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静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初级产品的观光旅游越来越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增加产品的文化体验,成为旅游得以深化、丰富和可持续的重要途径,文化旅游应运而生。
何谓文化旅游?2017年在成都召开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WTO) 第22届全体大会采纳了关于文化旅游的如下定义:“文化旅游是旅游活动的一种类型,旅游者在其中的主要动机是学习、发现、体验和消费旅游目的地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景点或文化产品。”[1](P93)
从观光旅游到文化旅游,文旅融合成为旅游、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热点。随着我国西部地区以民族文化为依托的民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民族地区亦开始探索文旅融合之道。
回顾和梳理既有的文献可以发现,针对民族旅游的探讨始于旅游供给视角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研究以及旅游消费视角的旅游需求和消费行为研究,后逐渐集中于旅游开发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变迁的影响,如对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的影响等[2]。其中,社会文化影响是民族旅游研究的焦点。随着研究的深入,旅游对民族文化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的观点已经成为学术共识:积极影响表现在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消极影响则表现在民族文化的过度商业化、对当地人作为文化传承者的重视不足以及对文化生态的破坏等[3]。基于上述共识,民族旅游的重点不再是选择旅游开发还是选择文化保护的问题,而是如何正确处理文化与旅游之间的关系并寻找二者良性互动的途径,以达成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双赢的目标。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但问题也依然存在,如系统性和整体性问题[4]、社区参与问题[5]等,有待我们在实践中继续探索。
本文关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文旅融合实践,以当地的两个5A级景区槟榔谷和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为例,考察文化与旅游良性互动的可能性和实现路径。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南部内陆,与三亚市和五指山市毗邻,县名来源于明代设立的“宝停司”,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属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行政委员会、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区、海南黎族苗族自治州管辖。198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成立。如今,保亭县境内辖6个镇、3个乡、1 个县管农场和6个居委会。行政区域总面积1153.24平方公里,占海南省陆地面积的3.4%。2018 年末户籍人口16.77万人(常住人口15.28万人),其中黎族占全县总人口的62.2%,苗族占4.5%,汉族占30.5%,其他民族占2.8%。2019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9.34亿元,第二产业6.46亿元,第三产业29.9亿元。
保亭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且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兼具。
首先,保亭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地处被誉为黄金旅游带的北纬18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区,长夏无冬,年均气温20.7~24.5摄氏度,年降雨量达1800~2300毫米,负氧离子每立方厘米达8000 个以上。全县森林面积145.38万亩,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4%以上,拥有益智、砂仁、沉香、降香等148种南药,是我国重要的南药种质资源地。除了优越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保亭境内还有许多可以进行旅游开发的优质自然资源,如:温度高达93摄氏度、日出水量3800吨的自喷天然温泉——七仙岭温泉,长达23公里的溶洞——毛感仙龙溶洞,面积600亩的热带喀斯特地貌——毛感仙安石林等。
其次,保亭文化积淀深厚,更有独具特色的黎族和苗族的传统民族文化。以黎族文化为例,不仅有藤竹编织技艺、民间故事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钻木取火、树皮布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黎族纺染织绣技艺更是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保亭被原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16年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
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保亭优良的生态环境,热带雨林、温泉、溶洞石林、古树珍果和民俗文化共同构成保亭最主要的旅游资源。
依托这些优势旅游资源,并利用国家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契机,保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推动文旅融合,势头强劲,于2019年成为国家文化和旅游部正式公布的首批71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整理《保亭统计年鉴2019》提供的数据可以发现,近年来,保亭游客数量和旅游总收入逐年增长,住宿等旅游服务接待能力也日渐提升。(详见表1)
表1 近年全县旅游接待情况(2014-2018年) 表
如今的保亭拥有多个知名旅游景区,乡村旅游也日趋兴盛。其中,以黎苗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槟榔谷景区和以热带雨林为主题的呀诺达文化旅游区颇具代表性,独占海南全省6个5A级景区中的两席。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位于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境内,因其两边森林层峦叠嶂,中间是一条延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而得名,规划面积5000余亩,距亚龙湾海岸26公里,距三亚市中心28公里。2015年,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目前全国唯一一家民族文化主题5A级景区。同样位于三道镇的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开发较晚,但发展势头良好,景区2008年正式对外开放后,仅用4年时间便获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中国第一个热带雨林5A级景区。槟榔谷和呀诺达,位于同一小镇的两个景区相邻而建,有不同的文化主题,但同样取得了良好的发展效果,是海南在主打的滨海旅游之外开发内陆旅游的新探索。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的开发建设较早,始于1998 年。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有曲折也有经验。1998 年至2003年可谓槟榔谷旅游开发的探索期,其时正值“野人谷”的旅游开发模式在海南岛盛行之际,即将海南岛原住民适应热带海岛的生计方式、生活场景、文化习俗等作为旅游资源直接展示给游客。槟榔谷在此大流中亦未能免俗,开始了依托甘什村的旅游开发,同时不可避免地陷入旅游资源同质化严重、景区吸引力不足以及旅游服务水平低等困境。从2003年开始,景区从以往的开发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也借鉴国内其他旅游景区发展的成果,认识到民族文化在旅游中的重要地位,开始将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结合起来,放弃原本的猎奇观光模式而转向文化遗产旅游。景区邀请专家学者,对海南南部昌江、白沙、乐东、陵水4个黎族自治县及琼中、保亭两个黎族苗族自治县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将其中一些文化遗产的传承人邀请到景区作现场展示[6]。这一着眼于文化传承和展示的新的发展思路和定位很快显现出效果,2010年槟榔谷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5年升级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当然,景区发展不可能一劳永逸,为了适应当下多元化的旅游市场,增强竞争力,槟榔谷仍然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和服务以及景区文化内涵等方面持续创新。
时至今日,在空间布局上,槟榔谷景区由非遗村、甘什黎村、谷银苗家、田野黎家、《槟榔·古韵》大型实景演出、兰花小木屋、黎苗风味美食街等7大文化体验区构成。作为中国首家民族文化型5A级旅游景区,槟榔谷还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海南全省有20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近一半可在槟榔谷得见甚或参与体验,如黎族的船形屋营造技艺、打柴舞和海南八音器乐等。
面对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如何展示以及实现与游客的互动成为首要问题。传统的展示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但这种单一的、缺乏互动的展示方式容易使顾客觉得乏味,文化传播的效果也就难以达到[7]。因此,结合现代技术以推出更多元的展示手段势在必行。目前,槟榔谷景区内的民族文化遗产展示大致包括三种形式。
第一,静态展示。进入景区,从船形屋建筑到图腾等,随处可见黎苗传统文化元素的应用,营造了浓厚的民族文化氛围,黎族传统文化长廊记录了黎族在海南岛从古至今的生产生活场景。除整体性的展示,还有针对特定文化遗产的专题展示,主要通过在景区非遗村文化体验区设立系列主题展馆的方式实现,目前设有文身馆、黎锦龙被馆、棉纺馆等9大展馆。
第二,动态展示。槟榔谷所在的甘什黎村,具有200多年的历史,保留了传统黎族村寨的布局和建筑风格,在此基础上,景区又从全岛搜寻黎族文化的传承者,在景区现场展示织锦、制陶等文化遗产,再现黎村和黎族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除了场景再现,文化遗产的动态展示还集中体现于原生态实景演出——《槟榔·古韵》。演出以黎苗文化为主题,将黎苗民族音乐、舞蹈、体育、仪式以及生产生活场景等加以艺术化处理编排成钻木取火、织黎锦、舂米、打柴舞等节目,生动地向游客展示黎族和苗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劳作和娱乐场景。
第三,参与体验。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参与和体验日益得到重视,这一点在文化旅游中尤为重要。在槟榔谷,游客可以参与体验的既有传统的节庆活动,也有运动类、生活体验类等创新项目。如槟榔谷每年庆祝“三月三”等传统民族节日,近年来,还开拓了主打黎家生活体验和旅行拍摄相结合的民俗体验旅拍项目“赛隆奥”“悠黎客”户外拓展项目,以及面向青少年的童子营教育基地项目[8](P30-32)。这些新的旅游产品中无一不融入了黎苗民族文化特色且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游客从参观游览、观看演出的观众变成了户外活动摄影旅游的主角。
经过20余年发展,槟榔谷的文化旅游经历了从传统的静态展示到动态的生产生活场景展现再到强调游客可以参与体验的互动模式,多样的文化展示方式使得游客能够在倾听讲解、观看表演以及亲身参与中更好地感受民族文化遗产的魅力。
保亭是黎族苗族的传统居住地,景区所在的甘什黎村更是相对完整地保留了传统黎族村寨的经典布局和建筑风格。槟榔谷选址在此,搜集、整理民族文化元素并在他们世代居住生活的生态环境中用多样性的手法加以展示,鼓励游客参与体验,从而实现了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良性互动。
作为全国唯一地处北纬18度的热带雨林,呀诺达在地貌、水系、气候、植被等自然景观资源方面优势明显,以植被资源为例,景区内多为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有1400多种乔木,是天然的热带植物园,形成了植物绞杀、空中花篮、老茎生花、高板根、藤本攀附、根抱石等海南热带雨林的6 大奇观。另有80多种热带观赏花卉,数十种热带水果,以及包含槟榔、益智、巴戟、砂仁等4大南药在内的四大类140多种热带中草药,是名符其实的南药宝库。人文景观资源方面则有民族特色村寨和建筑、服饰等民族文化。但与此同时,呀诺达文化旅游区建设初期也面临诸多挑战,比如:基础设施落后;早先不合理的开发和人类活动导致热带雨林的破坏和退化,也造成环境污染;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缺乏,有的民族文化如建筑风格一度面临消失的风险[9]。
有鉴于生态环境保护和优化是旅游度假区发展的基础和持久动力,而雨林环境尤为脆弱,更需要生态优先,所以景区规划中包含了许多生态保护的举措。
大的方面,对景区进行功能分区。将整个区域分为4级生态保护系统,包括绝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生态缓冲区和生态修复区,相应地划分了4 个区域,遵循不同的开发和保护原则,主要表现在开发建设程度和交通方式设置上。原始热带雨林区,以绝对保护为主,不鼓励建设,不提供过境交通;山地活动区,增设局部的步行交通设施以便登山等山地活动;旅游观光区,可以开发成酒店、购物区、会议中心等,同时满足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需求;生态居住区,保留绝大部分农田并发展南药种植,以改善环境破坏问题[9]。
这种分区保护的原则意义重大,以交通设置为例,若设置不当,可能严重破坏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并造成污染。在19世纪的英国湖区,当地的名人志士如诗人华兹华斯和艺术评论家罗斯金等意识到这一问题,所以在数十年间极力反对铁路延伸计划,最终实现了完整留存湖区自然风光的目标。时至今日,公共交通依然只能到达湖区景点附近,中心地带仍需依靠步行、自行车或自驾车进入[10]。在呀诺达,为了既能让游客亲近雨林,又不破坏雨林生态,景区规定游客要换乘符合特定排放标准的雨林巴士及电瓶车才能进入,降低了景区内交通工具造成的废气排放;同时,在交通工具无法抵达的核心区,景区还兴建了长达15公里的生态木栈道,使游客能够徒步徜徉其间,更加亲近雨林。
生态环境保护还体现在具体的细节方面。比如呀诺达的建筑多为悬山式仿木结构,融合南洋文化、民族文化和热带雨林文化,房间瓦面选用颗粒状火山岩矿物,色调为淡雅的灰色,不仅与雨林环境融为一体,不至于突兀,而且在雨季还能起到分散雨滴,消除雨声的作用。
城市的发展与扩大使得城市空间中可供休憩的自然环境变得稀缺,喧嚣、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使得人们希望能够在节假日放慢节奏,回归大自然以寻求全身心的放松,融休闲、度假、娱乐功能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随之兴盛。呀诺达从一开始就定位于以热带雨林为基础,融会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生肖文化的大型生态文化旅游主题度假园区,并制定了旅游产品开发的三步走策略:第一代旅游产品以观光为主,主打热带雨林绿色风光,突出生态教育功能;第二代产品以休闲为主,主打热带雨林体验,突出快乐功能;第三代以度假为主,主打热带雨林野舍养生,突出养生功能。
近年来,依据上述战略,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呀诺达打造了以展现原生态的热带雨林景观为核心的雨林谷、梦幻谷、三道谷,推出了达达瑟黎苗博览、生肖广场、哇哎噜蜜月山庄、热带瓜果园4大雨林文化品牌,形成了雨林生态与雨林文化的良性互动。
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中,我们曾经走过许多弯路,其中就包括将景区与当地居民对立和隔绝开来的做法,即圈定一地进行旅游开发后,将当地居民全部搬离。事实上,当地居民不仅是文化遗产的持有者和传承者,居民及其日常生活本身也是文化遗产的核心内容,是故不能“只见遗产不见人”[11]。所幸,这种错误认知与实践已经渐行渐远,但如何实现既见遗产又见人?景区与社区、旅游开发者与旅游目的地民众及文化遗产之间能够共存共生、主客共享、互惠互利呢?槟榔谷的“景区带村”模式和呀诺达的“大区小镇”模式或许能够为思考上述问题提供启示。
2003 年,槟榔谷的前身“田园槟榔园”遭遇发展困境,为了调整发展思路,以原住民及其自然村落和日常生活为依托转变景区类型,景区租用了黎族居民世代居住的甘什村和赖以生存的槟榔林。甘什黎村分为甘什上村和甘什下村两个自然村,世代居住着赛方言黎族居民,以种植槟榔、水稻和山栏为生。随着景区规模的扩大,甘什村成为景区的组成部分,用以展示黎族的历史文化与村落景观[12],景区和村落之间的关联由此建立。近年来,槟榔谷推行“景区+农户”“农民+员工”的模式,将旅游和扶贫、乡村发展结合起来,共融共生的“景区带村”局面正在形成。
在基础设施方面,槟榔谷景区自2003年以来加强了甘什村及周边的基础设施建设,既便利了景区,也同时通过道路和居所改造、打井、建公交车站和医疗服务所等解决村民的居住、饮水、交通和医疗卫生等民生问题。
在就业创业方面,槟榔谷景区直接安排有一技之长的村民到景区工作,从事文化展示、表演、管理和服务等工作,据统计,景区1300余名工作人员中,当地黎族、苗族占到一半以上,仅甘什村村民就有近200人。考虑到有些村民除了景区的工作之外,还需要从事农业生产,所以自2019年开始,景区专为甘什上下村村民增设了“半天工”,即每天在景区工作4~5小时,其余时间仍可兼顾农业生产。除了直接就业,景区也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间接创造了就业岗位。比如景区在入口处打造了一条“惠农街”,共设商铺百余间,供商户自主经营,销售自家种植的水果等农产品以及食品、工艺品等。加上依靠景区客源而开设的农家乐、超市等,景区为周边村民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增加了收入[13]。
在社会福利方面,槟榔谷主动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每年传统节庆,景区会走访慰问村民,送上慰问品和慰问金,同时设立助学金资助村里的贫困学生,也对不幸罹患大病的村民施以援手。
以往景区—社区关系常见的模式是景区在开发和盈利之后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回馈社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模式具有随意性和滞后性。事实上,区域开发事关当地人的生活与未来,当地居民应该全程有知情权和参与权。呀诺达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在规划阶段就提出了“大区小镇”的设计理念,即“将景区度假区与所在乡镇地区一起规划、共同发展,摒弃了传统的独立规划景区的设计方式,使乡镇的发展水平、村民的生活水平随着景区的发展而同步得到提升。与此同时,通过乡镇中的传统民俗和风情来丰富景区的文化特色及内涵,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9]为此,景区管理者还召集当地居民参加项目的论证,以便倾听意见,了解需求,形成共识,促进了社区的发展。
基础设施方面,呀诺达出资修建了乡村公路,支持周边地区水利设施建设,为农村环境治理提供经费支持,并组建保洁队。
就业创业方面,呀诺达景区不仅吸纳就业,且注意将就业岗位向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倾斜;通过“订单农业”、免费提供化肥等生产资料等方式积极扶持周边村民的玉米种植产业;积极探索创新“公司+贫困户”农旅结合方式,如在景区门口广场处设立商铺,由公司对商铺进行统一经营管理,并将每年营利的13%发放给扶贫对象。
社会福利方面,自2007 年起,呀诺达每月为周边孤寡老人等生活困难群体提供一定的生活补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每年“三八”妇女节期间,组织村里的妇女外出考察,以开阔其视野,增强脱贫致富的能力。
景区发展深刻地改变了当地人的生活,村民在旅游区的带动下,通过土地红利,就业,创业等方式,收入增长的同时,从生计方式到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14]。
槟榔谷和呀诺达依托当地的民族文化和雨林文化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通过“景区带村”和“大区小镇”的发展模式建立了景区和社区之间的纽带,激活了文化遗产的古今关联,将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转换为当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同时也承担起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就业、创业,提高社会福利等具体举措,改善民生,回馈社区和当地居民,在推动乡村振兴的事业中贡献了一份力量;景区所在地的村民作为原住民和文化遗产的持有者,藉由旅游开发之时机以及景区之空间来展示、传承和保护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并得以参与景区设计和规划,分享旅游开发带来的种种收益,在促进民族文化保护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生存空间。由此,景区和社区也得以在良性互动中彼此成就,携手共进。
提及海南旅游,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阳光沙滩、椰林树影等滨海风光,而三亚作为中国唯一的热带滨海旅游区,更是滨海旅游的典型代表。自20世纪80年代开发旅游以来,三亚逐渐形成了建设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的定位,三亚湾、亚龙湾、海棠湾、清水湾等观光和休闲度假区相继形成。根据《海南统计年鉴2019》和《三亚统计年鉴2019》 的数据,2018 年海南全省旅游人数7627.3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50.16亿元,其中三亚旅游人数2099.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08.4亿元,占据了龙头地位。
在三亚等沿海城市滨海旅游开发如火如荼的同时,以山地为主的中部地区的旅游则沉寂得多,以至于2004年《海南日报》刊发《海南中部旅游:路在何方?》一文,发出了如下疑问:拥有热带雨林、山野温泉、民俗风情、摩崖石刻等丰富旅游资源的中部地区,何时能走出“抱着金饭碗讨饭吃”的困境?那些地处海南岛内陆且缺少滨海旅游资源的山区,如何发展旅游产业?
地处南部内陆的保亭与三亚相比,在旅游资源上一海一山、一蓝一绿,相去甚远。这种旅游资源上的差异注定保亭发展旅游业需要另辟蹊径,但也因此造就了互补发展和协同发展的可能。
近年来,保亭在立足民族文化、雨林、温泉等人文和自然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山地旅游,并着眼于整体,内外并重。对内发展全域旅游,一方面促进全域产业融合与创新,在“旅游+文化”“旅游+体育”“旅游+农业”等方面进行了尝试,另一方面致力于优化和提升旅游服务保障水平,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旅游服务信息化和智慧化[15];对外则积极融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以与三亚形成“山海互动,蓝绿互补”的旅游格局。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是海南为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目的,以三亚为中心联合保亭、陵水、乐东3个周边市县组成的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旨在充分发挥三亚旅游的品牌影响力和辐射带动作用,整合优质旅游资源,合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土地总面积为6967平方公里,不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全省旅游资源最优质最密集的区域,而且在政策、交通区位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1999年,三亚率先提出构建三亚旅游圈,但一度进展缓慢。直至2017年,才迎来了实质性的突破。这一年三亚市打造“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示范区实施方案通过。至此,大三亚旅游经济圈的目标与定位越来越清晰,以“平等协商、区域联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为原则,以三亚、陵水、乐东、保亭一市三县抱团发展为目标,对外组合推介大三亚旅游,对内深化联通架构,构成山海互动、蓝绿相连的琼南旅游格局,最终实现区域旅游共同发展。目前,一市三县在旅游线路开发、品牌共同塑造、宣传推广促销等方面旅游联动初具雏形,联动效应初显成效[16]。当然,“大三亚旅游经济圈”尚在发展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缺乏整合、同质化竞争和发展不平衡等,但山海互动的发展方向,不仅能够为地区协同发展提供启示,也为海南岛“中部旅游,路在何方”之问提供了一个可参考借鉴的答案。
文化旅游业将是日后旅游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2009年国家文化部与旅游局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文化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业对于文化的影响从一开始就是双重的,既可能成为破坏文化及其生态的因素,也可能成为保护文化、促进文化传承和强化文化认同的契机。结果如何取决于文旅融合的成效,即文化和旅游之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在保亭案例中,槟榔谷依托民族文化,呀诺达以雨林文化为主题,与山地雨林生态形成了良性互动;槟榔谷推行“景区带村”模式,呀诺达探索“大区小镇”模式,实现了景区与社区之间的良性互动;近年来保亭还在尝试跳出区域限制,利用区位优势以及与三亚旅游资源的差异积极融入大三亚旅游经济圈,以推动山地与滨海的良性互动,实现蓝绿互补,谋求区域合作发展。虽然文化一直在变迁,而人们的旅游需求也总是在变化,注定文旅融合之路需要持续探索,但保亭案例依然能为当下的文旅融合实践提供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