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晶
(四川音乐学院总务处, 四川 成都 610021)
高校发展应以教师素质为本,而教师的素质则以师德为先。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并通过教师在教学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在师生之间、教师之间对周围事物所采取的具体言行和态度,对学生及周围的人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影响,其核心内容是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
师德既是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又决定着高校的学风和校风,更决定着高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既是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更是众望所归。
当前我国高校师德的总体状况良好,高校教师整体思想政治素质有了较大提升,但部分教师身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高校的办学质量和教学声誉。这些问题虽然并非主流,但也亟待解决。
信息化时代,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知识,甚至超越老师,这就削弱了高校教师的优越感和知识权威地位,增强了教师对学习业务知识的自觉性。部分教师只重视扩宽自己的研究视野,忽视思想政治理论学习,这就导致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脱节,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教书不育人和德行不规范现象。具体表现为忽视自己的师德修养,育人意识淡薄,只管向学生教授专业技能,没有把如何教学生“学会做人”纳入培养计划,导致教师在指引学生成长与成才方面的价值导向作用甚小。
当今社会过于看重教育的经济功能,使得高校教育经济化,这就加重了教师的实用主义倾向,不安心本职工作,更看重经济效益和个人发展,往往“身在曹营心在汉”,在思想主流上还存在着重科研轻师德的导向。具体表现为崇尚个人奋斗和注重实现自我价值,敬业精神不足,大多忙着读博士、拿学位、争课题,对教学工作缺乏应有的热情,对学生更是漠不关心,这使得教书育人效果大打折扣,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教师本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高校教师大多成长环境比较优越,缺乏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往往个性鲜明,情绪起伏大,容易受环境的干扰而感情用事。在遇到挫折时怨天尤人,常常表现为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心理素质差,道德责任感不强,在无形之中搁置了师德修养。
师德培训是提髙教师师德水平,加强师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各高校虽然都积极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师德培训,但是培训效果却不明显。其主要原因在于:在培训观念上,没有从教师自身发展需要出发,只注重单线师德知识教育;培训目标设置和内容安排上,过于高深和宽泛,脱离教师生活实际[2]。
高校教师仅仅拥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品德决定了一个人在事业上是否有发展空间,主要包括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法制观等内容。所以,高校应从“德”抓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师德建设中去,努力把教师培养成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开拓进取的时代先锋。
高校所进行的师德工作是建立师生和谐相处的过程,也有助于构建公平公正、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校园环境。高校只有切实加强师德建设,将高尚的师德视为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石,才会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相互尊重的局面,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培养出更多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有职责和义务去维护学校的稳定、发展与和谐。而高校的建设与和谐发展,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状况,其中师德修养是居于首要地位的。由此看来,加强和改进高校师德建设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
高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状况和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情况,关系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师德建设是国家治理水平的重要体现部分,教师道德要求教师自我发展和成长,而教师道德的发展则以教育为基础。高校应将师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把师德建设纳入高校整体规划,采取有效的教育来引导教师加强师德修养,促进教师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
首先,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针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认识不够的现状,高校应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法》《教师法》为主的政策与法规开展教师的师德教育,让广大教师都熟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提高教师对师德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并用政策法规来规范高校教师的职业行为,以及与之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进而引导教师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教师只有爱教爱校,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才更能身体力行地引导学生。
其次,高校应以优良的育人传统和先进的育人典型对教师进行激励教育,用典型人物的真实事例来感染教师,引导他们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光荣传统,树立为基层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可以通过建立师德建设专家库,把高校师德重大典型、全国教书育人楷模、一线优秀教师等请进课堂,用他们的感人事迹诠释师德内涵,使师德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3]。并且,通过用身边事带动身边人,培养高校教师树立校兴我荣的全局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校全员育人的格局,使高校的师德工作在各个领域都有成效。
同时,高校还可以建立专门针对于师德培训的人力资本投资机制,通过岗前职后培训对教师进行主题教育,弘扬高尚师德,确保髙校能持续、稳定地进行师德培训,加强教师师德修养。在师德主题教育中,应遵循讲政治、以人为本和贴近生活的原则。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教师、以自觉的育人精神引导教师。 培养教师作风正派,认真履行教师职责义务,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的品德,并且能正确处理学校、院、教研室与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最后,学校人事部门要建立教师师德培训档案,制定配套的师德培训计划和方案,把师德培养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之中,使全体教师在德育要求和规范方面有一个再学习、再认识的培训机制机会。 高校从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形式进行日常师德评估,对师德培训效果要进行严格的跟踪考核和评估,对参加培训后表现优秀者加以表彰和重用,而对师德表现较差者,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高校加强师德建设,仅仅要求教师自律是不够的,必须以制度为保障,促进师德制度的建设。为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教育,高校应建立健全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规章,使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真正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道路。
首先,高校应出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责条例、教师手册等政策规章,对教师的教学活动及行为规范进行管理和约束。目前评职称看重教学和科研成果,往往忽视了教师的师德现状。高校应改变过去只注重学科建设,忽视德育的这一现状,建立科研与师德相结合的双轨制职称评审方式,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并且在教师年度考核、导师遴选、津贴发放和教学质量评奖等方面,也适当将教师的师德指标考虑在内,对师德表现有问题的教师及时批评劝诫,原则上不推荐晋升高一级职称,对师德考核不称职的教师实行转岗待岗。
其次,师德建设要取得实效,还必须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目前师德评价是以同行评价和学生评价为主要手段,具有较强的主观随意性,评价结果也缺乏公信力和代表性。部分老师为了博得学生的好评、迎合同事的口味而放弃原则,在各方面降低要求自己的要求和纵容学生,这样必然会降低教学质量。因此,高校应成立师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各负其责、各院系协调配合、师生共同参与,全校上下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并坚持制度约束、行为督导、动态管理和绩效评价有机结合,实行领导听课、教学督导、教师互评、学生评教、期中教学检查等师德考核制度,使师德评价更真实。通过这些方式不仅能掌握教师的师德状况,更能使师德建设形成竞争和激励机制,从而保证师德建设取得实效。
最后,高校还应建立学风监督与惩戒机制,严惩学术不端行为。学术责任是高校教师区别于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特点,高校教师学术道德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职业操守的优劣。但是,因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教师群体中出现了学术泡沫与学术腐败等师德失范现象。因此,高校应有计划地在教师中进行每年一轮的学术规范宣讲教育和科研诚信教育,建立相应的教师师德档案,把科学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岗位培训范畴和职业培训体系。并且由教育质量督导组和学位评定委员会专家组成学风建设教育活动领导小组,设计出操作程序,制定学风建设的相关政策和师德目标“量化”指标,设立专门的师德监督平台,大力提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师德监督,接受对学术不端行为的举报,以此来打造一个网络形成师德监督的有力机制,对严重违反学术道德、造成恶劣影响的教师,撤销教师资格并予以解聘。
良好的师德是教好书、育好人的重要前提。因此,采取各种措施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修养已成为高校的主要课题之一。
首先,高校应坚持以学科建设为根本,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核心,高度重视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和提高整体水平。可以通过强化教师培训、支持教师攻读硕博士学位、选派教师出国学习和参加国际学术会议、举办外语培训班等各种措施,创造良好的教师继续教育平台,使教师有充分施展才华和大展宏图的机会,以此鼓励他们献身教育、献身科学。
其次,高校可以实施“银发”工程,充分发挥老专家的传、帮、带作用。延聘有突出贡献专家、学科和学术带头人,返聘长期从事基础课教学、教学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教授,把老一代身体力行所铸造的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优良学风传承下去,并积极探索不断拓展深化师德建设的新途径。高校只有培养教师高尚的人格品德,严谨的治学精神,精湛的学术造诣和唯实创新的科研追求,才能真正把良好的教师师德风范落实到实处。
最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师德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师德建设要想取得成效,就不能离开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同时,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推进同样需要师德建设的扶持。高校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心理座谈会,通过正面案例和反面案例,把师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全面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强高校教师保持心理健康及提高心理素质的意识,拓宽高校教师情绪宣泄的途径来增强师德建设的实效性。对个别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心理辅导,让教师能正确认识自己,自觉进行自我反省,通过及时解决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来加快师德建设的进程。
教师良好的师德风尚的形成重在培养,这种培养应该蕴涵在各种丰富的活动之中。因此,高校应优化德育环境,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来加强师德建设。
首先,高校应以活动为载体,利用各种宣传阵地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比赛,让教师在比赛中将学到的专业理论和技能综合运用去展现自己不同的闪光点,增强教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由此挖掘具有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的师德先进典型。这样有助于教师把师德意识转为职业道德行为和习惯,教师体会越深刻,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就越优秀,越符合职业道德规范。
其次,教师的师德意识也需要有良好的校园环境来熏陶。高校可以通过举行师德演讲会、教书育人经验交流报告会、总结表彰会以及教师节庆典活动等来树立一批在高校建设与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典范,营造高校师德建设的浓厚氛围。同时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师德典型和名师名家就如何端正态度、提高师德修养展开热烈讨论,以此在校内掀起师德建设的学习高潮,进一步弘扬求实、团结、进取的精神,推进高校师德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同时,高校应设立“师资队建设先进集体”“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辅导员”“三育人”先进集体和个人等奖项,表彰爱岗敬业、从严执教、品德高尚和热爱学生的优秀教师,把师德表现和考核结果作为推荐省市专家、职务评聘、工资晋升、攻读学位和评优评奖等方面的重要考核内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感。以此激励教师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的,自觉注重师德修养。
另一方面,师德建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行业性,学校一直重视理论的讲解,就会造成其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师德建设的实践,师德建设就会失去生机和活力。只有借助实践,师风师德才能被教师领悟并外化为职业行为。部分教师和自己的学生缺乏真诚的沟通,甚至几年都难得沟通一次,在这种情况下谈“敬业爱生”似乎很尴尬。因此,高校应积极组织师生共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全面锻炼自己的机会,让每个教师也都能展现自己的精神风貌。还应该有计划地安排教师担任兼职辅导教师、兼职班主任、兼职年级干部等工作,让教师有更多机会去了解和熟悉学生,并用师德魅力来感染学生。通过开展这类活动去加强师生间的互相交流,促进彼此间的共同提高,以此推进教师整体师德水平的提升。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事实越来越证明,创新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重要性。高校师德建设的内涵与要求随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所以要不断充实更新,要在继承优秀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4]
首先,高校应把握新时期师德内涵的时代特点,注重创新文化建设。通过出台优秀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教师创新团队计划实施办法等政策,努力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和充分发挥作用的文化氛围,把提高教师科学素质,树立科学精神,严谨治学,培养科学道德作为创新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提供各类科研课题启动经费,为教师搭建创新平台,协助教师课题申报和研发,鼓励教师敢于探索,敢于提出新观点,敢于面对失败。在这个过程中要大力培养和弘扬创新精神,引导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团结协作,互助共进,相互尊重,进而让创新成果直接推动高校的发展。
其次,高校应把教师安置到最能发挥他们专业优势的岗位上,实现人尽其才。在这个过程中既要看重教师的扎实专业基础,更要看重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准。要不断强化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教师刻苦钻研岗位业务,认真执行教学计划,促进教师不断发展。并且鼓励教师在按时完成教学和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潜心研究,锐意进取,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提高个人业务素质。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教学方法,才能强化自己的思想道德选择能力。
最后,高校应努力改善教师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如果高校要求教师只讲奉献、不讲报酬是很难有说服力的。高校应坚持“待遇保证、人尽其才”的原则,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摒弃过去那种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忽视教师切身利益的保护和生活需求的做法,不断探索在现有人事制度下进行师德建设的方法与途径,在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同时,增加教师的归属感。高校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投入人才培养经费,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创造良好的吸引人才的环境和宽松的学术氛围,通过改善教师的物质生活待遇和居住环境来构建教师权益保障体系,真正起到吸引人和凝聚力量的作用,以此稳定教师队伍,为进一步促进师德建设奠定基础。
习总书记指出:“全国高校要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高校师德建设将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既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又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高校只有将师德建设放在与学科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把培养教师树立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师德理念作为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才能形成优良的师德风范,进而创造出更多敬业奉献,业绩突出的优秀教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