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盈超
(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科技实验幼儿园 江苏 常州 213000)
幼儿园是幼儿离开家庭港湾后接触的第一个陌生环境,是学习生涯中的基础阶段,也是奠定人生发展轨迹的重要时期,但如何正确开展幼儿教育,全面提升幼儿的思维和探索能力,成为了目前教育行业引起热议的话题[1]。但随着“STEM”教育的出现,为幼儿教师指明了教学目标和方向,深刻认识到了“STEM”教育理念对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各地区幼儿机构均在该理念下开展了区域游戏教学,希望以此来培养幼儿的学习和探索能力,加强幼儿对未来学习的认识,最终实现“STEM”教育理念的终极目标。为此,幼儿机构和幼儿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使用科学的手段开展“区域游戏”教学,帮助幼儿顺利、健康成长。
“STEM”理念,是指由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等学科共同构成的跨学科课程,也是这四个学科的英文字母简称相组而成。该理念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被称为综合性、多元化的教学概念,其中包含了多样的教育方式和理念,随着自身的多年发展,“STEM”已经逐步走向成熟,并在时间的积累下取得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幼儿教育而言,幼儿教育隶属于综合性教育下,在当前社会背景影响中,许多幼儿机构纷纷将“STEM”理念融入到了日常的幼儿教育中,并在其中加入了语言、数学、科学以及艺术等多方面的学科教育。该理念的出现,突破了传统教育理念的局限,使得传统单一、局限的幼儿教育变得更加丰富、多元化起来,最终推动幼儿教育逐渐走向综合性、探究性以及合作性,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提升[2]。对于“STEM”理念来说,自身具有着三种基本特征:首先,“跨学科”的基本特征。能够将更多种学科相互结合,各科目中的专业知识和学习技能也得到了完美融合,帮助幼儿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幼儿也能够在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最终实现高效率的幼儿课堂教学。其次,“趣味性特征”。就是为课堂增加“趣味性,”促使课堂不再变得枯燥、无味,在以往的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机构和教师过度关注教学效率,只是一味地向幼儿灌输教学内容,使得课堂变得紧张、沉闷起来,许多幼儿对课堂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很难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而通过“STEM”教育理念,能够将教育、生活和有趣结合起来,帮助幼儿营造良好的学习范围,更是借助该教育理念的优势,开展有趣的课堂教育。最后,“STEM”理念还有一个较为显著的特征,就是“技术性”特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动手能力显得愈发重要,而通过该教育理念,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改善了以往教育的中存在的不足,将技术性科学运用于教学之中,为促进幼儿的个人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STEM”是一个协作环境,在该理念下开展区域游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探索和观察能力,并通过各类真实的问题和情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以此更好面对学习中存在的重大难点和挑战,有效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引导幼儿学会以不同角度去思考不同问题,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感,并在此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相处和学习,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最终成为有能力的问题解决者和创新型的思考者。除此之外,该教育理念还可以改善种族和性别的差异性,弥补教学、学科领域中存在的各类差异。笔者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对“STEM”教育理念进行了总结,并将其分为不同的优势,集体表现下以下两点:第一点,位于物理与直觉两个层面的低层次认知优势。具体指与外界沟通与交流,例如绘画、观察与分辨不同图形的特征与空间关系的优势。第二点,更高层次的认知优势,不光停留在功能与概念的层面,而是指与引导者在内部环境中的交流互动,其中主要包含功能参考、目标设定以及知识利用的游戏。总而言之,在“STEM”教育理念下开展区域游戏有着双向的优势和好处,设计和集成“STEM”教育是互利的。通过“STEM”理念设计教学不但可以培养幼儿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对幼儿也是受益匪浅的,可以帮助幼儿更深入地去探索目标主题,不断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区域游戏学习热情,促使幼儿在其他各项结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中都能获取更加出色的成绩[3]。
3.1 场地选择。对于幼儿来说,由于自身年龄因素限制,在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方面较为薄弱,在开展区域游戏前,教师应对区域场地选择提高关注,将保护幼儿人身安全作为首要任务,应、尽量选择一些操场、走廊等空间范围较大的场地,以此更好满足实际教学需求。此外,由于园内场地条件与办园特色有着较大的差异,教师在进行区域游戏设计的过程中,需要以园内特色、活动条件与班级特点为基础,合理运用现有环境与园内各项教学设施,深度发掘当前环境中的功能与本园特色。
3.2 合理分区域设置游戏。想要实现高质量的游戏教学,前期规划与游戏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将以往安静的活动区域,设计为绘画游戏与积木游戏等区域,为喜好安静的幼儿创建安静、良好的游戏环境[4]。为了能够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得到更多快乐,教师还应做好游戏场地区分,在游戏区域内放置一些玩具筐,装入游戏所需的各项道具,为日后区域游戏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确保所有道具都能满足教育需求,符合幼儿个体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游戏的合理设置,带领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获取更多快乐。
4.1 从环境入手,创建良好的游戏氛围。区域环境是开展游戏教学的重要场所,区域环境的氛围能够促进区域游戏顺利开展,为幼儿提供更多实践、发现与探究的活动平台。在STEM理念下,教师应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带领学生参与到区域环境的建设队伍中,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选择。例如:在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春季,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将黄豆种子埋在泥土中,每天观察,更直观地感受种子发芽的全部过程。再如:教师可以在教师内放置鱼缸,在鱼缸内放入幼儿常听却不常见的小蝌蚪,观察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同时为幼儿播放关于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图。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幼儿学会在观察的过程中感悟大自然带来的魅力,更准确的掌握植物生长、动物发育蜕变的规律,不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增添几分对大自然的向往之心[5]。除了以上几点之外,教师要为幼儿创建轻松、自由的语言环境,通过设置问题、趣味活动的方式,鼓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其中,与同学之间展开亲密互动与沟通,切实提高课堂参与度。
4.2 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要适当,使材料充分“活”起来。对于区域游戏来说,活动材料无疑是最重要的基础条件,幼儿的游戏兴趣来自材料的操作,幼儿的发展也依赖于材料的操作。为此,教师应紧抓这一特点,将教学目标与幼儿兴趣发展作为参考依据,合理投放区域游戏材料,重点关注材料的安全性、多用性与开放性。视觉与听觉是人类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两大感官,对于幼儿来说也同样重要,在教学材料放置的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以上几点。例如:在视觉方面,不光要具备满足幼儿视觉的静态图书、图片,还应配备满足幼儿听觉需要的童话故事、游戏磁带以及相应的动态视频,同时还应准备玩偶、木偶、玩具动物、人物等形象性的道具,为幼儿表演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区域游戏材料不应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做好材料的定期更新与变换,不光要充分考虑实际教育需求,还要兼顾幼儿的个人兴趣与发展需求。教师可以根据幼儿不同时期的变化,做好活动材料的更新换代,还可以与幼儿展开互动交流,共同商议、丰富材料,在互动的过程中拉近双方之间的距离,凸显幼儿的主体地位。区域活动的材料还应具备深层次、探索性的基本特质,材料的投放要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不同需要,提供的材料也应具有一定的探索性,促使幼儿在区域游戏中获取不同程度地发展。
4.3 在结构类活动中开展区域游戏教学,提高空间感知能力。什么是区域游戏?区域游戏是幼儿园机构开展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其开展宗旨就是通过自由互动形式角度出发,以快乐和满足为教育目标,以操作、实践为途径的自由性学习活动。想要更高效地开展区域游戏教学,幼儿教师就必须要在日常教育中不断渗透游戏核心概念,并为其配备符合教学要求的开展环境,选取一些教育相关的素材,结合教学内容召开丰富、有趣的游戏教学,为幼儿搭建学习的平台,将“STEM”理念中的科学、数学以及工程等完美融入到区域游戏教学中。由于自身年龄的因素,由于对新鲜事物有着浓郁的好奇心,幼儿教师应紧紧抓住这一特征,合理设计结构类区域游戏,提高幼儿空间感知能力[6]。例如:在进行《奇特的桥》的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选取相应的图像,以马赛克的形式将其中一部分掩盖,鼓励幼儿根据自己心中所想,讲述出原本的样子。在提出问题后,幼儿会快速讲述出桥梁的结构和形态,则有许多幼儿会突发奇想,根据自己的理解想象出各种独特的结构,并安插在被马赛克遮挡的位置。在幼儿回答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以此来鼓励幼儿的自信心,最终事先提高幼儿空间感知能力的教学目标。
4.4 在数学活动中开展区域游戏教学,加深幼儿对数字的敏感度。数学是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STEM”教育理念中的基础环节,幼儿的年龄普遍在3-6岁之间,正处于人生学习生涯中的启蒙阶段,为此,幼儿教师应利用数学科目的重要性,对幼儿进行启蒙引导,不断激发幼儿自身的探究与求知欲望,有效扩展幼儿的知识认知面,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探究意识,为日后小学阶段、中学阶段的数学科目学习打好坚定的基础。
例如:在进行《我是小小购物家》这一课程区域游戏时,教师可以选取相应数额如、二十元、十元、五元、一元等纸币向幼儿进行展示,引导幼儿对其进行初步了解,并根据纸币数额描述超市中的可以购买的物品,比如:一元钱可以买到一支铅笔,五元钱可以买到一个笔记本,十元钱可以买到一瓶牛奶,还可以就此情况对学生展开提问,如果你有二十元钱,你会选择买些什么呢?通过这样互动、交流的方式,加深幼儿对纸币价值的印象和理解,有效提高幼儿对数字的敏感程度。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实践的方式,将幼儿分成四人一组,由组内两个幼儿扮演超市售货员,另外两名幼儿扮演购物人员,尝试用纸币进行模拟购物,提高课堂参与度。在模拟购物结束后,幼儿教师以裁判的方式对各小组内的购物情况进行评判,观察交换的物品和纸币的价值是否有较大偏差,并在此过程中了解幼儿对数字的掌握程度,为日后开展数字教学获取更准确的信息[7]。开展数字活动区域游戏的教学方式有很多,教师可以在闲暇时间多观察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字问题,并寻找合适机会渗透到幼儿教学中,为幼儿提供舒适的区域游戏教学体验,充分发挥出“STEM”理念下区域游戏教学的独特魅力,以此来提升幼儿的个人思维能力和思想品质,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快乐成长。
4.5 在情感活动中开展区域游戏教学,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情感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东西,也是区域游戏中比较常见的情感类型游戏教学,其开展宗旨是以情感作为基础,以培养幼儿面对未知困难的判断能力、四肢灵活能力为教学目标,促使幼儿思维能力和身体水质都能得到有效提高。在“STEM”理念下开展情感游戏教学,不但可以更全面彰显出STEM理念的价值所在,还会使幼儿受益无穷。
例如:在进行情感类《我知道怎么办》这一课的区域游戏时,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对于幼儿进行安全防卫知识训练,帮助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本领。在游戏开始前一天,要求家长助幼儿记住自己的名字、父母的名字、家庭住址以及联系方式,在开展游戏开始前,教师要对幼儿进行提问:“做昨天老师给你们留的作业都完成了吗?有没有记住自己的名字和家里的联系方式呢?”,在幼儿回答完毕后,教师应及时补充:“一定要记住回家的路,再遇到陌生人时不能随意收下他的东西,更不能跟陌生人走。”此时,找出事先准备好的陌生人员,并在手中拿出幼儿喜欢的玩具和糖果等小礼品,走到幼儿面前说道:“小朋友,我给你带了一些好吃、好玩的东西,你喜欢吗?我们一起去那边玩好吗?”在此过程中观察幼儿的反应能力和自我防御意识,如果有幼儿接受了陌生人的要求,那么教师应及时对其进行悉心教导,讲述其中的利害,确保在遇到真的陌生人要学会拒绝和自我保护,相反,对表现优异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学习用品物质奖励。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导幼儿遇到陌生事物时可以更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提高自身防御和保护能力,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4.6 以幼儿年龄为基础,合理开展区域游戏。人类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幼儿的自身认知发展也是同样,每个阶段的幼儿都会有着不同的特点,在实际教学中,应以幼儿个体特点作为基本准则,根据年龄段的不同,合理设计游戏活动,带领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学习。
例如: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教师可以带领他们欣赏《三只小熊》的故事,在观看结束后,带领幼儿深入观察故事中一家人使用的客厅中的餐具、椅子,卧室中的床等日常用品,并找出其中不一样的地方[8]。引导幼儿找出之间的规律,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课堂内容也变得更加简单、易理解。对于中班的幼儿来说,可以组织搭积木比赛,使用小垫子与积木搭房子。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搭建出心中不同样式的“小房子”,再带着他们玩“跳房子”游戏。由幼儿自主进行动作设计,但要求动作要有一定的规律,当玩过一段时间后,在鼓励幼儿积极探寻全新的规律。与此同时,还可以开展关于“昆虫”的游戏教学,通过放大镜、昆虫标本以及档案资料的形式,或者使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与昆虫相关的图片与视频,使幼儿更深入了解昆虫的具体特征,正确辨别昆虫与非昆虫。鼓励幼儿用“通过观察后,我发现……(虫子名字)有……有……还有……”的句式,阐述自己对昆虫的理解与发现。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教师可以组织美工裁纸的趣味活动,带领幼儿通过收集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的方式,创造出表达自己所感受的事物。还可以选取一些厨房用具,带领学生走入开心厨房,学习一些清洗、削皮的技能与方式,学会正确使用刀叉的方法,以此培养幼儿的设计、创造、动手操作以及“手、眼、脑”的协调能力。总而言之,只有针对不同幼儿的年龄特点,合理设计出适合他们的区域游戏,才能够实现高效率的教学目标,以此更好满足STEM理念的教学需求。
总而言之,“STEM”理念对幼儿园区域游戏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但可以全面提高幼儿的自身批判能力,对幼儿的思维理解能力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为此,幼儿教师应选取合理的教育手段,科学开展幼儿区域游戏教学,在结构类活动中开展区域游戏教学,提高空间感知能力;在数学活动中开展区域游戏教学,在情感活动中开展区域游戏教学,加深幼儿对数字的敏感度,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自主探究意识;在情感活动中开展区域游戏教学,提升幼儿课堂参与热情,拉近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最终实现“STEM”理念教学目标,促进幼儿在未来能够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