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 背景下中小学如何做到减负增效

2022-11-20 04:29:06沈申福
中小学校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减作业学校

□沈申福

教育是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 “内卷”现象逐渐严重,教育短视化、应试化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分数至上、唯成绩是从的观念,加重了家长、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焦虑。家长们以 “不输在起跑线上” 的心态,强拉着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以社会培训为重要补充,追随盛行的 “题海战术”,导致孩子很苦、家长很累、教师很忙、社会更“卷”。由于长期处在沉重的学习负担与压力中,一些学生不堪重负,出现厌学、逃学甚至伤害自己的极端行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受到较大影响。

2021 年7 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内外联动,结合作业、睡眠、手机、体质、读物5 项内容,大力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推进校内作业减负等活动。经过大力整治,目前义务教育学校的 “双减” 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然而,伴随 “双减” 工作的推进,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尤其是一些家长的焦虑情绪变得更严重了。他们普遍担心学生的学习减负了,教育会不会减质?孩子的作业少了,双休日不再参加校外培训了,学习成绩会不会下降?教育管理者必须落实 “双减” 政策要求,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做到学生学习减负,但是教育不减质;另一方面,要密切联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把 “减” 出来的时间与空间安排好、利用好,做到学生减负,教育质量非但不减,还能增效。“减” 不是目的,而是要通过“查缺补漏” 的方式,做好相关的“增量” 工作,进而 “增质” “增效”,更好地显现学校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一、把睡眠的量与质增上去,让学生的身体“强” 起来

高负荷的学习给学生的身体健康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2021 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 《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达到10 小时,初中生应达到9 小时。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有38%的中小学生就寝时间晚于规定要求,67%的中小学生睡眠时间不达标,22%的中小学生反映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时数不达标,体育课时被挤占的现象比较突出,初三、高三年级尤为严重。

因此,通过 “双减”,首先,要保障青少年基本的睡眠时间,引导学生在面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时,学会自我调适、自我放松,提高睡眠质量。只有休息好了,学生才会有充沛的体力与精力,从容地学习、运动、生活。

其次,学校要配齐、配强专业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程,督促大课间操和眼保健操的有效开展,在学生中普及体育运动,倡导科学健身、合理膳食。学校要根据新冠肺炎疫情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学生的体育运动与室外活动时间。

第三,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联合体育俱乐部,根据学生的兴趣与潜能,让学生熟练掌握一至两种运动技能。学校与社会要经常组织举办群体性体育竞赛运动。加大学生力量型运动与技能的训练。学校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对抗性体育比赛、一定距离的远足、一定高度的登山活动,培养学生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敢于担当的精神。同时,在持续的运动与激烈的对抗中,训练并培养青少年学生的体育精神,让运动成为学生的习惯,陪伴学生终身成长。

二、把思维训练的量与质增上去,让学生的头脑“活” 起来

学习的高度重复性一定程度影响了思维训练的效率。受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机械重复的训练、标准化的答案,让学生的思维慢慢被固化。教师对学生的测试,一般侧重于识记层面的知识,学生系统分析的能力得不到充分训练;片面追求高分与排名,对失分较多的弱势学科采取反复强化训练,让学生的兴趣得不到尊重与保护,导致有的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信心与耐力。对学生的高分低能、缺乏想象力与创造力等现象,社会各界一直努力尝试着去改变,但是效果不佳。

因此,首先要把 “减” 去无效作业、低效课堂和校外过度培训之后的时间与空间合理运用起来。通过精心设计日常课堂教学、适量高质量的作业训练和高效的测试等,切实把学生在学习中的思考机会“增” 多些,把思维品质 “增” 强些,尤其要注重学生的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意识与习惯的养成。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继续大力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体验式教学,让学生的头脑“动” 起来。在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启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把思考、分析问题的机会和时间适当留给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与批判能力,鼓励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大胆表达、自主探究,进一步促进学生打开想象空间。

第三,发挥教研组、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精心设计作业,做到基础性作业与个性化作业相结合,有效控制作业的数量,提高作业的质量。学校要通过贯彻落实 “双减”政策,达到不以作业数量保质量,而以作业质量减数量的目标,杜绝机械、无效作业,严禁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第四,教师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且学生认知水平又可以达到的应用性、开放性题型,从而测试学生运用已学知识对某个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分析并大胆提出自己设想的能力,然后再引导学生通过推理、归纳,得出个性化的解决措施与方案。

这样,学、练、考、思紧密结合,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不断得到训练、强化,头脑才能真正“活” 起来。

三、把课外阅读的量与质增上去,让学生的心“亮” 起来

当前,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基本锁定在 “家” 与 “校” 两点一线之间。除了常设的体育课外,绝大多数时间都被 “关” 在教室里,“拴” 在作业中,“耗” 在题海中。长期 “过重” 的学习负担,导致学生心理比较脆弱。疫情防控又减少了学生节假日户外活动的时间与空间,学生身心与情绪受到影响。在单亲家庭和有留守儿童的家庭中,如果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这些孩子的内心可能更加封闭、孤独。目前,青少年心理抑郁倾向增多,学生自我伤害现象也随之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让孩子们稚嫩的心灵舒展开来,坚忍起来,进而快乐起来,牵动着每一位家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经。

因此,首先,要切实做好美术、音乐等艺术类学科的教育,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得到提高,陶冶学生的情操,充盈学生的内心世界。

其次,辅之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与团体活动,让学生能够科学地认识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学会及时排解不良情绪,冷静面对问题,有效化解焦虑,从而让学生的心坚忍起来。

最后,选配一些经典读物,丰富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与书为友,让阅读成为习惯,让书陪伴学生终生。在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分析归纳能力、概括提炼能力的同时,让学生日益丰富的内心世界打开共通共融的通道。让学生在阅读中,读懂世界,读懂生活,读懂自己,进而爱自己、爱生活,学生的心自然会 “亮” 起来。

四、把育人活动的量与质增上去,把学生的魂“铸” 起来

学习与社会生活一定程度的脱离,给学生的情感体验带来一定的冲击。缺乏体验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 “知” 与 “行”的深刻性与持久性。学校原有的育人模式,多以说教、灌输为主,这对成长中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风险,因为他们的道德认知与价值准则大多是在课堂上、课本中建立起来的。随着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接触社会面的逐步扩大,一旦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丑恶行为的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可能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严重者可能会变形、扭曲。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 “拔节孕穗” 阶段,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道。在育人形式上,尽可能多地增加体验教育。

首先,学校要多开展研学旅行、劳动实践、调查研究等活动,让学生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感受自然界的和谐共生,体味各地的风土人情,体验生产劳动的艰辛与价值,厚植爱国、爱民情怀,把与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融汇在人生追求中。

其次,学校要把各种纪念馆、纪念碑、博物馆、文化公园等列入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活动卡,纳入学校育人活动的考核单。同时,结合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民族风俗熏陶、传统经典诵读等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最后,学校要把好理想信念的“总开关”,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知识教育与道德教育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五、把用人尺度加宽增长,让更多学生的头“抬” 起来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就业与岗位竞争比较激烈,一些非重点大学毕业的学生,一进入社会,就觉得“低人一等”,甚至出现 “毕业即失业” 的现象。这些现象,倒逼家长们 “绑架” 自己的孩子,走上 “热门小学—优质初中—重点高中—双一流大学” 的成长轨迹。这些现象,深刻地影响并制约着学校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如果把社会评价人才的尺子加宽点、加长点,对进入基层工作的年轻人更公平点,创造更加公平的学习、就业、创业的机会,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基础教育的压力,把学生学习过重的负担减下来。

总之,义务教育学校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科学指导下,贯彻、落实 “双减” 政策,要努力发挥主阵地的作用,密切联系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并形成合力,不仅要做好 “减” 法,更要做好 “增”法。学校要做到既教好书,又育好人。教育培养好 “今天的孩子”,就是为 “明天的社会” 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双减作业学校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环球时报(2021-07-26)2021-07-26 06:17:00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教新报(2021年15期)2021-05-12 18:59:56
快来写作业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