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楠 刘萍
(江苏省南京市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写作声音在美国许多写作教材中备受重视,自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得到二语写作研究者的关注。近年来,其概念传入中国。但国内教学者大多对此比较陌生,学生在写作声音的表达上还需改善。鉴于此,文章介绍写作声音的概念,梳理近二十年国内外写作声音实证研究,讨论教学启示和未来研究趋势。
写作声音源于巴赫金对话理论,用提喻法代表作者在语篇中的存在[1]。声音概念随后拓展到非文学语篇。Matsuda提出写作声音的定义:“声音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选择运用社会中现有且不断变化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手段而产生的综合性效果。”[2]
然而,写作声音的内涵颇具争议,主要围绕声音是个性化还是社会化的表现展开,出现了表达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学派。
表达主义学派以Elbow、Bowden等为代表,强调作者个性的充分展示。Elbow认为作者可通过声音产生读者期待的效果,影响读者行为。因此声音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3]。20世纪末,该观点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他们关注写作声音的社会性,理论观点被称为社会建构主义,以Atkinson、Ede等为代表。他们认为声音受社会文化影响,指出表达主义者带有西方个人主义意识形态偏见[4]。
随着探讨的深入,研究者开始寻求写作声音中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平衡。Prior[5]认为两大学派的观点并不矛盾,声音是个人和社会共同作用下的情境性产物。Matsuda的定义(见上文)也体现了声音的双重特性[2]。
写作声音的概念传入中国后,国内语言学家对其内涵的侧重各有不同。欧阳护华基于声音的社会性,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受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写作声音具有“集体化”特质[6];俞希强调声音的个体性,将其看作表达作者自我的重要方式[7];刘秋成从思维、语言和社会文化三大维度理解写作声音[8]。
学界在探讨概念的同时,也通过实证研究验证观点。研究者主要通过量性、质性或混合研究方法,从研究者视角或读者视角分析写作文本或写作过程,关注写作声音的语言要素、构建过程及其与文本质量的关系。
为了有效评估写作声音,研究者基于语料库,通过量化声音特征统计分析语篇中的语言要素,分类评测声音特征。
Helms-Park的测量标准从语气肯定程度、自我认同程度、主要观点重述次数、作者在场和观点自主程度对声音强度进行评分[9]。不过该标准缺乏效度验证[10],没有考虑社会因素[11]。Hyland的写作声音模型则更全面,从作者立场和读者参与方面测量声音[12]。
Zhao根据实证数据修改了上述两个声音模型,设计了包括11个语言要素在内的三维模型。该研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给出了较为清晰的写作声音评估标准[13]。
国内相关研究则较少。俞希基于Zhao声音分析模型[13],删除了指令导向词和读者参与这两项与个性特征关联较小的要素,加入了被动语态和引证这两项从反面影响声音的要素[7]。刘晓晗根据Helms-Park的四维模型,将声音具体划分为四项语言学表征[14]。
研究者还展开了声音构建过程的描述性研究,包括写作者自我声音构建过程以及集体性声音建构的发展过程。
写作者自我声音构建过程的研究关注二语写作者、写作新手在构建写作声音的过程中遭遇的种种困难。二语写作者Canagarajah在自传性叙述中描述了自己在学术写作中寻找个人声音的过程,指出他在西方接受到的教育并不能完全理解自己作为二语学习者所遇到的独特挑战[15]。
此外,许多研究者还利用语料库分析集体性声音的构建,即分析某一领域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词汇修辞特征,归纳该领域写作声音的特点。例如,Dressen-Hammouda考察了6位地理学研究者完成博士论文后的10年间其学科声音特征的发展变化,发现他们构建声音的过程存在相似性[16]。
由于声音概念的不确定性和测量的差异性,写作声音与文本质量的相关性问题尚有争议。少数研究者认为两者没有直接关系,但更多研究者认为两者显著相关。
Helms-Park和Stapleton认为两者没有密切联系[9]。他们首先制定了“写作声音强度测量标准”,对加拿大某大学二语学生的议论文进行声音评分。再用Jacobs等设计的“二语写作评估标准”评估文本质量。最后通过相关性检验,发现声音强度和文本质量没有明显相关性。
该研究引发了诸多讨论。Matsuda质疑它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17],认为“二语写作评估标准”无法测量与声音相关的文本特征所产生的效果,并模拟了一个学术期刊的匿名审稿过程,发现审稿人对作者的评价与写作声音相关,认为声音与稿件质量关系紧密。同样,Zhao对Helms-Park的复制性研究认为写作声音可以解释作文分数[10]。随后的研究也大多认为写作声音与文本质量具有相关性。
一些母语写作研究者认为写作声音应当在教学中受到重视,并通过观察性研究给出了教学建议[18]。然而,在二语教学研究中,写作声音的可教性尚有争议。
Hirvela认为写作声音和西方个人主义观点联系密切,不适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二语教学,而只应作为二语学习者理解文本的一种途径[19]。然而,Matsuda通过分析日本语篇中的写作声音表明个性化声音并非西方独有,在集体主义文化内也可教可学[2]。
国内学者更多认为声音可教,并做出了有益探索。不少学者指出,我国当前写作教学关注语言的工具性,而学生在写作中大多缺乏自我。而写作声音关注作者的自我呈现,有利于让学生批判性地发出个人声音。
国内学者针对声音教学提出了具体建议。李珠珠建议依据Helms-Park的声音强度测量标准,通过阶段性教学提高学生写作水平[20]。刘秋成提出声音构建三维动态模型,从语言、思维、社会文化出发培养学习者语篇能力[8]。
在研究内容上,写作声音的实证研究不多,声音与文本质量的关系、二语课堂语境下声音的教学实践等论题还有待探究。在研究方法上,学界更多采用量性标准测量声音。但声音的社会性和动态性难以被量化[21],因此未来还需要根据研究目的,综合采用质性研究方法。
文章回顾了近二十年来国内外写作声音的相关理论探讨与实证研究。写作是一个用文字展示自我,与读者交流的过程。当前,不少学生已具备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进一步提高书面交际能力、开展跨文化交际,需要学生构建写作声音。为此,写作声音还需二语研究者的深入开拓。(指导教师: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