家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往往又缺乏教学方面的经验。行政领导有的来源于基层,有的来源于市县机关单位,宏观政策把握较为到位,但职业指导与企业实践方面存在不足。这些因素叠加会导致非学历培训教学的效果欠佳。
以东莞、惠来、台山的开放大学开展本次培训情况来看,学校开展非学历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明显滞后,教师缺乏到企业锻炼的机会,对目前所属行业的产业发展趋势和技术技能缺乏认识,无法开设能够反映最新产业发展与企业实操技能方面的培训课程。学校培训项目管理需要能够灵活地适应市场的变化,按照市场规范来配置相应的资源和提供客户服务,但学校缺乏培训项目的管理人才与管理机制,客户服务的意识还比较单薄,这些因素阻碍了学校拓展非学历教育业务。
广东开放大学应进一步充分发挥体系优势,充分考虑基层开放大学办学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式,不断提高体系服务意识,为基层开放大学争取社会化的非学历培训项目。应调整现有的办学思路,密切关注劳动力市场变化,准确开展市场人才需求分析与预测,建立敏捷的市场需求反应机制,提高基层开放大学在当地教育领域的地位,建立开放大学非学历培训品牌[8]。
1.发挥体系业务优势,争取社会化培训项目
开放大学体系的业务不仅有学历教育,还有非学历教育业务。广东开放大学要增强服务意识,充分考虑基层开放大学办学需要和转型发展的实际需求,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为基层开放大学争取社会化培训项目,加强对基层开放大学的业务指导,因地制宜开展各种大型的社会化非学历培训。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是国家层面的社会化培训项目,广东省每年的退役军人人数都比较多,如果通过广东开放大学来争取这个社会化的培训项目,再将培训任务分解给市县开放大学,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退役军人的适应性培训,将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
2.发挥体系规模优势,培育非学历培训品牌
广东开放大学体系要及时调整办学思路,通过市场机制来优化和整合教学资源配置,使非学历培训朝着规范化和品牌化方向发展[9]。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正好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和项目抓手,如果能够在体系内统筹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工作,这将给开放大学的转型发展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能够提高开放大学在当地教育领域的地位,培育开放大学非学历培训品牌。
广东开放大学应充分发挥体系优势,打破学科本位的专业课程设置理念,根据非学历培训社会化培训项目,组建非学历培训项目师资研发团队,加强非学历培训项目课程建设,强化实践课程教学,开展非学历培训项目实训基地试点建设,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
1.利用体系师资优势,组建非学历培训项目课程研发中心
广东开放大学应利用体系师资优势,针对特殊群体的培训开展课题研究。例如组建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项目课程研发中心,对培训课程实施专项管理,打造特定的课程教学资源,统筹开放大学体系培训项目,制定统一的工作方案,共同推进非学历培训项目的实施。非学历培训项目课程研发中心可统筹体系非学历培训项目的课程建设与应用,制定课程指导大纲与课程资源建设标准,制定并发布课程体系,增加小组讨论、案例分析、模拟实习等教学环节,形成“互联网+”的非学历教育模式。应加强非学历培训项目微课、微视频等新媒体课程资源供应,提升学习资源的便利性,扩大资源的应用面,推进课程资源的共享。
2.利用体系教学资源优势,联合打造非学历培训数字化学习平台
数字化学习平台能提供个性化学习,能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为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提供了可能。广东开放大学具有天网、地网、人网优势,在远程教育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应利用体系教学资源优势,联合全省开放大学共同打造非学历培训数字化学习平台,加大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开发力度。可根据非学历培训项目发展需要,向全省开放大学体系分解建设任务,各市县开放大学可通过自建、共享、购买等方法拓展资源。如此,整个体系就可借助非学历培训数字化学习平台不断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
非学历培训要改变以教师“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强调个性化,实现以生为本,建立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10];培训内容应针对性强、应用性强,在教学的各环节上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体现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观,坚持“教育与实践结合,教学与就业并轨”,千方百计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学员的就业与未来发展提供切实的保障。
1.研究教法与学法,提升非学历培训有效性
非学历培训项目课程研发中心要根据社会化培训项目的实际,科学分析每个非学历教育项目的特点、培训要求与目标,明晰培训实践环节培训任务,落实技能提升环节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实训要求、实训场地,灵活开展实践环节教学,构建相应的教学管理模式,设计教、学、实操为一体的整体教学环境,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坚持一项一议,一项一案、一项一法,汇集和汲取全省开放大学体系非学历培训项目成功做法,逐渐形成一套非学历培训教学管理办法。在退役军人的适应性培训过程中,可以将就业、创业、技能提升等环节联合起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将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的工作方案、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班级管理进行专项化管理,提高退役军人工作技能和就业创业技巧,提高退役军人就业率。
2.精准设计培训方案,提高非学历培训教学效果
根据不同群体、不同岗位的培训需求,细化需求任务与目标,精准设计培训方案。对于行业内高精尖的复合型创新领军人才,可制定高素质培训方案,提高其领导能力、管理能力以及综合人文素养。对于行业内专业应用型人才,可制定应用型培训方案,提高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创新应用能力。而对于行业内技能型实干人才,可制定实干型培训方案,提升其专业知识与工作技能[11]。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属于应用型培训,培训方案要包含专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特别是就业创业与综合素质方面的内容。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开放大学体系资源优势,加强工作技能和创新技能方面的引导,设计有针对性、专业化的非学历教育课程内容模块,采用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拓展学习空间,丰富教学资源,提升退役军人培训的教学效果。
3.总结推广教学方法,提升非学历培训管理水平
广东开放大学要加强教学经验积累与推广应用,提炼来自基层的经验智慧,形成体系化的非学历培训思路,设计开发的教学内容与实施的教与学的方式应该具有针对性,有精细化、实用性的特点,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非学历培训模式,推动全省开放大学体系非学历培训项目科学化发展。
要注重非学历培训项目实践成果的推广与应用,可通过举办开放大学体系非学历培训研讨会或专题会,推广、借鉴先进经验与典型案例,扩大体系内、区县间的交流与合作,逐步形成开放大学体系非学历培训指导意见,提升全省开放大学非学历培训管理水平[12]。例如,广东开放大学体系可以将东莞、惠来和台山开放大学在退役军人适应性培训工作方面取得的成功经验进行总结推广,以拓展项目覆盖范围。
非学历培训师资队伍的优化,需要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要体现激励竞争机制,要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技能和教学质量,优化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与学历结构,提高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能力,提高非学历培训的实效性。
1.内聘与外聘相结合,建立非学历培训师资库
非学历教育的范围广、门类多、跨度大,办学目标和层次多元,办学形式多样,办学的内容多变,单靠专职教师是无法完成全部任务的,必须聘请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应按照非学历培训项目的师资需求,充分考虑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科学制订师资补充计划,确保非学历培训的师资需求。制定非学历培训教师考评机制,吸引校内名师积极参与非学历培训,聘请行业内有一定影响力又热爱非学历培训的优秀教师,引进拥有较强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管、高级工程师、政府领导等加入非学历培训阵营,形成校内名师+校外专家+行业名师师资库,提高非学历培训师资授业水平。
2.加强师资培训,培养“双师型”培训教师
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做好非学历教育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制订“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鼓励教师积极考取相应资质证书,拓展教师的专业面。选派优秀骨干管理人员和教师到各高校进行学习培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设立全省办学体系的非学历教育扶持基金,建立虚拟网络学习平台,为培训队伍提供资源共享与学习交流的机会;鼓励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展非学历培训理论研究与教学改革实践;加强校企合作,鼓励教师到企业进行岗位技能提升锻炼和联合技术研发工作,及时把产业发展与技术发展的成果融入教学内容,鼓励教师出版培训教材。
非学历培训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放大学转型发展的重要内容。开放大学体系发展高质量的非学历教育,就要发挥办学体系优势和资源优势,树立面向基层、产业、行业与区域市场的导向,高标准进行非学历培训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办学模式,组建非学历培训项目课程研发中心,联合地方开放大学共同打造非学历培训数字化学习平台;彰显非学历培训特色,总结推广教学方法,建立非学历培训师资库,提升非学历培训管理水平,培育非学历培训品牌,以更有效地服务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及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