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奇 余压芳
(贵州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西南地区是我国民族村寨分布最多的区域,现有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中国传统村落的数量居全国第一,在“文化+生态”战略格局下,民族村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关乎国家文化安全和生态文明大格局。民族村寨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作为民族村寨历史文化遗产所紧密依附、鲜活呈现的关键所在,长期面临识别遗漏、价值低估、保护无准绳、利用无节制的困境。这些村寨中蕴含多种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而每一种文化表现形式都离不开相应的文化空间。由于民族村寨所依赖的平衡环境正在被逐步打破,许多典型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存续面临挑战,亟需研究可行性解决方案,因而加快传统村落文化空间的抢救性保护进程迫在眉睫[1]。作者因循调查研究,深入剖析近百个民族村寨案例,通过系统梳理文化空间的识别需求与方向,探索出一套适合于西南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空间识别的技术和方法,针对山地民族地区文化空间的多义性和认知模糊特点,以文化空间的识别、解析与传承为主线,探索出系统、快速、有效的文化空间识别的理论和技术方法,以此开展文化空间的技术识别和成果的应用探索。
截至2022年4月,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村共计1652个,其中约有30%分布在西南山区。近30 多年来,西南民族特色村寨经历了从渐变到突变的保护、传承、发展历程,其中包括各种列保名录制度的推行,将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发展逐渐引导到多方发力、多措并举、多元并存的状态。除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名录之外,还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生态博物馆等。西南民族村寨作为遗产保护、乡村振兴、文化传承多领域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长期以来呈现出重物质、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状态,表现为重显性、轻隐性、重本体、轻空间“感悟”等现象。然而,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者之间的载体——文化空间正是民族村寨历史文化遗产所紧密依附、鲜活呈现的关键所在,如侗族村寨中的鼓楼、风雨桥等是承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的重要文化空间;苗族村寨中的跳花坡则是承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跳花节”的重要文化空间。大量学者从建筑学、城乡规划学、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领域对文化空间开展了较多的定性研究,学者们就文化空间的重要性、独特性、多样性等形成了普遍学术共识[2]。但是由于村寨文化空间存在认知多义性和模糊性的隐形特征,难以全面甄别,面临识别遗漏、价值低估、保护无准绳、利用无节制的困境,难以实现对文化空间的保护利用目标,广泛分布的民族村寨文化空间正在被破坏或消失,并成为西南山区民族文化加速衰变的重要诱因。
村寨文化空间单元的认定阶段,需要完成两个核心目标:一是认定村寨文化空间单元的清单,二是认定村寨文化表现形式的清单。核心任务是依靠三大线索建立村寨文化空间认定的基本参数集合:线索一是官方文件集合,如政府网站公布的各个级别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法律法规,各级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发行的地方志、经审批通过的规划文本等;线索二是田野调查获取的资料集合,如村民口述史、现场影像、图片和音频资料等;线索三是外部资料集合,如了解该村情况的专家口述史、职能管理部门的介绍资料、相关公开出版物资料、媒体报道等。通过上述三条线索获取的综合资料,需要交叉验证形成村寨文化空间和文化表现形式初选名单,由于资料获取线索中有部分会存在错漏或误差,此阶段需安排志愿者开展认知验证测试,志愿者在村民、专家、非遗公职人员、访客中随机产生,采用德尔菲方法开展认知验证测试,验证后的结果将形成村寨文化空间和文化表现形式的清单[3]。
村寨文化空间属性甄别阶段,是在村寨文化空间和文化表现形式清单认定的基础上,从空间和时间双维度对村寨所有文化空间单元进行逐项甄别。分空间属性模块和时间属性模块两个模块展开,空间属性模块需判断几组不同的空间分布相对特征属性:1. 开放或封闭;2. 单点或多发;3. 边界清楚或模糊;4. 位于中心或边缘分布。时间属性模块需判断几组关于文化活动的相对状态特征:1. 规律或随机;2. 高频或低频;3. 稳定或变化;4. 现实或记忆状态。通过对两个模块8组数据的系统分析,可得出村寨文化空间单元的精确场所、文化空间与文化表现形式的对应匹配关系特征、文化空间的空间分布情况及特征、文化空间所承载的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的规律特征、文化空间是否处于濒危的状态和趋势等[3]。属性甄别的识别成果需要对各项时空属性开展定性定量的逻辑性交叉验证,以便得到相对准确的可重复验证信息。
村寨文化空间识别结果的综合表达,可综合采用图示、表格、文字说明的方式,用于表达村寨文化空间、村寨文化表现形式的详细清单和相互对应的关系,同时,对村寨文化空间的解析结果,可采用数据分析饼状图示、柱状分析图示、折现图示等进行数据关系表达[3]。主要包括三种方式:表格、示意图、文字说明(表1)。
表1 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成果表达指引表
1. 构建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与保护理论方法体系,创新文化空间信息收集的技术模式。通过解析建构民族村寨文化空间的功能要件、结构要件、驱动要件,形成内核稳定的知识框架系统,全新构建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与保护理论和方法体系,揭示西南民族特色村寨中文化空间的基本特征、表象与构成,建立基于文化空间的民族村寨文化资源调查及数据库研究方法体系,创新文化空间信息收集的技术模式。从官方文件集合、田野调查资料集合、外部信息集合三个方面入手,基于数理分析和模糊决策提出文化空间认定辅助决策分析方法,利用WEBGIS录入信息集合的基本数据,以村寨文化表现形式认定为先导,对三个方面的信息集合进行文本分析,获得村寨各级文化表现形式基础数据。深挖村寨内文化空间的分布规律,形成以村民认知为基础、以外界视角为补充、具有空间可操作性的文化空间认知验证扩大信息源。结合志愿者德尔菲方法认知验证排查资料获取错漏或误差,开展公众参与全过程测试,增强了民族村寨文化自发到文化自觉的自信培养。
2. 合并聚焦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的本体与载体关系,建构反映民族村寨动态发展历程与特征的文化空间单元认定底图,实现村寨文化空间单元清单获取的精准性。对村寨文化表现形式进行类目编码,以科学的参数化构建为基本线索,叠加形成个案村寨文化空间和文化表现形式初选名单。针对信息源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利用K-means 聚类和系统聚类的方法,以民族村寨文化空间的构成评分作为聚类分析的特征,输入聚类器进行聚类,得到聚类之后的文化空间识别结果。对聚类结果与文化空间和文化表现形式初选名单结果进行分析和评定,确定聚类结果的准确性及合理性。为结构化获取民族村寨内离散的文化空间,以村寨地形图和倾斜摄图为基础,采用认知地图的方法,将已认定文化空间的空间位置信息、文化空间与文化表现形式的对应关系进行图示表达,形成从感知、到认识、再到认识输出的全过程文化空间单元底图,从而实现村寨文化空间单元清单和文化表现形式清单获取的高度精准性。
3. 基于建筑学和城乡规划图示语言,形成文化表现形式与文化空间的匹配对应机制,建立规范化的文化空间识别成果解析表达体系。规范化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的成果表达,解决民族村寨文化空间碎片化、价值低估的问题。可得出文化空间单元的精确地点、文化空间与文化表现形式的匹配关系,基于民族村寨文化空间的科学认定,将村寨文化空间单元与文化表现形式进行双向匹配,形成一对多、多对多的连线关系,单一文化空间单元可对应多个文化表现形式,单一文化表现形式也可以对应多个文化空间单元。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详细深入地调研挖掘,得出一套相对独立的调研结果:文化表现形式清单、四寨村文化空间单元清单、四寨村文化空间单元与文化表现形式对应连线图,四寨村文化空间单元平面分布图、四寨村文化空间单元时空属性甄别表及分析图。将上述结果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成果,与村寨选址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有机结合,为规划现状综合分析、保护措施制定、发展策略组织等奠定坚实的基础。
1. 以文化空间认定为导向,开展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引导的规划技术创新和集成,探明文化空间识别与法定规划编制有效衔接的导控方向。建立在科学的文化空间识别认定基础上,在调研阶段、传统资源整理阶段、保护对象认定阶段、保护措施制定阶段、发展方向策划阶段分别开展规划技术研究,遵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等规范基本要求,从整体—局部—整体的角度开展多轮调试与测评,包括民族村寨保护发展规划前端数据采集、多元数据交叉分析、保护发展措施等阶段文化空间识别与法定规划编制有效衔接的技术创新和集成,探明文化空间嵌入的民族村寨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技术导控方向。
2. 建立文化空间嵌入式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适应性技术,指导民族村寨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实践,形成规模应用。根据我国现行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基本要求(试行)》中对传统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保护和利用指引要求,结合西南民族特色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禀赋,现状调研阶段规划的文化空间识别适应性技术旨在应用创新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详细调研得出一套相对独立的调研结果,包括文化表现形式清单、文化空间单元清单、文化空间单元与文化表现形式对应连线图示、文化空间单元平面分布图、文化空间单元时空属性甄别表及分析图。保护对象识别阶段的文化空间解析适应性技术旨在将文化空间作为重要的传统资源进行归纳,并纳入保护对象,与村寨的选址格局、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共同作为传统村落的保护对象。保护措施制定阶段文化空间保护适应性技术旨在针对每一项文化空间单元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梳理串联文化空间的文化线路,制定点、线、面结合的专项保护措施。针对现状活动比较活跃的文化空间单元,以保持现状为主,针对地段型文化空间,对空间实体开展修缮的同时,促进活动的发生。发展策略制定阶段文化空间利用适应性技术旨在以文化空间及文化线路为线索,对传统村落的展示利用,制定文化空间活化利用引导措施,将村寨文化空间视为最为敏感的地段,串联文化线路和文化空间单元,实现村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联网保护。
1. 通过构建归一化的技术指标体系,统筹本土性、个性化的非常规技术集成,创建西南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空间的属性甄别技术模式。以时空关系为主轴,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对村寨内所有文化空间单元进行逐项甄别,分别从空间和时间属性两个模块展开。空间属性包括开放或封闭、单点或多发、边界清楚或模糊、位于中心或边缘分布;时间属性包括规律或随机、高频或低频、稳定或变化、现实或记忆状态。依托ARCGIS、CITESPACES 对空间和时间两个模块8组数据进行分析,验证文化空间属性特征的科学性与针对性,以此甄别和阐释村寨文化空间的时空属性及活跃指数量化体系,可全面解析文化空间单元文化空间的空间分布特征、文化空间所承载的文化活动的规律特征等。
2. 揭示西南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空间变迁发展的濒危作用机理,形成西南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空间濒危预警保护监测机制。基于文化空间的时空属性分析,研究文化空间和文化表现形式随机现象中局部与整体之间、各有关因素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性,利用样本的平均数、标准差、标准误、变异系数率、均方、检验推断、相关、回归、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试验、模糊数学和灰色系统理论等有关统计量的计算来对文化空间数据进行濒危程度分析研究,探明民族村寨文化空间时空属性和濒危属性交互验证的甄别机制,据此得出村寨中的文化空间濒危特性和影响因子,形成文化空间的濒危预警保护的规则。
针对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的瓶颈问题,研究致力于从定性走向定量的研究路径,通过“构建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与保护理论方法体系—研发民族村寨文化空间精准识别与解析技术—创建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导向的规划编制适应性技术模式”,搭建西南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与应用技术体系,从而推进西南民族村寨文化空间识别理念的形成、识别技术的发展和识别结果的保护利用。以加快发挥实效让文化空间保护成为西南民族村寨优秀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守护者,以保持鲜活、持续的村寨文化遗产资源,助推贵州“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推动实现山地民族地区乡村高质量发展。识别后的文化空间结果可以甄别不同村落之间的文化特色,能够避免“千村一面”,促进村寨旅游产业的差异化发展。结果表明,有序的技术识别对于民族特色村寨文化空间的价值判定、内涵挖掘、特征解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文化空间识别成果在传统村落规划编制、民族村寨活化利用、城乡规划虚拟仿真实验方面均有实例支撑。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复兴传统文化国策的实施过程中,文化空间的识别可以有效促进民族特色村寨文化自信的培育,进而在实现扶志扶智基础上的村寨进行整体保护发展。因为文化空间的识别过程是一个综合技术应用、广泛公众参与的过程,一旦实现预期目标,有通识性的文化空间识别方法,规划师、村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均可灵活运用识别文化空间,对于摸清文化家底,树立文化自信,帮助村民找到文化线索,均具有较大的文化普及教育、潜移默化的文化滋养和文化传播的公益性意义。长此以往,将唤醒公众的“文化自觉”,进一步发挥西南地区典型的特色民族传统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和传统文化复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