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迎梅
(江苏省如皋泗阳北京路实验学校 江苏 泗阳 223700)
当前的初中课程教学中,大部分的初中校园内存在音乐课所占的课时较少、受重视程度偏低、教育资源相对紧缺等情况,虽然一时之间无法让音乐教学迅速走出这样的尴尬境地,但越是处于困境,音乐教师越应不断钻研和探索,积极完善和优化教学模式,以提升音乐教学品质。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和音乐学习热情,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将有限的教学资源发挥到最大值。
1.1 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念。初次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效率大部分是不高的,学生缺乏该有的合作学习的意识,也由于学生的难以适应,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模式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更多是作为形式的存在。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抱有消极的情绪,从主观上认为合作学习模式的弊大于利,也不习惯独立思考的空间被截断。教师没有做好该有的循序渐进的教学进程,学生也只能听从、服从教师的命令进行合作学习,初期的效果不明显,也加大了形式化的弊端,让小组合作的模式被架空,学生的合作意识也没有得到实际性的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提不上来,课堂的学习模式也没有创新与提升,也让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失去本有的意义。再者,初中音乐的学习大多以集体合唱为主,在学生的观念中更适合集体教学。认知不清晰、概念模糊,都造成学生的不重视甚至是漠视。
1.2 合作探讨的内容不合理。在初中音乐教学上,其实很多关于乐理的问题都无需进行讨论,只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解说即可。但有些教师会将一些简单的乐理问题作为合作探讨的内容,白白的浪费了课堂的时间,也打击着学生的讨论热情。简单的问题所讨论的时间短,也没有实际性可以深度探讨的空间,也没有必要专门组织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进行讨论。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对小组讨论的兴趣,片面的认为小组合作的形式化和表面化,在小组讨论的时间里更愿意干别的事情。这样不仅造成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影响着课堂的质量,大大的浪费了课堂仅有的四十分钟的时间,效率不高,影响消极。
1.3 小组合作缺乏规划性和科学性。大多教师的小组分组以座位的邻近为主,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能力差异,造成讨论的两极分化。有的组讨论的热火朝天,而有的组却安静不语。这样的小组规划缺乏该有的规划性,让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存在认知和能力上的障碍,也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在音乐这一科,讲究的更多是天赋和才能。有的学生天生缺乏音乐细胞、五音不全,有的学生天生具备很强的音感,能迅速的记住旋律。教师不以能力作为组队的基点,小组合作也失去着本有的优越性,有些小组也因讨论不起来而效率低下,白白浪费课堂讨论的时间。
2.1 有利于巩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小组合作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要求学生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够转被动为主动,积极的去探索与思考,丰富情感体验,增强理性思考的能力。在新课改的标准中,要求的也更多是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来引发、启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展开,有利于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化被动为主动,将时间和课堂更多的还给学生,也有利于引发学生去积极的思考,通过小组的讨论与合作去启发思维、开发智力,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的参与度和主动性。教师作为引导者,在旁进行点拨和启发,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实际探究能力,形成核心素养能力,增强对音乐的理解。
2.2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学生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中,能够更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在学生的讨论中勇敢的试错、接纳不同的意见,最终实现学习上的内化。这样营造了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讨论探究欲望,在不同的观点中勇敢的输出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在交流讨论中的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小组合作更多的意义在于纠正学生、促进学生和升华学生的知识,打造一个更为完善、正确的知识网络。这也有利于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内心对于知识的渴望,提高对乐理知识的兴趣,提升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另外,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2.3 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初中音乐课程的开展不仅为了增进学生的基本乐理知识,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和音乐情感。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展开,丰富了学生对于音乐的认知,也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能够更有耐心的倾听他人的意见,做到相互尊重、相互认同的交流状态,有利于增进对彼此的了解,建立正确而健康的人际关系。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心智还尚未发育成熟,要活络起来也很容易。教师善于抓取这一点,合理的进行分组,也有利于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建立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3.1 合理分组,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前提是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为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教师在进行分组之前,应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音乐偏好、节奏感、乐理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将不同层次的学生综合搭配,进行合理分组。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每一位学生在展示自己的同时逐渐强化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自由的分组。教师先首先挑选能力较强的几人做组长,再由组长自己挑人。这样不仅避免了分组内会存在的人际关系紧张的状况,也有利于平衡各组的实力,让有能力的人作为组长更好的带领小组成员共同进步。教师在后期也要根据所看到的情况进行个别的调整,最大限度的减少小组内所存在的差异,避免两极分化,也要细心的观察小组成员内部的状况,对于跟不上学习、存在人际关系紧张的学生,要尽早的调离开小组,寻找适合的小组。另外,在分工合作的合作内容上,教师先给队长一个大概的分工,后由小组的组长根据成员的素质及能力进行合理的安排。小组的队长必须要让每一位成员都参与到学习任务中去,优势互补,长善救失,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合理的安排和对待。
例如,《歌唱祖国》这种类型的歌曲是比较适合合唱的曲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便可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将学生以5-6人为一组,让每个小组根据组内成员的实际情况各自挑选主唱以及和声部,进行练习。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参与其中,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帮助,然后组织各小组进行演唱比赛,评选出最佳组合。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小组凝聚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3.2 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的方法和手段有很多,教师应从学生特点、需求和现状出发,设计合理的、有效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从良好的音乐氛围中感受音乐的内涵,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兴趣,只有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愿意合作,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实施。在创设情境、营造氛围的措施上,教师更多的应是以多媒体视频为主,带领学生一起融入音乐的氛围中去。教师在播放多媒体视频时,可以是有关于作曲人作词人生平的历史传记电影,也可以是作者其他的音乐。通过知人论世,来让学生充分的融入到作者的世界中去,共同的感受作者当时创作的心境。再者,在不同的节日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音乐的实践活动来营造氛围,带领学生共同感受音乐的魅力。例如,在新年、元旦快要来临的时候,教师可以播放《难忘今宵》,共同组织学生进行翻唱。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部分,最后再进行统一的合唱。既契合了当时的氛围,也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轻松、愉悦的音乐氛围中更深的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及作用。除此之外,在进行《保卫黄河》这一曲目的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展开教学。正式上课之前,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播放这首歌的相关视频资料,包括创作背景和优秀演唱等,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预设教学情感。正式的授课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首歌进行学习和理解,互相交流和谈论学习音乐心得,通过这种方式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发挥出自己的音乐潜能。
3.3 合理评价,兼顾学生的个性差异。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有利途径,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评价的过程中应关注到全体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组内自评与组间互评,重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相互结合。对于初中音乐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不仅要看最终的表演展示,还应参照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态度、协作能力以及合作效率,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更宽容的方式对待学生,学生才能更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
例如,在进行“初步认识电声乐队”的教学中,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大致如下:电声乐队演奏的器乐曲《丝绸之路》、电子琴独奏曲《西班牙斗牛舞》、声乐队伴奏《橄榄树》,课堂上教师可通过多媒体方式对电子乐的发展和电声乐器做一个生动形象的介绍,然后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一起进行认识和学习,而后组织学生依据三种不同风格的曲目进行自主创作,搭配以舞蹈或其他表演形式,给大家做展示,而后通过多方评价,对优秀小组进行奖励,如:小组默契奖、集体智慧奖、高效沟通奖、进步鼓励奖等等。教师可以引入一个科学的评价量规表,明确阶段性任务、行为或作品质量的各个指标,明确等级标准,来登记小组内的各成员在此次学习任务中的表现以及水平,进行一个总体性的打分。一个标准明确、要求分明的评价表有利于学生清楚任务的要求,也能根据评价进行改进与进步,发现自己的弊端,进行长善救失。另外,教师也要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去,完成自我评价,实现科学评价。也可以让小组成员对彼此进行评价,可以是一些鼓励,也可以是一些评价和改进,敦促不同成员的进步,也有利于鼓舞士气、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教师要让科学评价贯穿于整个小组合作的学习中,利用科学评价来激发学生进步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及热情,保持各个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教师根据科学合理的评价最后进行小组的颁奖,也要注意做到每个组都有不同的奖,让每个小组发现自己的优势,保持每个小组日后的学习积极性与团体凝聚力,促进他们日后的发展。教师在进行评价量规表的设置时,也要有自己的言语评价,而不是常规化的打分,提高每个小组成员的学习热情。
3.4 对合作学习有效监控。如上述的问题而言,有的学生会认为小组合作流于形式而选择不服从甚至是漠视,这些都影响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打击着学生小组合作的热情。再者,中学生的自我监控水平和合作水平都较低,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监控,小组内部的矛盾会日益扩大,学生之间的差距也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教师要主动的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合作的学习过程中,以指导者、引导者和监控者的身份去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当小组讨论的内容偏离中心时,教师要合理的引导学生重新回到主题上来,多点拨一些新思路和新知识,打开学生的眼界,拓宽学生的思考空间。再者,小组合作也会存在无头绪、找不到方向的情况,例如在一些音乐创作的练习中,有些小组会丢失创作方向,连基本的小组分工都难以做到。教师在这时要进行及时的调整,指导学生的创作思路,引导学生选取合适的道具和演练模式,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和兴趣特点来分工合作,最终完成音乐创作的学习活动。另外,小组合作是一个小型的人际关系场,总会出现一些观念上的摩擦和关系上的小矛盾,教师要在这时及时的化解矛盾,尽可能的找产生主要矛盾的成员进行推心置腹的谈话。如果实在调解不了,教师可以进行小组成员的调整,避免学生之间产生更大的矛盾及摩擦。教师可以找组长定期的了解大致的状况,也要观察组长本身,做到有效、合理、全面的监控。小组合作需要长期合作才能培养凝聚力和向心力,团体之间的和睦相处也尤其重要。教师要充分的领悟到这一点,做到科学、合理的监控,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逐渐靠拢学习目标。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不断出现,被广泛应用于义务教育的各个阶段和各个学科的学习中,切实提升了课程教学质量。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其中相对成熟的一种教学模式,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通过合理分组和多样化的活动设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与热情,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音乐教学中,有效提升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初中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