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病的诊断及科学防控

2022-11-21 17:58陈永华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猪丹毒血清型抗原

陈永华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大中街道畜牧兽医站 224100)

猪丹毒病由猪丹毒杆菌感染所引起,以高热和皮肤表面出现特异性的疹块为特征,主要暴发于夏季和秋季,以2~8 月龄的猪发病为主,多为散发流行,全球都有报道[1]。我国主要流行于养猪业发达的山东、河南、四川、广东等省份,每年都会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1 病原简介

猪丹毒病的病原属于丹毒丝菌属的一种,革兰氏染色呈阳性,新鲜病料染色观察可见菌体实质上是多形态样的,在急性病例的组织或培养物中菌体很长,且直径较细,为弯杆状,大小约为0.2~0.4μm×0.8~2.6μm,一般单在,个别处于分裂期或刚完成二分裂繁殖的呈双菌体,也能找到短链状排列的菌群。在慢性病例的组织或陈旧培养物中多为长丝状。丹毒菌在不良环境中不会形成芽孢体,表面无荚膜,无运动能力。光滑型的丹毒菌在血液琼脂平板上菌落为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透明,呈现针尖样,周围有狭窄的草绿色溶血环。在肉汤培养基中培养24~48h,培养物呈现出浑浊,管的底部有少量沉淀,该沉淀经检测大部分成分为菌体,培养物用力摇动可变为旋转的云雾状。挑取菌落用接种针在明胶培养基中穿刺,于15~18℃的环境中培养4~8h,能见到该菌可沿穿刺线向四周呈现出侧枝样的生长,犹如一个试管刷状。丹毒菌体外培养对营养的要求不高,对葡萄糖、乳糖等碳水化合物具有发酵作用。紫外线、高温、干燥、强酸、强碱等环境均不利于丹毒菌的生存,临床大多数种类的消毒剂都对其敏感,加强环境和带猪消毒能明显控制疫病的扩散[2]。

2 免疫学特性简介

猪丹毒杆菌根据热稳定性抗原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血清型,不同的血清型又可以根据抗原表面的决定簇不同而引发的免疫学特征不同,再划分多种血清亚型,这就使得该病通过接种疫苗来防控的难度加大。一则不同地区、不同猪场流行的血清型存在差别,二则即使是同一个猪场,在不同的季节和时段也可能感染不同的猪丹毒菌,故临床免疫时一定要把控好当下最为流行的菌株,从而最大程度防控该病。不同的血清型菌株具有一种或多种共同的不耐热抗原,同时也具有各自的特异型抗原。在疫苗选择方面,目前市场存在两种疫苗,一种为灭活苗,该苗由于对菌株进行了杀灭处理,安全性非常高,以氢氧化铝吸附灭活疫苗、裂解疫苗以及猪丹毒—猪肺疫氢氧化铝二联灭活苗为主。灭活苗存在交叉免疫效果差的缺陷,同时接种后也只能产生体液免疫,不发生细胞免疫,应用不是太广泛。另一种是弱毒活疫苗,该苗进行了毒力弱化处理,不同血清型交叉免疫效果好,且接种后不但能发生体液免疫,还能产生细胞免疫,是当下各个猪场免疫的首选。

3 临床症状

本病潜伏期差异较大,管理正规的猪场猪只抵抗力强,加上饲养密度小,感染后潜伏期较长,有的甚至能无症状耐过。管理水平低,饲养密度大的猪场感染后不到一周就可发病。根据疾病发生的缓急程度不同,本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 种。

3.1 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病猪临床较为少见,通常表现发病非常突然,大部分还未出现明显症状就死亡。由于发病急,通常没有时间治疗,或者紧急用药后药物还未来得及发挥作用机体就已经处于衰竭状态,此时即使药物将病原菌杀灭,受感染的组织器官已经发生器质性病变,使得该型的病死率在95%以上,最终造成猪场严重的经济损失。

3.2 急性型

急性型是临床发病最多的一种类型,感染猪多为败血症样变化。发病初期体温上升,最高可达43℃,采食量下降,部分猪甚至废绝,精神高度沉郁,喜欢卧地不动,不愿行走,两只眼睛潮红,眼角常留泪斑,眼泡肿胀,有时出现呕吐,尿液发红,部分猪后期出现便秘或腹泻。之后耳根、颈部、胸腹部、股内侧等皮肤较薄的地方出现不规则的疹块,疹块大小不同,早期为皮肤充血造成,手指按压后疹块消退,离开后又恢复原样,后期疹块为出血,指压不褪色。疹块出现后,体温会快速下降至正常。

3.3 慢性型

慢性型病例一部分为先天性发病较慢,另一部分为急性型转化而来,由于皮肤长期病变,病程较长,使得颈部、背部、耳根处皮肤疹块出现坏死,如皮革样,有些脱落形成缺耳、断尾,整个背部表面变为红色的油脂样肉芽组织。还有些猪四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步履蹒跚,呼吸加快,心跳加速,经常咳嗽,前期湿咳,后期转为干咳,被毛粗乱,机体逐渐消瘦,最终因衰竭而死。

4 剖检病变

对病死猪进行剖检,最急性型和急性型可见整个尸体表面有形态各异的暗红色疹块斑,其中有非常规则的菱形状,这成为很多基层兽医诊断本病的视病特征。胃肠粘膜发生炎症,表现增厚、充血、出血,全身淋巴结肿大,呈紫红色,切面紧张,多汁充血。脾脏也肿大,呈现出樱桃红色。肾脏肿大,表面为暗红色的云雾状样,切开后皮质部有暗红色的小点,心包常有积水,心内外膜有点状出血。慢性型除了上述特征外,心脏的房室瓣有疣状物出现,形状如菜花样,关节腔内可见到纤维素性渗出物。

5 诊断

通过病猪临床的特征性表现一般都能进行初诊,但有时由于体表的一些出血性病变和其他疾病存在相似之处,仅仅通过肉眼观察和剖检也难以下诊断结论,这就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测进行确诊。实验室检测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法。

血清学方法主要适用于慢性型疾病的诊断,对急性败血症型诊断意义不大。可选用无自凝现象的光滑型猪丹毒杆菌接种于马丁肉汤,培养24h 后,加入0.4%剂量的甲醛进行灭活处理,经离心洗涤后,沉淀悬于1%甲醛生理盐水中,制成含菌量约为60 亿/ml 的菌悬液,加入20%甘油和0.001%结晶紫或煌绿,即可作为平板凝集试验用抗原。试验时取被检猪的血液1滴,滴于清洁的玻板上,加上述制备的抗原1 滴,充分混合后,大约经过60s 左右时间,如果混合液边缘出现凝集块则结果为阳性,表明猪有丹毒杆菌感染,反之结果为阴性。还有一种血清学诊断法,是用不同血清型的猪丹毒杆菌为免疫抗原,制备相应血清型的高免血清,培养凝集试验选用1 或2 型猪丹毒杆菌高免血清,使用时按照1:40~80 加入到蛋白?肉汤中,再加入抗生素防止污染,分装后即得猪丹毒血清诊断液,该诊断液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体外观察的免疫沉淀反应来判断分离的菌是否为猪丹毒。

分子生物学方法是利用丹毒菌特异性的核酸片段识别进行诊断的一种方法,主要是通过PCR 技术,利用丹毒菌特有的引物对病料中的核酸进行扩增,若病料中感染有丹毒菌,则其核酸链片段就会大量复制,结果经凝胶成像观察即可判定。相较于血清型诊断法,分子生物学诊断法具有诊断速度快、灵敏度高、结果更为准确的优势,但对实验室的硬件设备要求较高,检测所使用的试剂盒价格也昂贵,使得检测成本较高,通常资金雄厚的大型养殖集团、高校实验室及科研院所使用较多。

6 预防

预防本病需加强对健康猪群的免疫,提升猪场养殖水平,加强环境的消毒工作。

6.1 加强对健康猪群的免疫

对健康猪群接种猪丹毒疫苗能最大程度控制本病的蔓延。疫苗接种后的2~3 周猪体内即可产生合格滴度的抗体,从而抵御野毒的感染。需要提醒的是,疫苗接种针对的猪群是健康猪群,如果已经感染猪丹毒杆菌,则疫苗接种后是无效的。另外,接种疫苗的毒株必须是与本地常流行毒株的血清型保持一致,这样防疫才有针对性。接种疫苗的前后3d 不要使用对机体有免疫抑制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磷酸钠、醋酸氟轻松、盐酸泼尼松龙、对乙酰氨基酚、双氯芬酸钠等。有条件的猪场可在免疫后的2 周左右检测血清抗体水平,防止免疫失败的现象出现。

6.2 提升猪场养殖水平

养殖水平的高低关系到疾病发生率的高低,管理正规的猪场饲养密度合理,通风良好,猪舍环境温度维持在15~25℃之间,相对湿度维持在40%~60%,猪生活良好,发病率低。中小型养殖场建议定期参加一些行业技术培训会,多与大型养殖场及行业技术专家交流,从而提升本场的管理水平。兽医人员要经常巡场,发现有精神不振,体表有出血斑的猪第一时间隔离诊断,若确诊为猪丹毒杆菌感染,除了紧急治疗外,同舍的其他猪采取药物预防的措施防控扩散。饲料管理要得当,过期、发霉、变质的饲料禁止饲喂。有本病流行的地区应严控外来人员的拜访,做好生物安全工作。

6.3 加强环境消毒

猪丹毒杆菌对大多数种类的消毒剂都敏感,建议每周至少全场整体消毒1 次,消毒剂可使用杀菌谱广,价格不高,原料易采购的生石灰粉或火碱。每天进行1 次舍内带猪消毒,消毒剂可使用刺激性小且使用安全的新洁尔灭溶液、过硫酸氢钾溶液或84 消毒液。外来车辆和人员必须在门口严格消毒后再允许进入,消毒剂可选择刺激性小,杀菌谱广的戊二醛癸甲溴铵溶液。猪场每日粪便需在远离生产区的地方堆肥发酵处理,通过生物热杀灭其中的病原。育肥猪在统一出栏后,空舍期间对舍内所有区域不留死角地进行消毒,消毒前最好彻底进行卫生打扫,之后地面和墙面喷涂石灰水,地面喷洒火碱溶液。料槽和饲喂器具清洗后表面喷洒消毒酒精或碘伏。猪在饲养过程中发现皮肤有溃烂、出血或其他伤口时,及时用碘伏或草酸铵结晶紫消毒。

7 治疗

对猪丹毒菌敏感的抗生素以青霉素类为主,青霉素K、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羧苄西林等都是治疗本病的首选[3]。除此之外,磺胺类药物也对丹毒菌敏感,如磺胺嘧啶钠、磺胺六甲等,建议采用注射给药的方式治疗,连续用药4~6d。除了抗生素外,中药对本病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中药治疗以清热解毒或宣毒发表、透疹外出为原则,选用大青叶120g、生石膏40g、贝母40g、板蓝根40g,一起混合后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混合,拌入饲料中饲喂,采食量不佳者可进行煎煮,将药渣过滤后滤液灌服,连用3~5d 可逐渐康复。

猜你喜欢
猪丹毒血清型抗原
苏州市D抗原阳性无偿献血者C和e抗原阴性率及其筛血策略*
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控
简述猪丹毒的屠宰检疫、处理对策
血清铁蛋白、IL-6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东莞地区B群链球菌的血清型与多位点序列型的分析
负载抗原DC联合CIK对肝癌免疫微环境的影响
猪丹毒的鉴定与防治
猪丹毒病的检疫要点及防控措施分析
关于血型问题的释疑
2005~2011年厦门市食物中毒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