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话教学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2022-11-20 10:01
现代英语 2022年6期
关键词:英语课堂师生大学

李 艺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 伊宁 835000)

一、引言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英语的教与学要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去发展,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1]。大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本身具有特殊性,学生已形成稳定的三观,每个个体具有独立的想法和特殊性,这就要求大学课堂展现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的对话。

对话教学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通过有效提问使教学活动实现由以“教”为目的向“学”的需要的转变,教师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对话,让学生自主自愿进行思考与学习。

二、相关概念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刘庆昌(2001)认为,对话教学具有方法和原则的双重性[2]。对话作为教学方式,仅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教学技术,鼓励学生平等参与,学会质疑和实现精神情感上的交流。

米靖(2005)认为,对话教学强调主体通过有意义的交流,研究和解决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增进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相互理解,改善、提高教学效率的过程,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策略构建对话,增强教学与交际的关系,提升对话能力,来培养在互动对话中,能够构建知识、适应生存的可持续发展个体[3]。

综上所述,对话教学的基础是师生之间的平等,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基础上对教学问题的双向的讨论,而不是单向的灌输。

(二)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概念

陈楠[4]在(2019)提出有效教师提问要符合三个条件,一是课前预设问题,二是以人为本的提问,三是需要有效反馈。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充分规划好的前提下进行的,但不是按照老师的计划照本宣科,而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有效提问便于教师时刻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作出合理有效的调整,增强课堂学习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课堂上的提问实现对话,提问不只是一方的参与,而是听取师生双方的观点,强调师生互动和交流,是双向的对话。

三、课堂提问与对话的关系

有效的对话是谈话双方一问一答进行信息交换的互动行为。

(一)课堂提问是对话教学中的引出形式

提问作为一种工具引出对话,一段对话的开始往往由一个疑问或现象引发,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针对某一具体知识点的封闭性提问所进行的对话往往会很简短;针对某一观点,某一社会现象的开放性提问大多能够引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对话。教师的提问帮助大学生依据自己的价值判断独立思考,通过对话表达自己。

(二)问题是对话进行的方向

课堂上有效的对话,大多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通常是针对某一观点的思考,或是针对某一现象的讨论。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的提问应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能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教学内容。就整节课来说,教师的提问都是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相关;课堂中不同阶段的提问,则是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提问。

(三)对话是提问过程的主要表现形式

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的提问目的并不一定是为了引出对话,也可能是为了进行其他的活动,如写作、报告、展示等。但对话是教师提问过程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大学课堂规模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教师的提问多以邀请学生进行对话来表现。

(四)对话中的提问是对问题进一步的探讨

教师针对学生回答中的细节进行追问,在对话过程中进行提问,要以最原始问题为方向让学生进行更加全面,更加细致的深入思考。在大学英语课堂中,为了更多地关注到每个学生,教师不是选择一个同学进行引导追问,而是会选择转向其他同学继续与前一个同学的对话内容。对话中逻辑连贯的提问能帮助学生进行高效思考。

但是,传统课堂上的提问与对话并不能画上等号,传统课堂上教师的权威性对学生有很大影响,提问的过程往往是以教师的问题为主,老师站在高点对学生进行发问,从提问开始学生与老师存在潜在的地位落差,所进行的对话也是无效的对话。对话教学理念下,更加强调教师提问的平等性与互动性。对话的前提便是师生心理、教学地位上的一致,提问并不是处在教学地位的高处进行发问,而是教师学生双方平等自愿的互动交流,教师能够以问题做指引,通过对话的方式,让学生接受、理解知识,并再次通过对话对知识进行输出、内化。

四、理论基础

(一)Bakhtin的对话理论

Bakhtin(1986)认为我们总是在回应别人的话语,他认为任何说话者在某些情况下都是回应者,说话者和他人的对话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关系,任何话语都是其他话语所组成的复杂链条中的一环,且对话中的观点存在多样性[5]。

对话理论下认为,对话教学的重点不是知识单方面的传送,而是关注学习主体对知识生成、接受过程中的参与和创造的过程。大学英语课堂是多元化的课堂,不同专业,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具有不同的生活认知,影响着其思考方式,学习习惯和能力,因此大学英语课堂需要对话,不同的问题能够引发丰富的交流,平等的对话能够展现差异,寻求共存,创造出多元共存的课堂环境,能够帮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掌握知识。

(二)Krashen的输入假设理论

Krashen(1985)认为语言输入要满足:①可理解性;②有趣且有关联;③足够输入量。在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提问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方式之一,同时,通过有效提问引出的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对话也是学生进行语言输入的材料[6]。

(三)Swain的输出假说理论

Swain(1993)认为掌握语言不仅需要足够可理解性输入,还要有大量的语言输出[7]。输出比输入更有利于语言习得,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学生要进行对话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习者在输出过程中根据输出的结果,不断修正语言知识。

五、大学英语课堂提问的不足之处

(一)不重视提问

大学英语课堂相较于基础教育阶段课堂,更加注重突出学生本身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的开放性,大学生应该在课堂中积极参与讨论,表达自我观点,但现实情况往往是学生在课堂上往往保持沉默,课堂规模也限制教师对学生的管理,这就造成教师讲自己的课,不愿意对学生进行提问或是提问无人回答,久之教师就不再重视提问,课堂上缺少师生互动。另外,大学英语课堂过于依靠学生自学能力,往往是学生有问题就问,教师不再对课堂提问进行设计,提问不再是促进互动的方式而更像是检查学生是否认真听讲的手段。

(二)问题设计不适当

1.提问目标不明确。首先,课堂提问应是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或是教学过程中需要深化的节点来设计、进行提问。有时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上的氛围和效果过分重视趣味性而造成偏离教学内容,有关提问的对话也变成和学生的闲聊,教师随意发问,学生也随意作答,问答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以至越聊越远,变成了课堂上的无效对话。其次,教师没有提前做好对提问的设计,导致问题太宽泛,不够集中,让学生抓不住课堂中心,对课堂重难点没有足够的思考,影响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

2.提问类型与方式单一。首先,大学课堂教师多会针对书本上的问题进行提问,学生往往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就提问方式而言,大多数老师会进行随机点名提问或是请举手的同学回答,课堂氛围严肃,学生希望教师以引导鼓励的方式或语气进行提问,但现实情况下教师多是以称述的语气来提问。其次,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应该构成对话交流,能继续引发师生思考,针对有深度的回答,教师应该继续对话,而教师却不再深入追问从而结束了形式上的一问一答。

3.问题难易程度不当,主要表现在:首先,与教学材料和课堂主题无相关联系,思维跨度大,有时教师想到哪里讲到哪里,也会突然对无关内容进行发问,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的不明确,造成思维不连贯,不知从哪回答,用什么知识内容回答。其次,教师提问不符合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现有的知识储备,大学课堂人数多,对没把握的问题学生即使想积极参与也害怕丢人而不愿回答;太简单会影响对重难点的掌握,过于简单的问题,学生整齐回答,看似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很好,但实则学生没有进行深度思考,不能扎实有效地掌握知识。教师要了解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并且对提问问题进行梯度设计。

(三)教师反馈不当

学生希望在自己回答问题后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积极的反馈。然而老师添加或纠正错误答案后,老师会让学生直接坐下,不会有新的反馈。教师在反馈过程中存在问题。

1.候答时间过短,在进行提问后,没有给学生足够讨论的时间就点名单提问,学生无法进行全面的回答,本来通过思考可以完整回答,因为没有思考时间而造成错误会让学生产生不满,影响学生学习动机。

2.反馈中使用的语言太简单,部分教师不能给学生所期待的、适当的反馈,教师只判断学生答案的对错,很少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师应关注学生回答的过程,不要仅关注答案是否正确。学生更期待教师对答案细节的评论,如果答案是错误的,让学生通过提示自我纠错;如果是开放性的回答要就学生答案的出彩之处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

3.不关注学生情感,没有采取适当的反馈方法。个别情况下教师对等待学生回答问题没有表现出足够的耐心,部分老师会选择放弃等候转而叫下一位,或是选择追问以催促学生进行回答,在如此情况下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思考和输出,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六、对话教学下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一)教师要有正确的提问观念,营造互动的课堂氛围

大学生在课堂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他们思维更加活跃,渴望明确地表达自己,但同时也更加注重师生平等的地位,教师要明确缺少了学习主体的参与,教学就只是空谈,学生不听教师便不管,至此陷入恶性循环。教师要发挥教学过程中助手的角色,因材施教,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提问要能引发有效对话,吸引学生兴趣,避免大学课堂中只有教师讲的现象,课堂上太枯燥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吸引人的问题可以激活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首先,在课前,教师应根据学生语言学习的差异设计新颖、有趣、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问题或主题能够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和老师及其他同学进行对话交流,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活跃,师生通过对话交流在课堂上交换思考,求同存异,共同加深对教学内容及主题的理解与思考,形成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

(二)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多样化的提问

1.教师提问应该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融入学生个人生活学习经历,以具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课堂上的合理闲聊能够增加学生积极性,调动课堂氛围,这就要求老师对问题进行有意识的设计,不仅单要设计问题还要对学生的答案进行预设,问题要环环相扣,其答案要让学生能复习学过的知识,掌握本节课的知识,还要能激发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学习内容。有些老师会随意发问或者提出的问题与课堂无关,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提问,同时要避免“yes or no”的无效提问,教师可以通过对话或是举例来验证学生是否掌握相关知识。

2.大学英语课堂可以适当选择开放性的问题,它能够引发有效对话,因其没有固定的答案,不同语言水平,不同学习经历,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侧重点都可以作为答案的一部分,这就保证每位学生通过审视自己都可以得出答案并发现与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同时,又因为开放性问题的答案涵盖方面广,学生之间总能达成共识。对话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不同方式的追问灵活调整对话难度,例如让学生进一步解释,举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三)教师应及时给予适当的反馈。

首先,教师应该丰富反馈语言。反馈语是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后的主要评价形式,多为表扬和鼓励。然而,大多数教师的反馈形式过于单一。只要学生回答正确,他们只会使用“是”“好”和“非常好”等表达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将失去积极回答问题的动机,也不会积极思考困难的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回答的难易程度,丰富反馈术语。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详细评估,并对困难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估。如果一个学生能够思考并尝试回答问题,老师应该首先表扬他的行为,然后对学生回答的程度进行适当的评价,进行相应的补充或修正。学生在回答问题后,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合理的评价和指导,适当的反馈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七、结语

文章基于对话教学,探究大学英语课堂中教师有效提问的不足,主要是教师不重视提问,提问方式不适当,教师反馈方式不合理。要改善以上不足,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提问观,课堂上要进行师生间,生生间的对话;其次要依据课程进行针对性提问;最后,要关注大学生心理特点,给予及时适当的反馈,保证对话能继续有效的进行。

猜你喜欢
英语课堂师生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的应用研究
大学求学的遗憾
我的英语课堂经历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思政课,师生如何“动起来——因为扣准“问题链”
英语课堂中语用学委婉语的使用研究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