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语文言文群文阅读资源开发
——以部编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为例

2022-11-19 13:24张剑楠
读与写 2022年3期
关键词:精卫填海精卫山海经

张剑楠

(江苏省南京东山外国语学校分校岔路学校 江苏 南京 211100)

1.研究价值初探

1.1 涵养语文素养。其一,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可以说是一条河流的“源”和“流”。想要引导学生学好现代汉语,提升语言素养,就需要对语言发展的历程有一定的了解毕竟只有溯源——从古代汉语中汲取营养——才能进行更加深入的现代汉语学习。次之,文言文行文简练而富有韵味,是我们中华文化中宝贵而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以《精卫填海》为例,全文共35个字,但却把一个流传千古的故事说得清清楚楚、曲折波澜,寥寥数语,向我们呈现了精卫不知疲倦往返西山与东海,一次次与东海较量,一日日想把大海填平的情景。这样的文本难道不正是学生感悟中国文化和语言魅力极佳的范本吗,学生在这样的语言中感悟积累、涵养语感,定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原汁原味的文言文阅读,更能让学生体会我国传统语言文字的魅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更好地落实教学的实效性与开放性。

1.2 落实部编教材。小学语文部编教材加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编入了14篇文言文。部编版教材的更新,鞭策所有一线教师对教学开始了新的思考。文言文的加入尤其重要且有难度。在常规词句教学的基础上,不妨把目光放在文言文的文化性上。

西南大学的于泽元教授等人认为:“群文阅读是指师生以一个话题为中心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这个话题进行阅读讨论,所有人各抒己见,最终获得一个普遍受认可的结果”。他们认为,“群文”中的“文”是指文章。有着大量一线教学实践经验的语文特级教师蒋军晶在《让学生学会阅读——群文阅读这样教》一文中这样写道:“群文阅读,是指在语文课堂上,针对一个议题,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数量3-5篇不等),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他也认为,“群文”中的“文”是指文章。笔者认为,群文阅读是指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围绕一个中心话题(议题),精心选择一组同题材或同结构或同写法的文章,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学生围绕着这个中心话题进行阅读,最终达成一定教学目标的阅读教学。

现代文的研究我们越来越注重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在文言文中也同样适用。文言文群文阅读的实施可以帮助教师转移关注力,不局限于文本自身,创新开发教学资源。因为群文阅读的文章自然可以理解大意不求词句细节,既可以拉近学生对文言文的熟悉感、趣味性,又可以帮助丰满原文内容,这样,学生才不会害怕甚至抗拒文言文。

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改变了以往碎片化阅读教学方式,强调新的“教材观”和“阅读观”以多元化的阅读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研读教材时,教师要基于教材却不可以囿于教材。这就要求教师们在教学中,要根据新课标理念、学生阅读水平等等来确定恰当的议题,选择恰当的文章,达到“得法于内、操练于外”的教学效果。此外,在新的教学环境下,还需我们教师不断扩大自身知识面,立足文本和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实际,设计更多有益于部编版小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案例,为小语文言文教学实践提供有效借鉴。

部编版教材推出时间尚短,对小学文言文群文阅读的探究方兴未艾。文言文群文阅读不是简单的找几篇文章,应当是联系各年段学生习得能力,根据文本内容形成思维互启而组合在一起的文言文组。所以,此类群文阅读的资源开发是有难度的,下面,本文将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一文为例,探究部编版小学语文文言文群文阅读资源的开发。

2.研究方法剖析

2.1 追根溯“源”感受背景。文言文群文阅读资源的开发首先要注意相关性,那么文章的出处来源,就显得尤为重要。

《精卫填海》一文出自《山海经·北山经》,是一篇神话传说,讲述炎帝的小女儿女娃去海边玩耍,却被大海吞噬,死后化为精卫鸟,衔西山之石以填东海。其中神奇的想象既体现了神话的魅力也是单元的学习要求。《山海经》是一部充满着神奇色彩的奇作,内容无所不有,就包含了大量的神话故事,驰骋古代人民奇特的幻想和想象而创作。

《山海经》记载,精卫原是炎帝之女,继承他父亲的神力,所以死而不灭,化为精鸟。其父炎帝是众神之父,《山海经》中有两条记载,原文如下:

(1)有互人之国。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互人,是能上下于天;(2)炎帝之孙伯陵,伯陵同吴权之妻阿女缘妇,缘妇孕三年,是 生鼓、延、殳。

在这里,没有对炎帝的直接描写,而是写了他的子孙后人,同精卫一样,继承了他的神奇血脉,互人能随意的上天入地、缘妇怀远三年产子。如果把这两则同课文连起来看,我们就会发现故事中到处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引导学生体会神话世界的奇特魅力,可以借助图片展示山海经中的奇特形象,比如精卫的拟画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提出:学生要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建构完整的阅读情境,因此需要借助文言文出处的整本阅读。教师还可选取《山海经》中脍炙人口的小故事《神荼郁垒》《蚩尤大战》等进行补充教学。神话传说作为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饱含着对自然的探寻,对生活的追求,优秀传统文化的丰美是无论何时都需要我们细心品味的。

2.2 “类”文延伸 挖掘形象。文言文群文阅读资源的开发要注重类文的同向或逆向延伸,优秀的文言文传达了一种博大精深的思想,这无疑对学生人格的影响价值是独特而深远的。学生通过习得文言文,能透过文本与圣贤对话,进行思想的碰撞交流;能透过文本看到历史人物在瀚如烟海的历史时空里的生活画卷,历历在目、身临其境。并以此触摸探索古人的灵魂和志向,从而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精卫填海》这篇文言文不正让我们感受到精卫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精神,不正让我们知晓学习、做事要有目标,要持之以恒的道理么?可见文言文教学对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以及价值观的塑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精卫对抗大海,永不言弃的精神,在类文阅读中可以做相应的延伸。同样在《山海经》中,与《精卫填海》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如《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夸父逐日》等,考虑到学生的习得能力,我选择了《夸父逐日》。原文如下: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杖;化为邓林。

这则材料在情节和人物形象上都与《精卫填海》有相似之处。敢于和太阳竞争的夸父形象与精卫异曲同工,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大自然的探索与斗争精神。女娃化为精鸟,不远在西山与东海间不停穿梭,只为填海,虽然她的身形变小了,可是她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却被无限放大。夸父亦然,虽然力竭而死,却化作一片桃林,为千千万万的后来人造福,以完成他的未竟之志!通过故事情节体会鲜明的人物形象,在类比中学生更容易产生情感的赞同。2.3 母题延“续” 丰满主题。文言文的群文阅读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思维的开放性,让学生多角度去理解文本。教材中所选择的文言文材料通常以故事为主,古代人民的创作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流传、不断吸收、不断更新,所以汲取一部分优秀的发展以后的同主题材料来读,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古代语言的新理解。

《精卫填海》作为斗争的英雄主题神话,以其为母题的迁移在后世文学中不断发展,有大部分延续了其英雄主义精神,如陶渊明的《读<山海经>十三首》: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

徒没在昔心,良辰讵可待!

陶渊明将精卫和刑天并称,可见对精卫壮举的赞赏之情。他们的可贵不在于斗争,而在于九死未悔的顽强不屈,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内心恐怕也正有这样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此时,精卫故事不再是劳动人民对抗自然的体现,而慢慢转变为一种精神符号,是用来寄托个人情怀和精神的象征。

《三字经》中也有言:

愚公志,精卫情。锲不舍,持以恒。

《三字经》作为古代儿童启蒙读物,教导孩子从小就要像精卫、愚公学习。这里不再将精卫看作英雄形象,而是代表坚毅、锲而不舍的品质。自此,精卫故事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张扬民族气节与顽强意志的文学符号。

可见,教师在开发类文阅读的资源时,除了要丰富教学内容,还要关注文本的发展与新意,这样,文言文群文阅读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才能更好地挖掘出来。

3.研究实践案例

群文议题——神话传说所蕴含的劳动人民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

3.1 选文篇目。《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3.2 文本导读。《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出自《山海经》,《女娲补天》出自《淮南子》。所选三篇文章均为文言文,篇幅短小,为上古神话故事,共同特点是主人公都有着勇敢而不畏艰难的优秀品质,启迪着我们做人的智慧。

3.3 教学设计。

3.3.1 教学目的。

(1)知识与能力: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2)过程与方法:通过注释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理解《精卫填海》这个神话故事具体的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类文阅读,感知主人公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对神话故事产生兴趣。

3.3.2 教学重难点。

重点:类文阅读中感知精卫、夸父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

难点: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语言尽量完整地讲述《精卫填海》的故事。

3.3.3 教学过程。

(1)借图猜神话 走近《山海经》。

①师:(出示单元语文要素:“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同学们,读过这句话,你觉得本单元课文和什么有关?

生:我猜这个单元一定和神话有关。

②师:(板书:神话)能给“神话”的“神”组组词吗?

预设:神仙、神奇。

③师:是呀,神话往往让我们觉得很神奇。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小游戏“看图文 猜神话”(出示《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图文)

④师:孩子们,这些神话故事流传千年依旧脍炙人口,你知道,他们最早是记载在哪里的吗?简介《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梳理地理的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含神话传说的古老奇书。山海经的主要内容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祭祀、巫医等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⑤(出示神话故事名称)谁能给大家介绍介绍这些故事?

⑥联系自己读过的神话故事,大家发现它们与我们身边发生的古诗有什么不同呢?

⑦神话故事丰富而神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几千年前的神话故事《精卫填海》。

(2)设疑问入神话 初读《精卫填海》。

①师:孩子们,看到题目,你有哪些疑问?

预设:精卫是谁?精卫为要什么填海?精卫是怎样填海的呢?

②师:学贵有疑!老师把问题你们提出的问题简要写在题目旁。让我们带着思考先来读一读课文。朗读时请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自由朗读)

③师:我想邀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篇课文。(生朗读课文,师相机指导“娃”“衔”“堙”等字的读音)

④师:读古文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了解词语的节奏(教师范读)

⑤师:按照这样的节奏,你们也试着读一读。(生读)

⑥师:同学们真好!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古文要读好节奏,还要读得悠扬。(生读,师指导“声断气连,舒缓悠扬”)

⑦师: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古人朗读的时候是没有标点帮忙的,而且文章是竖排的。(出示竖排无标点课文)你们还能读好吗?(指名朗读,师相机引导停顿“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常衔/西山之木,以堙于/东海”)

⑧师:读通还要读懂,请同学们借助文中注释再次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书中做上标记。

⑨同学们真了不起,能够把几千年前的文章读下来,等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容,相信你们会读的更有韵味。

生:可以看文中的注释。

⑩师:(板书:注释)这是我们之前常用的方法,也是最好用的方法。还可以结合(插图)来进行理解。

预设: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天)女娃在东海游玩时,不幸溺水身亡,再也没能回来,因此化为一只精卫鸟。她时常衔着西山伤的树枝石块,用来填平大海。

(3)加想象讲神话 感知精卫形象。

①女娃是谁?她为什么要填东海呢?

预设:女娃是炎帝的小女儿,她因为在海边玩耍时被海水淹没而亡,因此死后化为精卫鸟与东海作抗争,希望有朝一日填平东海,不让大海再危害他人。

②师:能说出意思说明你读了故事的内容,可是我们都知道,故事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

生:讲的。

③师:是的,故事是用来讲的。如果我们只停留在叙说故事的大意,孩子们,你们认为这故事有意思?

预设:没有意思。

④师:让我们一起开动脑经思考,有什么好方法让神话故事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预设:结合想象来讲神话。

⑤师:(板书:想象)没错,说的真好,“想象”为神话故事插上翅膀,让神话的神奇魅力得以展现,一起读读这个词——想象

⑥师:正是因为有了想象,神话才有了人类童年的幻想,加人了想象,神话才能更有趣,看这幅图画(出示插图),你觉得对应了文章的哪一部分?

预设:“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⑦请同学们观察书上的插图,对应的应该是文中哪句话?

预设:“常衔西山之木,以堙于东海”。

⑧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我看到图画上海浪涛天,有一只七彩的鸟儿嘴里衔着木枝。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只鸟儿“形状像乌鸦,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这正是《山海经》中对精卫鸟的描写。

⑨师:孩子们,你们发现画家加入想象了吗?

预设1:图中画了大海的浪很大,但文中并没有写到海浪。

预设2:文中只写了“化为精卫”,却没有写精卫的样子,而画家想象了精卫鸟的形体模样。

⑩师:你们看,加入想象之后,精卫有了模样,海水也有了变化,可见,神话离不开神奇的想象。接下来,请小组合作——展开想象讲神话(出示合作要求:发挥想象对文言文古诗进行补白)。

(播放视频:海浪翻涌,狂风暴雨)

在巨浪翻滚,电闪雷鸣的大海上,精卫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预设1:她可能在一个不小心就会被打湿膀或打落大海中,再次被淹没,永远的失去生命。

预设2:可能从海里跳出凶猛的大鲨鱼,把飞行着的精卫吃掉。

预设:

生1:小精卫,不要做无畏之举啦,你就算是千千万万年的向我投石头,也是不可能将我填平的!

生2:精卫,我既然能淹死你一次,你就不怕我浪高潮涌,再次将你淹没吗?

生3:精卫呀精卫,你别异想天开了!就算你不被雨水淹没,总有一天也会被累死的!

预设:精卫填海的决心以及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

(4)有扶有放讲方法 拓展延伸读类文。

①师:老师给大家带来另外两则故事《夸父逐日》《女娲补天》,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小组讨论,夸父同女娲与精卫有没有相似之处呢?

预设:精卫“衔西山之木,以堙于东海”;夸父“与日逐走”“道渴而死”;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他们都勇敢顽强且不畏艰险。

②出示图片或播放动画视频,引导学生想象:

《夸父逐日》中,夸父几次口渴力竭,我劝夸父,放弃吧,否则你会渴死累死的!夸父回答——不,我不放弃!

《女娲补天》中,想象女娲补苍天、断鳌足、杀黑龙、积芦灰所遭遇的艰难险阻。

再次体会主人公坚韧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品质与人格魅力。

③师:填海、逐日、补天这每一件事都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什么他们要花费时间、经历甚至是生命去做呢?

预设:明知不可为,却仍要为之。这是因为他们心怀大义,精卫填海是为了不让大海在为祸人间,夸父逐日是为了追求光明,女娲补天是为了黎民苍生,日日年年永不停歇。这正象征了我们中华民族坚定的意志、不畏艰难的品质以及奉献自我的高尚精神。

④故事阅读越丰满,越读越感动,越读越有画面感!教师出示图片(两弹一星、建设三峡大坝、袁隆平爷爷种植水稻、中国女排、戍边英雄)他们不都是现代的精卫、女娲吗!

⑤《三字经》有言:愚公志,精卫情。锲不舍,持以恒。这些古代神话故事所传承的民族气节与民族精神一直贯穿着我们华夏民族的文明发展,我们也将继续继承下去!

4.研究经验小结

通过《精卫填海》群文阅读教学,让精卫、夸父、女娲等神话人物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图腾,学生已经走进文本当中去了。可见,文言文教学终究还是落脚在文本而不是文字,群文阅读的小学文言文教学方式更贴合学生的理解能力,也更有助于文言知识的系统化积累。说到底,丰富灿烂的文言文本才是文言文教学的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精卫填海精卫山海经
刘静云作品选
精卫的烦恼
山海经里说了什么
山海经夫诸
精卫填海
诗词鉴赏论述题答题技巧实例分析
精卫与乌鸦
精卫填海
“撕名牌”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