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滨海学校 朱 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高中阶段学科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其中包括对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希望能够借助审美情感教育,让学生能够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学会善待生活、热爱生活。美术教学是落实情感教育的关键途径,基于这一情况,就需要对传统的美术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将审美情感融入课堂教学。然而,受到传统美术教学理念的影响,高中美术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效果一直不尽如人意。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育经验,针对美术教学中审美情感教育展开探究。
尽管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美术教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创新,学校和教师也越来越注重美术学科。但是,由于美术学科在高考中所占比例较小,很多学校仍然将重点放在了语数英等“主科”的教学上。特别是在高三时期,很多学校常常会取消美术学科。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高中美术教学中素质教育逐渐流于形式,很少会真正地落实学生的审美情感教育,教师也只是简单地让学生自主进行欣赏和实践,不会花费过多精力设计审美情感教育活动。
在高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美术基础、审美能力和对美的认知不同,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满足每个学生对审美的要求,促进学生审美情感发展,达到教学的目标。然而,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大多数教师在开展审美教育的时候,常常会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直接统一化地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无论是课堂教学、课后美术作业还是美术学习评价都是无差别化地对待。这个问题是高中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导致很多学生无法在审美教育中获得有效的情感激发和思想共鸣,甚至会由于无法跟上教学进度、无法理解教师的教学内容等原因,导致对审美教育产生负面的情绪和心理,最终让审美情感教育结果适得其反。
现阶段,在高中美术教学过程中,缺乏完善的、系统化的考核评价机制,不论是对美术教师还是对高中生,都没有进行系统性的评价,导致美术教学都只是敷衍地完成任务,学生也不会重视教师所设计的美术活动和学习任务。即使有部分教师能够认识到评价对美术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其设计的美术学习评价方法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评价过于片面化、评价的标准过于局限、评价的方式过于单一等,这些都影响了评价的有效性、真实性与客观性。为此,教师需要对评价环节进行重视,借助评价环节激发学生更多情感投入,从而助力美术审美情感教育。
教师在审美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学生才能够逐渐学会发现美和创造美,对美产生情感公共鸣,从而达到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为此,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对审美情感教育的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当前大多数教师对审美情感教育不够重视,甚至对美术课程不够重视。特别是在高中时期,大多数学校将重点放在了学生的“主科”教学上,很少会关注到美术、音乐等学科,甚至部分学校直接取消了艺术类课程。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美术教师很难有机会为学生落实审美情感教育,导致学生只获得了知识成长,各方面素养无法得到综合发展。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审美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科的价值,发觉美术学科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因此,教师需要提升对审美情感教育的重视,思考如何结合高中生的学习特点和思维方式以及身心情感的发展程度,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施展审美教育。一方面,教师需要丰富美术知识与技能,采用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在丰富美术教学内容中融入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如,教师可以融入更多新鲜的、趣味的、流行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进行美术作品分析,发掘美术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借助信息工具临摹美术作品,学会从实践角度欣赏美术作品。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穿插美术创作者的一些故事和生活,让学生学会结合创作背景分析美术作品,从而深入地感受美术作品的内涵和魅力。这样多形式、多角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从多个维度去感受和发觉美,带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思想与动手等多感官参与,从而激发学生审美情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和临摹美术作品,可以提高自己的美术技能,并且依据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和沟通,实现思维碰撞,产生更多思想共鸣,进而提高班级整体的审美情感。
美术涉及的内容不仅是绘画,还可以是建筑、手工、编织、雕塑等。因此,教师在丰富美术课堂形式的时候,除了以美术绘画作品为依据丰富教学外,还可以借助多种美术形式来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欣赏更多不同形式的“美”,从而达到丰富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为此,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到美术馆、博物馆、艺术节、优秀园林、建筑院等各种活动和场所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审美理念,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和感受美,多元化地欣赏世界。
一堂成功的美术课,需要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从中获得新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从而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同时还需要提高课堂的充实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成长。在课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需要更加充分地互动和交流,才能够让课堂更加充实,碰撞出更多思维的火花,创作出更多可能性。不同学生对美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因此,对同个作品也会有不同的解释,教师需要学会尊重学生对美的认知,引导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组织有不同看法的学生之间交流,共同以“美”为话题展开探讨。从这个过程中有所成长和收获,拓展和丰富自己对美的见解,同时学会尊重他人与换位思考,从而达到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在这样互动性的美术课堂下,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思考、创作、参与,更好地挖掘每个人身上的艺术潜能,实现有效地发觉美和分析美。不仅如此,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还能够通过对美的交流和互动,提高自身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有着很大帮助,学生在日后产生审美情感时,也能够借助语言将其表达和呈现出来,从而感染更多人。
例如,笔者在开展“交流与传承— 东西文化碰撞中的艺术嬗变”教学时,便以该章节为主题组织学生对东西方艺术之美进行交流,并且针对“是否需要融入西方文化,你对西方文化的看法”的主题进行讨论。很多学生表达出了不同的观点:有的学生能够认识到西方文化的美,认为需要毫无保留地采纳西方文化;有的学生却轻视西方文化的美,认为需要保守东方文化,避免西方文化感染破坏东方文化。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并且说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共同对东西方文化的美进行分析。在这样的互动下,学生不仅提升了自身的审美情感,还从互动中增进了彼此感情,提高了交流表达能力。
美术学科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有着一定的差异。作为一个艺术学科,美术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让学生走入艺术世界,切身感受艺术之美。同样,在美术课堂开展审美情感教育时,教师需要关注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和体验,借助多感官调动,让学生投入课堂学习。教师可以在开展美术教学时,设计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如在欣赏一幅绘画作品时,播放与作品有关的背景音乐,创建相应的情境;如借助视频,更加生动形象地介绍作品的创作背景与创作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之美;如展示实物,让学生亲身接触和感受艺术的魅力等。在这样多感官的参与下展开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好地感受作品所呈现的情感和思想,发掘作品的价值和魅力,从而学会欣赏作品,达到审美情感教育的目标。
例如,在教授“文化与习俗—从‘泥土’中诞生的美”时,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泥土”艺术,笔者便在课堂上展示了一些从“泥土”中创作的艺术作品,并尝试调动学生多个感官,从而让学生深入泥土艺术的学习氛围中。首先,笔者先通过多媒体呈现了一些作品与其所处人文环境的图片,调动学生的视觉;其次,笔者展示了几件作品的实物,并让学生进行传阅,在传阅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亲自接触到这类“泥土”艺术作品,从触觉上感受作品之美;最后,笔者以“泥土”文化为主题,搜集了相关视频资源,在课上为学生播放短片,让学生从短片中感受传统民俗“泥土”艺术的价值和美丽。借助图片与实物、视频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艺术的价值。
又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欣赏瓷器、建筑等作品时,不仅可以借助多媒体和视频展示,还可以带领学生到实际场地中感受,在不同主题的建筑氛围下,让学生认识和感受到各个建筑风格所呈现的美,给学生留下更深刻的印象,激发学生审美情感的同时,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例如,笔者在教授“人作与天开—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时,由于直接通过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学生很难理解园林艺术的美丽,为此,笔者带领学生到户外实践,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古典园林的布局和取景、工艺和文化,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民族情怀。
评价是教学里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可以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本节课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仅如此,学生还能够从评价中获得学习反思,对自己本次学习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了解自己的学习不足和困惑,从而更好地进行改善。为此,教师在开展美术审美情感教育时,需要重视教学评价环节,将审美素养作为评价的重要标准,以此了解审美情感教育的成果。但是,通过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大多数高中美术教师都忽略了教学评价环节,有不少教师教授完知识点后便直接草草地结束了课堂,即便有的教师能够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但是在评价方法和内容上也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新,导致评价的结果不够全面和真实,影响评价的可参考性。在审美情感教育背景下开展美术教学评价,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评价思维,将审美素养、审美情感这些抽象的东西通过评价的方式融入课堂,让学生对自己的审美素质有深入了解,便于学生日后更好地发现美和欣赏美。那么,如何在审美情感教育下开展美术教学评价呢?首先,教师需要丰富评价的主体。在以往的评价下,多数是教师单方面地进行评价,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审美能力进行反思。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家长等多方成员参与到评价中。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某一个主题完成绘画,在完成过后,邀请家长、其他学科教师参与到评价中,借助网络渠道,让其他主体发表对作品的评价,使得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审视自己的作品,从而提高自己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其次,教师需要丰富评价的内容。以往教师仅仅单一对作品进行点评,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自己的整个美术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和反思。因此,在审美情感教育下,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对审美素养有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评价,以此来助力审美情感教育。
综上所述,审美情感对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高中美术教师需要认识到审美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肩负起审美情感教育的重任,在高中美术教学中积极地融入和渗透审美情感教育。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学形式,强化教学过程中对艺术之美的教育,让学生学会挖掘美、欣赏美和认识美,从一次次美的教育中提升审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