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洪,魏贵全
(西华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国际战略是国家在对外交往中具有最高指导作用的长期性、全局性战略谋划。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史征程中面对诸多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经过长期的革命与建设洗礼,不断开拓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国际战略思想,这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思想理论宝库重要的组成部分。按照历史发展脉络与党的主要历史任务可以将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发展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以争取国家独立为中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二是以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为中心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三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时期,四是以实现民族复兴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回顾不同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国际战略思想的发展演进过程,总结其中的历史经验,有利于我们在新时代认清世界形势,为我们科学制定国际战略提供宝贵的经验与启示。
1.联合第三国际,反帝反封建
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建立在国家与民族深陷危机与帝国主义在世界深入发展之时,肩负着民族解放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双重任务。在中国共产党建立之初,首要任务是领导国内新民主主义革命,打破旧时代缠绕在中国的种种束缚,以反抗帝国主义压迫、争取民族解放为目标。同时,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与建设任务具有特殊之处,其诞生之初就同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便明确宣布,它所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一部分;中国共产党人将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行列里,同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一起,向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宣战。”[1]中国共产党是受俄国十月革命成功的启发而成立,因而建党之初在对国际问题的认识与处理上也深受列宁有关帝国主义和殖民地问题的理论影响。在对外关系上,伴随着深重的国内国际危机,为了反抗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压迫,谋求国家的主权与独立,1921年到1935年之间,中国共产党对外交往的主要对象是共产国际和苏联,并且作为共产国际的支部接受共产国际的领导。此时,中国共产党不仅肩负着国内民主革命的任务,也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组成部分。
2.促成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争取国际支援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逐渐拉开侵华战争序幕,民族危机空前加剧,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救亡图存、抵抗外辱成为当时中国最紧要迫切的任务。为做好抗日斗争,实现从国内战争到民族战争的战略转变,中国共产党开始重视国际形势变化与联合国际政治力量。1935年,瓦窑堡会议召开,确定了建立国内国际抗日统一战线战略方针,明确指出抗日战争要依靠国际力量支持。本次会议后,中国共产党开始加强除苏联及共产国际以外世界的联系,主动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接触。“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后,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延安接待了斯诺、史沫特莱、贝特兰、卡尔逊、福尔曼、爱泼斯坦等大批西方记者、作家和学者。”[2]通过这些西方记者与学者,中国共产党将自身情况展现给西方世界,打破相互间隔绝的状态,为世界舆论接纳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奠定基础。1938年10月,毛泽东在《论新阶段》中对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形势以及中国抗战与世界关系进行分析:“中国已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中日战争是世界战争的一部分,中国抗战的胜利不能离开世界而孤立起来,我们不是也不能是闭关主义者。”[3]由此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始终将中国抗战与世界局势视为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积极响应和推动建立国际反日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以此团结联合更多反战力量,争取美国等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
3.反美倒蒋,争取民族独立
抗战胜利后,国内阶级矛盾迅速上升为主要矛盾,国民党坚持一党专政,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发动反共内战,国内进入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逐渐开始划分为两大对立阵营,代表两大阵营的美苏逐渐由合作走向对抗。在全面内战爆发前,中国共产党为避免内战主动响应国共和谈,采取中立美国的政策。1945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对美蒋斗争策略的指示》中指出:“我们目前在以对蒋斗争为中心时,一方面固应表示与苏联无关,另一方面有时(甚至只是形式上)也可中立美国,以减少我们一时或某一种程度的困难。”[4]中立美国政策是对蒋斗争的策略,不主动挑衅美国,目的是减少美国在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斗争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此减轻美国对中国内政的干涉。在当时国际环境之下,国共之间的斗争受到国际因素的制约,尤其美苏之间对华关系对中国国内政局有很大的影响。美苏对中国的政策对中国共产党有诸多不利的因素,表现为美国实行扶蒋反共的外交政策,而苏联在对华政策上表现为对国民政府与美国的妥协,未给予中国共产党明确的支持,这使得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斗争中处于被动局面。但在近一年的国共谈判之后,中国共产党对于中国革命与国际形势有了新的判断与认识,逐步认清国际斗争与国内斗争、国际环境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内在互动关系。对于美苏之间的妥协,1946年4月,毛泽东在《关于目前国际形势的几点估计》中指出:“这种妥协,并不要求资本主义世界各国人民随之实行国内的妥协。各国人民仍将按照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斗争。”[5]1185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寄希望于利用美苏妥协以促成国共谈判达到和平建国目的,到认识到中国革命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逐步摆脱美苏关系以及苏联外交政策对中国国内革命的束缚。由于美国自始至终都支持国民党,并且马歇尔调停内战失败后公开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干涉中国内政,中国共产党对美国态度逐渐强硬。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中国共产党与美国关系也走向破裂,确定反美倒蒋的战略,开始全面反对美国帝国主义行径。
1.联苏制美的“一边倒”战略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并成为执政党,由此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思想开始通过党的领导转化为中国的国家战略。新中国建立之时,美苏冷战已经开始,世界格局形成两大阵营并且相互对峙,资本主义国家阵营采取孤立与封锁新中国的政策。为打破外交孤立状态寻求国际社会对中国新生政权的承认,中国共产党全面分析世界格局,在独立自主框架下实行联合社会主义国家“一边倒”的国际战略。毛泽东指出:“我们在国际上是属于以苏联为首的反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的,真正的友谊的援助只能向这一方面去找,而不能向帝国主义战线一方面去找。”[5]1475通过实施“一边倒”“另起炉灶”的国际战略,彻底切断了以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与帝国主义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使新中国巩固了新生的国家政权并在国际社会迅速站稳脚跟。并且从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尤其是苏联争取到国家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持,确保了新中国主权独立与生存发展的核心战略利益。
2.两个拳头打人,争取中间地带反美抗苏
新中国建立后不久,中苏两国缔结了友好同盟条约,苏联对中国建设进行了大力援助,中国也采取“一边倒”策略对苏联的外交政策全力支持,50年代上半期,中苏关系处于“蜜月期”。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针对国际形势问题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理论,并且在“秘密报告”中对斯大林进行全面否定,造成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思想大动荡。同时,苏联作为社会主义阵营中心,对其他国家实行大国沙文主义政策,在1956年6月和10月相继爆发波兰波兹南事件、匈牙利事件。在此情况下,中苏两党在斯大林问题、当今世界的时代与局势、战争与和平、革命与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之间、共产党之间的关系等意识形态方面发生重大分歧,最终导致中苏两党两国公开决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同时,美国一直对中国实行遏制与孤立的政策,中美关系依旧处在相互敌视状态。1964年3月,毛泽东提出“两条战线”和“两条统一战线”的概念,即“反帝”的统一战线和“反修”的统一战线,中国不得不实行了“两个拳头打人”的政策。
在两面受敌的险恶形势下,为寻求安全环境,突破外交困境,中国共产党需要对世界势力进行新的划分,制定新的应对措施。1963年,毛泽东分析当时的世界局势,在美苏争霸的环境下,随着战后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苏,西方国家并不是铁板一块,美苏两极之外可以划分为两个中间地带,第一个中间地带是亚非拉美国家,第二个中间地带是欧洲和日本。两个中间地带理论使中国在保持同亚非拉国家传统关系的基础上,特别改善了与属于“第二中间地带”的西方国家的关系,并以此为突破成功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与孤立,缓解了中国所处的四面树敌的被动局势,拓展了外交空间。
3.联美抗苏,团结第三世界
60年代末,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美国陷入越战泥潭,实力大大削弱,而苏联在经济与军事上呈现赶超态势,美苏争霸格局表现为苏联处于攻势一方,美国处于守势一方。为改善国际环境并制衡苏联,美国推行“尼克松主义”,向中国发出和解信号,中美关系由对抗走向缓和。而苏联积极对外扩张,武装挑衅他国,在中苏边境部署重兵,1969年3月,中苏爆发珍宝岛冲突,中苏两国关系陷入敌对状态。因此,中美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中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针对这样的变化,中国共产党改变了以往“反帝反修”的国际战略。毛泽东根据中间世界理论对世界政治力量进行重新划分,提出“三个世界”理论,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与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作了划分,并以此制定出联美遏苏的“一条线”“一大片”国际战略思想。“一条线”“一大片”的国际战略基本内容就是,“以苏联为主要对手,加强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争取同第二世界国家的联合,建立包括美国在内的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国际统一战线”[6]。中国主动积极争取同第二世界的政治合作和经济往来,保持与第三世界的团结合作。这次外交战略调整具有明显成就,改善了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缓解了国家安全压力,并在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1.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战略
改革开放以前,“战争与革命”被认为是时代主题,这一指导思想深深影响中国对外政策,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友好交往。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在关于时代主题的认识上有重大转变。在对世界形势进行重新估计后,邓小平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重要判断。他指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7]127这为中国国际战略大转变奠定了思想基础。同时,中国共产党将工作重心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作重心的转变迫切需要安全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要求对国际战略进行大幅度调整。80年代开始,世界格局在美苏争霸的大框架下呈现多极化发展趋势,中国是多极力量中重要的一极,对国际关系格局有重要影响。此时,中苏关系缓和,美国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实行联美抗苏的“一条线”政策已经不合时宜,取而代之的是不同美苏任何一方结盟的独立自主国际战略思想,彻底转变新中国成立以来结盟的外交策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战略的实施使中国的外交更具有自主权,摆脱了长时间以来美苏两国关系对中国外交的束缚,使中国以更加独立的姿态立足国际舞台,为国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的发展环境。
2.全方位和平外交政策
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格局发生剧烈变化,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崩溃,冷战时代宣告结束,美国成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并对中国实行新一轮的封锁政策,中国处于一个动荡的国际环境中。面对突如其来的国际形势变化,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拓展“不结盟”政策提出了“全方位”的国际战略,提出构建睦邻友好的新型国际关系,强调尊重各个国家在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在处理国际事务中求同存异。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中国迅速与东欧和苏联解体后独立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并且积极改善与西方大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逐渐形成了坚持独立自主,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决维护国家利益,以加强自身发展为主、韬光养晦、不称霸、不扩张的外交新理念,主张构建和平、稳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些务实外交政策的实施使中国承受住了苏联解体后国际复杂局势的考验,破解了西方遏制中国发展的难题,保证了中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安全环境。
3.互利共赢开放的“和谐世界”国际战略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深入展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广泛,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为世界和平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世界局势依然有不和谐因素,依然面临着局部战争、恐怖主义、环境问题、世界性流行病、南北经济失衡等影响世界和平与稳定的诸多挑战。2005年9月15日,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大会上,胡锦涛在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中指出,“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重要历史时期,只有世界所有国家紧密团结起来才能真正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8],向世界正式提出构建和谐世界的主张。中国共产党清楚地认识到中国的和平与发展与世界的秩序稳定相互依存,明确提出矢志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努力促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对话,引导世界朝着更加均衡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期的国际秩序做了重要判断,指出“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9]。世界将继续维持和平发展大势,但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也暗藏着巨大变革。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在驻外使节工作会上指出:“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10]也就是说,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之下,世界格局将产生大变局,我们要时刻保持危机意识,要善于在变局中打开新局面,在挑战中把握机遇。
世界百年大变局之下,世界权力格局正在产生重大变化,“呈现了‘东升西降’‘新升老降’的趋势”[11]。首先,发展中国家在政治经济上的快速崛起改变了冷战以后国家间的力量对比关系,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绝对优势在减弱。表现为“今天,世界格局的最大变化是发展中国家的群体性崛起”[12]。其次,大国间力量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对国际秩序的掌控能力变弱,其中中美力量对比变化表现突出。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发展受挫,社会与政治危机频发,国家发展缓慢。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20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依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取得长足发展,综合国力得到显著增强,逐渐改变在世界格局中尤其在对美关系上的被动地位。美国为维护其全球霸主与“世界警察”地位,不断试图打压遏制中国,中美关系摩擦不断。中国日益崛起,逐渐成为世界格局与国际秩序大变局的关键性力量,如何应对西方占主导的国际治理体系,构建符合中国与世界发展共同利益的国际秩序,是复兴中的中国必须面对的问题。
总而言之,百年大变局是综合国内国外发展形势,对世界发展方向的大判断。世界发展面临国际格局、全球经济、国际制度、全球治理等方面的巨大变化,面对这些变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中国要在这大变局之中把握历史机遇,在国际秩序重塑中,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寻求一条符合中国实际又有利于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1.顺应时代,对百年大变局的回应
在世界百年大变局之下,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利益共同体逐渐形成,同时,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凸显,传统治理模式无法全面应对,世界面临全球治理困境与挑战,全球治理变革迫在眉睫。首先,人类发展面临着恐怖主义、气候问题、局部战争、环境污染、公共突发卫生事件等全球性问题困扰,但是全球缺乏对这些问题共同处置机制,全球治理机制与治理理念失灵,尤其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是对全球共同应对危机的能力的极大考验,表露出了当前全球治理机制的重大缺陷。其次,二战以来发展中国家逐渐崛起,强烈冲击原有国际秩序。但是“由西方国家所主导的全球治理机制并没有正视到发展中国家集体性崛起的现实,不愿主动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全球治理出现新旧动能转换不足的问题”[13]。以往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处置国际冲突与危机时显得越来越乏力,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符合世界客观实际需求。最后,世界大变局之下,中国在政治经济上的崛起,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已成为国内国际社会必须面对的事实。习近平在2016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世界那么大,问题那么多,国际社会期待听到中国声音、看到中国方案,中国不能缺席。”[14]现在世界面临着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强权政治依旧存在等问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世界秩序变革中担当大国责任、贡献中国智慧、引领世界的需要。
2.理论创新,对马克思理论的新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与理论渊源,是中国共产党在遵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植根中国社会实际,探究世界发展趋势,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思想文化以及全世界优秀思想成果进行总结与升华,是中国共产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处理现实问题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立足当今时代需求,着眼于世界现实困境,贯彻和发展马克思“共同体”思想中对美好世界蓝图的构想,以人类共同利益为纽带,号召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影响人类命运与前途的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也是对中华文化中“和而不同”与“天下大同”进行扬弃,向世界呈现中国的世界格局观与世界共同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美好和谐世界热切期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深刻把握时代潮流,认清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关系,为人类共同发展谋划未来而形成的理论成果,“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是乌托邦式的空中楼阁,而是理论与实践、逻辑与历史的高度统一”[15],因而具有普遍而持久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不仅仅是一种全球治理的解决机制,也是人类未来国与国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典范。
3.价值重构,倡导新的全球价值体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不断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当今中国的国际秩序观愈加立体丰富,对国际社会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看法,国际战略体系构建也愈加的成熟,从被动适应规则到逐步去改变规则转变。同时,伴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文化也在逐步复兴,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被吸收进中国的政治法律话语体系,开始成为构建中国国际秩序观的文化要素。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秉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树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强调站在人类共同利益至上谋划人类未来,而非为中国一己之私,在超越旧的国际政治秩序的基础上重塑新时代的价值体系上不断贡献中国力量,“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16]。近代以来,以西方国家为中心建立的国际秩序中,强权、武力、制裁、博弈充斥国家之间交往的方方面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力求改变以往国际秩序中单极主导、相互对抗、封闭狭隘的国际关系格局,主张多极协作,以“一带一路”为支撑平台,通过合作共赢、互联互通的方式进行国际交往,倡导国家之间政治上相互平等、经济上互利共生、文化上求同存异,这将给国际秩序注入新的价值理念。
国际战略的实施始终以国内发展情况为基础,从近代中国诸多外交失败以及党的国际战略发展历程中,我们应该始终清楚地认识到,仅仅依靠外交手段或者借助他国力量来保障自身国家的安全与利益是靠不住的,必须要依靠国家的强大,才能在国际上有立足之地。邓小平指出:“我们在国际事务中起的作用的大小,要看我们自己经济建设成就的大小。如果我们国家发展了,更加兴旺发达了,我们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就会大。”[17]经过改革开放,中国国家综合实力快速提升,拓展了国际战略空间,增强了民族自信心,中国国际影响稳步上升,为中国争取国际话语权提供了坚实实力保障。但是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我国依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代化建设目标还未完成,众多发展问题亟需解决,这要求我们必须依然重视国内经济发展,不断增强自身实力,促使国内国际协调发展,共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为党和国家的国际战略运筹提供足够的国力支撑。
时代主题是国际战略制定中最高层次的战略判断,只有把握时代主题,认清对世界整体潮流走向,才能科学谋划国际战略。列宁曾指出:“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历史上的个别细节),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18]随着不同历史时期的转换,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局势的判断也在不断地变化,并适时对国际战略思想进行调整。通过对建党百年来不同时期的国际战略思想的比较,可以看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各个领导人的国际战略在具体内容上有所不同,但总体是结合各自时代的历史条件对时代主题科学判断,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科学把握国家前进方向以及不断战胜各项风险挑战勇于担当的进取精神,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发展需要的外交方针,有效地维护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国际环境。
由于历史的局限,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中国共产党在建党早期尤其在遵义会议之前曾受第三国际和苏联的错误指导,使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遭受一定的损失。自从毛泽东担任党的领导人以来,中国共产党克服外来错误因素的影响,十分注重保持党和国家的独立自主,注重维护民族利益。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我们是国际主义者,我们又是爱国主义者,我们的口号是为保卫祖国反对侵略者而战。”[19]这一讲话树立了中国共产党要以维护中华民族利益为处理对外事务的立足点的原则。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在独立自主、平等互利、维护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原则指导下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7]3其表明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坚持独立自主,坚决维护国家利益的决心与信心。历史经验表明,坚持独立自主是处理国际事务的重要原则,面对世界的风云变幻,中国必须把握自身的战略利益,走出符合自己利益的中国道路。
竞争与合作是国与国之间交往最基本的两种状态,通常国家之间没有绝对的合作也没有绝对的竞争。在国际交往中,既斗争又合作,以斗争促合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对外交往中一条重要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对外政策在不断地调整,始终不变地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对于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行为,都要进行坚决斗争,通过斗争维护自身国家安全。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是追求和平合作、开放融通。同时也该认识到国际斗争的复杂性与长期性,在推动与国际社会交往的过程之中,我们倡导公平竞争,但对不公平竞争与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行为要坚决进行斗争。习近平指出:“凡是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核心利益和重大原则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各种风险挑战,凡是危害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各种风险挑战,只要来了,我们就必须进行坚决斗争,而且必须取得斗争胜利。”这表明了中国共产党敢于斗争的精神品质,始终坚持斗争,科学把握斗争与合作的关系,在国际战略实施过程中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需要以更高的要求科学谋划国际战略,这离不开对建党百年以来国际战略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思想是在一百年的建党历程中,面对着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国内斗争和国际斗争,国内国际形势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的产物。这一系列国际战略思想的形成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要准确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国际战略思想内在实质,始终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国共产党历来是注重自身历史、善于总结、守正创新、因时制宜、勇于开拓的政党,从以上历史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引领时代和历史进步的潮头,走在时代前列,顺应人民期待,这是从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奋斗历程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展望未来,世界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变革期,中国也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中国发展将与世界发展进行更深层次的交汇交融,这为我们带来了重大的历史机遇,也带来更为艰难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将继续在风雨中前行,谱写国际战略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