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2-11-20 07:27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2年10期
关键词:西沙氧氟沙星阻塞性

刘 雯

胸闷、气短、咳痰、咳嗽、喘息等症状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较常见,该疾病患者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病情发展至急性加重期,病情进入该阶段后,呼吸功能衰竭、肺源性心脏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会随之升高,一旦并发,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1]。糖皮质激素药物、支气管扩张剂、抗感染药物、吸氧方案等是目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常用手段,可有效控制病情,但在降低炎症因子方面的疗效并不突出[2]。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均为喹诺酮类抗生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较常使用,两种药物在该病治疗中的适用性及优势存在差异[3]。在此背景下,本研究就莫西沙星和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宜昌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50~77岁,平均(62.23±3.24)岁,病程1~9年,平均(5.13±1.24)年;观察组男38例,女17例,年龄51~77岁,平均(62.28±3.19)岁,病程1~9年,平均(5.21±1.2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21年修订版)》[4]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标准;2)基本资料完整;3)有正常的交流能力;4)无药物过敏史;5)无其他呼吸系统相关疾病。排除标准:1)精神或心理层面病变;2)脏腑器官有病理变化;3)意识昏迷;4)癌症;5)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免疫类疾病、血液系统疾病。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即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硫酸沙丁胺醇,此外,还需实施吸氧措施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期间,采用左氧氟沙星(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409)治疗,将0.48 g左氧氟沙星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时间为1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过程中采用莫西沙星(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40110)治疗,将40 ml莫西沙星溶于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时间为1周。

1.3 观察指标

1)炎症因子:抽取用药前、用药1周时的空腹静脉血液样本,予以10 min离心处理,将分离出的血清样本取出,再以酶联免疫检测法检测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气短、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检测结果恢复正常;有效:上述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炎症因子水平、肺功能显著改善;无效:病情加剧或无缓解迹象。治疗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3)安全性: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安全性评价标准,不良反应类型包括皮疹、恶心、食欲差。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炎症因子水平

治疗前两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降钙素原(ng/L)C反应蛋白(mg/L)组别例数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55 0.21±0.03 0.11±0.05 19.87±0.68 10.42±4.47观察组55 0.22±0.04 0.05±0.02 19.75±0.63 8.22±0.59 t值 1.483 2 8.262 9 0.960 0 3.618 6 P值 0.140 9 0.000 0 0.339 2 0.000 5

2.2 临床疗效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3 安全性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

3 讨论

医院呼吸内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较多,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气道反应增高、炎症反应、肺部感染、遗传、呼吸道感染等密切相关,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有较大影响[5]。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存在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部分患者病情严重时,还会出现意识障碍,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可防控性特征,虽然易反复发作,但予以有效治疗后,能够达到降低生命危险性,延长生存时间的效果。通常情况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情进展缓慢,发作时,日常生活会受到严重影响,能够引起多种并发症,包括呼吸睡眠障碍、肺源性心脏疾病、自发性气胸、呼吸衰竭等,带给患者及其家庭的负担较重。所以,确诊后,需及时予以治疗,抑制炎症反应,以阻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恶化。

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抗菌作用强,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原菌DNA合成,从而达到杀灭病原菌效果,对革兰阴性菌有较强的抗菌活性[6]。但长时间服用左氧氟沙星,耐药性较明显,故而,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类疾病时,无法取得理想治疗效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统感染病的一种,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该病患者,短期疗效良好,但长时间服用时,无法有效控制炎症反应[7]。莫西沙星为第4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抗厌氧菌活性显著,常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使用,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半衰期长、耐药性发生率低等优点[8]。其作用机制是对拓扑异构酶Ⅳ、干扰素Ⅱ有干扰作用,从而阻止细菌繁殖生长,人体吸收该药物后,药物的抗菌活性提升,抗菌疗效随之增强。相较于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用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效果更突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拥有较长半衰期,患者运用此药物之后,体内的病原菌得到有效杀灭,气道中的炎症反应改善,肺部功能明显提高[9]。

本研究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证实莫西沙星的抗炎作用优于左氧氟沙星,其可能原因为莫西沙星的耐药性低,抗炎效果显著,适合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运用,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肺部损伤[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显著,这是因为莫西沙星抗菌谱广,且其对拓扑异构酶、DNA旋转酶活性有抑制作用,故而,其抗菌作用强于左氧氟沙星[11]。本研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莫西沙星的用药安全性较高,人体胃肠道对莫西沙星的吸收效率更高,不会损伤肝脏、肾脏,而左氧氟沙星对胃肠道有刺激性作用,故而,左氧氟沙星较易引起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与左氧氟沙星比较,采用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西沙氧氟沙星阻塞性
“鹰击”护西沙
砗磲采挖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破坏——以西沙北礁为例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清肺汤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部感染4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西沙必利在新型键合手性柱上的拆分及其在血浆中的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