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建瓯市徐墩镇中心小学 潘小英
数学是一门理论性和逻辑性都比较强的学科,也是一门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针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实践,不仅能够体现“双减”政策的要求,有效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升综合应用能力。
小学是学生接触数学的初期,在这个时期如果能让学生学好数学,就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往往比较乏味,教师用大量的知识来堆砌课堂,学生在一知半解的状态下,也逐渐磨灭了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需要灵活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下枯燥乏味的课堂氛围,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双减”背景下,更加注重让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而想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就要为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且有自己的感悟,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讲解者,更多的是引导者,能够在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的同时,对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拓展。另外,“双减”政策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意味着教师不能再用大量的时间去讲解知识,而是要积极寻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去提升教学的效率。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下,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这也就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数学知识,但是并不能灵活运用到生活当中,也使得数学教学失去了其应有的应用价值。在“双减”背景下,更加注重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加强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有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生长环境不同,思维方式自然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就意味着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自然能够很好地跟上教师的进度,而对于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来说,他们长时间跟不上教师的进度,就会丧失学习的信心,然后就更跟不上,这样的恶性循环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为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学习获得成长。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也就是考试成绩。这种情况直接导致教师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转变这种教学观念,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包括学生的进步情况、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等,形成良好的激励作用,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以及知识背后包含的技能、思想和方法等。
小学数学与现实生活有紧密的联系,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应用到现实生活当中。想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应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数学知识更加贴近现实生活,并且挖掘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数学资源,加深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理解的同时,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也是进行数学教学最为本质的目的。另外,为了能够实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更好地结合,教师除了要注重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外,还应当多创造一些机会,让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数学问题进行探究。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活跃,不仅能够加深对于教学内容的理解,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也能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数学的价值绝不仅仅在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具有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同时还需要促进学生理性思维的成长。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全面发展原则,为学生营造一个更加有助于学习的环境,一切教学活动应当围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来开展。另外,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项集体性的活动,团结协作能力也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部分。因此,教师还应当适当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让学生通过合作去解决数学问题,从全角度入手,对于学生进行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传统教学模式下,一些教师对于课堂设置并不是十分合理,经常出现教师为了节省时间代替学生回答问题,或者设计好问题,引导学生朝着同一答案思考的现象,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有着负面的影响。“双减”政策实施以后,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于学生的课堂地位进行重点强调,教师需要对这样的问题进行格外关注,并且采用创新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在课堂中实现自我发展。使用情境教学法不仅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积极性,增强学习的内驱力。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室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展开教学。
例如,在进行周长学习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跑操的教学情境引入,并且以多媒体的方式将这样的情境展现出来,然后对学生进行引导,设置问题,再引出周长的相关概念进行接下来的教学。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可以画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通过推理计算出图形的周长,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学生推理能力得到增强,学习能力也得以提高。
数学课程涉及大量的计算内容,因此传统课堂以训练为主,很多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开展课程教学,学生需要完成大量数学计算题目,因此在做题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庞大,却缺少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随着“双减”政策推行,学生的作业负担极大地减轻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需要考虑的内容是如何做到教学的针对性,切实保障学生有效掌握数学知识,最大限度地实现高效数学课程。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逐渐得到尊重,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教育活动的价值得以更好体现。
“双减”政策的推行实质上解决了教学活动在课下延伸的问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大量知识,而且还要在课后通过补习班和大量的训练题进行学习,学生一直处于被动训练、被动接受知识的处境中。“双减”政策推行后,教师的教学时间被限制在一定范围内,教师需要考虑到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提升学生学习质量,所以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课程重难点知识与基础知识比重的调整,科学地开展教学,提升课程教学效率。
例如,在“平行四边形”一课中,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结构特点等是本节课程的核心内容,在设计课程时,将学生探究内容进行细化,不同能力的学生探究不同的知识内容,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将自己的探究结果讲述出来,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对于学生合作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由教师解决。比如,学习能力差的学生可以研究“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探究“平行四边的实际应用价值”,探究活动结束后这些学生结成小组共同将自己的探究结果展示给班级学生,班级学生对通过讨论确定最终的结果,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合作学习方法的推行需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合作氛围,在充满合作气息的环境下引导学生积极合作,实现课程质量提升。在“双减”背景下,合作学习法的开展要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积极合作,通过合作解决主要的问题,锻炼学生合作学习能力。这种方法的推行既满足核心素养提倡的学生自由发展的要求,也满足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要求。
例如,在探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知识时,想要推行合作学习方法,可以从构建合作氛围方面入手,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探究话题,比如在研究正方形与长方形的边长、角度都有什么关系时,学生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测量方式,比如用尺子或是其他工具进行测量。学生在这种探究氛围中会积极地思考测量方法,并且发现长方形与正方形边长和角度都有什么样的特点,以此总结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概念。此外,在设计出具体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后,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学生动手能力,解决一些学生通过理论无法解释和说明的问题,提升课程的质量。
合作学习氛围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在合作中分析和完成问题。在构建合作氛围时,结合学生日常接触最为广泛的事物或者场景,将这些事物或者场景融入课程知识探究中,引导学生通过合作的方法去分析其中蕴藏的知识,在学生合作探究中完成知识讲解。这种方法的价值在于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可以调动所有知识尝试解决其所遇到的问题,学生的活跃性思维调动有助于教师将重点知识传授给学生,更好地使得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提升数学课程的质量。
在“双减”背景下,想要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推动学生数学思维的养成,依靠教材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还应当注重与教学内容结合,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从而帮助学生开放思维,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进行拓展和延伸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拓展延伸的内容应当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够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其次,拓展延伸的内容应当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规律,如果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不仅很难起到拓展延伸的作用,还有可能会打击到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后续教学的开展和学生能力的培养也是不利的。在“双减”背景下,想要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有序进行,在实际进行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之前,教师就应当明确教学目标,并且从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学习情况,制订合理的活动计划,让学生全面了解实践活动中应当完成的目标以及具体实施的步骤,并且能够在教学目标和活动计划的指引下,顺利有序地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提升自身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这部分内容时,由于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认识图形的一些知识,并且对于常见图形的一些概念和特征都有了基本的认识,也能简单分辨一些图形。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内容,并且与之前已经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类,之后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动手实践,例如自己动手画一画三角形。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把之前的内容与新的知识点很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完善的知识体系,并且也能够在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对于三角形有更加深刻的认知,不仅巩固了前面的教学内容,也能够为后续的教学打下基础,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总而言之,数学是一门复杂的数理逻辑科目,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一定的难度。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学习质量,对于“双减”政策的实施效果有着重要意义。教师需要深入研究“双减”政策的内在含义,并围绕核心素养理念科学设计数学课程,构建完善的、体系化的数学课程,不断提升学生在数学课程中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进而实现数学课程质量提升,推动小学教学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