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英译本对比分析研究
——基于翻译美学视角

2022-11-20 10:01马丹丹
现代英语 2022年6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郁达夫译文

马丹丹

(伊犁师范大学,新疆 伊宁 835000)

一、引言

美学的发展为文学及文学翻译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文章以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对《故都的秋》的三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将翻译美学理论与散文翻译进行结合,不仅对今后中外散文的翻译在词汇转义,句法应用,意境形象表现等方面提供了美学角度翻译的原则,同时,对促进不同国家间的文化交流更具现实意义。此外,也将更有利于译者创造高质量的译文,使中国散文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同时也使外国散文更好地被中国观众所接纳,从而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

二、翻译美学

1750年,德国哲学家A.G.Baumgarten创作的《美学》一书作为美学成立的标志。国内学者方梦之认为,首先分析出客体的审美组成是什么,并寻找其与主体的翻译能动作用是什么,从而明确审美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提供在翻译时为了审美再现而使用的类型和手法来指导翻译的实践[1](2004:34)。刘宓庆在《当代翻译理论》一书中提到,开拓的精神和创造性是现代翻译理论最突出的两个特点,因为有了现代语言学、现代美学和符号学等各科的理论从而更具活力并且生机勃发[2](2011:78)。毛荣贵先生在2005年发表了关于美学与翻译的书籍《翻译美学》一书[3]。

刘宓庆提出的审美评价过程,可以分为四个步骤:文学翻译审美对象的理解(审美理解),理解中的转换(审美转换),转换后的对象的改进(审美改进)和改进的最后表示对象(审美表示)[2](2011:214)。也就是说,第一,审美理解是对审美对象的理解。第二,审美转换对源语和译语的语言结构交流以及审美信息向审美表征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三,前两个步骤给我们一种复杂的审美感受,所以译者很难再现这种感受,因此,译者要摆脱虚假,保持真实,这是一个审美提高的过程。(刘宓庆,2011:217)最后则是对改进后的对象进行表征,即将源文本转化为目标文本,这就是审美表征[2]。

三、散文翻译

散文翻译是文学翻译种类之一,在翻译散文的时候,必须体现出其与其他文本类型翻译的不同之处在哪里。因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征,在英译过来时,具有较大的难度。

国外的散文翻译家西莱尔·贝洛克(Hilaire Belloc)说,散文的翻译不能只注重原文的字与句,这就需要译者将原文中的每一段或者每一部分当作一个整体翻译,这样就可以摆脱原文字与句的束缚,有利于发挥译入语的长处。国内的散文翻译大家张培基先生指出,句子需要短小、精悍,结构需要简单,即用简单、明了的词。另外,修辞需要处理得合理,力求达到通俗易懂的目的,即语言的逻辑关系要清晰明了,对文化因素处理得当,读者阅读译文时,对译文并不存在理解上的阻碍。高健先生则认为在翻译散文的时候,如果正确无误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与原文内容相一致的风格也应当翻译过来。

许多译者认为,不同种类的译文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由于科学信息的重要性,原文的准确性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诗歌翻译注重诗的意境。基于散文翻译的主要特点,译者需要同时表达原文的意义和审美价值。因此,散文翻译应以忠实、传神、美观为标准,使目标读者在思想上得到启发,在审美上得到娱乐。忠实是散文翻译的首要标准。如果译者不忠实于原文,那么无论译文有多精彩,其审美价值都无法再现。换句话说,只有在翻译中达到“信”,才能实现翻译中的审美价值。表现力是审美评价的重要标准[2]。(刘宓庆,2011:242)

四、《故都的秋》的三个英译本介绍

郁达夫的现代散文《故都的秋》以其借北国的悲景抒发爱国之情而闻名于世,这是一篇富有情感且有节奏的优秀散文,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文章使用第一人称描写南北方秋天的景色,栩栩如生。在所有的英译本中,张培基、王椒升、张梦井的译文更具有代表性。

张培基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他更加注重语言翻译的美感研究,从中文到英文,从英文到中文,无一例外。他的代表作品《英译中国现代散文文选》很受译者喜爱,在翻译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王椒升先生曾在美国大学讲授有关英语的语法和用法,他为《中国日报》写了二十多篇关于文学与艺术类的文章,其中一些后来被收录在他1986年出版的《游记》一书中。在这一时期,他在英语世界翻译的著作《荷塘月色》及《故都的秋》广受读者欢迎。

张梦井先生现任太原理工大学外语系英语教授,出版了许多本专著和译著,《中国名家散文精译》是其重要作品之一。

五、《故都的秋》的翻译相关研究

2004年,张美平通过对《故都的秋》张培基、王椒升与张梦井的译本进行对比的分析与比较之后指出,三位译者在翻译的时候,都对原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吃透原文的基础之上,有的译出了较高水准的译文。

2013年,张欣站在识解的不同角度,对《故都的秋》张培基与王椒升译本做了对比分析研究,她从识解的详略度、识解的背景、识解的视角和识解的突显,分别分析了两个译本中,两位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发现,两位译者是站在两个不同的识解角度进行挑选词语和使用语句,两位都有各自的观点,这就是译者主体性的不同之处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2018年,汤小洁通过对《故都的秋》张培基与王椒升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分析的研究,研究指出,张培基先生重视整体感觉的传达,其译文与原文内容更加贴切、翻译风格更加质朴,语句表现更加自然,更加流畅,逻辑清楚,并且不计较词句上的得与失,但有所忽视了原文的细节,从而没有更好体现原文表现出的文化底蕴。王椒升的译本,通文流畅,井井有条,译文节奏不紧不慢,意思表达得忠实贴切,但是,有时过于为了与原文中的风格保持一样而忽视句法。

六、《故都的秋》三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一)形式审美价值的审美表征

1.声音之美

音美,就是重视原文的音韵与节奏。在散文中体现出的音美就是文本的节奏感强,具有音乐美。郁达夫先生多使用排比句来加强文本的节奏感,而译者在翻译时应当使用排比句,体现文章的节奏感,从而达到这一效果。

例1: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的一阵凉风……[4](郁达夫,1934)。

张培基[5]译:A sudden gust...under the slaty sky,and raindrops will start...

王椒升[6]译:A sudden gust...a somber sky,and...

张梦井[7]译:Under a grey sky,a sudden gust of...will rise...

在翻译此句时,张培基先生运用押头韵“s”的手法来展现原文美的意境,使译文展现出它的音韵优美;王椒升先生也采用了此种押头韵的方法,使其译文具有音美的特点;张梦井先生翻译的此句,缺少音韵美与节奏感,朴实无华。

2.词汇之美

因为汉语与英语之间的差异,在翻译时,并不是汉语词语与英文单词之间的一一相对,词汇具有很强的传递审美评价信息的能力。刘宓庆认为,在词汇层面上,词语和各种词汇修辞手段都涉及审美评价[2](2011:119)。

例2:……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郁达夫,1934)。

张培基译:...dark purple ones second best,and pink ones third best.

王椒升译:...those of dark-purple next...the pink ones last.

张梦井译:...the violet brown ones are secondary...the pink ones are the last.

色彩词在散文中经常被用来给作品增添色彩。张培基先生与王椒升先生译出的颜色词几乎相同,而对“黑紫色”,张梦井先生译成了一种棕色偏紫的颜色。三位译者对上述颜色词的翻译,不仅传达了颜色词的词义,而且给读者创造了一个色彩鲜明的牵牛花视觉形象。

3.句法之美

句子是一个语言单位,它表达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意义,有特定的语调。

例3:……黄酒之于白干,稀饭之于馍馍,鲈鱼之于大蟹,黄犬之于骆驼(郁达夫,1934)。

张培基译:...to Northern autumn...to kaoliang wine,congee to steamed buns,perches to crabs,yellow dogs to camels.

王椒升译:...to white to white spirit...to steamed buns,the perch to the crab,the dog to the camel.

张梦井译:...to white spirit,porridge to steamed bread,perch to crab,and a yellow dog to a camel.

原文采用排比的手法对比南北秋的不同,表达了作者对北秋的思念之意。译者在翻译时应当把排比句式翻译出来,三位译者都使用平行结构“to...to...to...”来翻译,语言清晰流畅,句子具有表现力,这种翻译方法表现了审美的价值,并能使语义上更具吸引力。

(二)非形式审美价值的审美表征

1.形象美

形象的表现是指作者对其主观内在的情感和外在客观的物质或情感体现、产生的文学文本的语言叙述并进行筛选。(刘宓庆,2011:156)形象实际是来源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心理体现,我们的心理世界是由丰富的形象构成的。

例4: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郁达夫,1934)。

张培基译:The air is moist,the sky pallid...

王椒升译:The air is moist and the sky is pale...

张梦井译:The air is moist,the sky seems pale...

作者描述了一幅只存在于南方的秋景图:草木慢慢凋谢,空气湿润不干燥,天空是淡蓝色,雨水多,冷风少。“草木”“空气”“天的颜色”“风雨”这些形象全都反映了南方的秋天没有北方的秋天迷人。张培基先生和王椒升先生通过平行结构“the...is...”来再现江南秋景的画面;张梦井先生描述的相对较朴实,植物慢慢地枯萎,空气潮湿,多雨少风。

2.意境美

意境是指通过对客观事物和潜在的思想情感的描写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意境往往蕴含着深厚而深远的审美特征,是情感与环境的统一。(刘成纪,2006)[8]

例5:……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郁达夫,1934)。

张培基译:...being more appealing,more temperate.

王椒升译:...than it does in the South—more tastefully,more becomingly.

张梦井译:...much more strange,more flavorous than in the south.

张培基先生译成了“appealing”“temperate”,它看似简洁,但是却流露出了作者的凄凉和落寞的心情,张培基先生在翻译时,再现了原作的意境,表达出了作者想表达的悲情基调,当读者在阅读译文时,能够产生与作者近似相同的感受;王椒升先生则翻译成了“tastefully”“becomingly”,他的译文比较直白,没有将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透露出来,张梦井先生把此句译成了“strange”“flavorous”,缺乏对作者情感的表达。

七、研究发现及意义

《故都的秋》三个译本中,张培基先生的译文语言流畅,较好地保持了原作的风格。王椒升先生的译文整体具有原文美感,但在表达上的火候有所欠佳。张梦井先生的译文朴实无华,但就翻译的美感来说,有很大的欠缺,译文很多处地方是将汉语直译成英语,并没有采取排比句式或者根据原著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基调来译。笔者认为,美学在中国现代散文的翻译研究中发挥着巨大作用,由于“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翻译散文的过程中,首先就译文节奏感而言,可以使用押头韵或者是尾韵的方法,来增加文本的声音之美;就译文与原文之间的词汇转义而言,在贴近原文词汇含义表达之外,应注意特殊词汇,如色彩词的翻译;就译句而言,应该准确把握原文中修辞方法的使用,可采取平行结构进行翻译,增加其美感;在翻译时,应当准确把握原文中出现的形象及通过形象所营造的意境及原文的感情基调与作者借文表达的思想情感,当读者阅读时,译文应当给读者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并与原文作者能感同身受;最后一步则是要分析原文的整体美,以便准确把握体现原文的美,从而翻译出更加贴近原文的译文,因此,翻译美学应当贯穿于整篇译文之中。文章论证了翻译美学理论在《故都的秋》的翻译工作中的可行性与价值,每个译者应当要充分理解翻译审美过程中的审美表征,审美价值,审美情趣,自觉地培养自我的审美意识,希望通过文章的研究,能对现代散文的翻译研究和实践工作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郁达夫译文
贵人
弟子规
弟子规
从《故都的秋》看郁达夫与北京的关系
弟子规
《郁达夫手稿:〈她是一个弱女子〉》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
从《故都的秋》教学中看六步点拨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