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

2022-11-20 16:06福建省福州市马尾第二实验幼儿园孙瑜婷
亚太教育 2022年9期
关键词:教养性格家庭

福建省福州市马尾第二实验幼儿园 孙瑜婷

一、家庭教育的内容

通常所说的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成员中父母对子女进行的非正规、无固定模式的教育活动。其实,家庭教育不仅包括父母对子女的教育,还包括家庭成员相互之间的教育和影响。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始和基础,是孩子成才的基石,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长学习如何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势在必行。

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家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一句话:“应当清楚地认识到,任何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或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这一细致、复杂的任务。”说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学校教育起着奠基作用,学校教育在孩子身上得到最佳的效果和影响必须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下去。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和不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

社会不断发展,事物日新月异,高科技产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得到了普及。笔者常常看见孩子们用手指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灵活拨弄,游戏分数高得让很多成年人都望尘莫及。他们常常语出惊人,有着与同龄人不相称的早熟。假如让他们当众表演一个节目或者与其他小朋友分享时,他们又开始表现出羞涩、内敛、不乐意。这些都说明孩子的智力水平越来越高,但是性格上的缺陷也越来越多,这些性格上的缺陷在无形之中阻碍了他们的成长,成为家长和孩子最大的困惑。

幼儿的性格特征对幼儿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优秀的教育下,孩子们会改掉本身的性格缺陷,自卑变成自信,孤僻变成合群,冷漠消极变成热情主动、积极向上,这些都是成功人士必备的优良特质。父母的抚养方式和家庭教育在儿童性格特征的最初形成中有决定性作用。

(三)把教育理论运用在孩子身上

如果说实践是认知发展的根本动力,那么就更应该把实践当作认知的最终目的。家长学习怎么样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从而实践在孩子身上。如果有了理论和认识,却只是把它束之高阁,这种学习再好也是无用功。所以,家长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态度,明白学习的目的是给孩子更好的教育,实事求是、按部就班地去实践理论,而不是夸夸其谈却不去改善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行为。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理论和方法都适合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对家庭教育理论认知的深度,掌握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家庭教育是一门大的学问,将认知和实践有机结合,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家庭教育,才是最佳的家庭教育。

三、家庭教育对幼儿性格的影响因素

(一)学前儿童家长教养方式是影响幼儿性格的因素之一

根据西蒙兹、施艾弗、马丁和麦考伯等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的阐述,利用“关爱”和“权威”两个方面相互组合成以下四种主要的教养类型。

1.民主权威性教养方式

在这种家庭中,家长懂得尊重子女的人格,能够听取孩子的意见,不粗暴打骂孩子,不强加自己的意愿给孩子;家长处事公平合理,如果自己有了错误会勇于承认,给孩子一个榜样;对子女的教育注重方法,循循善诱,给孩子摆事实,讲道理。家长对孩子给予适度的关爱和合理的允许或限制,对孩子保持温和态度,能合理接纳孩子的意见和想法,亲子之间采取开放式的态度和方式沟通。

2.绝对权威性教养方式

这种教育方式是由中国儒家文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和严重的等级制度衍生出来的一种传统的家庭教养方式,是一种权威性专制型作风。这些家长常常认为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要求孩子绝对听话,服从命令和安排,父母的话就是绝对的权威,产生分歧时父母都是对的,孩子都是错的。这些父母常常以自己的标准和规则去要求孩子,不考虑孩子的个性发展,不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更有甚者在家庭教养方式中采取简单粗暴的打骂、吓唬等代替科学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

3.娇惯溺爱型教养方式

上海市教科所程华山、李洪曾等学者研究认为,溺爱型教养方式的家长教育投入最多,对孩子要求最少,认为孩子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奖励孩子的方法是给较好的东西。这种教养方式对幼儿发展产生全面阻碍性影响,表现为幼儿在动作发展、智力发展、独立能力发展、交往能力发展以及对人对事关心方面的发展水平平均较低,因此是一种较差的教养方式。

4.忽视冷漠型教养方式

采用这种教养方式教育孩子的父母对孩子不闻不问,采用忽视、冷漠的态度对待孩子,对孩子给予很少的关爱和情感交流,不管孩子是犯了错还是取得了好成绩,父母一律采用回避、冷淡的态度回应。这种教养方式可以说是一种放纵,放任自由,任其发展。因而,孩子的是非观、判断能力都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其情绪不稳定,对事物冷漠,对人冷酷,富有攻击性。

(二)家长自身特点对幼儿性格形成的影响

1.家庭结构类型的不同对幼儿性格特点的形成造成影响

家庭结构类型的不同也会对幼儿性格特点的形成造成影响。家庭结构的不同造就了家庭成员和家庭氛围的不同,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和广泛的。

比如核心家庭,有三种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兄弟姐妹关系。这样的家庭人口少,结构简单,使得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比较融洽,有较强的凝聚力,容易协调,有利于子女的成长。父母可以专注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对孩子的关心和爱护可以得到双方的协调,孩子的性格积极向上的方面居多。

主干家庭的代际关系比较复杂,比核心家庭中更增加了祖孙关系,在教育问题中容易产生分歧。父母对孩子严格,爷爷奶奶又疼惜小孙子小孙女,家庭矛盾由此产生,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怎样平衡这样一种家庭教育又成了一个难题。最佳的方法是父母和上一辈进行协议,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形成一致性,多进行交流沟通,发挥其优势,克服其不足,相互配合,理智地爱孩子、教孩子,给孩子一个团结友爱、其乐融融的家庭环境。在这样的家庭中,孩子容易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健全的人格。

残缺家庭,顾名思义就是不完整的家庭,不外乎单亲、离异两种状况。据有关部门统计,残缺家庭中丧偶占30.92%,如若不做好单亲家庭孩子的感情疏通工作,其可能会出现抑郁、自卑、孤僻、焦虑、恐惧等特质。所以父母要尽快调整心态,安抚孩子的情绪,不要隐瞒和回避孩子,让孩子对世界和家庭形成正确的认识。离异家庭的孩子由于父母长期冲突,会产生严重的心理负担,有的性情孤僻乖戾,情绪暴躁;有的冷漠悲观,自闭怯懦。家长应该正确对待这个问题,尽量尽早去解决它,让孩子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

隔代家庭,就是只有祖孙关系的家庭。在缺乏父母陪伴的情况下,孩子会出现很多性格上的缺失。这样的家庭结构,最常见的就是留守儿童。据李洪曾《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调查显示,我国农村目前留守儿童数量超过了2300万人;57.2%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出;留守儿童中的79.7%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13%的孩子被托付给亲戚、朋友,7.3%为不确定或无人监护。这样的一种生活方式,造成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特殊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他们特殊的性格特征。

2.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的不同也会造成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

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的不同也会造成幼儿不同的性格特征。一般来说,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培养孩子的方式越好。如教师子女一般心智更为早熟,表现出更能明事理、辨是非、知错能改的性格特点。相反,受教育程度较低的父母往往缺乏教育子女的科学有效方法,甚至缺乏耐心,用批评数落、体罚等方式对待孩子,造成孩子胆小怯懦、缺乏主见的性格。另外,父母的职业也会对幼儿性格产生影响,如本身吃苦耐劳的清洁工,其子女受父母影响,通常也会更为勤劳、朴素。相反,如果父母本身不务正业,那么子女通常也会受其影响养成不好的性格习惯。当然这些并不是绝对的。

(三)家庭环境在家庭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孩子营造温馨、和谐、健康的精神教育环境是十分有必要的,有时可以弥补物质环境的缺失。有的家长从锻炼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角度出发,设法给孩子锻炼和磨砺的机会,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如从小限制他们的零花钱,超出的部分就需要用自己的劳动“赚取”,超过十八岁必须离开父母出去住。这些远远比孩子在家里享受父母提供的一切学到的多,得不到的就靠自己的努力争取,让孩子养成积极、平等、向上、进取的性格特征。

四、对当代家庭教育的意见和建议

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的成熟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性格的,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所以,在幼儿教育阶段,家长不应一味去追求幼儿学习内容的多少、幼儿学习成绩的好坏,最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性格。

(一)从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教养方式进行改善

结合教养方式来看,在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孩子自尊心强,性格开朗直爽;有较强的自觉性,聪明大方,积极主动;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而且这些孩子的性格比较随和、亲切,知道关心他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喜欢和他人合作,建立团结关系;爱好广泛,喜欢交朋友,谦虚、礼貌、待人诚恳,并且懂得与同伴平等相处,互相尊重;对事物具有探索意识,学习能力高,独立自主,善于自我控制,能够较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林磊等人的研究发现,家长富有情感的、民主的教育方式可以诱发儿童对他人的友好倾向,其子女表现出较多的亲社会行为,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多为受欢迎的儿童。可见民主教养方式不失为一种理智型、智慧型的教养方式,值得家长借鉴。

(二)减少家长自身特点在教育中的不良影响

从家长自身特点出发,家长要学会直视自己的不足和缺失,不能因为家庭结构的特殊性带给孩子无法弥补的伤害。家长要尽量打开心扉,愿意接受社会和学校的帮助,选择正确的教育策略,改进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为幼儿提供更加合理、更有益于其性格健康发展的家庭教育。

(三)对家长的建议

随着社会的进步,家长受现代社会因素的影响,实施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各有不同。在此,为了在日常生活中帮助幼儿培养和习得良好习惯,笔者对家长提出四点建议。

1.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对孩子细节的培养,如口语培养,语言交流等良好的语言习惯养成,卫生习惯的纠正。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孩子的各方面素质水平会有显著提高。

2.慢教孩子。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家长需要循序渐进,不断接纳、筛选、积累孩子的教育经验和方法,切勿拔苗助长。

3.注重以身作则。想要教育一个好孩子,就要重视榜样的作用,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会逐渐耳濡目染家长的行为。

4.重视家园合作。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是幼儿接触最为紧密的关系,良好的家园关系会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反之则是事倍功半。

孩子是父母的未来和希望,父母一定是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一切给孩子。但是,有的时候父母赋予孩子的是自己认为孩子必要的,往往与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家长不如放下自己固有的观念和成见,学习怎样成为更合格的父母,怎样造就良好的家庭教育,怎样让孩子在一个健康、温暖、和谐的家庭中快乐成长,不仅重视孩子能力方面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对孩子性格和品质的塑造,让孩子迈出成功的第一步。

猜你喜欢
教养性格家庭
猫的性格爪知道
家庭“煮”夫
教养方程式
恋练有词
教养,就是选择做个更好的人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
性格描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