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王亚男,孟翠萍
菏泽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山东菏泽 274006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得到相应改善,再加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长越来越关心和重视孩子,也对医院、学校等机构提出更高要求。儿科作为医院比较特殊的科室之一,它所收治的患者都是年龄小的未成年群体。由于这类群体年龄太小,对事物的认知差,再加上身体的各个器官和免疫系统均未发育成熟,经常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容易罹患各种疾病[1]。此群体患病时表现出疾病发展快、病情复杂等特点,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做好临床的问诊和检查,以免误诊延误病情。护理人员作为儿科病室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担着很大的风险和责任,在护理过程中也有很多的难点和困难。但做好儿科护理,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法,帮助患儿战胜疾病,是每个护士应尽的义务和责任。
正是由于儿科所收治患者的特殊性,社会各界对儿科护理过程中所出现的安全问题也格外重视。作为一名儿科护理管理者,要具有比常人更加敏锐的观察力和规避风险的意识,实施更有力的护理管理措施,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患者在诊疗护理过程中能够享受到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2]。本文主要是分析儿科护理管理中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并提供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儿科护理是临床众多专科护理中的一种,主要是通过研究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帮助儿童做好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护理,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3]。儿科护理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儿童体格、智力、行为和社会等方面的综合性研究和评估,为儿童提供广泛性的护理措施,使患儿各方面都能够正常发展。开展儿童的预防保健工作,可增强儿童的体质,降低患儿发病率和病死率,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提高人类的整体健康素质。临床工作中为患儿提供护理,开展患儿和患儿家属的教育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开展儿科护理科研工作等。所有涉及小儿时期健康和卫生的问题都属于儿科护理的范围,目的就是为患儿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全方位整体护理。
护理管理通常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以提高护士的护理质量和效率为目标的一个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充分利用护士的能力及其他有利的环境、设备、人员等,共同提高患者健康水平[4]。管理者需要统筹规划、制订相应的计划,并要协调各个方面,使科室整个护理系统可以有效地运转并实现既定的目标,促进科室护士的能力和素质共同提高。
护理安全是指在临床的护理实践过程中,患者没有出现各项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之外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行为上的伤害[5]。
在日常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每个护士都扮演着多种多样的角色,每种角色也有其不同的功能。①临床中护士最重要的角色是治疗者,在对患儿进行治疗时,要与患儿建立良好关系,做好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和交流,维护好护患关系,帮助患儿尽快康复。②护士还是患儿的代言人,承担着向患儿家属讲述患儿疾病特点,以及各种需求等,以保护患儿的最大利益为原则进行护理操作。③护士还是患儿的预防保健者和健康教育者,在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并为儿童正常发育做出正确的计划和指导,促进儿童健康成长。④护士在诊疗过程中也是一名研究者,在工作时积极开展护理研究,扩展自己的理论知识及学习新的护理技术,不断改进护理工作,提高儿科护理工作质量,促进专业更好地发展。不管护士角色如何,其护理的整体都是“以人为本”,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要真正体会人文关怀[6]。
我国是人口大国,虽然近几年我国的医疗事业在不断进步,医疗人才也越来越多,但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医护人员的数量远远不够。目前整个临床或社区医院等都表现出医疗护理人才缺乏的现象,每个科室的护理人员及医生都面临着非常大的工作压力[7]。儿科科室的护理工作相对其他科室护理工作难度大,且任务多,再加上人手不够,护理人员长时间处于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中[8]。忙碌导致护士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去巡视相应患儿,不能在每一项工作都妥善完成后再开始下一项工作,没有时间多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她们的问题及困难等,这是导致护士工作中出现差错的重要原因。由于护理人员长期处于高压力的工作环境中,护理人员没有精力去关注工作本身之外的事情,对患者问题不够了解、治疗任务重等原因都容易为后续护理工作埋下隐患,导致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
目前我国临床上护理管理制度虽然有较为统一的标准,但每个医院每个科室落实情况并不相同。有的科室虽然制订相应的护理安全管理制度,但落实情况并不好,导致科室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容易发生护理安全事故[9]。部分管理人员法律意识薄弱,对科室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解决,如抢救车的管理、抢救药物的管理及一些特殊药物的使用和存储等,容易导致科室出现护理安全事故。管理人员由于不能够及时有效地接受新知识及新的管理制度,导致科室的规章制度一直延续之前使用的,不能够根据科室的自身情况而制订适合自己的规章制度,不利于护理实践的执行及护理目标的实现。
规章制度的制订是为护理实践更好、更安全的实施,不但可以规范护理人员的行为,且不容易出现护理事故,减少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事情的出现。临床很多儿科科室出现制度执行不好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护理管理者不够重视,临床上部分护理管理者缺乏领导者该有的决断和魄力,不能够有效地监督科室护理人员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由于管理者监管不力,科室缺乏逐层管理和监督等手段,达不到规章制度实施的预期效果。在这个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安全隐患。一旦出现安全隐患,科室没有明确的处罚措施,护理人员选择隐瞒不上报或者虽然上报但并不会对其造成任何影响,也使护理人员自身意识不到问题的严重性,长此以往小问题就会变成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大问题。②护理人员执行力度不够。护理管理人员虽然制订本科室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但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管理和处罚制度,导致临床护理人员出现凭经验做事等情况,并没有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护理实践。再加上科室缺乏监管的人员及监管的制度,护理人员所犯的错误不能够及时被发现并改正,容易给患者造成安全隐患[10]。
临床护理工作中,明确规定护理人员在执行操作前必须严格进行“三查八对”制度,在整个过程中不仅要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住院号等,还要做好药品名称、剂量、有效期等的核对[11]。①儿科病房的患儿流动性相对较大,且病区相对较吵闹,护理人员经常会遇到名字相似或者相同的患儿,在核对时由于病区环境吵闹、家长回答含糊及没有按要求核对床头卡和手腕带,护理人员很有可能在查对的过程中就会出现查对不准,为后续工作留下安全隐患。②护理记录等书写,不仅是在儿科病房,目前我国临床各科室护理记录的书写均存在一些问题。护理记录的书写受到法律保护,任何人不得胡乱编造、修改护理记录,同时护理记录是患者住院期间重要的治疗凭证,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但部分护理人员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并没有意识到护理记录的重要性及所承担的法律意义,在书写护理记录时经常会出现书写不及时、内容不真实、用词不确切及书写不认真等现象,导致护理记录的书写只是应付形式而没有法律方面的实际意义。③部分护理记录单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出现问题。由于患者外出或拒绝护理人员的测量,不得已护理人员只能编造数据进行填写。若后期出现问题,不但不能保护护理人员,反而成为护理人员弄虚作假的证据。
儿科患者一大突出的特点就是年龄小、血管细且好动不配合,在进行静脉输液等侵入性操作时相较成人比较困难。再加上护理人员自身操作技能薄弱,不能胜任在护理过程中的护理任务,尤其是年龄小的护理人员,由于自身经验缺乏、技能不熟,在临床工作中因担心穿刺不成功而遭受家属的指责及患儿哭闹,常常会选择不尝试,久而久之,非但护理技能不够精湛,还容易留下护理隐患[12]。
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也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也应该受到护理管理者的重视,管理者要了解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心理压力的原因。研究表明,导致护理人员出现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有因穿刺不成功而引起患儿家属不满、患儿哭闹、家属和领导的不理解等[13]。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护理人员容易出现神经衰弱等症状,在工作中不自觉留下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研究者从3 个方面总结相应的防范措施,分别是规章制度的落实、护理管理者管理能力的提升及护理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
做好规章制度的落实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在科室内成立管理小组,由科主任和护士长带头,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在临床统一使用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科室的情况,制订适合自己科室的规章制度和护理安全目标。管理小组定期收集和分析临床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安全隐患,分析原因,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并融合到科室规章制度中,明确全体科室护理人员的正确工作方向和方法。②加强监管力度。制度落实好一方面靠护理人员自觉,另一方面监督也不能少。管理小组负责相关制度的监督管理工作,制订相应的应急措施及惩罚措施,严格要求护理人员遵循查对制度,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及用药方法等,将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管理能力体现在多个方面,一个优秀的管理者不但自身优秀,而且能带领团队成员共同进步。管理者要学习新的管理方式,定期更新规章制度、护理任务及护理目标等促使整个护理团队共同进步。管理者还要多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其在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困难及心理状态等,并适当地给予一定帮助[14]。护理人员的排班是考验管理者的难题,要充分考虑护理人员的生理和心理承受能力,合理安排其工作和休息时间,可采用弹性排班的方法或是按意愿排班的方式,协调护理人员工作、生活平衡,避免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影响工作效率。
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过程中要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主要包括两方面:①提高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在整个护理过程中能够充分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配合要点等,在进行特殊操作前要征求患者家属同意并签署同意书等。②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护理人员按时参加科室及医院组织的技能学习、考核等,年轻护士多向高年资护士学习,对不熟练的操作、仪器等要多加练习,直到能熟练操作为止[15]。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进步,临床护理人员的地位也越来越高,护理服务质量成为评价医院整体服务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护理管理者作为护理人员的领导者,其领导能力决定科室护理质量的发展,一个优秀的护理管理者要具备很好的领导和决策能力,能够及时发现护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要结合自身科室情况,制订符合科室情况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监督并执行。护理管理者紧抓护理质量,弥补自身不足,坚持以法律法规为基准,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的护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