麓湖生态城社区互动性景观设计研究

2022-11-21 23:13常梓渝李光跃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4期
关键词:互动性感官景观设计

常梓渝,李光跃

(四川旅游学院艺术学院,成都 610100)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公共空间的构建也越来越受到各大城市的重视。传统居住区设计的公共空间营造的短暂视觉效果在智慧景观和科技浪潮中愈显单薄乏味,许多公共空间的设计在越来越漂亮的同时逐渐失去内核,变得索然无味,趋同化严重。而公共空间在这种信息发展迅速,多元化的时代更需要承载更多的功能,例如科普教育、地域文化的展示等。基于互动式的多感官体验景观能很好地顺应这种发展,将被动式欣赏转变为能动式参与,有利于促进人与环境的良性认知。因此,文章以成都麓湖生态城社区互动性景观为例,研究并理解公共空间互动性景观的营造方法,有助于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的营造,进而实现精神面貌再塑造的根本目的。

2 互动性景观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

2.1 相关概念

2.1.1 互动性景观 “互动”在汉语词汇中是指彼此联系,相互作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的主体往往就是人与环境。“互动性景观”即更注重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相互作用的景观。人对景观的文化、内涵等产生共鸣,而景观又对人产生吸引,这样就形成了人与景的相互作用。其设计手法也是多样的,广泛来说,除了对环境、设施、意境的设计外,可以实现人与景的相互作用,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引起人精神共鸣的景观都可以被认为是互动性景观。

2.2.2 社区公园 社区公园是城市四大类公园之一,主要直接服务于周边居民日常的休闲及社交活动,包括居住区公园和小游园等,具备多元功能、共享空间的特点。2017年住建部将社区公园从其他类别中单独划分为一项公园类别,2020年起更是强调了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人文品质,由此可见,社区公园的建设方兴未艾,需求甚广。

2.2 发展现状

2.2.1 趋同化严重,缺少地域性文化 我国房地产发展迅速,许多居住空间空间设计千篇一律甚至采用快捷低成本的“拿来主义”,传统的批量流程化的设计生产导致有的景观随处可见,识别性和地域特色大大下降,缺乏个性化,许多设施都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其本质原因是在设计时欠缺对场地条件和文化关系的考虑,设计的景观与当地文化有所出入,设计好后买来安装草草了事,设施与场地条件可谓是方枘圆凿,人与景观之间自然难以共情。

2.2.2 以人为本思想的式微 位于法国巴黎的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是优秀的建筑及景观空间结合的代表,它的设计师R.罗杰斯认为设计应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许多公共空间着重于交互式装置的设计,而仅凭几个智能装置所体现出的场所精神和人文关怀是有限的,当今景观设计不仅仅关注于基本功能的设计,更应该考虑不同人群在不同场景下的行为特征和在智能化数字化背景下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

2.2.3 情感空间的缺失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填鸭式住宅无疑让现代人更缺乏情感释放的空间。如何合理利用空间,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让人们进行情感表达,正是现代景观设计应该思考的方向。社会心理学表明,人有聚集效应,而人们良性的交流又对聚集产生了正反馈,增加了场所的凝聚力和吸引力。让空间引导人自发地交流互动,也正是互动性景观研究的意义所在。

3 成都市麓湖生态城公园互动性景观设计分析

麓湖生态城位于成都市天府新区天府大道两侧,是一座以水为生态基底,综合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休闲娱乐产业和居住区为一体的国际新城区。总占地面积约为1100hm2,建设用地573hm2,其中景观用地近333hm2[1]。美国心理学家唐纳德·诺曼的设计心理学将人的认知水平分为感官互动,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这三者的关系是层层递进的,国外互动式景观的设计方法也是由此发展而来,国内互动式景观的打造在前两个层面已经趋于成熟,但在情感互动方面仍有待提高[2]。麓湖生态城互动性景观依据该理论的具体营造方法总结如下。

3.1 感官的互动

感官互动是最初级的体验互动,互动式景观同时应该充分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满足多种人群的多种需要。可以通过不同的材质,颜色,大小等进行变化组合,形成内涵统一而形态风格各异的系列景观,多重感官的冲击能使人对场景的记忆更加深刻。

3.1.1 多重感官体验的设计 人对外界认知的第一直觉来自感官体验,麓湖生态城中对于多感官的景观设计也是匠心独运。例如云朵乐园的目标群体是儿童,有趣的多感官体验设计很好地调动了小朋友的参与性。例如坐上去就有音乐响起的秋千,多面镜一样的冰川峡谷,在探寻倒影镜像的同时能听到水滴在山谷中的回响都是运用了声景。外形如云且弹性十足的跳跳云又带给小朋友柔软的触感。冰凌拱桥则会有柔和的灯光随着人的远近而明灭,带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这些互动性景观的设计一方面凭借多元的外观设计增添了景观的叙事性和层次感,另一方面又从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方面的感官丰富了人对空间的体验感。

3.1.2 人性化景观小品的设计 麓湖生态城的小品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在满足基本形态设计的基础上加入了文化和互动性。例如云朵乐园的互动喷泉,阿基米德取水器等都采用人参与使用才会出现丰富的景观变化的设计。这些互动性设施不仅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激发了人的探索心,而且科技环保,不需要人工管理。

3.2 行为的互动

优秀的互动性景观不仅要提升人对景观的感觉,应更进一步增强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人愿意参与到设计的场景中,提升景观的使用频率。这就要求景观设计有足够的预见性,从而调动人的参与积极性。

3.2.1 人与动植物的互动 植物是景观要素之一,展示植物的自然特性和本身特征能充分展现不同季节的特色,能让人感受到时间和环境空间的变化。植物在麓湖不仅仅是一种装饰元素,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空间情感传达的媒介。麓湖生态城的整体环境接近于一个湿地生态区,很多景观都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的融入。以红石公园为例,其中竹林掩映,道旁种植有绣球、香樟、红枫、鸡爪槭等,林下空间的微地形搭配多彩的花境。水边栽植水杉,芦苇,儿童乐园中的阳光大草坪,社区蔬菜圃等都有科普教育的作用。园内有许多木栈道与小径,汀步相连,使人行之富有自然野趣,游览途中自然会融入其中。动物也是景观构成的自然要素之一,麓客岛的小动物农场的设计就很有特色,其中的羊驼,荷兰猪,可达鸭等小动物深受大家的喜爱。农场中的网红草垛区、网红纱幔露台、农场杂货铺等成为网红拍照打卡地,结合当下的网红经济,吸引了更多的人参与到景观互动中来。

3.2.2 人与人的互动 人与人之间自发愉快的交流,感受身边的生命力和社群生活,也是多主体互动性景观设计的内在要求之一。公园中的景观小品例如互动自行车、水晶漩涡、跳跳蛙踏板喷泉等一改传统的儿童玩耍,家长只能在一旁看护的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其中,增进亲子交流[3]。另外麓湖生态城经常开办一些活动,让居民对自然的融入感更强烈,在体验自然野趣的生活环境之余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互动。例如麓客岛开办的花岛生活节基于庭院花园打造的景观交流活动,引导居民增加与自然共生的生活理念。美食节也是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活动,有闹市的音乐啤酒和自然的湖光山色,为社区生活增添了人情味。

3.3 情感的互动

场所精神是挪威城市建筑学家诺伯舒兹在 1979 年提出。“场所”一词在广义上可以翻译成“土地”,可以解释为“对一个地方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场所精神内涵和中国常说的“人杰地灵”不谋而合,基于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人、环境、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为游览者提供一个情感交流、精神寄托的地方是现代复合型景观打造的更高级要求。互动性景观对地域性文化的塑造会更明显地放大人们对场所精神的感受。

3.3.1 “水”文化的塑造 成都平原自古为富饶之地,故有“巴山蜀水”之称,水网密布,河渠纵横。成都2000多年历史中关于修河治水的故事数不胜数,其中以都江堰最为闻名遐迩。随着城市工业化进程,人们在景观营造过程中发现,水才是现代景观中最宝贵的资源。自80年代起,成都的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淤塞、污染,城市道路的扩张导致水系不通,局部断流。因此,为“将水还魂于蜀地”而重新清理设计的水成为了整个场地的设计主题,每个公园及居住区都有不同形态的设计表现。例如红石公园的彩虹桥,云朵乐园的云、冰、水外观的景观装置设计,生动表现了水的固、液、气三态特色。美食岛、黑珍珠等各个居住区都临水而建,力求打造融入自然,与水共生的生态景观。红石公园雨洪管理系统的设计更是独到地演绎了水的主题,净化后的雨水可循环利用至周围的社区公园。在整个麓湖驳岸也随处可见水草、芦苇、鸭群等水生动植物,展现出湿地生态系统的活力。

3.3.2 红砂岩的文化运用 红石公园坐落于麓湖生态城中心区域,设计借鉴加拿大布查特花园,结合原生地貌的红砂岩,充分尊重场地条件,将红砂岩作为主要的景观要素巧妙地贯穿于整个场地的设计,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延续了空间记忆,因此得名“红石公园”。儿童七彩乐园里的红砂岩镶嵌在中间下陷四周略高的微地形中,中心的凹陷地形用于营建儿童乐园,能让儿童在活动过程中对红砂岩产生场所印记,寓教于乐。四周的高地和开阔的草坪方便邻里交流休闲,形成了互动空间,并方便观察场地中心孩子们的活动情况。在飘香涧和香樟棋语林随处可见红砂岩与玻璃材质的桌椅,满足了各个年龄段人群的活动需求并让人们在聊天或游览等过程中逐渐形成场景记忆,激发人们对社区公园的探索热情。

4 互动景观营造的探索

我国人口基数大,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们对于居住区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社区建设是提升居民生活体验的重要内容,设计是解决居住环境问题的重要工具,注重精神内涵的打造比空间的设计更重要。

4.1 “互动性环境”景观设计

优秀的互动性景观除了好看的外观,其内在也应当丰富有趣,不仅能体现人文关怀,而且让人愿意花时间主动去了解其中的内涵。

首先,应该通过多感官体验设计让人主动参与到景观当中。其次,通过空间的设计引导人的行为互动。最后,将地域性文化渗透到景观设计中,进一步塑造景观的情感互动。互动性景观不仅美观且将人、环境、物三者结合,增加了社区活力,真正让社区成为居民放松身心和活动交流的地方。

4.2 “人与人”的互动设计

场地动静结合的设计与科学的功能分区,让家长可以带儿童进行游玩与科普活动,年轻人可以打卡拍照,老年人可以放松身心。多层次结构的景观方便多种人群的使用与体验,打破了传统社区景观设计单一化而导致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壁垒。

5 结语

本文以成都麓湖生态城项目为支撑,探讨了互动性景观如何更好地融入社区公共空间。由于互动性景观具有包容性,新颖性,很多新兴体验式景观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游览者,但目前互动性景观的实际营造大多集中在人的感官体验与行为互动上,对于情感的互动在社区空间中的运用较少,研究尚不完善。希望本文通过对麓湖生态城中互动性景观营造的3个层次的总结能够为该领域的研究添砖加瓦,让互动式景观设计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众。

猜你喜欢
互动性感官景观设计
感官训练纸模
玩转表演
感官训练纸膜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物”化的空间
面向提升校友网站互动性的交互界面设计与实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
张鑫、靳政景观设计作品
蔡清景观设计作品
王彦军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