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义文(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朱台镇高阳中学 255433)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具有非常高的可塑性,所以在班级管理中要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观念,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和氛围,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
每个学生作为一个独立主体都有着各自的行为特征,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认可。因此要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锻炼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确定奋斗目标,学会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奋斗方向和制订奋斗计划,在整个过程中自己严格管理自己,做好自我教育工作,将自己的聪明智慧应用到教育活动中。其次,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思考问题和自主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自身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
此外,鼓励学生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培养他们在班级的主人翁意识。自我管理是促进学生成长的最好的教育,班级管理工作需要学生共同参与进来。比如,可以采用值日班长轮换制度,一方面接受别人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要自己约束自己,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另外要打造有凝聚力的班干部团队,一方面要将更多的权利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班级事务自主管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也要充当合作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关注学生开展工作的过程,发现学生管理班级时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指导意见,帮助学生改善管理措施,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提升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有效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因此要挖掘主题班会教育价值和潜在教育契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例如,可以以自己的青春期为例讲述成长经历,然后给学生播放《感恩的心》中的视频片段,通过形象生动的视频画面让学生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学会感恩父母。因为语言描述和话题讨论会让学生情绪上升,但是很多学生可能并没有将其完全打开,所以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可以再给学生播放一遍视频片段,给学生提供一个深入反思感悟的安静的氛围,让学生将自己的情绪宣泄出来,在反思中进行自我教育,实现自我创造和自我提升。
此外,主题班会中要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学生作为班会的主体,班主任没有权利干预学生的自主选择,因此要进行引导协调和激发学生参与班会活动的热情和动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会活动中。比如,可以将主题班会流程的设计规划全权交给学生,班主任只需要在敲定方案时进行必要的引导即可。一开始可以给学生讲解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让学生模仿班主任对班会流程进行更改设计。经过几次规划练习之后,学生就能掌握其中的关键点,从而学会从班主任思考问题的角度看待问题,使得每个节目进程都能合理和灵活地进行,从而将主题班会教育的价值最大化。
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做好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路人,同时也要犹如学生的亲人,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更要关心学生身心健康状况,积极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初中是学生心理日渐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仅需要家长教育和引导,更需要学校教育和班级教育的帮助。班主任要借助德育和班级管理的过程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促进学生心理成熟,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例如,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作用下开始被异性所吸引,如果不及时引导教育学生很容易让学生误解,从而走进误区,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这就需要在德育和班级管理工作中就异性之间的交往为主题展开教育,让学生了解异性相互吸引这是正常现象,是青春期的特征之一,但要掌握正确的方法,明白如何正确和异性相处。还可以给学生列举一些案例,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让学生充分了解每个阶段情感的变化,正确看待这些变化,保障心理健康成长。最后还要协调各科教师组成教育合力,落实学校要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内容,将保护学生心理健康作为自己的责任,为学生打造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陶行知曾说过:“没有爱的教育将会使教学枯燥,像山泉枯竭一样。”爱是教育的前提,爱也是最好的教育,因此要借助师爱来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高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首先,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提高教育管理的效果。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评价的目的是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使师生共同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改进下一步计划,而不是区分学生优劣来证明教学成果好坏。所以要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不仅要看到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关心学生终身发展的需求。为此,要将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的成长历程和学习经历,加强调控和监督,为学生发展保驾护航。
例如,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要定制学生成长档案,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轨迹和成长过程都记录到档案中,在评价学生时要结合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评价。这样不仅可以帮助教师看到学生的进步和成长,不再只着眼于学生的成绩好坏,同时还能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增强班级凝聚力。另外,教师要积极运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和赞赏,将自己的爱传达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激发学生对教师敬爱之情,进一步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各级各类活动是班级管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教育学生和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方式,成功的班级活动可以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促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集家人长辈疼爱于一身,逐渐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错误思想,甚至很多学生自私自利,将自己的意志凌驾于别人意志之上。这时,可以组织开展主题为“班集体,我们大家的家”集体活动,让学生合作动手装饰教室,就美化班级环境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各级各类的集体活动也可以让学生融入班集体的大家庭中,将班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以班级荣誉为重,提升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打造优秀班集体,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总之,在初中班级管理中要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实际出发,“以生为本”创新班级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