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英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研究

2022-11-20 10:01廖桂宇
现代英语 2022年6期
关键词:英语专业专业课程思政

廖桂宇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一、引言

2019年4月,教育部开启“六卓越一拔尖”行动计划2.0,将全面推动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项目,进一步增强学校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当前,新文科建设的重点任务是形成我国独具特色的新文科话语系统和促进文科教育与科技教学的融合。2020年5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从全方位推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充分发挥好各门课程的思想教育功能,进一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品质。对英语专业而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本质是因为其人文科学属性,对培育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实现“课程思政”的基本教育目标有着一致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从英语专业课程构建上来看,英语专业课程需要立足人文学科本位,提升课程育人站位,秉持兼具“高阶性、创新力和挑战度”的“金课”准则(吴岩,2018),敢于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准确深度地发掘课堂教学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积极建设“课程思政”的教学典型案例,着力于在全校范围内开展课堂示范教学活动,实现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示范效应,为英语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融合研究探索一种合理高效的构建路径[1]。

二、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的途径

刘小兵(2019)提出新文科的教学定位并不是组织形态上的改变,更主要的是教学内容的变革,教学的内涵要出现本质的变化。英语专业课程教育是人文教育和专业技能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说,不仅训练了学习者的专业技能,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人文科学知识,蕴含有巨大的思政教育资源。同时,英语专业课程教育还承载了大量的西方历史、社会文化,从而拓宽了学习者的国际视野[2]。安秀梅(2018)指出英语教材不应只是单纯地对英美优秀文化的输入,应该更加重视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输出能力,使学生全面认识中国文化、中国特色也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目标[3]。为此,高校应“挖掘—转化—融合”教材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将其有效地融入英语教育的知识体系。也就是说,教师在传播西方先进文明的同时,也介绍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底蕴,比如说:爱岗敬业、公平正义、生态文明、创新科技、人文自信、工匠精神等多种思政教育,以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若将这些思政教育资源挖掘起来,并纳入英语专业课程教学中,就会让学习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四个自信”。

三、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手段”的途径

崔永光和韩春侠(2019)指出在英语专业教学中融于思政教育的可行性。论文中指出“课程思政”是高校实施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思维政治教育要素的创新教育理念,是实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4]。林忠和王美娇教授(2021)研究指出英语专业基础课教学应始终以育人的宗旨,将知识能力的提高和思政价值的引领相融通,培育具备高品格、高素质,专业能力强的“新文科”优秀外语人才。随着教育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们应会运用各类新媒介的教育方式和教学资源,以促进教学方法高效性、内容多元化、思政内容兴趣化,以启发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让道德之根能深深地植入学生的心田[5]。以课文内容为背景,充分通过互联网、书籍资源指导学生查找、收集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趣味性和感染力。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分享、探究身边的新闻时事等教育教学相关案例,充分体现以学习者为主体的教育思想理念进而提升课堂教学技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与价值观。

四、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师资队伍”的途径

成桂英(2018)强调课程思政要重视师资队伍、完善体制机制和学科视野三个着力点[6]。建设一支具备高度自觉“育德意识”和较强“育德能力”的教师队伍是确保所有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人才资源保障(李国娟,2017)[7]。课程思政要求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主要执行者,积极革新教学方法,并根据课程教学需要设计高质量的交互教学活动,在传递知识的同时引起学习者意识、情感与行为上的新认知。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提高英语专业教师的思想认识

专业教师既要树立教书的理念,又要树立育人的理念;既要授业解惑,也要承担立德树人的社会责任。专业教师要进一步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升学生思想素质和职业素养。深化对课程思政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激发专业课程教育“课程思政”的内动力。将专业技能的教学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更好地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实施。

(二)发挥好引领示范的作用

要以点带面,引导专业骨干教师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充分调动全体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项目立项等方式择优培育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示范课程、示范课堂。其中,示范课堂以专业课程中的某一专题或教学内容为单位,从思政教育元素的提炼加工、微课制作、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及协同作用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三)提升教研室活动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作用

将“课程思政”纳入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结合英语专业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标准,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纲可依。在课堂上通过案例教学、任务驱动等教学方法,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实现立德树人。

五、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库”的途径

英语专业课程思政资源库建设涵盖专业领域近五十门学科,形成了“一个门户、两大用户群”(老师和学生)、5个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模块,即:学科基础课、专业基础必修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实践课程的资源库平台。通过对各教学模块中的思政教学资源开展挖掘、分类、梳理、加工、使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显性化、系统化”,便于教师检索应用和学生分类集中学习,有效解决了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隐蔽、分散”的问题,有助于英语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普遍实施。

六、结语

对英语专业而言,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本质属性在于其人文性,培养专业学生的人文精神与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目标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和终极目标。英语专业课程体系更多地涉及西方国家社会与文化、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领域,包含体裁多样、题材丰富的原著,在承载语言知识的同时,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大量鲜活的素材,这就为英语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了更为开阔的视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去对比分析中西社会、历史文化与跨文化沟通方面的共性与差异,立足于理解课文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知识的基础上对篇章及语言深刻分析,尤其是注重渗透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同时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语篇分析中,在帮助学生提升英语专业技能的同时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学生在语篇的层面上获取完整的语言思维能力与思想辨识能力,实现英语专业学生对优秀人类文化和多元世界文明具有独特理解的人文素养。

猜你喜欢
英语专业专业课程思政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交互式教学在英语专业阅读课改中的应用研究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课程改革分析
Structure and context in College English learning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