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分制下的高校教育改革特征与发展模式

2022-11-21 22:50
长春大学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社区发展教育

张 帆

(闽江学院 教务处,福州 350108)

1 当前学分制下的高校教育改革特征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计量单位的课程修习制度,将选择修习的课程分为不同分值,要求学生在就学期间的课程学习量达到设置的合格分数。学分制以学生为教育主体,在高校教学方面更有机动性,更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初衷。由于学分制能够让高校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因此学生在学习课程方面更加积极,并使高校的教学资源配置得到了更加充分的利用。学分制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使“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社会提供高质量复合型人才。

教育的微观目的是让学生“学以致用”,教育的宏观目的是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为了让教育能与社会共同进步,我国在教育史上发起了多次教育改革。不同历史阶段的高校教育尤其特殊的改革特征和发展轨迹,如历史背景、地理空间、文化场域等都是影响高校教育改革特征形成的重要因素,我国的高校教育具有明显的办学地域性、培养目标多样性、发展趋同性和文化多元性等改革特征。当前学分制下的高校教育改革特征如下。

1.1 办学地域性

高校教育的社会功能决定了高校教育办学的地域性。从世界各国高校教育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高校教育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映射,由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形成的独特的地方经济发展差异性,决定了我国高校教育办学具有地域性,比如制造业较为发达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高校的机电和文秘等专业实力较强,河南、山东等传统农业大省的农工专业更强,福建和辽宁的造船专业优势突出等。在高等院校普遍向“大而全”发展的同时,各省高校教育仍具有明显的专业设置地域性。

此外,各地高校教育的发展速度也有明显的差异性,由此形成了明显的办学地域性。传统意义上,高校教育的发展阶段可以划分为发展初期、规模扩张期、内涵深化期、成熟期[1]。我国的高校教育可以追溯到清末开始的实业教育,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的高校教育进入规模扩张期,全国各地的专科院校达到360所,专科学生占本专科学生总数的38%。到改革开放之前,全国各省的专科教育办学条件严重滞后,各地区差距不显著[2]。然而,改革开放之后的20年,我国东西部经济开始拉大差距,高校教育的办学条件也开始拉大差距,越来越多的国际化、高技术专业出现在东部高校教育院校中,比如数控专业、国际贸易专业等。如今,我国部分地区的高校教育已经进入成熟期,而部分停留在内涵深化期,还有一些边远地区停留在规模扩张期,各地发展速度不同也使得高校教育具备了明显的地域性改革特征。

1.2 目标多样性

我国高校教育结构复杂,培养模式丰富,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培养目标都有所不同,这也反映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多样性[3]。比如,新中国建国初期,为了解决全民粮食问题、振兴工农业,我国高校每年培养出约4万技术和管理人才。改革开放之后,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需要大量技能型人才,高校教育转向实现经济目标,培养出了庞大的先进技术人才,以此缓解制造业的用工需求[4]。20世纪末,我国人口劳动力高峰来临,大量的年轻人即将进入社会,但劳动力市场上并不能妥善容纳快速增长的就业需求,就业问题成为国家首要解决的难题之一,为了实现社会目标,吸纳适龄青年、稳定社会发展成为当时高校发展的主要动力。如今,伴随国家经济的30年高速增长,国民收入不断提高,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国民接受了终身教育理念,高校开始为满足国民教育理念等需求提供必要的服务。主要体现在社会目标、经济目标、教育目标等三个方面,在不同时期发生了嬗变和外延,侧重点也随之发生转变。

1.3 文化多元性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各地区的发展各具特色,从而形成了更多元的地域文化。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各地区城市间的差异性在消减,但地区间由于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方式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群体文化仍然盛行。地区间文化的多元性,必然导致各地高等院校在办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管理、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无论是地区间的文化差异,还是院校本身的文化特质,都是文化多元性的体现,也是多元文化得以传承发展、高校特色文化形成所必需的重要条件。在我国传统文化没落、文化差异性消弭的潜在威胁下,保持文化多元性是各高校差异化发展、我国高校教育多元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通过文化多元化不断发展院校特色专业、传承院校文化特质,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校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需求。

2 学分制下的高校人才导向型教育发展模式

人才导向型教育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高校教育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是高度相关的。梳理各国高校教育发展史可以发现,高校教育的起落都与经济波动紧密相连,最初的高校教育目标是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调整人才结构以便适应国家或地方经济发展,即高校教育的价值在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然而,纵观过去20年的高校教育,解决就业矛盾、培养实用型人才成为高校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中国创造”战略指导下,中国高校教育学会于2016年发表了《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中国高校教育2030研究报告》,2017年“两会”期间提出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0》,其中指出了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强国的核心问题,以及教育如何自觉、有目的、有规划地支撑国家战略实施的目标。从以人为本观念看,高校教育的价值观应当向以高校教育发展促进国民能力提升、素质提升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转变。

2.1 人才驱动模式

人才驱动模式指打破高校教育根植的传统的封闭的环境,将高校教育与本地区教育建立协作发展模式,通过高等院校与地方政府、地方教育协会进行校产沟通、协调,以地方教育发展规划为人才培养结构定制依据,以地区教育人才需求为专业设置依据,以教育企业为高等院校实训平台,以企业实践替代模拟实践,精准培养地区教育需求的高素养实用型人才。简单来说,人才驱动模式就是服务于地区教育需求和地区教育规划的一种高校教育发展模式。比如德国的商业巨头们都积极参与主导高校教育,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用工需求和未来发展的人才需求设置培训计划,学生与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后,再寻找适合的高校学习基础理论课程,而实践课程就在企业完成。

人才驱动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精准地为地方教育服务,能够更快地跟进地方教育发展步伐,其在实践过程中的缺陷也较为明显,我国地方教育缺少参与高校教育的主动性。德国参与高校教育的中小企业占比高达40%,但是我国中小企业基本不参与高校教育,因为我国员工流动率高、参与成本高,仅仅依靠大中型企业很难牵头驱动地区高校教育转变,特别是沿海地区大中型企业数量又极少,这需要政府和行业协会更加着重于高校教育。

2.2 社区化发展模式

社区化发展模式是指高校教育承担起服务社会的重任,以周边社区为主要服务对象,依托社区办学,服务社区居民,能够发展社区经济的一种高校教育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在服务地区经济、服务社会发展基础上,更加突出社区地域性,服务社区居民的发展,是使高校教育成为终身学习重要一环的关键,也是全民创新、全民创造的基本需求。目前,我国不少高等院校在继续教育基础上设立社区教育,将继续教育延伸至社区,比如青岛大学与灵珠山街道办事处、红石崖街道办事处合作成立了两个社区,社区居民可以在社区中参与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计划,青岛大学的学生到社区进行社会实践、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旅游资源开发等,实现了社区、大学、居民三赢。

高校教育社区化发展具有推动社区文化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完善社区教育等重要作用。然而,社区化发展模式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首先,社区化发展模式受限于高等院校的改革创新自觉性。社区化发展模式需要高等院校从运作机制、培养模式到教育目标等多层面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需要院校在探索实践方面不断深入,不断加大改革力度,这些都需要社区领导和院校领导承担较大的改革风险,极易影响到院校社区化发展模式的实践创新。其次,社区能够为院校和企业等多方合作提供极好的平台,帮助学生更为了解社会和企业的实际用人需求,解决学生技能与人才市场需求错位的问题,也较为便于合作的连续开展,因此,社区也将成为本科院校的主要目标。

2.3 集团化发展模式

集团化发展模式是指由政府主导,以地方高等院校、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组成高等教育集团,整合不同机构的资源打造知名院校和名牌专业,进而以名牌专业带动地方其他高等院校发展。简单来说,集团化发展就是构建一个产学研合作平台,高校和企业之间可以通过订单式培养、合作办学等方式深化校企合作,平台上的不同高校之间可以整合办学优势打造名牌专业,以合作竞争替代恶性竞争。例如,对于河南而言,其建立了14家高等教育集团,包括了河南省内的17个行业协会、652家企业、84个科研机构和112所高校。河南高等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实践不断完善,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集团化发展模式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中可以看出主要优势在于:第一,集团化发展有利于企业资源整合,发挥成员优势。高等教育集团内的行业覆盖范围广泛,主要服务于地方行业,因此集团发展更具针对性和导向性,可以为地方企业提供更为合理的人才结构,缩小学生技能和企业需求的差距。第二,降低地方高等院校之间的恶性竞争。集团化发展模式可以让高等院校之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的问题得以缓解,甚至消灭恶性竞争,使得高校之间变成合作竞争关系,进而缩小各高校之间的差距,突出各高校的名牌专业办学优势,使平台上的高等院校走上差异化发展的道路,同时解决我国高等院校的同质化问题。第三,有利于统一规划课程设置和教材选择等。集团内部的高校之间可以统一课程设置和教材,协调安排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相互取长补短,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

集团化发展模式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受制于地方政府的主导力度,受制于集团沟通体系和资源协调方式。政府主导的教育集团是相对松散的组织,即便建立了完整的管理制度,也很难建立统一的奖励制度和约束制度,各成员之间的互动主要依赖于成员自觉,这导致校企之间、校校之间缺乏有效的凝聚力。因此,集团化发展模式亟须解决内部缺少利益关联、情感纽带的问题,亟须研究监督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建设理论,以便发挥高等教育集团的集群优势和市场效应。

3 对高校教育发展的建议

首先,妥善应对城镇化带来的教育规模扩张。未来十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达到70%时,城镇居民人口将增加约3亿,城镇社区将迎来社区教育发展的高峰期,大量新居民需要通过高校教育提升自身技能和素养,以便更好地融入城镇社区,适应社区文化。在应届高考生源竞争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高校教育院校应转变发展思想,深耕社区教育,深入探索实践社区化发展模式,将社区教育纳入高等院校整体发展规划中,面向周边社区扩大招生范围,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高校教育,引导社区居民建立终身学习理念,帮助居民再就业,深化区校合作深度。同时,与周边行业企业积极沟通,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为企业发展定向培养社区居民,是高等院校成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支撑地方教育的关键。

其次,积极应对人口结构改变带来的教育对象结构变化。我国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人口结构将逐渐形成倒金字塔形状,会有越来越多的地区的老年人口占比超过30%,因此高等院校应当正视老年人口的教育需求,发掘老年教育需求,不能僵化思想,固执地认为老年人仅对绘画、书法、太极拳等课程感兴趣,而应当发现老年人对于科学研究的兴趣,以及相应的教育需求。高等院校需从招生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入手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时期教育对象结构的深刻变化,挖掘老年人的创造潜力,真正实现以人为本,不断促进各年龄段民众的发展,也为中国创造提供更完善的人才培养链。

猜你喜欢
社区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