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2-11-21 01:09刘晓琴
读与写 2022年19期
关键词:长方体尝试数学知识

刘晓琴

(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金山小学 甘肃 民乐 734500)

从传统教学观念来看,教师更倾向于先给学生传授知识,再让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重难点知识展开针对性的识记学习。但这种教学模式显然与新课改提出的先学后教理念不相符合,而且体现了机械性的教学特点,难以让学生做到主动探索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尝试教学法弥补了上述传统教学模式的缺陷,能够让学生主动尝试展开自主学习,成为合格的学习主体,学会自主汲取知识、自主掌握知识。

1.尝试教学法的基本概述

尝试教学法是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水平与学习经验,在教师讲课之前,事先尝试展开自主认知学习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其一,先学性。教师不再沿袭传统教学步骤,由教师先讲课,而是让学生先尝试自主学习,体现的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先的教育理念,能够促使教师真正打造出生本课堂,让学生发挥学习主体意识来展开学习。

其二,个性化。学生在根据自己的学习想法来展开尝试学习时,能够使其更容易融入到新的学习氛围之中,产生丰富的个性化学习体验。这可保障学生获得个性化的发展,同时也能促使学生利用亲身参与时获得的学习体验,对课堂中涉及到的各项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掌握。其三,变化性。尝试教学活动的教学程序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更新,对尝试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优化。这意味着教师需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或者根据教学条件发生的变化,学会灵活地运用尝试教学法来推进课堂教学的健康开展。

2.尝试教学法的运用价值

2.1 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改强调了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中唯一的学习主人,要让学生转变被动的学习方式,学会主动接受和汲取自己需要的知识。而这一学习过程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尝试教学法的运用,为教师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要在开展尝试教学活动时,巧妙地为学生提供各种自学的提示,让学生在提示的引导下展开科学的自主学习,避免盲目学习,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效。

2.2 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尝试教学法的运用,能够帮助教师很好地摆脱机械模仿、重复训练的传统教学模式。尤其是新课改本身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应有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尝试教学法让学生不再被动学习的同时,也为学生的创新能力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因为学生的每一次尝试都可能会带来不同的结果,所以教师要充分重视尝试教学法为课堂教学开辟的创新教学空间,要让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发展。

2.3 可促使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时,还要注重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创造者,使其亲身经历知识的创造、知识的形成等过程,让学生从中获得更丰富的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探索新问题,并归纳和总结课堂知识,建立课堂知识的整体知识结构,让学生不再只是一味地从教材中获取知识,而是学生根据一定的数学规律,领悟到更深层的数学知识内涵,能够探索出可以解决数学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其不再受教材内容的限制,学会根据个人看法来理解知识、解决问题。

3.小学数学课堂中尝试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3.1 在预习导学中融入尝试教学法。预习阶段是教师培养学生自学意识与自学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可利用尝试教学法来引导学生主动预习,尝试自主对新课的知识展开预先学习,落实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颠倒传统的课堂教学秩序,让学生改变固有的学习流程,尝试从预习过程中获得自己需要的学习成果。以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观察物体”一课为例,教师可在预习导学案中布置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自主预习新课知识的过程中,尝试探索数学知识的奥妙。

预习任务一:学生可尝试站在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等不同的方位,对该物体进行观察,绘画出它的正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尝试从这个学习活动中自主归纳出三视图的数学概念。

预习任务二:自主玩搭积木的游戏,对搭好的作品进行多角度的观察,然后画出它的三视图,尝试通过自主设计数学模型的方式,进一步深化自己对物体观察、三视图的绘画等知识点的理解。

预习任务三:自主设计和绘画出三视图的其中两个视图,如左视图和俯视图、正视图和左视图、正视图和俯视图。学生可尝试根据任何一个组合的视图,猜想第三个视图,然后将符合这一三视图的物体搭建出来。

根据这三个预习任务,学生能够尝试对新课的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初步解读,能够使其在新课教学开展之前,把握好课堂中的学习内容,降低了学生听课的学习难度,可提高学生对新课知识的学习效率,确保学生始终能够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不断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个人的数学学习水平,拓展一定的数学学习空间。

3.2 基于游戏化理念开展尝试教学。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去尝试学习课堂中的知识,则需把握好影响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各个因素,其中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就是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引入能够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将其与尝试教学法有机结合,促使学生主动尝试参与到趣味的教学活动中来,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愉快的自主性学习体验。以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一课为例,教师可运用以下几种数学游戏,驱动学生主动尝试展开有效的数学学习:

游戏一:听指令,做动作。当教师说出“向……移动……”、“向……旋转……度”等指令时,学生需立即根据指令的具体内容,移动或旋转自己手中的物体。比如,当教师说出“先右边移动2cm”的指令时,学生就需要立即朝着右边的方向,将自己手中的物体平移过去,平移距离为2cm;当教师说出“向左边旋转90°”的指令时,学生就需要根据自己对图形移动、图形旋转的理解,做出将手中物体朝左边旋转90°的动作。

游戏二:拼图游戏。教师可先为学生准备好若干副拼图,将其打散,并以特殊的方式将不同的拼图碎片放置在平面上,学生需与其他的小伙伴来比一比谁能最快通过图形的平移和旋转等方式,将拼图碎片组合起来,形成完整的拼图。这一游戏能够刺激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其主动尝试根据自己的认知经验来完成数学游戏。

游戏三:你说我画游戏。学生可与另一名学生一起玩游戏,负责绘画的学生要仔细倾听对方说的图形平移、旋转信息,然后将这个图形平移和旋转的过程、成果图都绘画出来。学生可在绘画具体的成品之后,展示给大家看,在分享与交流过程中,评一评谁绘画的成品更加准确。

在游戏化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较佳的尝试性学习成果。

3.3 立足生活化理念开展尝试教学。学生在生活化教学场景中,一般能够根据个人的生活认知经验与实践经验来对课堂知识进行有效的理解。可以说,生活化教学可以改善学生的认知模糊这一学习问题。因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对抽象的数学知识展开学习,显然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突破数学知识的认知障碍,所以教师可在生活化教学环境下引入尝试教学法,在正式授课之前先让学生尝试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展开自主的数学学习,形成初步的数学学习印象。

以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方向与位置”一课为例,有些学生在教师讲课时,容易混淆东、南、西、北这些方向。教师可改变教学顺序,先让学生调出自己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你们是如何辨别东南西北的呢?”很多学生都说要看太阳是从哪边升起的,太阳升起的那一边一定是东方。于是教师可鼓励学生走出教室,自主尝试根据这一生活经验,以学校为原点,辨别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同时也学会辨别这四个方向上不同物体所处的位置。又或者学生可以将教学楼作为原点,绘画出校园地图,将四个方向明确标出来。

这一学习活动能够反映学生对方向与位置相关数学知识的认知水平,学生在尝试自主获取这些数学知识时,他们能够学会一些必要的生活技能:当自己迷路时,可以通过辨认方向和位置来寻找出路;当自己要从某个地点去到另一个地点时,能够根据另一个地点的方向与位置信息,朝着那个方向和位置出发,直到抵达目的地。

教师也可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展示一些路标图片,与学生展开趣味的课堂互动:“你们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拥有这些路标吗?你们能够看懂这些路标吗?”教师提出问题后,可让学生尝试自主解读路标中蕴含的信息,然后主动与教师交流,给出自己的答案。

教师在这一尝试教学活动中,没有为学生提供标准的答案,通常是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正确答案。这种做法能够促使学生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不断地尝试寻找自己想要的答案,而不是依赖教师给出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应有的独立思考能力。

3.4 以动手操作为载体推进尝试教学。数学学科的知识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抽象性,教师往往需要组织学生参与到具有直观性的探索教学活动中来,使其更好地掌握动手操作活动蕴含的数学知识。而且在动手操作教学环节,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的自主学习空间比较大,教师可利用这一教学空间来展开尝试性教学活动,让学生一边动手操作,一边尝试自主获取知识、发现数学问题、寻求数学问题的答案。

以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一课为例,教师在讲述“展开与折叠”这部分内容之前,可鼓励学生自主尝试将长方体的模型剪开,并且展开来,绘画出它的展开图。此时学生会剪出不同的展开图,学生可自主与其他同学展开交流,讨论自己的展开图与他人的展开图存在哪些不同,究竟是哪个步骤不同而导致了这种差异。学生也可自主折叠不同的展开图,看看是否能够折叠成长方体,或者看看它是否能够被折叠成正方体。学生在尝试动手操作和独立思考时,能够经历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推导这一知识点的形成过程,为学生接下来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这个知识点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这一动手操作体验,对其它的长方体知识点进行有效的理解与掌握。比如,教师在执教“露在外面的面”这一节课时,可以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使其尝试利用长方体或正方体来搭出不同的几何体,然后观察这一几何体露在外面的面,并求解面的表面积。在这方面,不同的学生会堆砌出不同的几何体,此时他们需要求解的几何体表面积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他们会经历不同的数学知识形成过程,并达到殊途同归的学习效果——能对长方体或正方体组合而成的几何体表面积进行准确的推导与运用。这一动手操作活动能够简化几何图形数学知识的学习流程、学习内容,还能让学生从中获得“求解表面积”这一几何数学问题的学习技巧。

3.5 在合作探究环节加强尝试教学。合作探究学习法是教师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为形式、以团结协作为核心精神,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的科学教学方法。学生可发挥团队的作用,尝试对课堂中的重要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学习与掌握。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将合作探究法与尝试教学法有机融合,要让学生乐于尝试展开主动的合作学习,从合作学习活动中获得丰富的数学知识,积累丰富的数学学习经验。

以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旅游中的数学”一课为例,教师可根据教材中给出的“租车”这一教学素材,让学生从教材内容中获取有效的信息,然后制定各种能够省钱的租车方案,将每个租车方案都填写在教材中的表格里,然后算出最好的租车费用,比较租车费用的大小,选出最省钱的租车方案。在尝试教学法的引领下,学生需尝试自主发现教材中蕴含的数学信息,尝试自主制定不同的租车方案,然后根据具体的租车方案来计算租车费用。

在每个小组的合作探究学习活动中,组长可收集每个成员制定的租车方案,将其整合到表格里。此外,教师也可让每个小组选择不同的教学素材来展开尝试性的合作探究学习。比如,其它小组可以选择根据教材中的“用餐”、“设计旅游计划”等内容来展开合作探究学习。小组成员可尝试自主设计用餐计划、旅游计划,计算出相应的用餐费用、旅游费用。每个学生在尝试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来展开数学知识学习时,都能从中获得一定的学习进步。

4.结语

总而言之,尝试教学法是小学数学教师改进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要正确解读尝试教学法的内涵及其运用价值,将其全面贯彻落实在数学教学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性意识,主动尝试展开各种数学学习活动,使其养成良好的自主获取知识、自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成为会学习、能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学习、高效学习的人。

猜你喜欢
长方体尝试数学知识
拆拼长方体
探究组合长方体的最小表面积
再试试看
我们来尝试一下“反安装”
再试试看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表面积是多少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问题征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