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
——以福建省M高校为例

2022-11-21 12:43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全员三全育人就业指导

林 煜

(闽江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疫情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境外每日新增病例数据依然居高不下。国内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境外输入病例每日均有新增以及国内小部分地区疫情时有反弹,其影响不可忽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我国将进入后疫情时代。因为经济下行而导致的压力以及疫情产生的影响,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大,2022 年就业工作依然面临严峻挑战。因此,探究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后疫情时代高校该如何构建大学生就业体系,以促进高校毕业生高效率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后疫情时代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就业问题

(一)经济下行毕业生人数剧增导致就业供需关系发生变化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未恢复到疫前水平,部分微小企业能够提供就业的岗位减少,而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可能将超过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1]。联合国公布2022 年《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报告指出,因为毒株的变异而引发新一轮疫情的暴发,对劳动力市场产生了巨大挑战,供应链面临的问题得不到妥善解决,以及通胀压力的增大,全世界经济复苏即将面临极大阻力。继2021 年经济增长5.5%后,2022 年全球经济预计仅增长4.0%,2023 年预计增长3.5%[2]。根据教育部统计:2022 届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高达1076 万人,与2021 届相比增多167 万人次,不论是规模还是增量均再创历史新高[3]。同时,受疫情影响,用人岗位缩减。有些抗风险能力较弱的微小型企业举步维艰,甚至面临破产;有些大中型企业在用人方面谨慎保守,减少用工人数,甚至减薪裁员;一些企业更青睐招聘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应聘者。岗位供给明显少于毕业人数,今年的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考验。

(二)受疫情影响留学生回国意愿增强,国内就业竞争力增大

《2021 留学生归国求职意向调研》结果显示:2020年海外归国求职人数已高达80 万人,2021 年的留学生中期盼回国就业的人数与去年相比增加了48%,留学生回国人数的增长,首先是受疫情影响,其次,也是海外移民政策的变化,未来几内年受疫情阴霾、海外移民政策以及国内对留学生的利好政策的影响,回国就业人群只增不减[4]。2021 年 12 月底《QS 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留学生》报告指出“2021 年7 月至8 月期间,71%的准留学生表示新冠疫情确实对他们的留学计划产生影响,”一些国家实施了相当严格的入境条件,也会在一段时间内迫使准留学生推迟留学计划[5]。归国待就业留学生以及疫情影响而改变留学计划的毕业生纷纷投入国内就业大军,明显增强了国内就业竞争压力。

(三)毕业生就业定位不清晰

从20 世纪末开始,本科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多,随之而来的就业问题也逐渐扩大,而近年来因受疫情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更是难上加难。2022 年春,部分地区的疫情反弹导致事业单位和公务员考试的推迟、部分招聘会的取消,因此,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严峻挑战。2022 年4 月,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对疫情期间本校2022 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意向及对当前就业形势的认识进行在线调查,共计1 200 人填写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 032 份。其中有 91.06%的应届毕业生意识到就业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81.43%的毕业生认为自己的就业存在困难。问卷的结果侧面反馈出部分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够清晰的问题。以M 高校F 学院为例,问卷涉及意向就业单位、入职一年内月薪水准、意向就业地区等问题时,结果归纳出以下特点:学生能够意识到受疫情影响未来几年就业形势相对严峻,仍有78.04%的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倾向于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较为稳定的单位部门[6]。尽管西部欠发达地区尚有空缺岗位,亟待人才“补血”,但依然有53.68%的应届毕业生首选就业地区仍倾向于省会城市或东部沿海城市。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得出本科学生长期在校园生活,缺乏社会实践经验,难以准确把握疫情影响下的就业形势及行业动态,并没有因为当前形势对就业期望做出调整或者选择先就业后择业,对首份工作的期望值仍较高,也侧面反映出毕业生对求职定位存在着盲目性和不准确性。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内涵

高校作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祖国培养并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不负使命,拓展思路,动用全员力量有效促进本科毕业生顺利就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力载体,也是高校思政工作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后疫情时代复杂的就业形势,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服务等工作时应坚持“三全育人”教育理念,不断探索工作质量效能提升路径。2017 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将“三全育人”的内涵进一步解释为“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7]。

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更需要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新时代育人体系。“三全育人”从主体、时间、空间三个方面阐述其时代内涵,三个方面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全面提高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为宗旨,强调全员参与、全过程贯穿、全方位协调,突出了本科学生就业工作的科学性、统一性、完整性的特点[8]。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全员育人的重要性

在我国高校中一般习惯性地认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部门的职责,其他群体对于就业情况关注较少,但本次问卷结果54.73%的毕业生认为专业教师在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占主导作用,23.94%的毕业生认为学校在就业指导中心起较大作用,然后是辅导员(21.85%)及同专业的学长学姐(17.52%)。

可见,高校要打破实际工作中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单一化的现状,实现多元化发展,调动专业教师、论文导师、班主任等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教职工的积极性,形成全校全员育人的积极工作理念。不少毕业生存在就业定位不清晰的情况,体现学生的择业观存在偏差。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点和着力点在于激励和协助毕业生到国家重大工程、重点领域,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业创业,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体统一。这也是高校努力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将就业真正融入“大思政”格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可缺少的一步。

(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全过程育人的重要性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促成连贯式、整体化的工作方式。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来分析,学生在各阶段“实际得到就业指导”普遍低于“期望得到就业指导”。从问卷结果可知,大四学生期望得到就业指导的值最大,就业指导工作在大四学年也最被重视。而年级越低实际得到的就业指导与期望值之间的差距越大,这也反馈出即便学校有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也有可能是照本宣科,浮于表面,对于学生实际需求来说意义不大,高校应该遵从学生意愿从实际出发,做实做精每个阶段的就业指导工作,做到全程育人。

(三)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性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就业质量是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检验,在后疫情时代背景下,就业工作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奠基,提高就业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和整体能力。全方位育人强调人才培养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应将“三全育人”理念充分融入“十大育人”体系工作。例如,集合各种教育载体与平台全面提高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能力,通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有意识地做好个人学业与职业的规划,通过就业指导课程明确就业目标和奋斗方向,通过朋辈引领和人物访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生创新意识,通过社会实践实时了解就业动态。就业指导工作是全方位的整体性工作,需要高校各部门、各角色在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不断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使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深厚的文化素养、优良的道德品质,在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同时使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成为全方位人才。

四、“三全育人”视域下后疫情时代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提升路径

(一)全员合力,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育人体系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高校是育人的主要阵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高校育人不可缺少的部分。当前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多由学工部统筹,学院年级辅导员执行,“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应该要充分发挥导师、专业教师、教辅人员、思政教师以及心理咨询师等全员的力量。因此,高校应该要革新相关制度,建设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育人环境,将全员育人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深入人心,加强整体教职工全员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高校可以通过成立大学生就业工作指导小组,贯彻落实全员育人理念,完善“教育在先、服务全程、统筹管理”三方促进的就业指导工作组织架构,科学兼顾各项资源,为学生供应更专业、精细、特色的就业指导体系。就业指导组织应该要包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专业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等教育主体,学生步入大学以后从职业生涯的规划、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内化、树立正确就业观、入职面试技巧、办公技能提升以及角色转化等全面突破,从内隐性及外显性方面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积极培养一支自身水平超群、了解当前就业政策及形势的专业队伍,构建全员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队伍。

(二)全程督促,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过程育人体系

就业指导是一个连贯性的系统工程,构建贯穿整个大学生涯人才培养过程的就业指导体系是践行全程育人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按时间顺序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因材施教,面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定相关的就业指导方案。

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应从学生初入大学生活开始,大学前两年学生还处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阶段,对于就业的形势以及自身发展的方向相对茫然,在传授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相关内容的同时,重点应该通过《形势与政策》《中国近代史》及《开学第一课》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国家当前形势与政策,培养学生家国情怀,让学生明白自身发展与祖国的未来密不可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后疫情时代下有意向进入事业单位、公检法等公务员岗位、国有企业的学生人数只增不减,还有少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十分茫然,这类学生是就业指导的重点人群,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就不能只局限于校内的理论学习,帮助安排这类学生到政府部门及企业实习锻炼,在通过邀请本专业的学长学姐开展经验交流会、人物访谈等帮助在校生了解相关行业的实际就业形势,充分发挥各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就业软硬实力。

(三)全面展开,整合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方位育人体系

“全方位育人”是指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联动,通过各种措施和方法全方位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因此,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要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课外合作、线上下线联动的方式开展“全方位”就业指导工作。

要创造就业指导多样化平台,可以通过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活动形式。首先,以辅导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等人员为主体,通过开展主题班会、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就业指导、就业动员会等专项课程,以理论熏陶的方式,让学生树立就业的意识。其次,一方面,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简历设计大赛、模拟面试等活动不断明确就业目标;另一方面,鼓励优秀校友回校开办经验交流会、安排同专业的人物访谈等为学生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帮助其了解企事业单位用人标准和企业文化,从而全面提升求职学生自身就业竞争力及职场适应能力等综合素质。

五、结语

在信息化时代,网络不但是“三全育人”工作模式下的重要阵地,而且后疫情时代高校及社会依托互联网搭建的新媒体社交平台为毕业生求职以及企事业单位招聘提供了“云端”服务,为推进毕业生顺利就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应该要努力构建线上与线下相互促进的就业服务体系,鼓励学生在平台上完善个人简历,高校应利用技术手段将毕业生信息分类形成数据库,并在新媒体平台上及时更新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形成“学校—单位—学生”三方联动,利用“互联网+”打破时间及空间的障碍,实现毕业生与企事业单位的双向选择,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高校在构建平台的同时还应该要做好培养一批熟悉新媒体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及日常平台的维护,进一步为学生“云端面试”以及线上就业指导,以便在当前的严峻形势下高效推进就业工作。

猜你喜欢
全员三全育人就业指导
全员核酸
图们市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全员培训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全员校运会,全员齐参与
如何给高职学生上好就业指导课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