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摊经济环境中农产品质量监管措施刍议

2022-11-21 16:23张祖良徐艺芮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1期
关键词:成都市经营农产品

王 艳,王 淼,张祖良,范 磊,徐艺芮

(成都市农业质量监测中心,成都 610041)

在新冠疫情冲击下,为了增加城市烟火气,缓解低收入家庭的生存压力,增加灵活就业人数,2020年3月,成都市率先放开“地摊经济”,成为全国第一个允许占道经营的城市,短短2个月内增加了3.6万个流动商贩摊位,带动10万人就业。地摊经济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最活跃的环节,它让购物更为便利,弥补了内需循环,让市民拥有更多幸福感,被李克强总理盛赞为“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地摊经济中的农产品占比大、种类繁、隐患多、直系民生,其质量安全应得到高度重视。本文结合成都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对地摊经济中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应对措施,以期有助于提升地摊农产品质量安全。

1 成都市地摊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新冠疫情之前,成都市严格管控流动商贩,严禁占道经营。流动商贩迫于生计,和城管人员打游击战,使得占道经营禁而难绝。流通环节农产品监管侧重于批发市场、大型商场超市、农贸市场和固定销售点,经营主体与农产品来源渠道稳定,监管制度完善成熟。对畜产品执行定点屠宰、集中检疫制度,禁止活体动物交易,摊位经营需要“两证两章”齐备,因此畜禽产品销售少见于流动商贩。流动商贩多以蔬菜、水果、食用菌、禽蛋销售为主。

自2020年3月以来,成都市相继出台鼓励地摊经济发展的系列措施,如《成都市城市管理五允许一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助力经济发展措施》《关于建立城市管理“八项机制”深化柔性管理服务助力“六保”任务落实落地的意见》,持续优化“五允许一坚持”,目的在于激发社会消费活力,提升城市精细化服务水平,拓展就业渠道[1]。截止2020年5月,全市设置临时摊点2230个,允许临时越门经营点位17147个,允许流动商贩经营点20130个[2],但对地摊农产品质量安全重视不足。

2 地摊农产品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相较于商场超市、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地摊经营缺少必要的市场准入标准和制度,在农产品质量溯源、不合格产品追责等方面也缺乏有效监管措施,地摊销售的农产品存在质量隐患。

2.1 来源复杂,溯源困难

地摊农产品的主要来源有批发市场、规模化生产基地、分散种植户、城乡结合部农民的自产自销。源自批发市场的农产品,上市通常进行全批次快速检测,检验合格才准许上市;规模化生产基地,为维护基地品牌,自发主动地对基地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因此源自批发市场和生产基地的农产品质量较为可靠。由于缺少对分散种植户和城乡结合部农民的监督,加之部分生产者安全意识不足,过分追求农产品产量和商品性,存在大量违规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情况。地摊经营者文化素质低,相关法律法规了解少,很少保留进货凭据,一旦突发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问责溯源难度大。

2.2 生产种植技术不规范、不标准、不科学

分散种植生产的农产品多以家庭为生产主体,将满足自家需要之外的剩余部分出售,存在生产主体数量多且分散、规模小,产品种类多数量少等情况。虽然部分农户成立了家庭农场,并且加入了生产合作社,但组织结构松散,缺乏统一标准,技术水平良莠不齐,生产过程缺少监督,农产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

2.3 农产品质量检测不足

地摊经营的农产品种多,数量少,销售周期短,摊贩流动性强,全覆盖抽检难度大。高精度定量检测虽然数据结果可靠,但采样数量大、费用高、样品前处理复杂,检测周期长,不适应地摊农产品抽样检测。灵活、快速、便捷、环保的定性检测,更适用于地摊农产品的检验。

2.4 农业投入品监管存在盲区

城乡结合部是农业投入品经营监管的难点区域。受种植规模限制,农资需求量少,通常在小卖部、土杂物品经营店设置小型农资经营区,位置隐蔽不利监管。且此类店铺数量众多,分布广而零散,监管难度大。同时,又因缺乏监管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售卖伪劣农药、禁用农药的现象禁而不绝。

2.5 政策措施不足

目前成都市着力于探索,城市审慎包容监管的治理方式,已经出台“五允许一坚持”以及对“八项机制”提出细化要求,力求寻找治理城市与方便群众的平衡点,尚未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3 地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建议

3.1 加强宣传力度

成都市放开地摊经济秉持的原则和初衷是便民不扰民,放开不放任。为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新媒体等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的普法宣传,提高经营者与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向种植业户普及的标准化、科学生产知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提高依法合规生产的自觉性。

3.2 扩大抽检范围、提升检测能力

针对地摊经济的特点,优化农产品抽样模式,制定合理的抽样规程,将地摊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日常监管。研发更加快速、便捷、高效、准确、经济、环保的检测方法。加强基层检测人员培训,提升检测能力。

3.3 加强农业投入品监管

科学规范的使用农业投入品是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监管链条中的重要环境,应多举措并行。实行对农资经营市场准入制度,严格资质审核制度,推进农资经营信息网络建设,规范审核发放《农药经营许可证》制度。加强执法巡查,严防伪劣农药流市场,加快推进高毒高残留农药退市。科技下乡,重点普及病虫害绿色防控生产技术,改善产地生态环境[3]。落实专项处理经费,做好农药废弃包装物等的集中回收工作,保护生态环境,构建绿色经济,确保绿水青山。

3.4 推行标准化科学生产

充分发挥规范化生产园区、规模化生产基地的示范带头作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鼓励农业生产龙头企业、专合组织进行“三品一标”认证,培育地方知名农业品牌,打造优势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借鉴“透明厨房”经营管理理念,融合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实现生产过程可视化,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消除安全隐患[4]。

3.5 完善溯源体系

建立地摊经营农产品信息溯源制度,对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进行实名认证,推广电子支付,运用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实时追踪农产品信息。

3.6 多部门联动,严格执法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涉及农产品质量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处理,杜绝不合格农产品流向百姓餐桌。将问题农资的经营者、问题农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列入重点监管对象。处理多次违规违法者,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各管理部门加强联动,强化农产品品质管控,疏通投诉举报渠道,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促进地摊经济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4 结语

地摊经济热潮是对政府管理能力的新考验,需要政府部门转变观念,深化改革,用服务思维对待,使改革更加符合实际、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符合人民群众新期待。让改革发展与人民的梦想齐头并进,带给中国真正的机遇和无限可能。地摊经济不单是点亮一盏灯温暖一座城,而是点燃火种,发动一个引擎,让更多的普通人在更广阔的市场中安心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摊位”。这不仅是人们更强大的信心来源,也是中国的生机活力所在。

猜你喜欢
成都市经营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中共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常委简历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2019年1~9月 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9年1~6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2018年1—12月成都市经济运行情况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