邴曼茹
(长春高新兴华学校 吉林 长春 130000)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会议中多次强调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中国当前以进入到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重新定位了我国发展历史方位,教育方针必须实时同步调整,以马克思主义指导为中心,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思想,明确未来教育创新与办学方向,真正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地。坚决学习习近平新时代教育思想,对教育各阶层进行改革创新。小学作为教育的开端与基础阶段,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科之一,新时代教育思想下,积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进行创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关系着学生语文行为系能力的提高与阅读习惯的培养等,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扎实语文学习基础。基于此,加大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力度,积极渗透新时代教育思想,创新阅读教学模式,打造更完善的阅读教育体系,放大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以此为小学语文教学未来发展提供帮助。
1.1 带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对于教育来讲,兴趣一直是关注的重点,兴趣能够为人们学习提供动力,给人们提供尝试新鲜事物的勇气等,因此提高学生兴趣,对语文教学来讲非常关键。学习没有终点,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必须能够脚踏实地,可以真正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正所以“欲速则不达”,学习没有捷径,学生必须以坚持不懈的心态去努力,这样才能扎实语文学习基础,为未来学习做好准备[1]。新时代教育思想下的语文阅读教学,非常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带动学生语文学习积极性。阅读的核心是理解,通过阅读去认知活动,学生在阅读中以视觉感知书面语言,去领会书面内容,从而把握文章实质,继而引出表达形式,阅读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过程。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收集与处理信息,在阅读中去认识世界,去激发学习思维,去获得审美体验等,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至关重要[2]。通过阅读的方式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将兴趣转换为学习的动力,从中取得阅读的乐趣。
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不局限于某种形式,阅读教学可以在汉语拼音中应用,也可以在识字教学、习作教学中应用,当然综合性学习或者口语交际教学等都会发现阅读教学的影子。阅读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从多角度其带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集中学生的课堂学习注意力,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科学规避课堂教学中学生“交头接耳”或者“思绪不集中”等情况。阅读教学为学生交流互动提供机会,同时增设阅读游戏环节,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在语文教学课堂上的表现也越来越积极,这对语文教学来讲起到积极作用[3]。
1.2 锻炼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新时代教学思想的渗透下,阅读教学不断进行创新探索,对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尤其是语文学科,知识点比较广泛,因此对学生综合能力方面要求比较高。小学阶段的学生,各方面还处于发育成长阶段,语文知识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讲也是摸索的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学生在阅读中能逐渐理解课文内容,特别是语言文字表达意义,同时还会对语言的知识和表现形式有所了解[4]。语文阅读教学重视对学生理解书面语言的能力进行训练,帮助学生认识到书面语言的两种形式,其一是口头语言;其二是书面语言。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以及文章想要表达的意见等进行深度理解,并且认识到语言的丰富性,对语言现象有更系统地了解,这对学生语言的积累有重要作用。语言表现形式的理解,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审美能力都会提升,并且可以对语言与认识事物的关系科学处理,真正去把握文章情感内容并迅速作出学生本身的情感反应。阅读教学可以对学生语感加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同步提高等[5]。这些都是语文阅读教学锻炼学生语文综合学习能力的体现。
新时代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不仅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的教育观,同时也是教育创新的必然选择。“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这是习近平对教育的理解,习近平在所有会议上,都会首先提到教育[6]。教育与国家发展不可分割,教育同时是国家发展中的优先发展战略之一。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努力,近些年关于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文件不计其数,所有文件均直击教育改革核心,对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科学渗透新时代教育思想,是落实立德树人理念的重要基础。教育价值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价值与未来发展趋向,小学教育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初级阶段,因此抓好小学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工作,对未来人才队伍的打造十分重要。学生必须从小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为自我人生价值的实现所努力,呈现出最好的方面,这样人生才会真正迎来自我升华的希望[7]。学习就好比穿衣服,所有的扣子都要一个一个地扣紧、扣牢,特别是第一粒扣子,是引导其他扣子的关键。第一粒扣子的口号,小学教育起到关键引导作用。
新时代教育思想注重学生的均衡发展,任何时期都要抓好教育工作,教育是孩子的起跑线,若教育不到位,教学思想不能及时创新,阻碍教育发展步伐,肯定会影响到教育基础,导致教学工作倾斜。习近平不断强调,必须加大教育改革创新力度,致力于解决“下不去”、“教不好”以及“留不住”等教育问题,以新时代教育思想为引导,强化教育软实力,为教育发展勾画蓝图,不断解决教育问题[8]。积极为学生营造理想的教育环境,以“人人皆可成才”为目标,让所有学生都能够享受公平教育与竞争的机会,这样才能凝聚教育的中坚力量。由此可以看出,新时代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的实践,是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也为教育改革与教学手段创新等提供助力。
3.1 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新时代教育思想。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引导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积极改革,创新阅读教学模式,逐步渗透新时代教育思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导向性。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根本任务,在此基础上,融入“三个坚持”,其一是始终坚持教育事业中党的全面领导,这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政治保证;其二是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这是教育的核心职责;其三是坚持以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发展与变革主方向,这是教育的道路方向。任何时候都必须优先发展教育,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基础,将教育优先战略真正落实[9]。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是教育发展与新时代教学思想渗透不同忽视的一部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同样需要创新教学意识,以教育先行思想去重新规划与部署教学加护。在此基础上,融入教育现代化思想,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变革契合,满足小学语文教学新时代教育思想的践行需求,能够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10]。
3.2 阅读教学中积极融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新时代教育思想中强调,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带动,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主动接触并阅读学习,学生对阅读内容印象更深,同时学习掌握起来难度也会降低。尤其是新时代教育发展背景下,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提出更多要求,小学语文作为学习的基础学科,必须不断提高学生语文阅读与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构建更科学的学习框架,积累学生学习经验。语文阅读教学中,综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等,教师需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的关系,积极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让学生对语文阅读产生兴趣,从而将学生在生活中的能力转换为语文阅读学习的力量[11]。通过对生活高光时刻的细数与融入,学生对语文阅读有了重新的认识,并且获得更多阅读动力,主动阅读的同时,积累更多语文阅读经验,扎实语文学习基础。通过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观察发现,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部分学生对生活现象观察力不够或者感悟不敏感等情况,对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语言表达不明确等。从这些方面可以发现,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感悟与语言总结方面还需加大教育力度,教师需利用有效措施逐渐提高学生的生活意识,能够切实去感受生活中的不同现象,并且敏感地发现其中的变化或者情绪转变等,在此基础上,为学生语文阅读注入生活灵魂,学生在语文阅读中也会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感悟生活与渗透生活,都是基于语文知识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活中包括语文知识,语文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新时代教育思想中提到,“伟大的时间催生伟大的理论”,将其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整合,学生若熟练掌握理论,则可以在学习中或者生活中将其转变为物质力量[12]。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中去揣摩新时代教育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反复思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一系列问题,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对学生科学引导,帮助学生去更好的感悟生活,从而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有利条件,增添阅读教学色彩,进一步落实新时代教育思想,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13]。
参考部编版四年级《爬山虎的脚》阅读教学工作,爬山虎是生活经常见到的植物类型,包括学生在学校中也会接触到。贯彻新时代生活实践与课堂结合要求,课堂教学之前,教师为学生简单介绍并帮助学生去回忆生活中爬山虎的形态。如爬山虎的叶子刚长出来颜色是嫩红,叶子逐渐长大后从嫩红转变为嫩绿。这时有的学生开始对生活中看到的爬山虎进行回忆,并举手补充到“老师我知道爬山虎的全身都是叶子,他们会顺着墙壁一直往上爬,我肯到学校的墙上爬满了爬山虎。”教师随即说道“非常对,因为爬山虎的叶子绿色非常新鲜,给人视觉上的舒适感。那么你们还有谁能给老师介绍一下爬山虎呢?”“下面请同学们翻开课文阅读文章,并且在阅读中去总结爬山虎的特点好不好?”爬山虎其实在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教师的粗略讲解与引导下,学生回忆生活中爬山虎的印象,随后将这种生活中的认识融入到语文课堂阅读中,在阅读过程中去回味爬山虎的风采。通过生活元素与阅读内容的结合,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更生动、立体,学生可以在阅读中更容易产生共鸣。待学生阅读完毕,掌握文中所给出的线索,并且将文章内容与生活景象串联,既介绍了爬山虎的特点,又对爬山虎身上的细节有了详细了解。如“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对爬山虎有过细致地观察,因此对于文中所介绍的“爬山虎的细丝”并未发觉。生活元素与小学语文阅读的结合,不仅是生活元素融入到语文阅读中,同时还能够从语文阅读中延伸到生活中。随后教师还可以为学生预留出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发挥想象力,将爬山虎的特点或者细节等描摹出来,这不仅是学生生活高光时刻的体现,同时也会带动学生语文阅读的主动性,锻炼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3.3 语文阅读教学中以问题开拓学生阅读思路。语文阅读教学中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实践,还需要调整语文阅读教学模式,重视对学生阅读思路的开拓。此过程需要借助阅读问题去实现,以问题为阅读的“敲门砖”,引起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在阅读中寻找答案,由此达到阅读知识探索与阅读水平提高的目的[14]。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虽然积极阅读文章,但是阅读思路却停留在字面层,并没有在阅读中发散思维,深层次去理解与学习文章知识,这不仅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与阅读教学作用的发挥,还会局限学生阅读思路,甚至出现无效阅读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必须重新思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且积极学习新时代教育思想,科学规划语文阅读教学环节,在初步阅读、再次阅读、阅读总结等不同环节设置不同的阅读问题,从阅读表面深入摸索到阅读筋骨,大力对阅读思路进行开拓引导,阅读与探索、思考等共同进行,在此基础上,深层次理解阅读内容,提高阅读水平。
参考部编版六年级《狼牙山五壮士》阅读教学,教学开始之前,教师需提前为学生梳理发生时间与故事内容。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讲,因为生活条件比较好,并没有经受过战争或者饥饿等苦,所以在阅读中并不能立即与狼牙山五壮士情感变化等产生共鸣,同时无法想象战乱的年代,人们所经受的苦难,同时对危急情况理解不透彻等。若学生对这些内容理解不深入,必然会对壮士们做法产生疑惑,阅读期间情感激发效果不理想。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需要在学生初步阅读之前设置一些问题,善于引导学生去迅速进入阅读情景,去试着感受与理解狼牙山五壮士的勇敢、坚强、伟大献身精神。如“同学们你们是怎样理解“壮士”的?”“在你们的印象或者认识中,壮士应该是怎样的形象呢?”学生纷纷回答道“我认为壮士应该是手拿长剑、身披斗篷、武功盖世。”“我认为壮士应该非常高大,有一身的肌肉”等。随后教师鼓励学生阅读课文,并对课文中介绍的“壮士”总结描述。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对课文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可是在阅读中却发现,课文中所描述的“壮士”与他们理解中的“壮士”有明显差别,并没有华丽的服装或者适手的武器,更没有一身的肌肉。但是课文中的壮士却散发着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崇高精神。这种介绍刷新了学生对“壮士”的认知。随后教师为学生讲解历史背景与五壮士所处的情景,并询问学生道“如果你们遇到这样的情况,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与此同时,教师为学生描述五壮士痛歼敌人的过程,并且分析英勇跳崖动作,帮助学生快速领悟课文内容,这样不仅达到了学生表情达意能力的提高,还真正去理解狼牙山五壮士对于革命事业的炙热,牺牲奉献精神的伟大等品质,真正在阅读中受到教育。
3.4 给予学生阅读空间鼓励学生自由阅读。新时代教育思想对学生自主性非常重视,积极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将课堂返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阅读提示或者引导,自主阅读,积极放飞心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语文感悟能力,感悟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完成,需要学生不断积累阅读经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对学生进行引导,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贯彻落实“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鼓励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阅读中[15]。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空间,鼓励学生去自由阅读,身体力行地去体会文章内容的“原汁原味”,并且增加面对面阅读接触的机会,这样为学生衔接语文阅读情感沟通起到积极作用。不仅如此,在以读为本的要求下,教师必须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增加更多生命活力,改变学生漫无目的阅读的不良习惯,从粗略阅读或者浅尝辄止,调整为深入阅读全面理解。以欣赏性的眼光去阅读文章,并且在阅读中保持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审美心态,由此在小学语文阅读中真正做到观其“言”,品其“味”。保持学生语文阅读的积极性,领悟阅读中的真谛,顺利完成语文阅读任务,培养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来讲,新时代教育思想的实践,是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发挥语文阅读教学价值的精神支撑,同时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新时代教育思想的结合,首先要认识到新时代教育思想的重要性,还要对语文阅读教学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科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新时代教育思想,并于阅读教学中积极融入生活元素,引导学生主动阅读,以问题开拓学生阅读思路,完善语文阅读教学思路,给予学生阅读空间鼓励学生自由阅读,逐步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水平,实现新时代教育思想在小学教学中的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