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探究

2022-11-21 04:00周金凤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思思政育人

周金凤

新时代背景下,全球一体化发展趋势越加明显,各国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都建立起了多边合作关系,这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机遇,但也造成了社会发展形势的复杂化,导致大学生所生活的校内外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使大学生正确“三观”思想的养成受到了一定的干扰。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各专业优势互补的作用下,增强思政育人内驱力,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以此来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是党在新时代的重大教育决策,有效解决了“立德树人”实现的路径问题,对进一步提升育人实效作用显著,能够最大程度增强高校育人工作的环境适应力,使高校拥有足够的力量去抵抗全球一体化发展格局下社会变革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无论是在当下还是未来发展的过程中,思想政治工作都势在必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开启了新的育人局面,对于人才的发展发挥出了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关系到大学生成人成才以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一、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概述

(一)内涵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强调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过程,是通过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地解决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绝非单纯的学科叠加,而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充分耦合其他专业教学,从而建立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是国家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向,适应了社会发展及学生成长需要。

(二)关联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立足于为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着眼于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在政治方向上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要始终维护党的路线方针不变,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协同服务中华民族振兴。同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均是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展开,有着一致的目标追求。如上这些,奠定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基础,决定着其可行性,并且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简单来讲,思政课程作为“课程思政”建设的主阵地,是两者融合发展的中心;课程思政则是“思政课程”的建构深化,进一步扩大了其内涵及渲染力,体现了两者融合发展的价值。紧密的联动关系,是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基础。

(三)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才已经逐渐发展为社会生产的第一要素是驱动发展的核心力量,因此对于人才的培育工作至关重要。而教育部门在不断的教学改革过程中,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并制定了“立德树人”的育人发展目标,要求高校除重视人才的专业能力外,还需要关注人才在品行、道德等方面的表现,将高尚的品格、优秀的素质等纳入到人才评价标准体系当中。以此来促进大学生人才未来发展目标与中国特色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目标的同向同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是塑造大思政格局的主抓手,是国家教育意志的重要体现,有着多方面价值意义的产出。一方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目标实现,符合现阶段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求,对进一步扎实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有重要作用,是多元文化生态冲击下培育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然之选;另一方面,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有利于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充分挖掘各类学科中的思想政治元素,进而巩固学生“四个自信”,明确其人生奋斗的意义;最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有利于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习近平总书记“三全育人”理念为先导,使得整个工作过程更加高效、高质。

二、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现状

(一)成果

自“课程思政”思想形成及推广以来,其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建构取得了显著成效,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融合发展的价值日益突出。尤其是作为课程思政先行者的上海,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早已形成了一套成熟、有价值、可推广的“课程思政”改革经验,为该项工程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事实上,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我国很多院校也围绕大思政格局建设工作进行了特色课程思政的研讨活动,如首都师范大学“1144 模式”、长春师范大学“1233 模式”等,有效带动了整场变革的活性。同时,基于党的教育政策指引,多数高校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意识逐渐强化,通过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主动挖掘各类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开拓学生见识之余,增添了课程吸引力,为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结合近年来教育界在大思政格局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来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始终被作为一个热点话题,受到了教育界人士的热议。如,2021 年12 月19 日,第三届全国高校课程思政高端论坛在京召开,吸引了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等著名学府的参与,与会人员共同围绕“全国课程思政示范中心、示范课程经验介绍和推广”“全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两大主题展开了学术探讨。与会专家表示,目前全国范围来看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未来要往高处走、往深里挖、往巧里融、往前沿站,不断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发展。2021 年12 月20 日,西安培华学院以“新文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为主题,邀请各个学院学科代表共同举行了学科研讨活动,强调指出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课程建设要努力打破学科专业壁垒,依托思政教育优势对新文科教育进行赋能,使之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等各个方面展现出全新的特点;另外,伴随着信息化时代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结构了全新的教育形态,驱动着教法创新,以强大的数据处理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整个过程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育人实效亦是显著提升。未来,在多重要素的供给支持下,大思政建设将会产生更大的能量。

(二)问题

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应然之选,在取得卓越成效的同时,亦属于新鲜事物,具有发展时期较短、实践经验不足的现实短板,导致了各个高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问题的产生。结合对现阶段各高校大思政格局建设实践情况的了解,可以将这些问题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缺少统一筹划。现阶段的高校“课程思政”整体筹划尚不完善,各有生力量之间的联动缺失,包括院系、教师、学生等,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过多地归结于马克思主义学院或思想政治教师一方责任,其他主体的能动意识薄弱,难以形成合力,导致诸多层面的变革流于形式。

二是,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资源开发不到位。课程设置上不少高校存在知识技能与价值思想分离的现象,专业领域的思想政治元素开发不到位,其更多着落于理论层次的宣导,对培养人才的现实意义弱化,加之教学方式方法相对落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能动性,是系列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是,缺少完善的教学评价机制。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化工程,讲求持续淬炼的过程,而教学评价机制不健全,片面的信息反馈,导致高校始终无法精准切脉,系列工作缺乏针对性。

三、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对策

(一)夯实师资基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所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方法,还涉及深层次的理念变革,作为教学主导,教师面临着全新的挑战。高素质水平的师资队伍支持,是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要强化他们对“同向同行”的认知,不断提升各学科教师的思想政治素养,搭建良好的交互联动平台,激发创新创造意识及行为,主动适应教学改革新潮流,使之奉献自己的智慧。为此,大思政视域下,高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政策,树立高度的师资人才战略意识,围绕“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主题,组织多样化的教研活动,广泛邀请学术界、教育界名家参与,深刻解读“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时更新教师思想理念,补充其知识涵养结构,共享有效工作经验,不断植入创新基因,协同探究最佳的育人方案,潜移默化地升级各类学科教师的综合素养,完善该项工程充足的智力保障。同时,作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践行主体,教师亦须深刻意识到该项工作的可行性及必要性,秉持终身学习意识,不断加强自主学习,善于通过教研、培训、网络等路径,积极了解“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动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重视以身示范,积极影响学生成长。

(二)健全保障系统

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要扎实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协同模式,并从组织、制度和机制三角度出发,健全保障系统。其中,组织视角上,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到“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在实际践行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高校各级党委组织广泛支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保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姿态,统筹协调好各类有生力量,积极收集相关建议或意见反馈,针对性地调整方案;制度视角上,要逐步建立健全可行性管理制度,明确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基本方向,细化“立德树人”目标要求,并将之责任到个人,以此来强化党委、校长及教师等的能动意识,及时问责重大失误,稳固该项工程进展基础;机制视角上,则需针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建立对应的主体融合机制、学科融合机制、内容融合机制以及路径融合机制等,指导各个环节实践,提供正确的方式方法指引,继而有效提高其育人的实效性。

(三)完善监督评价

某种意义上讲,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应当作为一个持续淬炼的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最佳状态,完善的监督评价机制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具体而言,完善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评价,应当有机地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起来,强调教师、学生双主体作用,从不同方位视角切入,确保全面、客观、真实的信息反馈,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明确方向。其中,学生作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直接受益主体,将之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乃为其要义所在,要注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关联,深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从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切入,关注他们成长的过程,并分析制约其健康发展的影响因子,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方案,以保证课程思政建设的适应性;教师作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的直接践行者,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模型,强调课堂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向价值引领的延伸,可通过督导评课、同行听课等并行的方式,客观描述“课程思政”的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为与思政课程的深化融合指明方向。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各类反馈信息的分析,精准定位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中的困境,积累经验之余反思问题,势必能够进一步扩大产出成效。

(四)优化课程体系

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亦可视作一个跨学科交互的过程,要以此理念为先导,优化课程体系,加紧校本课程开发,从而有力保障其可行性、适应性以及实效性。在此过程中,依托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之间的紧密联动关系,挖掘各类学科中的思想政治元素,彰显马克思主义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价值,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荟萃中华文明,在经久的历史发现与沉淀中,生成了磅礴的思想体系,教师可通过精美短文、寓言故事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并诱导学生自主思考,最后内化为一种优良品质。如此这般,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解析与传承,升华学生道德、审美品质之余,还有利于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民族自信。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涉及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要以课程思政“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理念为先导,加强校际联盟建设,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协同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除了上述这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其根本要义是围绕“立德树人”中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还需重视第二课堂的开发,不定期组织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如慰问敬老院老人、社会公益行为等,丰富学生课余时间。

四、结语

综上所述,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发展势在必行,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其在当前阶段的实践成果斐然,但同时受多重因素影响,仍客观存在一些问题。对此,要始终立足于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依托高素质水平师资支持,健全保障系统、完善监督评价、优化课程体系,全员、全程、全方位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努力将之培育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大思思政育人
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成都理工大学:挖掘“攀登精神”内核 构建大思政格局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以“大思政”理念开启思政教育发展新篇章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