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浦县实验小学分校 王燕玲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应试教育观念,是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基础条件。当前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不只是要为学生传输理论知识,更要对学生核心素养进行培养,让学生在数学课堂知识学习中掌握高效学习的方法。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要能和“图形与几何”内容教学的具体知识点相结合,突出设计的特点,促进学生在后续数学知识学习中产生动力。
数学课堂中教师为学生讲授“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时,要明确教学的方向,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突出特点,从以下教学内容设计特点进行阐述。
1.体现出数学美
教师在“图形与几何”内容设计中,突出数学美的特点。“图形与几何”教学对学生未来数学知识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产生兴趣,在教学设计中突出数学美。图形认识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些图形都是生活中存在的,让学生对图形特征能产生直观的理解,从感知图形中发现数学美。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认识圆时,可以通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理解圆中同长造就了圆的美,让学生整体感知圆美之所在,把圆和直线图形比较,体现出圆的圆润美;将圆和不规则的图形进行比较,体现出圆的饱满美;将圆和椭圆比较,体现出圆的匀称美。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体现出数学美,有助于激发学生可持续学习的动力。
2.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学生讲授“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时,教师在教学设计方面要注重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和探究掌握相应的知识点。图形认识中通过摆一摆以及拼一拼等活动,运用测量工具帮助学生准确度量,对提高学生动手操作有着积极意义,能够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对学生学习空间观念强化也有着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内容设计中要激发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3.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设计“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数学有着探索性知识特征、文化特征。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以学生空间观念发展为重点,方便学生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在操作中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积极参与探究,将抽象数学形象化体现,方便学生接受新知识,在结合教学内容特征的基础上设计探究操作活动,积极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现阶段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主要是由于实践教学中没有及时转变教学观念,造成了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
1.教学观念缺乏创新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并没有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角度进行考虑,在教学设计环节没有进行优化,教师自身教学观念缺乏创新,依然是传统教育观念,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方案,教学文化的理解还局限在人文活动上。出现这一问题主要是教师教学观念没有及时更新,认为数学文化就是数学史以及数学名人等相关内容,对数学文化精神层面没有加强重视,所以在教学的内容设计上,比较片面化,影响了教学的价值发挥,这对学生全面素养发展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
2.没有注重学生体验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然要联系教学现状,并与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相适应,注重学生的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丰富学生学习体验,才能实现高质量教学目标。但从具体的数学课程教学现状中不难发现,实践教学中并没有加强重视学生活动体验,课堂中教师也没有突出学生活动中个体的体验,更没有加强重视学生学习个性品质的培养,这影响了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效果。
数学课堂教学涉及“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点,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生合计中要按照相应要求落实。如在教学设计中对新授课要聚焦图形本质属性,新课程方面有计算教学以及概念教学等内容,不管哪种,都需要结合课题内容以及特点进行展开设计,并能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能充分理解理论性的知识,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以及知识掌握能力。“图形与几何”教学设计要充分关注学生活动体验,让学生对学习的数学内容充满动力和好奇心,积极促进学生学习素质的发展。
数学教学中“图形与几何”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内容,为有效提升课程教学质量,需要在实践教学中注重方法有效创新。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探究
教师在为学生讲授“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时,可以选择创设科学化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对“图形与几何”知识点学习的动力,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将学生为本的理念贯彻整个数学课堂教学环节,注重对学生学情的分析,充分考虑学生知识基础的学习,以及充分重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等,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动力,让学生在情境中发挥学习主动作用。情境化教学的方式是新型教学的形式,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数学知识点,发挥学生发散思维作用。
例如,数学课堂教学中为学生讲授“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内容时,教师要先对学生学习认知水平进行了解,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即使对长方体以及正方体的特点有了一定了解,但在具体的面积计算时仍会显得比较混乱。这时候教师就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探究的情境,帮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参照实物进行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情境中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推导,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的动力。
2.问题引导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中,在讲解“图形与几何”知识内容时,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真正和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探究的动力和质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通过建立问答结合以及沟通合作教学环境,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学生知识吸收的能力,促进学生在问题启发下养成主动思考的良好习惯,将被动转变成主动学习探究,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讲授“图形与几何”内容时,讲述到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关系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设置小游戏,引导学生探究长方形周长一定,周长和面积间的关系。通过18根1m长木棍围成长方形护栏,分析有哪些设计方案;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利用木棒进行自行探究,摆一摆,列出设计方案,记录长方形长、宽和周长,然后抽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提问:“除木棒摆放外,还有哪些方法探索设计方案?”学生回答后教师继续提问:“观察各图形方案,有哪些共同点以及不同点?”教师通过提出问题能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有助于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
3.注重差异化教学设计
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具体“图形与几何”内容时,要从学生差异化的角度进行考量,由于学生学习的能力不同,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效率也不同,所以在课堂中教师要从差异化的角度出发为学生设计学习方案,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的中心,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教师在不同学段的数学教学中,要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内容上也要有差异性,难度教学设计方面要体现出阶梯性,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中得到发展。不同学段差异结合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要求,“图形与几何”教学内容中有直观想象核心素养,教师在具体教学培养中,重视利用二维图形以及三维几何体,对学生观察、操作和辨认的能力展开培养,促进高质量教学目标的实现。
例如,数学教学中,图形测量要引导学生进入面积、角度和体积等测量的情境中去,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知识学习环境中去,对这一要点加强重视,保障教育活动顺利开展。讲授图形与几何计算的内容中,教师可通过分组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结合不同学生学习能力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自身能力,促进学生高效学习数学知识。有的学生学习能力薄弱,教师在设计学习任务时就要降低难度,帮助学习能力薄弱的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树立起信心。只有针对性地对待学生,才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数学知识学习探究中产生动力,有所收获,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实现数学教学目标。
4.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对数学教育产生的影响比较大,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数学知识时,可以通过发挥信息化技术优势,为学生创设动态化的学习环境,营造动态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质量。教师在新教育改革下应用现代化技术,要从转变教学观念开始,突出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利用信息化技术为学生创设多样化的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在先进技术支持下,有效弥补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促进学生高效学习图形与几何知识。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图形时,如果采用传统理论讲述方式,结合黑板为学生呈现静态的知识,那么会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而新的教育环境下,教师通过将现代化技术融入数学教学中,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学习的动力和兴趣。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呈现直观的几何形象,并通过字母表示各图形的边长,以及图形面积和周长计算,可以帮助学生在动态化的视频观看下,调动对该基础知识学习的动力,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展开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5.兴趣激发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为学生讲述图形与几何知识点时,可以采用兴趣教学的方法展开教学,有效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点探究学习的动力,为学生综合素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为目标,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能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空间观不是单靠观察就能形成的,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以及体验中感受,通过开展画一画、折一折等学习活动,开动学生脑筋,促进学生学习思维发展,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了解图形与几何的特征。如认识物体的时候让学生摸一摸物体有几个面、几个顶点、多少条棱,让学生折一折查看正方体以及长方体表面是怎样的,量一量每条边的长度,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感受和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
例如,教师为学生讲述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知识时,可以在三角形分类的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分组,促进学生在小组中交流互动,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三角形特征进行分类,在交流中让学生对不同三角形的特征有进一步认识、了解,明确三角形间的区别,结合集合图认识了解,帮助学生产生明确的知识轮廓,形成正确的表象,通过让学生在比较中感知几何图形,使其能在感知的基础上形成空间观念,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能力素质。
综上论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由于涉及的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方面要能和学生素质培养的要求相适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整个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上文中对“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能发挥情境教学以及问题教学法等作用,有助于实现既定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