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优化统编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11-21 02:38
读与写 2022年20期
关键词:汉语古诗词诗词

林 凌

(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福建 宁德 352000)

古诗词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以其独有的格式和文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具有重要的传承意义及价值。这种文体中的汉语语言艺术应用被称为汉语语言艺术应用的精华,它呈现出极高的汉语语言艺术的价值,呈现出中国传统的汉语语言应用的文化。

1.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

对小学生而言,语文是其他课程的基石。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精华。通过引导小学生诵读古诗词,将有助于中小学生认识我国传统文学,弘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教学不但能够为其今后的学业奠定知识基石,而且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我国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正愈来愈高。教师在保证学生掌握课程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采取不同方法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为国家输送大量合格人才奠定基础。引导小学生认识古诗词本身的意象美感,从而间接促进了小学生在各方面的发挥。所以,小学教师应该重视古诗词的教学,特别是指导学生诵读优秀诗文,展开想象,感受古诗词中的各种意境,让学生在切实地体会古诗词的美感。

2.统编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现状

为了全面提高小学生基本的语文素养,统编版教材重新编排了古诗词的教学内容,它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1)篇目增多,当前统编版小学语文12册课本中一共编入古诗词128篇,占选文篇目的30%,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每一年级都增加了古诗词的篇目。(2)要求学生读读背背,增加积累的篇目也相应增多。(3)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三个学段的目标和内容里,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里都提到了诵读。这意味着教师不能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古诗词,还要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获得情感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和统编版教材给教师带来教学挑战。教师只有优化古诗词教学的方法,才能够让学生学好这些古诗词,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统编版小学古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

3.1 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有一些学生不愿意主动地学习古诗词,这与他们的学习特点有关。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擅长具象化的思维,并且擅长结合自己的体验来学习。比如教师如果为学生展现一个具象化的情境,学生便能够在情境中发现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教师如果引导学生结合他们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来理解这个具象化情境中人们的情感,学生便能够初步体验这个情境中人物所处的处境里可能会产生的感情。对于学生而言,古诗词的语言过于抽象,并且意象性太强,古诗词创作的时间已经太久远,难以与作者写出的作品产生共鸣。当学生不能理解古诗词要表达的意思时,他们便难以产生学习的兴趣。

3.2 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问题。从统编版小学语文诗词的编排来看,教育部门对于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出了三个层次的要求。第一个阶段,强调诗词的诵读。比如在二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材选编的是《村居》、《咏柳》这样内容比较简单,画面感比较强的古诗词,学生通过诵读,展开想象的画面,感受语言的美。第二个阶段,强调诗词的理解能力,在四年级下册,教材选编的是《宿新市徐公店》、《四时田园杂兴》这样的古诗词,这类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生平、经历有着密切的关系,学生只有结合自己的情感、社会经验去理解这类古诗词,才能明白古诗词想要表达的情感,及作者内心的感悟。第三个阶段,强调诗词的欣赏能力,在六年级下册,教材选编的是《迢迢牵牛星》这样汉语语言应用水平比较高的古诗词,学生需要通过学习了解汉语语言应用带来的艺术之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必须在多读熟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把握住教学的重点。

3.3 学生的学习体验问题。教师如果希望学生能够深入的学习古诗词,就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即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有的教师在教学古诗时,还仍然应用传统的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还有一些教师会给学生范读,然后要求学生跟读,学生觉得这样的学习过程十分枯燥。于是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抱着消极、敷衍的态度来学习,导致学生不能够高效的学习古诗词。

3.4 学生的转化应用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教师不仅要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技能。有些教师没有意识到,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的什么技能。在语文学习中,学生需要具备读、写的技能,将它应用于古诗词的学习中,可以将它理解为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诵读及理解古诗词的技能。教师只有能够把握住此类教学的重点,才能够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5 学生的拓展学习问题。从统编版的教材选编中可以看到,为了配合学生的成长,教材选编了一些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古诗词的课文,比如在一年级,学生就需要学习《论语》和简单的文言文。如果学生能够打下扎实的语言文化功底,那么以后学生学习古诗词就能够事半功倍。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学生能够自主的开展学习,以此强化古诗词的学习水平,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4.优化统编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策略

4.1 应用具象化的情境,呈现诗词的内容。教师在教学时,要结合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为学生设计学习相应的情境。以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村居》为例,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借助多媒体特殊的功能,让学生看到,多媒体中播放出具象化的画面:在春季,青草正在成长,天上飞着小鸟……这样具象化的场景能够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学生能够听到播音员抑扬顿挫的朗读,刺激着学生的听觉神经。结合着多媒体的内容,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要学习的古诗词的内容。当学生了解了自己的学习范围,并且觉得学习的内容是自己可以接受的内容时,便会产生学习的愿望。当学生感受到播音员的朗读拥有着韵律美的时候,便会产生美的追求,他们也会想要去学习朗读,让自己也能把古诗词读得那么美。

4.2 结合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理解诗词的内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理解能力有所不同。教师要应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使不同阶段的学生,能够把握住一个学习侧重点,令学生逐渐深入的理解古诗词。

4.2.1 形成画面,认读诗词。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他们难以把抽象化的汉语文字与具象化的情境结合起来,于是学生难以理解古诗词在说明什么。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读诗词,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诵读诗词,展开想象,然后根据文字描绘画面。

比如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下册《村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看完多媒体画面后,一边朗读古诗词,一边拿着画笔来描绘画面。教师引导学生读:“草长莺飞二月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多媒体中的画面,问学生:“这首诗中描绘的时间是什么?”学生表示:“是春天,二月。”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二月这样的季节的特征是什么呢?教师要求学生拿出画笔,描绘出二月的特征。学生结合古诗词的内容,用简笔画的方法画出正在成长的小草,天上飞的小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景色在哪里呢?学生表示是在堤边。教师要求学生画出堤边的景色。学生画出了堤边的杨柳。此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形容杨柳的姿态?学生经过思考,觉得作者正用“拂”字来形容杨柳的姿态。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拂”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作者要用“拂”这个词来形容,而不用其它的词来形容呢?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倒了学生,学生决定应用查字典的方法来理解“拂”字的意思……通过教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古诗词形成的画面,及标题中想要呈现的画面。在一、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完全形成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阅读古诗词时,形成画面,展开想象,然后应用体验学习的方法感受画面。

4.2.2 结合实践,理解诗词。通过诵读,展开想象,学生的头脑中能够形成画面以后,教师的教学侧重点要放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情感体验来理解诗词,体会诗词背后要传达的情感。教师要通过教学引导学生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古诗词,及这些古诗词中传递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以学习统编版四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为例。当学生通过诵读诗歌,形成画面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的问题:结合你们的生活经验,觉得作者写的风景是哪里的风景?学生表示,它呈现的是农村的风景。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他是农民吗?学生表示作者不是农民,他是一名官员。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一名官员,会把农村生活描绘得如此呢?请你们结合自己阅读的资料,和学习的体验,来说说自己的想法?教师引导其他学生通过查阅诗人范成大及其当时的背景,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补充这个答案,或者对这个答案提出质疑。三、四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较为丰富的情感体验,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应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阅读古诗词、理解古诗词的方法。

4.2.3 读出亮点,欣赏诗词。到了五、六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词的知识。教师需要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应用这些方法来理解古诗词,找到汉语语言应用的亮点。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意识到古诗词是汉语语言浓缩精炼的精华,受到感染和激励,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以教学六年级下册《迢迢牵牛星》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到“迢迢牵牛星”这样的诗句,学生可以看到“迢迢”是形容词,“牵牛星”是名词。作者应用一个最能形容出名词特点的形容词来描述名词的特点。同样,“皎皎河汉女”这样的诗句也有这样的特点。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看到,在这两句中“迢迢”和“皎皎”形成一个对仗,“牵牛星”与“河汉女”又形成一个对仗,应用这种对仗的手法,可以让诗句变得工整、规范。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能够意识到,一篇好的诗歌,它的语言应用必然十分精妙。学生要学会揣摩应用诗句中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典故的应用方法,以这些为基础,学生理解古诗词中汉语语言应用的艺术就容易多了。

4.3 利用古诗词背景,帮助学生感悟内容。古诗词作者的创作过程是在当时的一个特定时段。古诗词作者可能面临自身的职业挫折或情感挫折。应当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作者生活的社会背景和个人情况,以初步体验作者在创作作品中表达的情感,感受语言的优美。比如,在教学统编版二年级上册《登鹳雀楼》时,为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凌云壮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王之涣的生平背景进行分析,并结合王之涣在鹳雀楼的历史背景。在《登鹳雀楼》中,作者对高山、大海、黄河等画面组合应用,勾勒出波澜壮阔的画面,表达了作者广阔的胸襟及抱负,但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历史背景,则学生往往无法体验作者当时的情感。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低段学生所涉猎的古诗词字词的解析还很少,而教师应该通过全面关注作者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诗词的合理学习方式,为学生今后学好古诗词打下了基础,根据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内涵。

4.4 鼓励呈现诗词学习成果,在交流的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不足。在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以后,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与小组成员交流,还要鼓励学生拓展交流的范围。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被人关注,发现到自己的学习不足。

比如教师引导学生参加古诗词朗诵比赛,让学生朗诵《迢迢牵牛星》。有一名学生的朗读断句方法为“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另一名学生却提出了,为什么不能把句子断句为“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的方式来断句,然后把句子的重音放在“擢”、“弄”这两个动词上?当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应用理论知识来分析究竟是哪种读法更能呈现诗句的整体性和艺术性。

4.5 优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延伸学习。古诗词的学习内容包含文言文的学习、传统文化学习等。教师如果希望学生读懂、读透古诗词,就要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时,可以通过群诗阅读进行拓展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更多与古诗词有关的汉语语言文化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迢迢牵牛星》中包含有哪些典故?学生能不能应用朗诵的方法,或者写作的方法,把这些典故说出来,使其他的学生能够进一步的了解这篇诗歌中包含的感情?有一些学生的汉语知识积累不足,他们只能够从《牛郎织女》的传说中,找到这篇古诗词应用的典故。而有一些学生有着较扎实的文化功底,他们从《诗经·小雅·大东》中找到了:“睆彼牵牛,不以服箱。”的写作方法,提出了这样的写作方法后来被人们广泛的使用。当学生们积极的拓展,并且交流学习成果以后,学生们才发现,中国古诗词中居然包含着那么多的汉语语言文化。

结语

教师在应用统编版的教材开展古诗词的教学时,要把握住《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然后结合教材的编排,优化教学的策略,在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策略,令教学达到教学目的。教师必须意识到,统编版的教材已经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优化了古诗词内容的安排,如何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学习,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古诗词学习水平,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汉语古诗词诗词
学汉语
古诗词里的清明时节
踏青古诗词
我爱古诗词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关注诗词
《汉语新韵》简介
追剧宅女教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