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CLIL模式下英语专业生的英语视听说课程的应用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2022-11-20 10:01林依洁
现代英语 2022年6期
关键词:跨文化口语教学法

林依洁

(东莞城市学院,广东 东莞 523419)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我国与西方文化的接触日渐频繁,英语成为沟通交流的一种工具,英语也因此成为热门的专业之一。英语专业的学生更需重视对英语能力的培养,旨在为日后从事英语方面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我校的《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指出,英语专业学生除听说读写等基本语言技能要熟练外,在毕业时,应具备较强的英语沟通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由此可见英语口语是英语专业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除掌握还需具备较高的水平、能力。然而,英语专业生在口语能力的培养上还未意识到其对日后工作的重要性,课上对练习口语缺乏兴趣,或课后无法坚持练习等问题仍然存在。因此基于以上问题,本研究将在英语视听说基础专业课上探索CLIL教学模式下英语专业生口语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二、CLIL教学法

CLIL(Content-and-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教学法最早是由David Marsh于1994年提出,教学手段主要通过第二外语创造语言环境的同时进行知识的教学,以达到知识和语言同时学习的效果[1]。CLIL教学法在国外的应用已相当成熟。国内第一篇关于CLIL教学法的学术文章于2006年发表[2]。近10年,发表文章数量持续增加,主要为可行性研究或教学法概述等方面,但高校教学的实证性研究相对缺乏,因为我国英语教学注重语言的技能培养以及应用,缺乏创造第二外语的环境。因此学生听说读写技能水平提升较快,但仅限于技能的提升,语言的应用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较缺乏,无法将第二外语与生活情景结合[3]。因此,CLIL教学法应多着重于实证性的研究。

与其他教学法相比,CLIL教学法对语言学习和知识学习两方面的优点有以下几个:1)学生较能培养学习兴趣,并通过第二外语环境强化使用语言的技能以及机会,2)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累积语言的能力,并能学以致用,3)此教学法主要将语言视为一种学习上的工具,通过与知识的结合,引导学生使用第二外语,达到探索知识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CLIL教学法主要包括以下五个原则[4],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成果:

1.认知(Cognition):主要培养学生高阶思维以及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教学内容(Content):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以及其他学习材料,应与课程目标对应且一致。

3.交际能力(Communication):学生能学习并掌握课程中使用的第二语言,以及利用此语言进行小组合作的活动。

4.社群(Community):由于第二外语学习者本身并不熟悉、了解选用教材中的文化背景,教师需加入跨文化交际的部分以建立学生与另一文化的连接。

5.能力(Competence):教师在设计课程的时候应注意教学环节的每个步骤所培养的能力应和学习目标一致,培养学生的即学即用的能力。另外,在此教学法中,学生为主要中心,教师为引导者的角色,可利用小组活动鼓励且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研究设计

(一)课前评估

根据CLIL教学法的概念,此教学法欲在教学中取得显著的教学成果需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1.学生的英语基础

以我校为例,英语视听说课程专为英语本科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试听说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此课程安排在大学第二年开设,此课程的先修课程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以及综合英语等基础课程。经过大学第一年的基础课程,学生在词汇,语法,听力以及跨文化方面的背景奠定了基础。此为CLIL教学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生在视听说课上,能更好适应此教学模式。

2.教师的口语能力

CLIL教学法在西方国家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教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将学科与文化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时既能学习语言也能学习学科知识。但此教学法在国内英语教学的应用尚未普及,部分原因为国内高校的英语教学并非以全英文教学。为让此教学法顺利应用在课上,教师授课语言以英语为主(80%),中文为辅(20%),中文仅用于解释特殊名词时使用。因此教师流利的口语为此教学法奠定学生听力的基础。

3.CLIL教学法要素的满足

为有效应用此教学法,学生的基础能力,例如:语言知识能力,批判性思考能力,交际能力以及文化背景的理解能力,需达到一定的基础。当课上讲授基础知识时,学生应认真学习并理解,在课堂练习时,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将上述四种能力结合完成课堂口语能力的训练。

(二)教材选取

此课程使用的教材专为英语本科生所设计的视听说教材,教材题材广泛,涉及人文,自然以及科技等主题,难度与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相符合。

(三)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东莞城市学院19级英语本科6班为研究对象,课程为英语视听说2。在学期开始之初,将学生分组,5~6人一组,并要求学生每次练习,以小组进行团队协作及口语练习。

(四)数据收集

研究数据的收集是通过观察小组活动,课后笔记以及期末考查,小组展示以及期末考查都设有评估表,以评估学生在展示和期末考核时是否达到使用语言,知识以及完整性的表述要求。必要时采用录像记录小组展示内容,结合混合收集数据之方法,取得可信之数据。

(五)CLIL教学法与教材的有机融合

由于CLIL教学法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于课堂除讲授教材重点之外,其余时间为引导的角色,主要目的为引导学生根据教材或教师准备的小组活动或口语主题进行练习。因此在16周的口语练习中,教师根据不同的单元主题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如下:

1.文化背景

由于英语视听说教程的教学内容多数为专业英语四级的程度,主要章节的内容偏重于西方的地理,人文,环保,自然等主题。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需先介绍背景知识,加强学生对西方文化的认知。另外,在每个章节也加入我国文化的背景,让学生能就两种文化的差异培养思辨能力及跨文化对比能力。

2.听力练习

视听说课程其中一个部分是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因此在设计课程时,听力练习环节在文化背景及主要单元知识和句式讲解后进行,学生对将要练习的听力内容有一定的背景理解,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本的内容,更好地达到听力练习的目标及要求。

3.小组活动

小组活动为每节课固有环节,根据不同主题,设计不同的小组活动,进行团队协作以及口语练习。小组活动的形式包括:无领导小组讨论,思维导图解说,情景演绎,故事性陈述,或是团体演讲等。不同的小组活动除能使学生用第二外语进行以单元知识为基础的口语练习,还能同时培养跨文化思维的能力。

4.小组展示

小组展示提供了各小组在公开场合展示小组活动的成果,在这个环节,教师会根据每组的展示评估是否达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由于每一单元的主题不同,小组活动也不尽相同,小组展示的过程中,教师会反馈内容是否切题以及表述语言的用词是否恰当。反馈不会有过多的语音及语法纠正,因为教学的目标是注重学生是否能使用第二语言完成主题式的口语练习。

(六)教学成果测评

教学成果的测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每单元的小组成果展示。因小组活动为每个单元知识的口语强化练习,因此在小组的展示内容即可体现每一小组对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个人口语表述能否应用单元中的词汇及句式。第二部分为期末口语测评,测评的内容为各个单元所汇总的口语表述题。

四、CLIL教学法应用之成效

通过16次课,CLIL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取得一定的成效,使用不同的小组活动进行口语强化训练,教学目标更易达到。通过预先设计的语言使用,主题知识的要求,以达成不同单元主题的教学目标,效果远超过其他教学法。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除在课上提供跨文化背景的补充之外,在合适的主题单元中,融入我国文化的背景补充,让同学们进行跨文化主题性对比活动,并提出个人意见,更能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也能培养学生传递我国文化的语言能力。将文化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深入了解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做对比,也能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例如:在以“家”的学习中,前期知识讲授先以中西方家的定义导入,讲解重点语言表达的词汇以及定义,接着让学生们观看中西方“家”和“family”的由来,最后以向外国友人讲述中西方对家的定义及由来的小组活动,要求学生使用重点语言表达词汇以及定义,但故事内容可自行编排,以锻炼学生语言,知识以及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小组展示成果来看,每个小组能用组织完整的语言表述中西方对家的定义以及在最后加入个人对“家”的观点。

在学期指定学习的5个单元中,值得一提的是环保相关议题。环保议题一直为热门的时事话题,学生对环保的定义也有相当程度的理解,但未深入了解生活中关于环保时事的话题或推行的宣导活动等。在两次课的练习中,学生除了学习环保相关主题知识和现今中西方面临的污染议题之外,在小组活动中,让学生用想象力完成大自然中的一个受污染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呼吁人类重视环保,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小组展示成果为多数的学生能充分代入角色,真诚呼吁人类减少对大自然的伤害。例如:其中一个小组将海洋中受污染的动物设计为一个个角色,在展示中表述自己在海洋中如何深受环境污染而导致物种数量减少,并以最后呼吁人类重视海洋生态保护做结尾,非常具有创新以及感染力。除了特定主题外,在16周的课程中,每个相对应的主题,也会有主题延伸的环节,将时事与教材内容相结合,同时也提供给学生另一个使用主题语言,知识,以及文化背景对时事进行陈述或讨论的机会,提供了学生与社会接轨的机会,不单单注重教材上的学习。每周的小组展示活动,班上10个小组,除1~2组的组别展示内容中规中矩之外,大多数的小组的展示内容都结合创新以及年轻人对时事议题的简介,从展示内容来看每个主题的活动都达到了学习目标以及思想教育的意义。

五、CLIL教学法之意义及含义

在为期16周的应用中,从教学成果可得出此教学法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意义和影响。

(一)意义

1.即学即用的能力

每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通过知识及文化背景的讲解,在学生对每个主题大纲、语言知识及文化有一定的理解后,利用小组活动进行知识,语言及文化的强化口语练习,提供给学生即学即用的机会,因此在课后学生会对每个主题内容及语言有深刻的印象,往后遇到相似的知识及文化,能够提取记忆,即学即用。

2.跨文化与知识的有机融合

由于学生缺乏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学习每个单元知识时,相对有难度。但因讲授知识的同时融合跨文化的背景介绍,使得学生对每个不同主题的文化背景能有相当地了解,在进行小组活动时更能得心应手,达到跨文化与知识的有机融合。

3.团队协作培养高阶思维的能力

CLIL教学法其中一个要素为培养高阶思维能力,即对某一知识主题的认知。传统的教学法利用讲授法教授知识,CLIL教学法将讲授知识的时间精简,利用其他活动环节让学生针对学习的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练习,因此透过团队协作除了能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和团队精神之外,也能培养学生高阶思维的能力,创造及创新能力。

(二)影响

1.以学生为中心授课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CLIL教学法主张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模式,教师除讲授主题知识和语言之外,即为引导者的角色,在课堂中用多数时间协助学生完成小组任务、知识及语言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2.知识、语言、文化有机融合,同时培养三种能力

在教师讲授主题知识,文化背景以及语言运用之后,利用小组协作针对这三种能力进行强化训练,因此通过相互学习,学生能具有相当程度的文化背景并进行知识以及语言的应用,完成小组活动目标,达到教学成效。

六、结语

现今国内的视听说教学着重于培养英语本科生的听说技能,忽略了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CLIL教学法目前可应用于听说读写各个技能的培养,本研究使用CLIL教学法结合教材,于教学过程中,融入跨文化背景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上除了能培养听说技能之外,还能培养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通过课堂小组活动及教师适当地引导辅助,创造真实的语境,让学生在课堂上更能实际地因不同语境运用语言技能。经过实证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特定语言、知识以及文化背景之后,能根据不同主题较完整地表述个人意见,以达成此教学法的学习目标。另外,通过结合时事的小组协作活动,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以及道德价值观也有显著的成效。

猜你喜欢
跨文化口语教学法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异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思考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高中英语单词象形教学法
酒中的口语诗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口语对对碰
口语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