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2022-11-19 12:04:12黄义强
现代英语 2022年1期
关键词:母语交流英语教学

黄义强

(武昌理工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0)

一、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语言学习和文化渗透是分不开的。文化是指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准则、价值观等。在英语教学中,要以课本为基础,逐步介绍中西社会文化基础知识,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提高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而且要学习并逐步扩大文化内容和知识量。所以,高校英语教学要从素质教育开始,从文化开始,让学生体验东西方文化,掌握真正的英语,高度重视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二、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探索在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必要性是该领域研究的一项理论性、深刻性和广泛性的内容。基于以下理论基础,大多数研究人员认为文化教学应该在英语课堂上进行。

(一)语言和文化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

语言本身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这是文化上的限制。没有文化教学的语言教学是毫无意义和不可想象的。只学习语言的形式,不了解文化内涵,那么这门外语就很难学好。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不仅包括教授英语文化,还包括教授母语文化。研究表明,在掌握第二语言时,对母语文化的深刻理解不会阻碍第二文化系统的发展,相反,可以为深入理解第二文化体系提供认知基础。对于汉语和英语语言学生来说,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是学习英语的必要内容。只有对这两种文化进行平等学习,英语知识才能健康、平衡和可持续。

(二)母语文化是跨文化交流能力发展的组成部分

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交流互动的过程。双方在交流中相互了解,表达各自的思想和文化,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平等互动的过程。搭建跨文化交流的桥梁,学习人员必须具备双文化和双语能力。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中,许多学者从外语教学的角度提出了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教学模式。所有这些教学模式都将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作为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主要内容。如何才能对不同的文化产生共鸣和宽容?如何才能深刻理解、批判性地接受和有机融合不同的文化?要有扎实的母语文化基础,尤其是在外来文化向我国渗透的时代,学生只有在自己的语言中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对母语文化有明确的认同感,才能对不同文化有很好的包容性,才能理解和批判性地感受外国文化。将其融入学生现有的文化教学中,母语文化成为高校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为高校英语教学都有相应的话题或场景,如果高校英语教学无法找到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则无法有效获得跨文化技能。语言和文化的双向流动要求我们的语言学习不能单靠脚前进。因此,跨文化交流是不同文化之间平等的双边互动的交流过程。母语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交流的跳板、起点和桥梁;在培养跨文化交流技能方面,母语文化是了解不同文化的基础,是提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和容忍度以及批判性接受的基础。

(三)培养创造力需要文化的精髓,这是教育的基石

英语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传授英语和文化知识、培养英语语言应用技能,而且应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发展和国际交流本土文化的知识。对此,国内学者在素质教育方面研究了高校英语教学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最有利。同时,一个自我实现的双语学习者将能够融合不同的文化价值观,享受不同文化的体验,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很强的认同感。在高校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的内容,是避免完全西化的重要举措。基于此,我们可以认为文化教学在大学人文素养领域的作用,文化教学中母语文化和英语文化同等重要。正确理解世界观、伦理道德和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只能通过对英语文化和母语文化的相互理解来实现,双向互动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高校英语教学中文化教学薄弱的原因分析

对来自不同学校的非英语专业人士使用英语表达文化的能力测试表明多数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弱。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所用的教材几乎没有体现文化教学的内容,而且英语教师在文化知识和英语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目前部分英语教材不满足跨学科学生发展的双向文化需求。高校英语教学综合课程显性和隐性文化内容的统计研究发现,综合课程侧重呈现英语文化价值取向,而不是母语。学生对中西文化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不能一视同仁。很多人认为,如果要接收外语文化,就必须尽量减少自己的文化。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教师文化素养不足、缺乏文化教学意识以及交流机会不足等,以下简单进行分析:

(一)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师对文化教学不够重视

由于受传统结构主义语言学和心理学的影响,大多数教师仍然关注学生的语音和句法结构等语言技能。典型的教学方式包括阅读和解释词汇、分析文本和处理练习。具体表现为教师下达任务给学生,然后进行试卷讲解,教师讲解的深度也仅停留在解答出正确答案;教师认为语法知识,词汇问题解答出来,这个问题也就解决了。一般会出现一张试卷讲解完后,学生在试卷上记录密密麻麻的生词和短语,对于知识点的具体理解并没有得到解决;对于那些有背单词障碍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加重了学习的负担。这种教学方法的结果使学生很快对英语感到厌烦。此外,教师与母语为英语的人交流的机会很少,即使在学校当中遇到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他们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和他们交流。因此,他们对外国文化的接触很少,理解也很有限。同时,由于英语教师的工作压力,他们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提高自己和学生的文化素养。再加上很多学生入大学以后,没有了升学压力,也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再特别强调自身知识的完善。

(二)考试和母语文化的负面影响

大学生倾向于将语法和词汇学习视为英语学习的一个组成部分;受之前“唯分数论”思想的影响,不再关注于英语能力的提升。学习方法陈旧,专注于理解单词和句子,而不太关注文本;只是强调单纯的知识输入,习惯于单词的单独背诵,不会把单词放在特定语境中去理解;不强调英语听说读写的统一学习,只关注输入,对于知识的输入的重视度不高。当学生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他们往往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在交流中不自觉地运用汉语的使用规则,出现了中国式英语。很多学生在英语表达时,害怕自己的语音问题或者语法错误,导致不敢开口进行英语表达。

(三)缺乏语言交流的机会

现阶段,我国的英语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是机械进行的,脱离了特定的上下文语境。对于那些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生的英语教学,教师也是以教学任务为主,以课本为主要内容进行讲解,与学生的互动很少,再加上学生自身对英语学习的不重视,进行英语能力提升的机会和实践也不多。教师自身也太注重考试,而忽视口语教学。虽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会安排一些口语回答的活动,但是这些活动的时间和次数总是有限的,并不能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口语练习的机会,难以保证口语能力有质的提升。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一些英语知识,但他们不能应用于实践中,虽然有的学校有外教,但学生用外语交流的机会还是相对较少。部分学生由于自身思想观念、时间上的冲突等方面的原因,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视程度并不是很高。

四、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中文化教学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当前对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的需求普遍认同、学生用英语表达文化内容的能力较低的背景下,文章主要研究将文化教学引入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策略。要根据真实性、典型性、相关性、简洁性、规范性的原则,制定高校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有机结合的教学,提出针对性、实用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

(一)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中文化教学原则

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中文化教学是指及时、恰当地将文化知识引入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主要有以下原则:(1)实用性原则。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中文化教学的内容应与日常交流的基本方面密切相关。(2)循序渐进的原则。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中文化教学的内容要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从现象到语言层次,培养学生的感知和理解能力。(3)适用性原则。主要涉及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教师在解释文化内容时应该有选择权。主要文化的内容或范围较广的内容要详细说明,在实践中学习。此外,由于文化内容本身庞大而复杂,教师应鼓励学生课后阅读和实践,以增加文化积累。除了上述三个原则外,文化的引进还应遵循科学原则,即避免主观武断、局部概括,力求准确、全面、客观。文化教学必须与语言教学相结合,做到自然而不生硬。总之,文化的引进必须从基础开始,教师应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明确学生的文化教学困难。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能力的发展来设计课堂教学,探索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高校英语教学环境中文化教学策略

鉴于文化自信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尤为重要,高校英语教师应保持文化自信,通过适当的方法促进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提高学生的全貌素质。

1.教师应在教材中讲解学生难以理解的文化方面,尤其是具有文化意义的词语和课文

例如,红色是汉语中常见的词,其有多重应用场景和意义,如繁荣、红色文化等,也有婚礼上穿红色礼服的新娘和庆祝活动中的色彩。而在英语环境中则有很大的不同,通常表示危险、愤怒和禁止,这就需要加以区别。同时,教师需要格外重视对学生中西方文化层面差异的讲解,对于中西双方对于红色含义的不同理解,教师可以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具体的表现进行具体的讲解。这不仅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可以增加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产生对英语学习的激情。

2.情景对话的方法

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孤立的、静态的语言材料转化为具体的、可感知的、有生命力的语言,使学生从语言能力中学习理解语言功能。通过创造文化对话情境,学生可以在模拟语言情境中进行交流和学习。教师应创造各种机会和条件,使他们能够在课堂中的模拟真实生活情况,创造对话场景。比如,在建筑方面,虽然中西风格迥异,但在互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介绍不同风格建筑的特点和好处,并融入现代元素,让学生了解建筑的特点。

3.应用现代工具进行教学,引入现代教学方法,直观地渗透文化

其中之一是充分发挥多媒体学习的好处。因为多媒体有很多好处,它可以用来将枯燥的文本变成可听的、可触摸的、丰富多彩的动画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创造充满活力的教学风格,生动直观和引人入胜的学习内容,可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为了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教师应注意收集和整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视频资料,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有针对性的社会场景以及英语国家的社交场景,让学生在特定环境中间接体验英语的真实使用。教师还可以利用自己拥有的教材,创建自己的多媒体课程,向学生展示英美文化,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从而增强课堂学习和文化知识。即使在课堂之外,教师还可以使用现代工具来加强教学,鼓励学生分享阅读经验,甚至用英语写下他们的想法。虽然在阅读英文文学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惑,但如果养成了这种习惯,自然会加深对文化的理解,并确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

(三)循序渐进地开展文化教学

教师不仅要做好备课工作,保证教学质量;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对于那些基础比较差的班级的学生,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一些具体的实例,讲解一些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原因,用实例对比的方式进行,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对于那些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任务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任务,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切记不可进入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就进行知识枯燥讲解的误区。

(四)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资源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教育内容和科学技术结合起来,在授课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在授课时讲到一些西方的城市、西方的景观等人文方面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图片或者视频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并配以相应的讲解,不仅可以让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这方面内容的学习兴趣。这种做法可以解决课本教材所提供信息的单调性和不全面性,可以提供更多的学习素材,满足学生多方面的需求。让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精神层面的提升。

五、结语

高校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文化教学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总体而言,文化自信对学生、社会和整个国家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使他们能够自然地传播中国传统文化,通过交叉学习加速文化的传播交流,增强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尤为重要。

猜你喜欢
母语交流英语教学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母语
草原歌声(2020年3期)2021-01-18 06:52:02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2:48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母语
草原歌声(2017年3期)2017-04-23 05:13:47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我有祖国,我有母语
母语写作的宿命——《圣天门口》未完的话