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汉语词汇教学法对国际学生创造性词汇学习的有效性研究

2022-11-21 04:54:53杨雅怡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18期
关键词:语素词汇量创造性

杨雅怡

一、引言

在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汉语词汇的学习是伴随着学习者学习的整个过程,影响着学习者的第二语言能力的发展。如果只关注学习者的接受性词汇水平,可能会出现“高分低能”的现象。所以在考察汉语词汇的学习成果时,除了接受性词汇量之外,还应包含创造性词汇的习得。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创造性词汇测试的研究开始得到关注,但大部分的研究对象的目的语是英语。汉语作为目的语研究的创造性词汇学习测试的文章较少,比如涉及到创造性汉语词汇方面的研究有孙晓明[1]通过四种实验研究方法对汉语学习者跨越产出性词汇门槛的机制进行探究,找出缩小理解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之间的差距方法;任春艳[2]设计针对控制性产出汉语词汇的测试,发现汉语学习者在常用词范围内的产出性词汇量低于接受性词汇量等。张江丽[3]和刘书慧[4]等研究者也各自从自建笔语语料库、设计测试套题等不同角度对创造性汉语词汇学习进行了研究。本文将从教学方法上探究创造性汉语词汇的学习效果,找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二、研究内容、方法及实施

(一)研究内容及方法。本此研究主要是探究汉语国际教育教学中,运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学习,汉语国际学生在创造性词汇量上的增长情况,分析其原因,找出有效提升创造性汉语词汇量的教学方法。

创造性词汇,又称为产出性词汇、生成性词汇、主动型词汇和活用型词汇,是指看到或听到一个词时,不仅能想到它的读音和意义,而且还能正确写出和灵活运用的词汇。

此次研究选取的是五种常用教学方法,分别是直观展示法、翻译教学法、语素类推法、语境示意法和搭配法。

1.直观展示法。包括直观法和演示法。直观法是直接用图片或实物来展示,将物体与汉语词汇相连接。演示法是在直观法的基础上,进行示范性教学,主要用于动词的教授。

2.翻译教学法。教学中主要采用两种翻译方式,一是用英语翻译解释汉语词汇;二是用学过的汉语词汇解释新的汉语词汇。

3.语素类推法。根据汉语词汇特有的单音节特点,教学中保留一个语素,用其他同类的语素代替另一个,从而推出新的汉语词汇。

4.语境示意法。又叫语境释义法,将要学习的词汇放入一定的语境中,并提供一段包涵新词汇的对话,让学习者通过对话所提供的内容来理解新词汇的意义。

5.搭配法。搭配法即汉语词汇的组合方法。了解词汇的意义,是合理运用搭配法的前提。

(二)研究对象。此研究以四川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20级汉语专业的42名国际学生为研究对象,因其中两位学生中途各有一次测试未参与,故其所有测试做无效数据处理,不做分析。为了保证测试数据的有效性,研究前对研究对象进行了创造性汉语词汇量的摸底测试。先导性的问卷调查和测试表明,被试学生学习态度积极,92%的学生属于外向型性格,没有性格偏激者,汉语水平都处于初级阶段,被测试者的水平差异不大。

(三)测试设计与实施。测试所运用的材料是根据《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大纲并同时参照被测试者每周课堂上所学的汉语词汇进行设计。每种词汇教学法使用一个月后随即对学生创造性词汇生成情况进行测试。测试通过问卷星进行线上发放,它的收集和整理都是在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下进行。

材料的收集与处理方法借鉴了英国教授Meara和Meara·Fitzpatrick研究的创造性词汇测试工具Lex30[5]。Walters教授做过的大量研究也证实了Lex30的可靠性。所选的汉语刺激词均选自课堂所学内容,因此,即使汉语词汇量很小的参与者也能认出它们。

测试前会对学生说明:被试提供的汉语词汇只能使用一次,且要求参与者在半小时内完成。在测试中,参与者可以看到包涵30个汉语词汇的刺激词列表,对于每个刺激词,他们需要再提供三个自己选择的汉语词汇。例如,“动物”作为刺激词呈现,“熊猫”、“野生”和“农场”可能是参与者会提供的词汇。每写出一个正确词汇得1分,最高分可能为90分。因为没有客观的方法来确定测试答案的正确或错误,故评分是依据参与者提供的答案是否与刺激词有关联而进行评分。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方法之间的比较。根据测试后的结果分别进行了统计:五种教学方法分别教学一个月后,国际学生产出性词汇量平均增长分数分别为:直观展示法27.175分、翻译教学法36.275分、语素类推法43.925分、语境示意法57.225分、搭配法71分。由此可以看出国际学生创造性词汇量平均增长速度最大的是直观展示法教学15.85分,其次是搭配法13.775分和语境示意法13.3分,翻译法和语素类推法也有增长,但增长量略小,分别增长为9.1分和7.65分。

(二)教学方法内部的分析。在测试中,分数是按照每一个词汇1分进行计算,所以测试后所得分数即为创造性词汇量。按每10个词汇量算一个等级,可以分为九级(0~10分为一级;11~20分为二级;21~30分为三级;31~40分为四级;41~50分为五级;51~60分为六级;61~70分为七级;71~80分为八级;81~90分为九级)。六次测试结果统计如下:第一次测试:一级20人、二级19人、三级1人。第二次测试(直观教学法):二级9人、三级19人、四级10人、五级2人。第三次测试(翻译教学法):三级9人、四级22人、五级7人、六级2人。第四次测试(语素类推法):三级2人、四级13人、五级18人、六级4人、七级3人。第五次测试(语境示意法):四级1人、五级10人、六级16人、七级8人、八级5人。第六次测试(搭配法):六级4人、七级16人、八级15人、九级5人。

从统计能够得到以下初步判断:

1.从初次测试成绩与第二次测试成绩相比可以看出,在直观展示法的教学下,国际学生的创造性词汇量增长显著,基本上每人最少增长10个词汇,约72%的人词汇量增上了两个等级。这说明通过直观、简洁的授课,国际学生词汇量增长迅速,容易产生成就感,进而提高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刺激他们去运用学过的词汇,无形中把接受性词汇转化为创造性词汇。

2.翻译教学法下的创造性词汇增长量保持在平均每人进步9个词汇,只有35%的国际学生词汇量增长超过10个。同直观展示法相比,翻译法的教学略显不足。说明该教学法下国际学生会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在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音、语义转化中可能出现混淆现象。因此,在教学中使用翻译法时要注意翻译方式,平衡母语翻译带来的利和弊。

3.语素类推法的教学下,学习者创造性词汇量增长缓慢,平均每人增长7个,只有17%的学习者词汇量超过10个。使用语素类推首先要累计一定量的汉语语素,如果没有汉语词汇做基础,这种教学法下的创造性词汇很难有进步。这刚好印证了赵玮[7]的研究结论,语素法不利于初级水平学习者词义记忆的保持。所以此种教学方法不建议作为主要教学手段,但可以同其他教学方法搭配使用。

4.语境示意法的教学下,学习词汇增长较快,平均达到每人13个,其中有42.5%的国际学生词汇进步超过15个。赵玮[6]曾指出:语境法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词汇知识和对上下文的理解推测词义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将生词与该词前后的词语和自己已有的世界知识联系起来。这说明语言环境在创造性词汇习得上影响较大,充分的语境能帮助国际学生把接受性词汇迅速转化为创造性词汇,这一种教学方法在词汇习得上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多加运用。

5.搭配法教学下,国际学生词汇平均增长保持在13个,有42.5%的人超过15个,同语境示意法的增长量相差不大,在创造性词汇累积上也有显著效果。分析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掌握了词义和用法,再加上前期接受性词汇的累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国际学生创造性词汇的突破;利用母语迁移的影响,正面引导国际学生理解和使用相似词汇的搭配,从而能够扩大词汇量。

四、结语

词汇量是考察汉语国际学生语言水平、词汇水平的重要标志。本文对国际学生在不同教学方法下的创造性词汇量的测试做了初步研究,发现直观展示法、搭配法和语境示意法对国际学生词汇量增长效果明显,翻译教学法和语素类推法效果相对较差。当然创造性词汇的习得影响因素较多,本研究仅从教学法的层面去探究,目的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指导教学,从而帮助授课教师根据国际学生汉语词汇发展情况做相应的教学调整和研究。同时帮助国际学生从接受性词汇的理解,加速转化为创造性词汇的运用,逐步缩小两者的差距。

猜你喜欢
语素词汇量创造性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防爆电机(2021年5期)2021-11-04 08:16:36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华中学术(2020年2期)2020-11-30 02:49:34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长江丛刊(2020年30期)2020-11-19 09:48:13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因果复合词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
视野(2014年17期)2014-08-25 03: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