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 一 高红安 岳晓棠 陈 奥 宋程光* 姜 扬 刘培慧
血管性痴呆主要由脑血管性因素造成,主要临床表现为智力减退、认知功能障碍[1]。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将逐渐失去独立意识及自理能力,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经济与精神负担[2]。常规治疗以营养脑部神经为主,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为临床常用药物,是核苷衍生物,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量,同时改善脑细胞能量代谢,对血管性痴呆虽有疗效,但效果并不理想,盐酸美金刚具有保护脑功能和改善意识障碍等作用[3-4],其联合使用是否具有更佳疗效,目前尚未见相关报道。基于此,本研究就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溪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血管性痴呆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患脑血管疾病时间2.3~12.7个月,平均(6.86±0.77)个月,年龄54.0~79.5岁,平均(57.96±4.41)岁;观察组男18例,女12例,患脑血管疾病时间1.8~13.1个月,平均(6.97±0.84)个月,年龄54.5~80.0岁,平均(59.64±4.7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血管性痴呆诊断标准[5];存在脑血管疾病史;患者和(或)家属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意识障碍、癫痫、谵妄或精神疾病;严重脑萎缩;严重心、肾功能不全;用药依从性较低无法配合研究;对本研究药物过敏;其他导致记忆、认知功能障碍的脑部疾病或系统性疾病[6]。
常规治疗:患者入院后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肠溶片,0.1 g/次,1次/d,口服)、改善循环(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次,1次/d,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吉林百年汉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2607,规格2 ml∶0.25 g)0.2~1.0 g,静脉滴注。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加服盐酸美金刚(Rottendorf Pharma GmbH,德国,注册证号J20130003),第1周,5 mg/次,1次/d;第2周,5 mg/次,2次/d;第3周,早10 mg,晚5 mg;第4周以后10 mg/次,2次/d。两组连续用药12周。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精神状态(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并评价治疗效果,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液流变学指标:抽取患者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10 ml于抗凝管中,检测全血低切还原黏度(LRV)、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还原黏度(HRV)、全血中切还原黏度(MRV)和纤维蛋白原(FIB)[7]。疗效判定标准:MMSE评分增加≥85%,症状基本改善,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为临床控制;MMSE评分增加>50%,症状减轻,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为显效;MMSE评分增加>20%,症状缓解,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为有效;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8]。治疗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前两组LRV、MRV、HRV、PV、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RV、MRV、HRV、PV、FIB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LRV、MRV、HRV、PV、FIB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LRV、MRV、HRV、PV、FIB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LRV(mPa·s)MRV(mPa·s)HRV(mPa·s)PV(mPa·s)FIB(g/L)对照组 30 治疗前 54.15±4.37 10.97±1.78 8.11±0.87 2.17±0.34 5.17±0.41 治疗后 39.45±5.67a 8.54±1.03a 5.47±1.11a 1.72±0.33a 3.71±0.62a 观察组 30 治疗前 52.67±5.34 11.63±2.01 7.96±0.93 2.25±0.29 5.35±0.38 治疗后 31.86±7.64ab 5.67±0.75ab 3.76±0.68ab 1.19±0.21ab 2.44±0.38ab
治疗前两组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MSE、ADL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MMSE、ADL评分比较(分,±s)
MMSE ADL 组别 例 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30 16.86±2.03 19.67±2.11 40.34±4.15 46.24±5.56观察组 30 16.34±1.79 23.55±2.48 39.86±4.03 51.96±6.77 t值 1.052 6.527 0.454 3.576 P值 0.297 0.000 0.651 0.001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3例恶心呕吐,对照组发生2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血管性痴呆是由脑血管疾病诱发出现的智力障碍,是一种获得性智力损伤,本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升高,目前在我国该病的发病率为1.1%~3.0%,每年的发病率则在5~9例/1 000人。血管性痴呆好发于中老年人群,且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是目前脑血管疾病所产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以记忆力受损为主,部分患者还可伴随眩晕以及麻木,病情逐渐进展到后期才会出现精神症状,以幻视、幻听,情绪障碍为主[9]。在目前的医学理论下,本病与脑内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自由基损伤、脑细胞凋亡、胆碱酯酶活性和炎症反应等密切相关[10-11]。目前,临床治疗血管性痴 呆以防止脑卒中、改善认知、控制精神行为为主[12],临床常用的治疗药物为抗胆碱能药物,但整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3-14]。
本研究所用的药物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是大脑代谢激活剂,其可使脑血管阻力降低,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增加脑血流量的目的,有效改善大脑血液循环及物质代谢,达到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同时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还能激活上行网状系统,促使患者大脑功能恢复;在代谢上,胞二磷胆碱注射液不仅能够有效改善细胞的能量代谢,促进葡萄糖和血氧的利用,还能有效改善脑内脂质代谢,抑制脑组织在缺血状态下所产生的卵磷脂,进一步保护脑组织,避免进一步缺血损害。而盐酸美金刚是一种电压依赖性、中等程度亲和力的非竞争性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拮抗剂,其不仅能够调节NMDA受体的兴奋性,从而防止细胞凋亡,而且盐酸美金刚还能有效降低谷氨酸水平,从而起到保护脑功能和改善意识障碍等作用[15-20]。本研究所采用的联合治疗方式,可有效减轻氧自由基对机体损伤,改善机体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促进脑组织神经功能恢复,效果较为理想。本研究中,治疗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MMSE、ADL评分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见,在增加药物之后,并未增加不良反应,效果较为理想。
综上所述,在血管性痴呆患者治疗中,以胞二磷胆碱注射液联合盐酸美金刚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提升精神状态与日常生活能力,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