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功哲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二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具体来讲就是要在理清教学主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加入相关传统文化内容,完善每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并以传统文化为线索,将不同主题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谱系以及教学内容体系,深化学生对传统文化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解,坚定四个自信。本文以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专题内容为例,一方面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教学内容的契合之处;另一方面探究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内容的具体方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有着深度的契合,比如传统文化中“修文德以来之”的外交理念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斧斤以时入山林”与社会主义生态观以及生态建设均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通过分析这种联系,有助于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的契合之处,使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文化谱系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并进而认识到在学习思政课程时,不仅要专研课程内容,还要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传统文化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从而深化对思政课程内容的理解。
中华传统文化自诞生起,便包含了追求和平、追求伙伴关系的思想,并对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有深刻的阐释。在《尚书·虞书》中已明确提出:“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2]不仅强调国家应以“调和天下万国”作为基本国策,努力追求国家间关系的协调,还指出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在于内治清明,从而揭示了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论语·季氏》中同样强调国家发展与和平的关系,“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3]朱熹在注释这段话时指出内治修,然后远人服,反对武力征服,而是强调以国家自身的发展赢得其他国家或民族的认同。同时,中华传统文化也强调和平是发展的重要前提,“亲仁善邻,国之宝也。”[4]这是因为战争不仅会破坏生产,也会带来巨大的人力与物力的损失,“兵连而不息,边民不解甲弛弩,行数十年,介胄而耕耘,鉏耰而候望,燧燔烽举,丁壮弧弦而出斗,老者超越而入葆。言之足以流涕寒心,则仁者不忍也。”[5]
在面对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时,我国充分认识到:“没有和平,中国和世界都不可能顺利发展;没有发展,中国和世界也不可能有持久的和平。要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使国家更富强,使人民更加富裕,依靠不断发展起来的力量更好地走和平发展道路。”[6]我国不仅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有利于本国与世界,需要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更将传统文化中对一国利益的关切拓展到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将人类纳入到同一共同体之中,从而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发展与超越。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包含了天下一家的理想,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未止步于对理想的设想,而是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践方法并付诸行动。无论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的提出,还是“一带一路”建设成就;无论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还是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中的重要贡献,均体现了党中央对我国国情以及世界发展大势的科学认识,以及理论与实际的深度结合,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
由此可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思政教学内容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理解所学内容的历史文化渊源,还能够明确转化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依据和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中国精神的内涵,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性与科学性,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文化身份,坚定四个自信。
我国传统文化始终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认为人的发展离不开对自然的保护,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古人智慧的体现。在《礼记·月令》中,根据不同季节的自然状况,要安排不同的生产活动。比如春季“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7]这时就要“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8]以保护自然环境的可持续性。《吕氏春秋》更是详细地阐述了在不同的时令下,应怎样安排生产生活、怎样进行学习与道德修养、怎样治理政务以及举行礼仪,从而将人的生产生活与自然规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需要注意的是,对自然的尊重不仅体现在具体的生产生活等实践领域,对自然万物的生化长养也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是君子人格的体现。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强调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生态观念,又实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超越。传统文化中虽然重视对自然的保护,但是人与自然之间仍然存在着隔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将人与自然纳入到同一个共同体——生命共同体之中,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有机的整体。在对自然规律的科学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协调保护自然环境与促进人类发展的关系,并制定了科学有效的生态环保政策,充分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然。理论与实践的科学性保证了生态建设的可行性,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生态建设成就的根本原因。同时,我国也充分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所共同面临的问题,倡导国际社会加入到全球生态文明的共建共享之中,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通过探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建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使学生同时掌握中国哲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两种研究视角,使学生站在历史与当代的时代背景下审视现实问题,不仅有利于学生积累科学研究的相关理论,也有利于推动理论与现实相联系。
明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为思政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供了前提。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教师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的结合落实到教学实践之中,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理论体系,使学生建立完整的认知体系,切实深化学生对思政课程内容的理解,并能客观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四个自信”。
在思政教学备课中,教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与思政教学内容相一致的重要思想观念加入到教学设计之中,作为教学主题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使学生站在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理解所学内容。同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引用不仅仅限于思想理论,还可以拓展到历史的维度,将理论与历史事实相结合,由文化理解历史,由历史印证文化,增强理论教学的说服力。比如在讲解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这一专题的历史文化背景时,不仅要阐释中华传统文化中有关和平与发展、“协和万邦”的思想理念,还要介绍汉代丝绸之路、明代郑和下西洋等我国历史上促进文明互鉴与共同发展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发展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所追求和践行的理念。从而将思政教学专题的历史文化背景更加全面系统地展现出来。
在揭示历史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教学内容还要跨越时间与空间,建立起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体现出思政专题课程内容与历史文化的对接,形成历史文化的发展谱系与学术研究的体系。一方面,可以使学生站在社会历史与学术史的角度理解所学内容,为学生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转化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未来从事相关学术研究提供了研究基础;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比较历史与现实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传统文化的超越,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坚定“四个自信”。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教学内容的结合过程中,还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安排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学习准备,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内容建设中来,主要包括:资料收集、资料分析两个部分。比如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与生态建设专题时,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学校图书馆以及知网、万方等平台查询我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与论述,查询我国当前所采取的生态保护政策与措施,按照:(1)为什么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2)历史上的中国与当代中国有哪些保护生态环境的论述与举措;(3)作为大学生应当怎么做三个部分分析资料,并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自学课程内容,并针对所学内容提出问题。在教师课堂授课之中,学生要将预习内容与教学内容相互印证,与教师针对具体问题进行讨论,一方面做到查漏补缺;另一方面纠正预习过程中的失误,建立并完善课程知识体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内容的整合不仅包含课上授课与课下预习,还可以拓展到学生的日用常行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已经深深地凝结在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之中,通过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弘扬传统文化,既可以使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更深刻的认识,也可以以传统文化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生活习惯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学生在日用常行之中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学校可以向学生讲解传统节日的内涵,揭示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洞察和把握。比如在端午节讲解挂艾草、薰苍术祛病的传统习俗,展现我国传统中医药成就,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指出传统习俗包含了古人依据气候变化、物候特征对生产生活的规范,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尊重,这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的重要内容。
在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内容契合之处的基础上进行整合,不仅需要教师建立起完善的文化研究谱系,还需要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到课程内容的建设之中。同时,可以拓展课堂范围,以中华传统文化为载体,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之中认识民族文化,坚定四个自信。
思政课程教学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深度的契合,对传统文化与思政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可以使学生在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之中建立较为完整的文化谱系,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既深化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又能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在课程内容建设过程中,不仅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推动思政课程内容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整合,学生也要积极参与到课程内容建设之中,在提升专业素养、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不断丰富、完善课程内容。同时,在教学与培养过程中,还要考虑将思政课堂拓展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从学生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入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坚定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与文化的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华传统文化均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涵,博大精深,因此还需要相关专家、教师更加深入的研究,不断完善研究体系,助力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相关链接】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1953年沈阳师范学院设立政治组,1954年设立政治教研室,1955年设立政治教育专修科与马列主义教研室,1956年设立政教系。八十年代以来,政教系、马列部、德育部在分合中获得快速发展,孕育了社会学、法学、管理学与经济学等专业院系。1998年6月,成立马列德育教研部。2006年5月,组建成立辽宁省第一家马克思主义学院。2006年12月,原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原经济管理学院的政教系合并重组成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年学院获评“辽宁省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
沈阳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1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科技哲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中共党史、政治学理论等9个硕士点,另外有教育学的课程与教学论(环境教育、就业与创业指导)2个学科方向,共计11个硕士点,涵盖了哲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三个一级学科,其中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省级重点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