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连志
(上海电力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300)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系统中由教育者基于特定的意识形态目标对受教育者系统地施加有目的的、有特定价值倾向性的思想影响活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身也是开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的主客体及其他要素都整体性地嵌入更大的社会生态系统中,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密切关注其所处的环境生态系统。信息技术所支撑的信息社会是高度开放性的,互联互通的网络及其信息传播的强大传播力和渗透力、信息获取的迅捷性以及大数据赋能所实现的信息精准推送都使得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处于全新的信息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它不仅包括施教者和被施教者,还包括环绕着他们的环境以及环境因素对二者关系的介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的变化会给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者、被施教者以及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影响。在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最重要的环境变化就是已经处于信息化环境中,信息环境较之以往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更为深刻,信息已经无所不在地渗透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中,重塑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的思想样态及其相互关系,也重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过程。
信息时代的来临根本上重塑了整个社会,信息技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了社会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等每一个领域,并对信息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着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群体是伴随信息技术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是信息时代的“网络原住民”,他们处于“网络化生存”状态之中,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都离不开网络,对网络世界产生着一定的心理依赖和行为依赖。与社会其他群体相比,网络对他们的影响是更多方面的和更加深刻的[1]。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塑造着信息时代的信息生态,也将整个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置于全新的信息环境之下,这是由数以亿计的信息节点联结起来的、没有边界的信息世界,也是“广场狂欢”式的信息爆炸的世界,海量信息在网络中肆意传播,相互激荡冲突,现实世界中被压制的价值观也在网络世界中野蛮生长蔓延和恣睢拓展空间,信息世界也因此成为了各方势力包括不同意识形态实力角逐的新战场。网络世界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无处是边缘、处处是中心”是其典型特征,传统的信息权威在网络世界中被冲击得七零八落,传统的信息控制模式也已在网络世界中分崩离析,而西方国家则凭借其信息技术优势,借助于网络霸权大肆传播西方文化意识形态。西方国家已经把网络当成了展开意识形态渗透的有力武器,力图通过文化与意识形态的渗透与影响,来达到其和平演变之目的,苏联的解体原因固然有很多,但西方意识形态领域的“和平演变”绝对“功不可没”。通过网络意识形态传播与渗透展开看不见刀光剑影的争夺人心的斗争,这是信息化时代意识形态斗争的新焦点,也对我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安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在信息时代,信息已经具有了信息化时代“生存资料”的意义,它虽然不直接提供物质的生存资料,但提供着信息时代生存所必不可少的信息,因而,未来学家尼葛洛庞指出,数字不再是只和计算有关,它决定我们的生存,作为现代人的一种新的生存方式,网络置换了传统存在之基,促动着人的精神价值世界的变化[2]。信息技术是一种革命性的新技术,它对每一个领域的渗透都会引起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因而信息技术狂飙突进的发展及其所引起的深刻变化一般都被称为“网络革命”。信息技术营造着网络新世界,泛滥的信息在网络中恣肆传播,争相拓展自己的领地,并力图俘获受众。信息技术具有双刃剑的特性,它一方面为现代人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信息资源,为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和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生动载体和途径,但是它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信息选择的困惑和信息的泛滥,冲击和稀释主流意识形态信息,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同时,网络多元价值的传播也使主流价值的主导地位被冲击,各种非主流价值观却借助于网络大肆传播,这给网络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冲击。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群体对于网络有着空前的依赖性,在他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越来越依赖于网络信息,网络也塑造着他们独有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这也就提出适应信息时代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变革的要求。一方面,在网络时代,人们开始追求一种从内而外的自我体验和成长,个人的需求和动机成为信息获取的重要标准;另一方面,不管是中小学还是大学的道德教育,却还在通过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传播着规范式的价值理念。道德教育强调的还是一种从外向内的灌输与约束,而忽视了个体从内而外的养成和培育。如果在德育的过程中忽视了受教育者个体的需要或内在动机,那德育的形成就会严重缺乏内在动力[3]。这种教育模式强调外在的灌输而缺乏对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心灵关照,难以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动机,难以激发受教育者的思想矛盾运动过程,也就容易使思想政治教育流于表面和形式。因此,我们应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和变革,以探索适应信息时代新生态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信息时代的信息生态深刻地塑造着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施教对象,他们已经不再是过去传统教育模式下的被动施教对象,网络赋能让他们有着更大的信息自由选择权,而施教者的信息只是其所接受的各种信息影响的一部分。并且,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他们的信息能力,他们已经不再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下被动接受教育信息的信息容器,离开了他们对信息的自主接纳和自我内化,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就无法实现。他们已不再只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中的客体,他们已经成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能动主体,并作为以这种主体身份与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这一传统主体展开互动,因此,信息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就变成了施教者和被施教者同时作为主体而展开互动的过程,这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双主体”说以及由此所形成的“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由来。信息技术的赋能提升了受教育者思想成长的自主性,呈现一定的主体性特征,因为思想政治教育要经历受教育者自身的一系列思想转化过程方能达到教育目的,离开了主体自身的体现主体性自我建构特征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这既是由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过程本身的思想运动的特殊性决定的,也是由信息化生态所强化的主体性信息选取与接受特征所决定的,信息化新生态也进一步强化着这一趋势,主体互动成为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运动过程的主导性特征,并在基于主体性的交互作用中构建出一种“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并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变革的要求。因此,要做好适应信息时代新生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积极把握信息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环境,积极转变理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
思想政治教育是做“人”的工作,人的思想转化过程的特殊矛盾性内生性提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这也是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往往是处于被动教育的地位,其主体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而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网络的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特点使得我们必须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关系。网络重新塑造了从现实到虚拟的思想政治教育新生态,其与思想政治教育呈现相互嵌入的关系,其信息化生态既嵌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体系之中,同时也嵌入信息化生态之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双方关系由此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它需要我们构建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这一理念体现了如下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二者构成了主体—主体的关系;另一种关系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是复数的主体,他们把教育资料作为共同客体,与教育资料构成主体—客体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4]。它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着“以人为本”理念对信息化新生态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性重构。它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而且网络本身已经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由此我们要尊重和重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交往主体,尊重学生对教育内容的自主性构建,不是高高在上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应当以平等的态度来对待他们,不是只讲“一面理”,还要讲“两面理”,应当注重教育和引导的艺术,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注重教育过程的平等互动。要实现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转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他们的整体参与意识得到最大的发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5]。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还要求重视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因此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加强实践教学,创新体验式教学,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教育,自我进步。
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这个空间是由海量的信息流通构成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它可以超越民族与国界,几乎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世界乃至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深刻地影响和重塑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网络的冲击,网络上充斥的各种信息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网络信息的巨量性、获取的便捷性以及大数据时代的精准推送与营销使得各种信息无时不刻、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造成有限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被冲淡和稀释。研究显示,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与其接受的信息量呈现一定的反比关系,即单位时间内呈现的信息量越大反而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越短。以课堂为主要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限和信息总量是有限的,但网络信息是无限丰富的,学生有限的注意力容易被更具魅惑力的网络信息所挤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而且西方国家重视利用网络来传播西方的意识形态,在网络不断拓展和渗透西方意识形态,互联网已经变成了各种思潮、各种意识形态彼此争斗的一个重要战场。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重视对各种网络信息的引导,增强学生对社会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使学生能够自觉抵制西方各种思潮的影响。
网络新空间的出现带来了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问题。因为网络虽然是虚拟的,但是虚拟的背后依然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而且中国网民的主体是青年,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青年学生,由此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重视对网络阵地的占领。社会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领域不可能处于真空状态,总是要被一定的思想所占领,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错误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我们的同志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马克思主义的东西不去占领,非马克思主义的东西就会去占领。由此就要进一步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新边疆”。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课堂的延伸,是“行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有助于了解国情,增长才干、锻炼本领。在网络化时代,足不出户、行遍天下,指点江山的便利性、便捷性让大学生往往习惯于在网络世界上谈天说地,缺少了社会实践的历练,大学生的家国情怀、主动承担民族复兴伟大使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可能凭空产生,都需要经历实践的淬炼和升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社会是个大课堂。青年要成长为国家栋梁之材,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以及校内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对拓展学生眼界和能力、充实学生社会体验和丰富学生生活十分有益。网络上坐而论道并不能改变世界,也未必能改变自己,甚至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往往会导致其对现实的疏远,过分沉溺于网络则会导致学生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退化,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问题。社会实践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接触社会,更多地了解社会,锻炼能力和增长本领。学生只有通过自身的社会实践,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内化”。实践中丰富的社会资源则为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更宽广的舞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学生自主性的发挥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但是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社会实践方式、实践内容、实践途径等都是由学生自我掌控的,这样就充分调动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自主性。在这样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作为主体,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自我教育,有助于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理论是实践的产物,人也总是在一定的社会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思想观念。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是局限于从理论到头脑的简单线性运动过程,它必须要关注这一过程的外在环境生态的变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而言,信息新技术“由内而外”地重塑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介入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并将主客体及其关系嵌入到了信息化生态之中。因此,做好适应信息化新生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科学把握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和“势”,方能对处于信息化情境之下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有所回应,真正做好信息化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概言之,我们需要秉持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意识,从研究信息化新生态对教学主客体的介入及其关系的重塑、学生思想行为变化及其与信息环境的互动等议题出发,来探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等各方面的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生态的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