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莹,沈 翔,张彭杰
(石家庄铁道大学 外语系, 河北 石家庄 050043)
2005年,教育部选取三所院校——复旦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作为试点,设置翻译本科专业(BTI,专业代码:050255s)[1],开启了我国本科层次的翻译专门人才培养序幕,这是在中外经贸交流不断发展,政治沟通日益深入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大政方针下,国家人才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标志着我国翻译学科建设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截至2017年3月,经过十几年的蓬勃发展,全国共有281所高校先后开设了BTI,招生规模稳步扩大,大量毕业生已走上工作岗位,那么BTI人才培养效果如何?取得了哪些显著的成绩,又存在哪些发展困境?本文中笔者概括地梳理了国内BTI发展的现状,在河北省翻译本科专业调研的基础上,探讨当前BTI发展的困境以及突破瓶颈、走上良性发展之路的可操作性模式建构。
对于BTI教育存在的问题,国内很多学者予以密切关注,穆雷、仲伟合、柴明炯、吴青和王宏等学者从翻译课程体系建设、翻译能力培养、翻译专业学位教学方法等宏观角度分析了BTI发展存在的问题、困境和对策。[3]结合河北省BTI专业发展实践,笔者发现,经过了多年的发展,BTI教育仍然存在一些瓶颈性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更限制了专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在教育部的专业目录中,翻译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显然与传统的外语专业有很多相近或者互通的地方,然而两个专业方向的侧重点各有不同。首先是课程体系不同,翻译专业课程模块较传统的外语专业更为丰富,增加了科技翻译、经贸翻译、法律翻译、翻译技术和本地化等具体课程;其次是人才培养目标更为具体,BTI毕业生一般应该能够胜任300词左右的商务、文化交流材料的笔译任务或能够承担联络口译的工作;从就业去向来看,翻译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语言服务产业,担任口译员或从事翻译等文字处理工作,而传统的外语专业就业则更为多元化。统观很多BTI培养院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方案,会发现翻译专业和英语专业同质化现象明显[4],课程体系围绕听说读写译设计,培养出的毕业生相当一部分选择的是从事英语教育相关工作,这不仅背离了翻译专业设置的初衷,更不利于翻译专业的可持续发展,厘清翻译专业的边界,能增强翻译专业师生的认同感和专注度,进而引导翻译专业向更深和更高层次发展。
21世纪以来,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国际交往日益深化,特别是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之后,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量,特别是专业化的翻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BTI尚处于初期发展阶段,毕业生进入行业后还没有形成传帮带的良性循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院校培养方向的不确定性。这一不确定性造成了BTI阶段课程培养体系的混乱,培养院校为了毕业生的就业在专业设计上力求“面面俱到”,而实际的结果却是逐渐迷失了方向,毕业生没有核心竞争力,在就业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
河北科技大学张明芳等人通过对翻译专业问卷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有近半数的学生想要从事专职应用翻译译员工作,然而学生对现有课程比重和课程顺序满意度不高,对翻译理论、翻译职业知识类、计算机辅助技术类和实践性课程需求较大。[5]翻译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学科,例如,科技翻译要求很强的技术性,文学翻译更要求较高的艺术性,译员一般是在双语的模式下工作,这就要求具有较强的母语使用能力,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外语专业人才有较大的差别,因而需要进行专门的训练,换言之,翻译人才属于外语人才,但外语能力不等于翻译能力。[6]BTI培养方案中,应该在大一大二的基础阶段除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外语听说读写技能以外,还需要增加中文相关课程,从而建构学生的双语转换能力;在高年级阶段,课程体系应主要关注翻译技术和译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增加翻译软件、本地化技术和翻译工作坊等课程。
如上文所述,不同于传统的外语专业,翻译学科不仅需要听说读写摄入大量语言材料,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口笔译翻译实践才能夯实技巧,发现规律,积累方法。目前,很多BTI培养院校受限于软硬件条件,高年级阶段的翻译实践类课程设置不够扎实,通常是依托校内的翻译实验室、虚拟翻译实训平台和少量的实习环节。这些实践的量,对于培养具有职业能力的专业型人才是远远不够的,尤为重要的是,学生们更需要真实、与时俱进的翻译材料,更喜欢通过参与真正的翻译项目而产生获得感。
为了完善翻译专业培养体系,教育部从2007年开始开设翻译硕士(MTI),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由最初的15所试点学校,发展到260余所招生院校的规模,数量已经超过了外国语言文学和学科英语硕士的数量,仅以北京外国语大学为例,2021年MTI招生达到197人,规模较为可观,为BTI学生进一步深造提供了较为稳定的渠道。辅之以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设的翻译学博士,我国基本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翻译专业教育体系。然而,从专业型人才跨越到理论型研究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并没有形成翻译专业发展的自然过渡,抑或缺少了为学生提供一个从专业型人才到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轨道。为了培养能够胜任更高水平语言服务任务的翻译人才,翻译专业应该探索仿效临床医学博士、工程博士、教育博士等设置专业博士学位,培养定位为高精尖、应用型翻译人才,从而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语言服务人才的需求。
专业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纲领性文件的指导。2011年,教育部通过了《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用以规范和引导BTI课程设置;2015年,教育部正式出台了《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一步明确了国家对于翻译专业范围、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质量评价、师资队伍、教学条件等问题的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在课程体系设计上,BTI培养院校应全面贯彻落实上述《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本科教学要求》和《翻译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中的要求。BTI阶段应当开设22门以上必修课程并辅之以丰富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这些课程的设计,一方面应该结合学校的校本特色,语言类和综合性大学发挥基础性优势;工科和地方院校结合优势专业和地方特色。另一方面是明确专业型的培养方向,面向语言服务产业需求进行体系化的课程设计;突出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增加翻译工作坊、翻译赛事辅导等实践类课程比重;对接语言服务产业企业,寻求合作,做实加强实习环节。
BTI繁荣发展的同时,逐渐暴露出现有师资队伍的短板。目前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是,高校的翻译师资主要是从外国语言文学背景下转而“教翻译”,这些教师虽然能够胜任基础阶段的基本课程,如听说读写和入门阶段的翻译技巧训练,但很难胜任翻译理论课程、翻译技术课程和面向语言服务产业的翻译实践类课程。仲伟合提出翻译的师资需要具备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翻译研究等三种能力。BTI培养院校一方面可以探索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把具有翻译实践经验、翻译资格认证和翻译项目的教师吸纳到教学队伍中;另一方面,可以借助“他山之石”,即聘请语言服务企业中具有丰富经验的翻译项目负责人、译后编辑工程师、审校专家,充实到教学团队中,鼓励这些业内人士带着真实的翻译项目进课堂,加强BTI高年级阶段课程,为学生传道解惑。
根据《2020中国语言服务行业发展报告》中的数据,2019年中国涉及语言服务业务的企业为403 095家,其中专门的语言服务企业有近9 000家,2020年语言服务产值超过36 000亿人民币,年均增长率超过3%。庞大的产业规模为翻译专业,特别是BTI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平台,面向就业市场的专业型人才,需要走校企深度联合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如上所述,可以聘请行业内部资深专家,引入新鲜血液充实BTI培养院校的师资团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语言服务企业的平台优势,整合资源,优势互补,不仅可以节约购置、维护虚拟翻译实训平台的费用,更能够健全课程体系,做实实训环节,提高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的效率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才培养体系,特别是课程体系的完备与否,更离不开具备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师资队伍,借助产业和企业的力量为翻译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对开设BTI的院校而言,无疑是一个更为高效的双赢选择。为了能够保证翻译专业未来的健康良性发展,面向语言服务市场,面向就业的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