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毅发
群文阅读是将一组具有相同特点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这种阅读方式可以快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积累,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也可以使语文阅读教学更具趣味性,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尤其要关注阅读方法的传授,使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群文阅读是组织挑选一些文章,按照一定的原则组合在一起,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群文阅读,可以促使学生形成自己的独特观点,不断构建语文阅读思维,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群文阅读教学是让学生能够在阅读中关注文章的语言特点、文章构造、手法特点等,让学生从读懂“一篇”文章到读懂“一类”文章。有效的阅读让学生可以在作文中运用优美的语句、流畅的句子结构,进而写出一篇好作文[1],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群文阅读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系统思维、创新思维等高级思维能力发展。学生在多个文本的滋养下,能够逐渐形成正确的阅读观念、阅读方法等,这对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第一,开阔阅读视野。和传统阅读相比,群文阅读更加关注学生,可以让学生真正发挥主体作用。在群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严格遵循阅读要求,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资源,拓宽学生视野,让学生从固有阅读材料的限制中走出来,提高阅读认知。
第二,培养创造型人才。在初中群文阅读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理解能力,将传统阅读方法和群文阅读方法相结合,“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语文阅读过度重视学生成绩,导致学生无法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而群文阅读更加注重阅读过程,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初中语文教师需要注重在阅读教学中创新群文阅读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提高创新能力。
第三,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群文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开阔其视野,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通过大量阅读,学生可以增加知识储备量。读书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可以使人明智,如伦理学类的书籍可以使人更有教养,逻辑类的书籍可以培养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这些都足以说明阅读的重要性。群文阅读不只是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还可以使学生通过阅读形成不同的见解,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2]。
第一,开放性。群文阅读的开展就是围绕同一个主题选择多篇文章,而不再是阅读一篇一篇的文章,让学生可以在群文阅读中发现文本的共通性,通过多篇文章的对比,提高理解力。同时,群文阅读的文章除了主题一样,其他都没有固定答案,因此学生可以大胆想象、勇敢发言,培养创造性思维。这可以防止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思考能力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被扼杀。
第二,注重交流。在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一般不会告诉学生本节课的阅读选题,而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本次群文阅读的立意。在学生踊跃发言的过程中,教师注重的不是发言的对错,而是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群文阅读的方法,目的是让学生在讨论中逐渐明确文章主题。
第三,选文多样。在语文群文阅读中,因为是教师自己进行文章选题,且现有文章选题组合比较少,所以在每次阅读和讨论中,学生都能体验到不同的风格、情感等,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魅力,也能够提升联想能力。这不仅能增强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还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在初中阶段,群文阅读教学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对阅读教学造成了不良影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大部分教师都比较注重学生的成绩,并不注重阅读教学的开展,即便在教学中应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也没有真正分析群文阅读开展方式、教学理念等,导致群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为了提高群文阅读教学质量,教师需要不断学习群文阅读理论知识,丰富教学方法,提高群文阅读教学效率。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结合文章内容,巧妙选取文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顺利推动教学开展[1]。教师既可以文章的主题为核心,挑选其他文章,也可以结合作者的写作表达技巧,选择作者其他的文章。教师通过精选文章,发挥群文阅读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帮助学生构建阅读思维,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3]。
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模式,实现高质量课堂教学。教师通过群文阅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学生深度体验作者的情感,获得良好的阅读效果。教师可以本文的“母性色彩”为核心,选择几篇和这个主题相同的文章,如《麻雀》《血色母亲》等,引导学生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明白无论人还是动物,“母亲”对孩子的爱都十分深沉,进而提高阅读教学效率,发挥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充分发挥自身组织者的作用,明确阅读主题,为学生选择适合的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在挑选群文阅读素材时,不仅应考虑初中生的阅读兴趣,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筛选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和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促进学生高效阅读;还要明确主题、结构等内容,选择更符合群文特点的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选择《藤野先生》和《我的老师》作为群文阅读素材,并明确阅读的主题“吾爱吾师”,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这几位教师对作者产生的影响。
又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阿长与山海经》一课时,要明确本节的阅读主题是“儿时的陪伴”,可以选取《月迹》《呼兰河传(节选)》《童年的朋友》这几篇文章作为群文阅读材料,通过群文阅读让学生明白儿童之间的友情。这种以“研”促“读”的群文阅读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阅读探究能力。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在给予学生阅读方法指导之后,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也可以鼓励学生自主收集阅读素材,使学生能够真正读懂文章,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既可以成为群文阅读的实践者,也可以成为群文素材的收集者[4]。这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投入语文阅读活动中。
例如,教师带着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时,文章的素材有《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教师在给学生明确本次主题是写景抒情后,可以鼓励学生自己收集阅读素材。学生参与素材收集整理的过程,也是其增长见识、丰富经历的过程。学生通过这种收集素材活动,能够掌握更多的阅读内容,拓宽阅读视野,收获更多的阅读信息。而学生筛选阅读素材的过程,也是对文章比较、鉴赏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主动参与收集阅读素材,开展群文阅读,能够提高阅读质量。
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为了保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取得良好的阅读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创设一个小组合作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深度阅读。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专注阅读的习惯,使其获得个性化阅读体验。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阅读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分享,通过交流和分享,不断提升阅读技能,进而实现阅读思维的碰撞,全面提高群文阅读的质量。学生在小组内分享阅读感悟,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能够逐渐增加课堂阅读收获,体会阅读的核心内容。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课文时,可以开展群文阅读。教师可以设计本节课程的主题为“游山水美景,谈文人情怀”,让学生将课本中与这个主题相关的文章全部找出来。这时,学生会快速寻找,并找到了《三峡》《答谢中书书》《小石潭记》等文章。然后,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开展群文阅读,并为每个小组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分别从文章的“背景资料”“主要内容”“思想内涵”等方面来展开阅读。教师通过这种阅读模式,能够逐渐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创作心境,掌握作品的艺术特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逐渐锻炼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开展群文阅读教学时,应发挥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优势。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做一些简单的批注,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概括文章的内容,还可以让学生写一段读后感,或者是对文章进行扩写,实现读写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5]。
学生通过群文阅读,能够从阅读文章中学会一些写作技巧。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文章作为范例进行仿写,也可以加入自己的一些创新思维,提高语文学习效率。
例如,教师让学生开展群文阅读,文章内容包括《藤野先生》《回忆我的母亲》《背影》。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写出一段比较感人的故事,要注意细节的描写。
又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白杨礼赞》《一棵小桃树》《紫藤萝瀑布》三篇文章进行群文阅读,使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启发,选择一种植物进行仿写。借助这种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教师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5]。
在传统语文阅读教学中,有些教师存在过分追求学生成绩的心理,忽视了对学生素质能力的培养。教师如果一直使用“题海战术”让学生不断地做阅读理解题,就会导致学生对语文阅读逐渐失去学习兴趣,且完成一篇阅读任务的学生依旧无法理解另一篇文章内容。而学生在大量阅读后如果没有得到教师及时的解惑,就有可能导致思维往错误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群文阅读理解能力,丰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此外,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将课堂时间尽可能留给学生,让学生主动思考。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引导学生,让学生朝着正确的方向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群文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也是可以快速提高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及阅读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群文阅读的机会,通过群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未来的语文学习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