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龙,王明珠,史鑫鑫,陈晓喆,芦 波,李建华,符德玉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海 200437)
心悸主要是由体虚、情志、外邪等因素导致心神不安,临证以患者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为主,常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并见的一种病证。现代医家对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律失常,临证以心悸为主要表现者均可纳入心悸病范畴。目前常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多伴诱发心律失常、影响血压、胃肠道反应以及患者不能耐受等不良反应,而手术治疗复发率较高[1]。中医从整体出发,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在治疗心悸病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黄帝内经》虽无心悸之病名,但对类似症状的描述如“心中憺憺大动”“心掣”“心怵惕”等。至汉代,张仲景于《金匮要略》中提出:“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此外还有“心下悸”“心动悸”等描述。宋代医家严用和在《济生方》中提出怔忡病名,认为“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至金元之后,才有较为明确的心悸病名[2]。心悸病因病机多为素体亏虚、情志所伤、感受外邪、饮食劳倦等导致气血阴阳亏虚、血瘀、痰浊、水饮,心气血运行不畅而致心悸[3]。现代中医将心悸病分为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阴虚火旺证、心阳不振证、水饮凌心证、痰火扰心证、心血瘀阻证七个证型,各证型对应治疗方剂分别为安神定志丸、归脾汤、天王补心丹、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黄连温胆汤、血府逐瘀汤,临床根据患者病情灵活加减药物[4]。然临床情况复杂多变,故临证应整体辨治,审证求因。
现代生活、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常导致情志不舒,气机不畅。情志与心直接相关,又与肝联系密切,情志不畅致肝失疏泄,肝郁气滞,气机失调,则其推动血液运行能力下降。加之现今饮食结构变化,过多食用肥甘厚腻之品则易致脾运失司,后天生化乏源,血液失充,心脉失于濡养,而发为心悸。
2.1 肝郁与心悸 心与肝在生理上联系密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血液运行方面,《素问·痿论》指出:“心主身之血脉。”心乃全身血液运行之枢纽。肝主疏泄调畅全身气机,且肝为藏血之脏。心血充足,肝气疏畅,二者相互配合,则可使血液充盈脉道,濡养五脏。二是在情志方面,《素问·六节藏象论》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魂者,神气之辅弼也,属于神的一部分。由此可见,肝藏魂的功能是以心主神志为基础的。心肝二脏相互为用,在行血液和调气机的基础上共同主宰人之情志[5]。
肝藏血,《素问·五脏生成》云:“人卧则血归于肝。”若肝藏血之功能受损,血液亏虚,心失濡养,则心神不宁而生心悸。正如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所述:“心惊非心病也,乃肝血虚不能养心也。”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气机畅通则血行无阻。黄元御曰:“肝血温暖而性生发,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肝血具有温暖升发的特性,可以化生阳气,濡养心神[6]。若肝血不足,心血亏损,则魂不守舍,进而表现为惊悸多梦、卧眠不安等。明代薛己《薛氏医案》曰:“肝气通则心气和,肝气滞则心气乏。”认为肝气通达与否直接影响心气的充沛。若情志失调,忧思抑郁,导致肝气郁结,气结津聚为痰,郁而化火,痰火扰心则致心悸。此即朱丹溪所言:“时作时止者,痰因火动。”王行宽认为,心悸是由肝胆失疏,气血运行失序,致痰饮、瘀血、火热之邪为患,心神不宁而发心悸[7]。此外,肝五行属木,心五行属火,肝为心之母,心为肝之子,母病及子,子病亦可犯母。刘华为教授认为,肝失疏泄,气机失调可致心悸[8]。张伯礼院士认为,情志是引发心悸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常表现为肝郁气滞证,故心肝同治尤为重要,临床常采用柴胡、郁金、佛手等疏肝解郁之品[9]。国医大师朱良春在治疗心悸病时尤其注意心肝同治,喜用太子参、合欢皮等养阴清热、解郁安神之品[10]。
综上所述,心肝两脏生理上相互为用,共同主宰人之情志,维持气血正常运行。肝有所藏,血运通畅,则心血充盈;肝气条达,疏泄有度,则心神健旺。情志异常,可致肝气郁结,气机失调则血液运行不畅,气滞则血瘀,瘀血阻滞心脉,心失所养而发心悸;肝气郁结,久而化火,肝火扰心,且肝失疏泄,清阳不升,脾胃运化功能受其影响,后天生化失司,痰浊内生,痰火互结上扰心神而生心悸。
2.2 脾虚与心悸 脾主运化,一是运化水谷精微,消化、吸收、输布水谷精微营养全身。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曰:“脾脉者土也,孤脏以灌四旁者也。”脾五行属土,生化气血濡养他脏。二是吸收、输布水液濡养五脏六腑。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主统血,《景岳全书》云:“血者,水谷之精也,源源而来,生化与脾。”说明脾具有化生血液和统摄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的功能。心与脾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脾的运化功能正常,血液得以化生,心脏得以濡养,发挥其正常功能,心阳也可温运脾土,二者相辅相成。另一方面,脾统摄血液运行,心主血脉,脾与心相互协同作用,保证血液在脉道中的正常运行。
脾属土,心属火,心与脾五行上属母子关系,子病及母或子盗母气,均可因脾胃失调而波及心脏。当代人大多嗜食肥甘厚腻,致使脾土受损,运化失司,气血生化乏源,心脏缺少血液的濡养,搏动功能受损而发心悸。脾胃受损,气血生化乏源,无以滋养心气,心气不足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气虚不能自护则心悸不宁。《证治准绳点惊悸恐》云:“心悸之由,不越二种,一者虚也,二者饮也。”此外,脾虚则痰浊内生,痰阻心窍而发心悸。
张小萍认为,脾胃升降失司,气机阻滞,推动血液运行之力减弱,进而引发心悸[11]。国医大师邓铁涛认为心悸为本虚标实的疾病,气虚、阴虚为本虚,痰浊、血瘀为标实[12]。谭海彦等[13]认为,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乏源,痰浊内生,水饮内停,上凌于心导致心悸。
综上所述,心与脾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两方面。脾主运化,统摄血液,为后天生化之源,心主血脉,二者互相为用,共同维持血液在脉道中的正常运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致脾运失司,气血生化乏源,心脉失于气血濡养,搏动功能异常而发为心悸;脾失健运,则痰浊内生,郁而化火,痰火上扰,心神不安而生心悸。
肝郁之人,忧思过度,气机郁滞,津聚成痰,痰郁化火,痰因火动,而生心悸;脾虚之人,生化无力,渐至气血亏虚,心失所养,故生心悸。薛一涛等[14]研究发现情绪因素在心律失常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有学者认为焦虑、抑郁等情绪因素可影响神经内分泌机制,进而导致心律失常。国外亦有研究发现,愤怒或压力可引发房颤[15]。
抑木扶土法最早见于《难经·七十七难》:“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此法是在五行相克的基础上,通过疏肝健脾治疗肝郁脾虚之病证[16]。叶天士云:“纳食主胃,运化主脾,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然脾升胃降之机,与肝木疏泄功能正常与否甚为密切。肝木之气太过或不及,均可使脾胃受制。脾胃功能失调,气血生化乏源,心脏失于濡养,血液不能在气的推动下在脉道中正常运行;或因脾运失健,痰浊内生,进而化火,痰火上扰心神,进而引发心悸。逍遥散为抑木扶土法之代表方,首见于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最先用于治疗妇科疾病证见“血虚劳倦,五心烦热,肢体疼痛,头目昏重,心忪颓赤,口燥咽干,发热盗汗,减食嗜卧,及血热相搏,月水不调,脐腹胀痛,寒热如疟。又疗室女血弱阴虚,营卫不和,痰嗽潮热,肌体羸瘦,渐成骨蒸。”后经历代医家拓展,广泛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堪佳。现代中医将此方用于各类疾病肝郁脾虚血弱之证。其组方为:当归、芍药、柴胡、茯苓、白术、炙甘草、生姜、薄荷。方中柴胡疏肝解郁,条达肝气;当归养血和血;芍药养血敛阴,柔肝缓急;炙甘草益气补中;白术、茯苓健脾祛湿;生姜温胃和中;薄荷疏解肝气,透达肝经郁热。诸药配伍,共奏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安神之功。
临床治疗心悸当以心为主,重视心肝脾同治,基于抑木扶土法应用逍遥方治疗心悸,疏肝解郁,健脾养心,宁神定悸,药效堪佳。若遇心悸伴有失眠、梦魇、情绪急躁者,用药时可配伍生铁落、琥珀等重镇安神之品[17]。兼有血瘀者,可加全蝎、蜈蚣、地龙、虫、僵蚕等虫类药,以求活血化瘀、搜风剔络之功效;郁郁寡欢、喜太息、思虑过多者,则加梅花、郁金、玫瑰花等质轻芳香之品,加强疏肝解郁之功效。临床研究发现,逍遥散可明显改善心律失常患者症状,降低心律失常发生频率[18-19],逍遥散还可改善肝郁脾虚型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20]。动物试验表明,逍遥散可能通过下调抑郁小鼠糖基化蛋白终产物的表达,从而影响功能信号,改善抑郁症样行为,起到抗抑郁作用。
心悸一病,其病位在心,与肝脾相关。心与肝脾生理病理上联系密切,肝郁脾虚是心悸病的重要病机。情志异常,肝气郁结,气机失调,肝阳浮于上,扰乱心神可致心悸。嗜食膏粱厚味,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乏源,血不养心亦可致心悸。抑木扶土为治疗肝郁脾虚证之大法,逍遥方是抑木扶土法之代表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心之功效,在治疗肝郁脾虚型心悸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临证加入生铁落、龙骨、牡蛎等重镇安神药,或梅花、郁金等行气解郁药,或全蝎、蜈蚣等活血化瘀药,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