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山区教育帮扶带动实践

2022-11-20 04:29:06李红霞康革平
中小学校长 2022年7期
关键词:山区学校教育

□李红霞 康革平

石家庄外国语教育集团(下文简称 “石外集团”)作为石家庄优质教育发展的引领者,准确评估自身的扶贫优势,主动担当促进城乡均衡教育发展的社会责任,率先提出 “大家好才是真好” 的教育帮扶理念,牢固树立 “城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 的攻坚目标,坚持不懈推进 “城乡结对教育发展共同体” 实践研究。

一、一张蓝图绘到底,十年帮扶相始终

第一阶段(2014—2016 年)——转变思想,夯实基础。三年来,12 所山区学校校长的教育观念迅速转变,教师的业务能力明显提高,学校在当地的社会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第二阶段(2017—2019 年)——提升教育质量,打造学校文化。帮扶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中考普高率由2013 年帮扶前的36%提高到2019 年的62%。同时,完成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凝练、环境整体提升改造、学校文化建设专著编写、山区学校宣传片拍摄等学校文化的内涵建设。在校生人数从2014 年帮扶前的9300 人增加至2019 年底的19 071 人,较好地完成了控辍保学、“义务教育有保障” 的脱贫基本任务。

第三阶段(2020—2024 年)——以高质量发展推进教育现代化。认真落实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文件内容,努力在学生培养上实现四个转变,即实现由应试能力向终身学习能力的转变;实现由重视知识学习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转变;实现由关注提升中、高考成绩向做好生涯规划的转变;实现由为改变贫困命运而学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学习的转变。

2019—2021 年是石外集团教育帮扶第二、三阶段的衔接时期,集团明确了教育扶贫方向、手段和目标。在方向上,让集团教育帮扶的 “大家好才是真好” 的教育理念与山区 “教育扶贫+精神扶智+文明扶志” 的攻坚目标相辅相成、有机统一。在手段上,逐渐从传统的支教送课,积极向互联网 “远程同步教学教研” 的方式转变,利用现代化的网络平台,促进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在目标上,聚焦山区学校高质量发展,加大石外集团的教育帮扶与带动的资源、智慧与管理投入:一是以提升山区学校的县域影响力为目标,帮助山区学校制订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分解阶段目标,分阶段实施与推进;二是山区教育帮扶课题研究结题,积极转化帮扶成果;三是通过推广石外集团教育帮扶经验,形成跨地域的并且可以复制的教育帮扶实践有效模式。

二、帮扶带动持续发力,教育树帜助力脱贫攻坚

(一)文化塑魂

2018—2019 年,石外集团以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组织山区校长通过专题培训、专家实地咨询指导、校长交流分享与展示、山区教师校园文化认同研讨等途径,致力于6 个县12 所山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题凝练、环境整体提升改造、山区学校文化建设专著编写、宣传片拍摄等。

2019 年4—5 月,文化建设专家与摄制组一起走进山区学校,进行一对一座谈,梳理学校文化的外在表现与内在张力,共同拟定学校形象宣传片的拍摄文案;4—10 月,组织以 “学校文化建设、形象宣传” 为主旨的形象宣传片拍摄。2020 年1 月,12 所山区学校的形象宣传片全部完成。这充分体现了石外集团的帮扶成果,彰显了山区学校的发展和师生的精神面貌,在山区师生和家长中引起积极反响。12 所山区中小学结合地域文化和办学特色,形成了“一校一品、一校一特” 的学校文化。2016—2021 年,石外集团帮扶下的12 所山区学校全部获得 “石家庄市学校文化建设实 验 校” 称 号。2019—2021 年,井陉测鱼中心小学、井陉障城中学、平山二中、行唐实验中学、元氏县前仙中心小学、灵寿二中、赞皇野草湾小学联合出版了由上述学校校长主编的体现办学思想、教育内涵与特色的学校文化建设专著,进一步提升了山区学校的办学品质,使学校走上了内涵发展之路。

(二)课题引领

2016 年,石外集团申报的“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中山区教育扶贫实践模式研究” 课题,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十三五” 规划2016 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课题组成员经过持续、系统研究,多次集中研讨,逐步形成结题成果。课题从帮扶的理念内核、核心特征、运行机制、实施策略四个层面,对 “大家好才是真好的学校共同体” ——石外集团教育帮扶的理论模型作了全面陈述,并从对象成效、主题成效和社会成效三个方面介绍了教育帮扶的实践成果。2020 年3 月,该课题被河北省优秀教学成果奖励委员会评为 “第八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 年3 月,该课题以“免鉴” 资格通过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课题结项。其中,“山区小学教学点质量提升有效模式研究” 子课题,以石家庄市元氏县前仙中心小学和南紫沟、牛家庄、西岭底3 个教学点为研究对象,并于2020 年1 月建成了乡镇中心小学与乡村教学点“一带三、同层次、标准化” 的网上视频实时互动课堂模式,产生了良好效果。石外集团将这项科研课题成果转化为网上视频实时互动课堂的 “石外方案”,有效地保障了网上课堂教学效果。

(三)精心育种

石外集团在 “教师素质提升工程” 中,积极探索对山区 “种子教师” 的培养路径。2016—2019 年,通过集团师傅与山区 “种子教师”做朋友、常联系、共学习、严要求,完成了首批百名 “种子教师”培 养 计 划。2019 年6 月,108 名山区 “种子教师” 完成所有培养任务,光荣出徒。其中,39 人优秀出徒,优秀率为36%;69 人合格出徒,合格率为64%。同时,石外集团还逐渐探索出一条以 “三课一文+主题研学+同伴互助交流” 为主要抓手和考核目标,师徒 “心连心、手拉手、全程同步、反馈跟踪”“传帮带、共成长” 的有效培养实践模式。依靠这种培养模式,石外集团的优秀教师和山区 “种子教师”,构成 “自主性与互助性兼容、多元化与专业化并济” 的“城乡教师成长共同体”。

2019 年10 月,石外集团启动了第二批山区 “种子教师” 培养计划。经过多年帮扶,石外集团共为12 所山区学校培养了250 多名“种子教师”。“种子教师” 在山区教育的发展中起到了示范、榜样和引领、传播的作用。利用这种有效的培养模式,山区 “种子教师” 不断汲取营养、实现自我成长。2021 年,石外集团初中优秀教师开放185 节教学示范课,山区教师384 人次参加观摩;开展师徒同课异构活动161 次,山区教师590 人次参加;石外集团小学教师216 人次参加山区支教,下乡送课170 多节;山区 “种子教师” 徒弟112 人参加6 月份展示汇报活动。

林木过密与过疏都会影响林木的生产,对于速生桉树的种植密度进行合理规划,有利于速生桉树的高效生长与保护。因此,要通过科学的计算手段对林地面积进行计算规划,根据实际经验,造林密度可以为93株/亩,株行距1.8m×4m。

2021 年,石外集团充分利用教师培训的师资、课程等资源,先后组织山区教师开展“教师专业化成长培训” “中小学语数外春季、秋季教材培训” “建党百年红色思政专题培训” “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培训” “班级管理培训” “师德师风建设培训” “初中教师教学技能与提升专题培训” “‘双减’ 背景下作业质量提升专题培训” 等各类线上专题培训11 次,山区教师4400 多人次参加,学习课时34 000 余节。

2022 年3 月,石外集 团率先在初中部开通 “课堂教学线上开放”,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等中学学科教师的常态课,通过 “云视讯” 平台面向帮扶学校的教师线上开放和实时观摩。这一个月,共在线上开放学科常态课教学89 节课,约有1/3 的集团帮扶下的中学学科教师能够在线上实时进行观摩学习,加上利用集体教研时间看课程回放学习模式,做到了中考学科教师的全覆盖。原生态、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更有力地传播了集团 “四环节四自主” 的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山区青年教师、新岗教师对集团教学理念的理解,以及学科教学基本素质和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山区学校集体教研学科的备课内容质量。

(四)创建社团

针对山区小学的乡村位置、农业劳动教育资源等优势,2018 年8 月—2019 年8 月,石外集团先后为6 所山区小学建成 “一亩地” 劳动实践基地,通过劳动实践课程的综合开发,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生长常识,种植生长周期短、收成快的蔬菜,从而达到师生共同劳动、快乐分享的教育目的。

石外集团非常关注山区中学的学生社团建设和校本课程研发。集团多次派出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教师下山区,指导平山二中、灵寿二中、赞皇二中、元氏七中等学校开展学生社团活动。石外集团的“五月的鲜花” 城乡少年宫活动多次邀请山区学校学生参演,丰富了山区学校学生的校园生活,提升了学生的快乐感和幸福感。

(五)规划筑志

初中毕业的山区学生,只有一小部分能够接受比较好的高中教育。为了帮扶更多的山区学生进行 “职业升级、职业教育、职业成长、职业脱贫” 的人生规划和成长路线图绘制,石外集团在2020 年1 月全面启动了 “职业规划脱贫工程”,各学校成立 “生涯规划办公室”,组织山区学校的九年级学生到石家庄市职教园区开展研学,关注职业教育与职业发展,开启生涯规划之蒙;5—6 月,组织石家庄市职教园区专业教师到山区学校开展 “做好生涯规划、坚信职业成才” 的专题教育宣讲活动,旨在引导山区学校在学生初中毕业前开启 “职业规划和人生设计”,扎实开展 “职业扶智、职业筑志”,引导山区学生在 “职业升级—技术成长—特长就业—改变人生” 的成长成才之路进行积极探索。

2021 年,石外集团继续对山区中学九年级毕业生开展 “生涯规划+职业升级+技能报国” 的主题教育。4 月,在山区6 所中学建立生涯规划办公室;5—6 月,组织市职教园区专业教师70 人次,走进山区学校,对5000 多名九年级毕业生开展主题宣讲和职业教育咨询活动;10 月,举办专题研讨会,深度学习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趋势,主动引导山区学生通过生涯规划和职业规划励志成才。2021 年,山区学校2018 级学生在册人数5375 人,普高就读人数3121 人,就读率58.07%;职高就读人数2224 人,职高率达到41.38%。2021 年,山区学校的高中就读率达到99.4%,比2020 年的91.6%提高了7.8 个百分点。

八年来,石外集团坚持针对山区学校组织、管理干部、党团队思政建设、青年教师成长、教育教学观摩学习等内容开展各类培训。山区学校接受培训的教师共计19 651人次,培训课时累计约19.88 万节。此外,石外集团还为山区学校捐赠图书40 万册。

八年来,山区学校蓬勃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12 所山区中小学,覆盖6 个县31 个乡镇700个行政村,石外集团优质教育惠及山区县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累计60 988 名。山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有多名山区教师被评为各级骨干教师和名师。

(六)帮扶县中

2020 年后,教育帮扶面临着新形势。石外集团的山区教育帮扶与带动也处于重要转型时期,既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又要扎实推进乡村教育帮扶工作。石外集团以 “双新” 示范建设为契机,开创带动县域高中教育提速发展的新局面。

石外集团在 “双新” 示范校建设中,充分发挥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始终坚持将示范校建设与对口帮扶工作同步推进。2020 年3月,石外集团与石家庄市平山、灵寿、行唐、赞皇、井陉、元氏6 个山区县的6 所县域普通高中,签订了2020—2023 年对口帮扶协议,确定帮扶内容和形式,建立帮扶制度和工作机制。并组织召开“城乡教育均衡与高质量发展” 专题研讨会,明确帮扶目标,细化帮扶内容,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带动县域高中走上提速高质发展的道路。

2021 年3—12 月,石外集团面向山区高中开展学科 “同课异构”10 次、专题研讨会集中培训5 次、石外集团高中教师网络直播课4 次82 节、城乡学校联合教研活动5 次、教学观摩活动10 次,山区高中教师参加各种活动共计10 690 人次,学习课时累计64 000 多节。石外集团对周边县域高中帮扶带动的成功经验得到教育部的高度认可和赞誉。

三、拓展教育帮扶与带动的外延,积极推广成功经验和有效实践模式

目前,在石外集团的教育帮扶带动体系下,石家庄周边6 个山区县的7 所县域高中、8 所初级中学、6 所山区小学,承德六道河教育集团(2 个校区),邢台沙河湡水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雄安新区安州中学,石家庄裕华区4 所新建中小学得到帮扶。此外,石外集团还与云南省芒市教育局签订了帮扶框架协议。

2022—2024 年是石外集团教育帮扶工程的收官阶段。石外集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 “五育” 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 “双减”,在课堂教学和学校教育方面主动 “提质增效”,引领山区学校教育 “高质+均衡+优质” 发展,积极推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改革,逐步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事虽难,做则必成;路虽远,行则将至。这种信念凝聚着、传递着石外人的理念与精神、追求与责任,传递着石外人在与山区学校共同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优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自信、精神自省和行动自觉。

猜你喜欢
山区学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华人时刊(2022年13期)2022-10-27 08:55:52
题解教育『三问』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山区修梯田》
艺术品鉴(2019年12期)2020-01-18 08:46:52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山区
小太阳画报(2018年7期)2018-05-14 17:19:28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奇妙学校
小山区留守娃的圆梦人
中国火炬(2011年4期)2011-08-15 06: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