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三部曲”:整本书阅读策略

2022-11-21 06:15:50郝晓霞山东省莱州汇泉学校
基础教育论坛 2022年27期
关键词:王葆三部曲故事情节

郝晓霞(山东省莱州汇泉学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整本书阅读一般包括整本书导读课、推进课、分享课三种课型,而导读课是整本书阅读的起始课程。导读课是否成功,决定着学生是否喜欢这本书,在整本书阅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整本书导读课成功的标准是什么?笔者以《宝葫芦的秘密》导读为例,从以下三方面来谈:

导读前奏曲——趣字当先

整本书导读课最重要的便是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只有学生对这本书感兴趣,才会迫不及待地想去阅读。作为教师,要从文本特点与学生角度出发,善于发现这本书的兴趣点。《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我从三方面进行激趣。

入题激趣。一开课,首先让学生观看含有宝葫芦的影视片段,学生兴趣盎然。老师手拿葫芦,顺理成章地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宝葫芦的秘密》,这个环节激发了学生探究宝葫芦秘密的兴趣。

预测激趣。在学生阅读第五章寻找宝葫芦的秘密时,让学生进行预测,宝葫芦会给王葆做些什么?学生们展开想象,大胆预测,答案五花八门。不同的预测结果激发了学生迫切接着读下去的兴趣。

结尾激趣。对于每一部引人入胜的文学作品,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读者总想在第一时间知道故事的结局。为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课堂设计了结尾对比教学的环节。通过阅读结尾与观看同名电影结尾进行对比教学,提出问题—“宝葫芦和王葆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激发孩子们课后深度阅读的兴趣。

导读间奏曲——策略引路

整本书导读课除了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之外,还需要有方法支撑。否则,对学生来说就是空中楼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为孩子们课后独立阅读做好铺垫,是导读课的第二个教学目标。

读书策略有许多,到底哪一种读书方法更适合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更加适合四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呢?我经过反复阅读后,发现《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写了王葆和宝葫芦之间许多个故事情节。读书的过程中,如果能捋顺每个故事情节,弄清楚“宝葫芦为什么要帮王葆、宝葫芦是怎么帮王葆的、结果怎样?”

这三个问题,就能够从中清楚王葆的前后心情变化,把握整本书的主旨。本节课我决定从故事情节入手,一边读书,一边教学生画情节地图,帮助学生捋顺故事情节。首先,我和学生共读第五章,找到宝葫芦的秘密,了解了王葆与宝葫芦初次见面发生的故事。

读完后,示范画情节地图给学生看,让学生明白运用画情节地图的方法更直观清楚。接着再根据学生的预测,选择王葆与宝葫芦的另一个故事情节,让学生分组读书后尝试画情节地图,把握故事的主线,为课后的自主阅读奠定基础。

导读尾奏曲——规划护航

读书兴趣与读书策略都有了,还要进行阅读规划。为营造学生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给学生创造更多交流的机会,我围绕着宝葫芦设计了以下三个阅读任务及阅读奖项:一是勠力同心葫芦奖。请同学们建立三人阅读共同体,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在读书群分享自己的读书视频或读书心得。二是妙笔生花葫芦奖。一边阅读,一边画出自己喜欢的情节地图,讲给爸爸妈妈听。三是妙语连珠葫芦奖。看完整本书后,与家人一起观看《宝葫芦的秘密》同名电影。思考:你喜欢原著中的故事情节,还是喜欢电影里改编后的故事情节?准备召开班级交流讨论会。

这样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自己明确每天到底应该读多少页,如何运用情节地图捋清故事线索,读完哪一部分、准备如何展示……学生心中有丘壑,就会顺理成章达成读书目标。

猜你喜欢
王葆三部曲故事情节
我找到了宝葫芦的秘密
《宝葫芦的秘密》阅读串讲之讲故事的秘诀
讲故事会联想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考试周刊(2016年92期)2016-12-08 00:07:00
新疆电影《真爱》对当代人价值观的影响
电影文学(2016年19期)2016-12-07 20:06:50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三部曲
设计·教学·反思——唱好主问题教学“三部曲”
以《全城高考》为例浅谈校园青春片的探索
天上不会掉馅饼
普希金的南方叙事诗中戏剧性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